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呼啦!
  外兴安岭的一个村落中,一个明人女子将一筐热气腾腾的土豆倒进猪圈,猪圈中十几头驯养的黑野猪疯跑过来,嗅了嗅,便用腥臭的猪脖子拱了起来,那妇人看着膘肥体壮的一头头野猪,挽了挽头发,露出汗津津的洁白额头,被夕阳一照便熠熠生辉。
  土豆这玩意在塞北大规模种植,却是用来养猪喂马的。
  塞北边民少有吃这玩意的,又难吃个头又小,用来驯养牲口倒是极好的饲料,这西伯利亚之地方圆千万里,多的是美味可口的兽肉,大江大河有取之不尽的丰富水产,明人坐拥这样一座天然宝库,早忘了崇祯初年举国大旱的滋味,饥荒,那都是什么年代的老黄历了。
  以辽东为例,开原,沈阳人喜食江鱼,口味清淡,江北省人喜爱肥美多汁的兽肉,便渐渐形成了丰富的辽东菜系,辽东菜系以鱼,肉为主,天寒地冻时来上一锅炮子肉炖老山参,全身上下说不出的爽利通透。前线仍处于决战之前的紧张态势,后方,百万明人移民的远东大开发却进行的如火如荼。
  明人,俄人,生动的诠释着成王败寇的真理。
  崇祯十四年,二月。
  西线,平静中,据守统北城数月之久的何可纲部,主动出击,竟然将控制的地盘一点点的扩大。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募兵
  何可纲所部三千残兵,便如同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让东欧联军如鲠在喉,吞不下,吐不出,不得不调派大量兵力围困。偏偏那区区三千明军残部,还不安分,时常抽冷子出动出击,让围困雅库茨克的东欧人苦不堪言。何部牵制了两到三万东欧人的联军,其中以俄兵为主。
  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俄罗斯公国正在扩充,整编他的军队,这是不可避免的。
  公国新政,以每年五个卢布的军饷,征召了大批北方破产农奴,在贵族军官们的率领下经过短暂的军事训练,操着各种五花八门的武器涌到东方战场,抵达战场后就地整编,组成一个个的步兵团,骑兵团,不停充实着前线俄军的兵力,这是公国上下的孤注一掷。
  战争的损失是巨大的,却催促了阿列克谢皇帝的新政。
  皇帝陛下坐镇前线,趁机攫取了军权,年轻的俄国皇帝手握大军,因此造成的后果便是,倒逼后方的莫斯科进行了农奴制改良。数百年来俄罗斯公国根深蒂固的农奴制度松动了,顽固的莫斯科贵族们态度含糊,争论个不停,有些已经提前向皇帝陛下表达了忠诚。
  雅库茨克城,二月末。
  阿列克谢皇帝便如同一部上足发条的机器,每天都在接近大批人员,安抚人心,拉拢将领官员们,推销着他野心勃勃的新政。皇帝陛下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向他忠实的臣子,将军们描述着美好的蓝图。
  战事扩大,兵力吃紧,王公大臣们也不是傻子,越来越瞧出克里米亚人,哥萨克人是靠不住的。二月末,克里米亚南下大军覆灭的消息传来,东欧联军全线震动,一片哗然,四万多克里米亚骑兵覆没于贝加尔湖畔,西伯利亚战局急转直下。
  这种紧迫的局面下,反对新政的声音变弱了。
  阿列克谢皇帝抓住良机,颁布了一条重要的法令,募兵法,这条法令的核心内容,简单明了,凡是加入公国军队的俄罗斯人,立刻取消奴籍,立刻获得平民身份,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战后光荣退伍的仍保留平民身份。战事吃紧,紧要关头,这条法令竟然顺利的通过了。
  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大批农奴背井离乡,自筹军械马匹加入公国军队。大批农奴逃离了土地的桎梏,俄国北方的土地大片荒芜了,以土地产出为生的贵族们怨声载道,却无可奈何,还要时刻担心皇帝陛下率领大军从前线打回来,清算旧账。
  莫斯科如今是一团乱麻,各路王公显贵在杜马会议上吵成一团。
  西伯利亚前线却是一片沸腾,随着十余万北方农奴加入东征大军,俄罗斯公国奇迹一般进入全民皆兵的时代,东征兵力如同吹气球一般迅速膨胀,很快便膨胀到了二十万之众。
  雅库茨克,城内。
  何可纲肃立在高高的望楼上,千里镜中,西北方川流不息的人流,马队,让他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每日观察着包围圈外的人员流动,何可纲很确定俄军又增兵了,这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
  扑棱棱!
  三只信鸽冲天而起,在天空中被寒风一吹,歪歪斜斜的往东南方飞去。
  何可纲心中隐有些担忧,这样严寒的天气,信鸽能否飞到瀚海城,然而如今也只能听天由命了。一月来有喜有忧,重围之下的何部左冲右突,士气正盛,然而随着天气越发严寒,与外界的联系却越来越少了。
  寒风凛冽,何可纲转向东北方,瞧着那座教堂钟楼,又到了俄军礼拜的时辰。清脆的钟声过后,靡靡之音准时响起,礼拜赞歌便如同无数只苍蝇,在耳边萦绕不去,令人昏昏欲睡,连何可纲也忍不住直咧嘴,俄人这般做法,不胜其烦,莫非还要靠这靡靡之音感化自己这个异族么。
  俄人这般蠢笨的做法,让何大帅不免心中鄙夷,奚落嘲笑一番。
  军营中,温暖如春的营房。
  罗艺四仰八叉的躺在房中,呼呼大睡,长弓腰刀就摆在床边,伸手可及,崔胜则捧着一卷藏书枯坐在炭盆边上。静谧的营房中礼拜福音一起,罗艺便恼羞成怒,翻身坐起,寻了两团棉花堵住耳朵,奈何那魔音贯耳,萦绕不绝,让人实难忍受。
  高瘦的身影翻身下地,背起长弓,抓起腰刀,黑着脸往外头走。
  崔胜不免失笑道:“兄长,稍安勿躁。”
  罗艺却哪里听的入耳,他被那俄人的魔音时常骚扰,不得安宁,胸中烦躁起来哪里还躺的住。
  吱呀!
  高瘦的身影推开房门,瞧了瞧昏暗的天色,门外,那魔音越发清晰可闻,直让他全身上下的不自在,便如同生了虱子一般全身发痒,心中实在按捺不住,一嗓子吼了出去。
  “伸哪伊呀手,摸呀伊呀姊摸到阿姊头上边噢哪唉哟,阿姊头上桂花香,这呀个郎噢哪唉哟!”
  这一嗓子吼出去,那便如同一只公鸭起劲的叫着,那就别提多难听了,房中崔胜一面错愕,听到那公鸭嗓的小调不免失笑,很快笑的前仰后合。这一首小调唤作十八摸,但凡大明成年男子那是人人耳熟能详的。俄人的礼拜福音中,夹杂着一曲公鸭嗓的十八摸,委实令人捧腹。
  罗艺却不管那一套,一嗓子吼出去便舒坦多了,却不料他这一嗓子引发了同袍的响应,嬉笑声中,一个个不怀好意的明军走出营房,各种南腔北调的十八摸唱了起来。
  “头上边,一头上桂花香!”
  “头毛边,一头毛乌圆圆!”
  不正经的小调唱了起来,嬉笑声中传了出去,一个个粗犷的汉子挤着眉,弄着眼,扯开嗓子嘶吼着,竟然将俄人的福音赞歌压了下去。那江洋大盗罗艺尚且洋洋自得,抓耳挠腮,独唱很快变成了大合唱。
  何可纲肃立在望楼上,微觉错愕,亦忍不住捧腹开怀大笑。
  数里外,教堂。
  明军的嘶吼嬉笑声隐隐传来,正在虔诚祈祷的俄军军官们初时不以为意,却不料那荒腔走板的小调越来越高昂,礼拜福音再也唱不下去,一群身穿笔挺军服的军官爬起身来,冲出教堂,朝着明军盘踞的军营方向咒骂起来。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争斗
  俄军军官中多是些虔诚的教徒,穿着笔挺的军服,披着雪白的头巾正在虔诚的祈祷,突然被明军的南腔北调打扰了,哪里还有半分肃穆的气氛,不免人人瞪着明军据守的军营,眼睛喷火。
  偏偏几条街道外,明军的喧闹不见收敛,越发高亢还直入云霄。
  虽语言不同,那些俄国军官也不是傻子,从明军的嬉笑嚎叫声中总能听出点烂俗的味道。一个上校恼羞成怒喊来通译,劈手揪着那通译的衣服领子,逼问究竟,可怜那通译战战兢兢也不敢欺瞒,只得硬着头皮如实禀告,奈何那明军营中小曲小调,越发烂俗,不堪入耳。
  “苏噶布里亚特!”
  军装笔挺的上校羞愤欲绝,狠狠一脚踹翻了通译,教堂外一大群俄军军官气氛难平,破口大骂,纷纷扯掉雪白的头巾,脱掉整洁的军服,疯跑回部队各自召集部下,率队发起凶猛的进攻。
  “乌拉!”
  被激怒的俄国军官们挥着刀,率领部队疯狂的冲过街道,路障,冲向明军死守的军营大门。
  砰砰砰!
  守营门的明军瞧着蜂拥而至的俄兵,大吃一惊,慌忙组织起排铳火力奋起还击,从高处碉楼,两侧民宅,正面石墙后发射的密集铳子,将冲锋中的俄军打的血花四溅,纷纷扑倒。高亢入云的曲调戛然而止,福音赞歌,烂俗小调消失无踪,突然被密集的铳炮声取代。
  轰!
  一发炮弹落在军营内,溅射起漫天的积雪尘埃,明军士卒吓的一哄而散,吵吵闹闹的背着弓,抱着铳寻找掩体,集结起来,一队队的驰援营门激战处,或从军械库中搬出大批箭矢弹药,分发下去。
  “哟呵!”
  铳炮声一起,罗艺眼睛便亮了,一声吆喝背着他的长弓,领着几个人穿街过巷,赶赴前线,心中尚且有些诱惑,怎么着吼了一嗓子十八摸俄国人就发疯了,炸了毛,如同祖坟被刨了呐,这样暴躁么。崔胜抱着一杆火铳,提着刀追上来,仍不免失笑连连。
  恶人还得恶人磨,这江洋大盗不学无术,生生将人家俄国人的礼拜弥撒惊扰了,那人家能不翻脸发疯了。两人仗着熟悉地形,领着十几条精壮的汉子穿街过巷,很快消失在废墟瓦砾堆中。
  腾腾腾,何可纲大步下了望楼,精神大振,铳炮声一起硝烟弥漫在废墟中,抽抽鼻子,何可纲竟觉得全身舒畅,孤军血战数月之久,这位何帅倒适应了惨烈的巷战,跨着战刀一溜小跑,赶回他的指挥部集结兵力。
  “乌拉!”
  被激怒的俄军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却如同一个个灌满了猪血的破麻袋,一个个栽倒在冲锋的路上。数月激战,明军早将军营营门处改造成了血肉磨坊,三层高的碉楼仍耸立着,被六磅滑膛炮摧毁的石墙成了掩体,一座座院墙被推到,凿穿,明军小队在其中穿梭自如。
  如此狭窄的正面战场上,俄军的冲锋早已经证明了是愚蠢的,绝望的。激战持续了半个时辰,俄军付出五百余人的伤亡后,鲁莽的擅自进攻便被皇帝陛下亲自出面制止了,阿列克谢皇帝急了眼,跳了脚,亲自入城制止了军官们擅自发起的进攻。
  战事平息,一个上校,一群校官,尉官垂头丧气站在皇帝面前。
  皇帝陛下瞧着这一群狼狈如丧家犬一般的将领,气的发昏,将一口怒气生生压了下去,良久,铁青的脸上才挤出一丝笑意,温言劝勉一番只略施惩戒,将那个莽撞的上校解除了职务,草草了事。
  那上校被解除了职务,竟恼羞成怒狠狠的瞪着皇帝,咆哮起来。
  此人敢在君前咆哮,放肆自然是有恃无恐,俄军将领多是贵族出身,桀骜不逊,那一声声怒骂终于将年轻的皇帝激怒,拔出佩刀狠狠掷了过去,那上校眼中凶光一闪马刀刚拔出来,便被一群禁卫军一拥而上,下了刀,按在地上,倒转铳柄狠狠砸过去。
  惨叫声中,那贵族上校被砸的头破血流,趴伏在地仍愤怒咆哮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