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6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翼。
顷刻间,战局变幻,明骑的突击搅动了全局。
前锋重骑只付出少许伤亡,便冲破俄骑阻拦,在西北方绕了个圈,勒马,在马背上喘息着,艳阳高照,身披全身骑兵甲的一条条辽东汉子,汗流浃背,那挺直的腰杆却从未弯过。面前,慌乱的俄军在左翼集结了大量兵力,密密麻麻的火铳,斧枪如林。
李平桂最后看了一眼天上大太阳,果决道:“诸位,死战吧!”
一骑当先,越众而出,大红甲胄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一营建制几乎完整的铁马重骑再次缓步加速,一往无前,碾向俄军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铳阵,枪阵,密集的铳声随之响了起来,前锋数十铁骑全身冒血,却屹立不倒,被高速奔驰的战马驮着,滚滚向前。
明军,旗舰上。
张永产放下千里镜,擦擦干涩的眼睛,沉声道:“平桂怕是折了。”
左右,一班水师将领,大都督府随员皆默然无语,心如刀绞,铁骑冲阵本就是九死一生,李平桂生还的希望不大。这怕是大明新军自成军以来,在北方战役中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了,还是个前途无量的骑兵将领,尤为可惜。
马城如钢浇铁铸一般,肃立着,片刻才缓缓道:“给李明珠传令,进兵,徐徐前进。”
顷刻间些许伤感便飘散了,日月军旗翻卷,明军积蓄多时的中央步兵力量,在军官们的指挥下,随着尖锐刺耳的哨声,一团团红云组成严整的方阵,横队,抱着火铳提着刀盾,动了起来。从高处看,十分壮观的严整方阵,一个个动了起来。
前线中央步兵四个步兵方阵先脱离本阵,大步向前,以排山倒海之势踩着泥泞的西伯利亚土地,一个个面无表情,腰背挺直的大明骁勇之士,衣甲鲜红,帽盔整齐,帽盔上的破甲锥在阳光直射下,散发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寒光。中央步兵一动,左翼,右翼两镇也相继动了,落后少许。
三镇各自动了四个营,六千精锐之兵组成左,中,右三部分,那一个个严肃整齐的方阵,一排排腰背挺直的士兵,气吞山河,便如同一把巨大的铁扫帚,在勒拿河畔的荒野中大步向前,似无可阻挡。
旗舰上,马城瞧着中央步兵亮相,鼻子一酸险些当场落泪。后世只有在影视作品中才会出现的步兵方阵推土机,终于活生生的出现在他面前,这一幕的出现,比大名鼎鼎的拿破仑早了整整两百年,代表着积弱百年的大明常备军,再次焕发了新生。、
方阵最前头,是一个个高举战刀,军服猎猎的中下级军官,不畏生死。
“我皇明,壮哉!”
张永产亦心情激荡,话到嘴边却一时语塞,最终却只吐出五个字来。
马城心中一动,轻声道:“此战过后,张总制,你重任在肩。”
走一步,看三步,这是身为名将的必备素养,水师总制张大人慌忙凑过来,弯腰躬身,聆听大都督的教诲。
“此战过后,北线大局已定,你派水师主力去南线,稳住战局。”
张永产心中一惊,识趣道:“标下晓得了,标下当亲率水师主力,往南线助战。”
“你部水师受卢帅节制,不可造次,伤了和气。”
张永产慌忙道:“标下不敢,人在城在。”
马城提前将水师部署到贝加尔湖一线,定了定心神,得舰队重炮之利,南线,在贝加尔湖顶住奥斯曼人的进攻,当可无碍。此战过后东欧人的联军土崩瓦解,便轮到东西方两个庞大的帝国,大明和奥斯曼的正面交锋,这也是大明称霸路上无法避免的事情。
满清和奥斯曼人没打过,满清剿灭了准格尔叛乱,便被突厥人打的灰头土脸,缩回中原去了,所谓的强盛大清连贝加尔湖的边都没摸到,就认怂了,何其讽刺。这对大明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神秘,强盛一时的奥斯曼帝国,逐渐在马城面前露出狰狞的阵容。
说话间,明军中央步兵的大举突进,给俄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随着万余铁骑如重锤一般,突入俄军死守的左翼战线,明军进展迟缓的野战大炮终于运动到位,在大批散兵,少量轻骑的掩护下,一字排开纷纷开火,俄军战线上炸开一团团烟尘,雪上加霜,二十二万俄军彻底陷入混乱。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阵
在马城指挥下的明军精锐,士气如虹,列堂堂之阵,一记记组合重拳打在俄军面门上,软肋处,三招两式便将二十二万俄军打的头晕眼花,左翼,右翼,中央战线相继陷入大规模的混乱。
俄人,剩下的便只有骨髓深处的暴戾,血勇了。
俄军左翼,明军在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火铳,枪阵前,付出了开原铁骑自成军以来遭受的最惨重伤亡。密集的铳声成片响起,一排排挺枪跃马的铁骑成排倒下,后队却前赴后继,滚滚向前。
砰砰砰!
俄军左翼被弥漫的硝烟笼罩,再也看不清任何东西,一排排俄兵在硝烟中若隐若现,层层叠叠的俄兵阵前,一排排明骑被密集的铳子掀翻,栽倒,后头又高速冲上来。先是密集的火网,密不透风,闯进百步之内的明骑无一幸免,全身冒血倒在冲锋的路上。
随着俄军前排大批士兵退后装填,后排士兵乱哄哄涌上来,火力组织出现了一瞬间的空隙,那呼啸而来的铁骑便如突破火网,冒着枪林弹雨,悍不畏死突进至百步之内,又迎来了俄军更密集的弹雨洗礼。短短一刻钟内,便有千余铁骑倒在大批俄兵组成的火网内。
三轮齐射后,一骑奇迹般的冲破火网阻拦,全身浴血的铁骑高高跃起,箭一般突入俄军横队,带起一片腥风血雨,接二连三陆续有铁骑挺着骑兵枪,横着马刀撞进步兵横队,组织混乱的俄军便再也无力阻止明军铁骑的推进。
前排俄兵被恐怖的高速铁骑冲撞,高高飞了出去,大口吐血。
后头的却又被军团长们不停的派上来,混乱的俄军左翼渐渐的,便如同大厦倾倒,坚固的堤坝先是开了个小口子,小口子很快变成决堤之势,纵横驰骋的铁骑如决堤洪水一般涌入。
噗哧!
铁骑带着腥风血雨在敌阵中蛮横的推进,拥挤的俄兵惊恐的大叫着,被马刀划过带起漫天的残肢断臂。年轻,残暴的俄军军团长们,试图用人海来阻止左翼的崩溃,阻止明骑端掉炮兵阵地,便酿成了开战以来最大的惨剧。
血一般的事实告诉这些年轻的军团长们,人力,是无法和铁马甲兵抗衡的。近万明骑带着呼啸风声,如攻城重锤一般透阵而入,以一种极野蛮粗暴的方式在俄兵群中,狂野的推进着,几无可阻挡。数万俄军组成的人海在瓦解,在崩溃,互相推挤踩踏而死的极多。
后阵,阿列克谢皇帝在颤抖,在战栗,手脚冰凉,大脑失去了思考能力。
他的大军右翼正在被明军舰炮火力摧残,左翼,透阵而入的明骑如攻城锤一般碾碎了轻步兵的阻拦,径直往侧后方的炮兵阵地去了。最令他畏惧的是明国人的中央步兵,三万之众排成一波又一波,看上去似乎无边无际的红色海洋,大踏步的逼近他的中央战线。
此时,年轻有为的皇帝陛下,才感受到了他在明国战神面前的稚嫩,深深的无力,疲惫。
左翼,皇帝陛下绝望看着明骑突进到炮兵阵地,一片闪亮的刀光亮起,他的炮兵在惨叫,在哭喊,在铁蹄践踏上成片被劈死。轰隆的炮声停了下来,明军大炮肆无忌惮的往前推进,配合中央步兵排山倒海的攻势。一方是气势如虹,另一方是混乱不堪,胜负已分。
眼前一黑,皇帝陛下不堪重负竟一头栽倒,晕了。惊恐万状的俄军军团长们,一阵哗然,仓促间将陛下安顿在半山腰上,便红着眼睛纷纷翻身上马,集结起数百骑,纯粹由军官将领组成的精锐力量,竭力组织起最后的反击力量,绝望的试图扭转战局。
此时还有一战之力的,便只剩下在左翼外围茫然,打转的万余俄骑了。俄军骑兵两万之众,在对冲中伤亡极大,残兵许多人带着伤,却是战场上二十二万俄军之中,所剩不多的机动兵力。骑兵拼不过,俄军年轻的军团长们破釜沉舟,集结起最后的骑兵力量冲向明军的中央步兵。
铁骑滚滚,一个个蓝色的骑兵集结起来,再次加速。
此时,明军骑兵正忙着砍杀炮手,破坏大炮,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拦俄军骑兵的冲锋。
明军,阵中。
李明珠踩着军靴,挎着战刀,在亲兵营护卫下大步越过空旷的原野,前后左右尽是大步前进的步兵方阵。
“打旗号,命右翼第一镇走慢些,赶着送死么!”
“大都督令,徐徐推进!”
李明珠脖子上青筋直冒,嘶吼着,咒骂着,脚下却半步不停,军靴踩着西伯利亚泥泞的土地。
哗,哗,哗!
整齐的脚步声在旷野间回荡,打头的军官们,掌旗兵踩着有节奏的步点,引导着中央三镇步兵大军的前进方向。俄军的骑兵一动,徐徐推进的明军步兵便停了下来,在军官们的奔走嘶吼声中,就地由进攻转为防御,预备着应付俄骑带来的冲击。
旗舰上,窃窃私语声中。
张永产瞧着西北方俄军骑兵惨败之后,再次大举集结,心中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顶一般终于晓得了,大都督为何下令中央三镇徐徐推进,不紧不慢的,就是防备着俄军的骑兵呐。瞧着面前坚毅,钢浇铁铸的那个身影,心服口服,这便是生平大小数百战,从无败绩的大明战神。
世人都说大都督擅用奇兵,却不知大都督更擅用精兵,这堂堂之战打起来竟得心应手,如此老道。
那坚毅的身影巍然不动,却又喝到:“给李明珠传令,放近了打!”
望台上数十面日月战旗翻卷,李明珠举着千里镜看着旗号,脚步早就停了下来。
“大人,大都督让咱们放近了打!”
“瞧见了,老子还没瞎呢!”
亲兵营官挨了训斥,不敢吭声了,李明珠嘴唇有些发干,喉咙有些发痒,却大步走到前线去了。明军中央步兵停了下来,转为防御,呼啦,一排排铳阵立了起来,前线士卒就横在空旷的开阔地上,严阵以待。
防骑兵,井然有序的明军与混乱不堪的俄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批中下级军官提着刀,凶巴巴的在阵前奔走,嘶吼:“放近了打!”
“兔崽子,铳拿稳了。”
“验铳!”
军官们的嘶吼声中,一道由火铳枪林组成的钢铁防线,很快成形,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火铳对准了冲阵俄骑。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决胜
俄国人不傻,打马加速,冲锋路上早已瞧见那一排排森严有序,层层叠叠的铳阵,心中早就凉了半截,然而一万八千俄骑却别无选择,嚎叫着,嘶吼着加速,试图仿效明骑冲阵,一举击破明军的中央步兵,扭转战局。
年轻的俄国军官不怕死,高举着蓝色秃鹰旗,穿着单薄却笔挺的蓝色军服,挺着四五米长的骑兵枪冲锋在前。一面面秃鹰旗迎风招展,一万八千俄骑结成散乱的横队,最前排竟赫然是皇帝禁卫骑兵,与军官,少量龙骑兵组成的攻击箭头,约三千五百余骑。
这是俄军最后的精锐骑兵力量,在明军红色的浪潮之下,做最后的垂死挣扎。随着俄骑在空旷的战场上加速,挺着骑兵枪,挥舞着马刀冲向明军右翼,台湾标营第一镇面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