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6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仰。明军将领们纷纷露出艳羡之色,就连陈演这样手握大权的高级将领,也艳羡唏嘘。
心中不免暗自咒骂着,时也,命也,使竖子成名。
俄皇人头落地,马城胸中悲恸稍解,温言道:“傅彪,带着你的弟兄,跟着我。”
那一队兵险些被巨大的幸福冲昏头脑,恍惚间交出配枪,腰刀,挺直腰杆加入大都督随扈队伍。瞧着那一张张年轻涨红,英气的脸,马城缓步走到坡顶,瞧着仍在激战中的西南方向。
万余铁骑在马背上翻滚,颠簸着,引导着大批明军,咬着俄军的溃兵猛劈猛砍,直取俄军老巢雅库茨克城。此时俄军巢穴已无成建制的部队,雅库茨克应可不战而下,那座在北方战役中数次易手的坚城,如今便像是个熟透的果子,只等着明军伸手摘取。
五日后,雅库茨克城。
何可纲勒住战马,避开行色匆匆的辎重车队,瞧着面前人头攒动的坚城,百感交集。数月前他孤军困守此城,便梦想着有一天能打回来,却未想到这一天,竟会来的这般快法。他还只是在伤兵营中躺了几个月,竟然错过了北方战役,尤为可惜。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出镇
放眼望去,这座坚城几经易手,已十分残破,便只有那座高大教堂仍矗立在贞河之畔。被俄人修缮后的钟楼上,青铜大钟已然被一面高高飘扬的日月战旗取代,却仍是城内最完整的建筑。
何可纲穿街过巷,在教堂里见到了大都督马城。这座城内最完整宽敞的建筑,自然便成了大都督行辕,教堂里神像都用红布蒙着,尚未搬走,显得便有些阴森诡异。不时进出的明军将领,教堂里不时响起轻松的笑声,却又将阴森的气氛冲淡了。
何可纲一振军服,啪的行礼:“标下参见大都督!”
马城便轻松笑道:“坐,别拘着了。”
何可纲性子最是忠直,规规矩矩端坐在梨花椅子上,与陈演,白焕章等人攀谈寒暄一番,融洽轻松。何可纲此人虽性子执拗,却不是真的迂腐,环视一圈便多半心中有数了。
旷日持久的北方战役结束了,接下来,便该论功行赏了。马城端坐上首,扫了一圈,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中更是明镜一般,大战落幕,今日军议,议的便是战后在俄国南部长期上驻军。陈演是想领军出镇东欧,学卢象升做一方诸侯的。
然而此事牵连太大,人人都想做一方诸侯,也便只有由马城独断一回了。
谈笑间,马城轻声道:“何总制,伤好了么。”
何可纲规规矩矩看着脚尖,慌忙道:“无甚大碍,好了。”
马城便决然道:“你收拾行装,出镇吧。”
下首众将微觉错愕,纷纷看向失意的陈演,陈大人倒是面不改色,却难掩眼中的落寞。
何可纲亦有些错愕,却恭敬道:“标下领命!”
崇祯十四年,七月初。
明俄北方大战,以明军的全面获胜作为终结,永载史册。
此战对新世界的格局影响极为深远,三十万明军浴血奋战,终完全控制了乌拉尔山以东,哈萨克草原以南的大片土地,大明的版图扩大了一倍还多,如今雄霸欧亚的大明,俨然便是一个庞然大物,并且大明的势力还处于急剧上升膨胀期,已经酝酿着在俄国南部,乌拉尔山一线驻军了。
“散了吧。”
大都督一声低语,众将纷纷起身施礼,鱼贯而出,出了白虎节堂不免仍要议论纷纷。陈大人失势在情理之中,他统御下的参谋司表现乏善可陈,还失误频频,怕是难入大都督法眼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北征大战,有人慷慨战死,有人飞黄腾达,有人就此失势,人间百态,辛酸苦辣都在脸上写着了。
崇祯十四年,夏。
大都督府治下参谋司长官陈演去职,这权高位重的职务,暂由袁崇焕接任,三军上下一片哗然。袁大人这会儿已经销声匿迹多时,几乎淡出了众人的视野,正在瀚海城当着粮草官儿呐,不意竟然喜从天降,再次步入三军将士的视线,一步登天了。
众文武大员不免揣测上意,大都督此举意欲何为。
沸沸扬扬议论了一阵,众人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大都督多半是看中了袁崇焕此人的履历。袁大人好歹也做过辽东督师,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眉毛胡子一把抓,有不错的统筹能力。拜这份辉煌的履历所赐,袁大人也算苦尽甘来,勉强还是能服众的。
心思灵活的便心知肚明,大都督这是在交代西伯利亚的防务。大都督将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防务,一股脑交给了做过督师的袁崇焕,明摆着是要统兵亲征,迎战气势汹汹的奥斯曼大军。
大都督亲征这可是件大事,由不得众将议论纷纷。
七月中,乌拉尔山中段。
何可纲领着近八千铁骑,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中段穿行,七月间的乌拉尔山风景优美如画,他却无心观赏风景,满脑子仍是临行前大都督的叮嘱。大都督那平淡的语气,不动声色的筹划,竟然让一个骁勇无双的大明战将从头到脚都透着寒意。
驻军俄国南部这是大都督的决策,此行,那里还有一支活跃的俄人仆从军,伊万上校统帅的远东军团。两支骑兵大军理应外和,何可纲对俄人的抵抗不屑一顾,大军一到便土崩瓦解了。
此行,他还身负重任在肩,带着大都督亲笔信觐见大瑞典皇帝陛下。大都督与瑞典皇帝古斯塔夫商议,大明,瑞典商议平分东欧,大明将会在俄国南部草原,及乌拉尔山一线驻军,瑞典王国将占据东北欧的大片领土。
这场席卷了欧亚的大战,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大明精锐云集将大举西进,迎战杀气腾腾的奥斯曼人。
瑞典军队占据了东北欧大片领土,将再次集结兵力南下,揭开与西班牙军为主的第二次莱茵河大战。何可纲对风云变幻的局势,所知不多,他是个正经八百的纯粹军人,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他不管。瞧着身前军服笔挺,一尘不染的白焕章,何总制咬了咬牙。
这位血手屠夫白大人所到之处,总不会是风平浪静,树欲静而风不止呀。
同一时间,突厥王城。
吴三桂麾下关宁铁骑,与突厥人的勇士们死守王城,打了三天便撑不住了,吴大帅再次扔下突厥人的王城,领着他的关宁军逃之夭夭了,多灾多难的突厥王城再次陷入腥风血雨。
千百年来,北突厥始终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北方大战一起,突厥人夹在大明与东欧联军的夹缝中,处境艰难,王城经过两次沦陷,人口死伤的,被掳掠的极多。曾经大一统的北突厥损失了大量人口,就此一蹶不振,彻底变成了大明的附庸,成了吴大帅的后花园。
吴三桂在北边,被奥斯曼人的大军打的豕突狼奔,狼狈逃窜。
兵锋一转,关宁军却又杀气腾腾,领着数万北突厥骑兵直奔布拉哈汗国去了。布拉哈汗国就是南突厥,实力不济的南突厥猝不及防,只抵抗了三天便在关宁军铁蹄肆虐下,宣誓效忠大明,举国投降了。
突袭闪击南突厥这一战,充分暴漏了吴三桂此人卑劣的人品,欺软怕硬的本性。然而正是这个卑劣的小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麾下兵力却越打越多,势力越来越大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枭雄
加急军报送到大都督行辕,袁崇焕看着一封匪夷所思的军报,眼睛都看直了,早怎么没看出来吴三桂此人,人品秉性竟如此不堪呐。这混账东西,竟然在奥斯曼人的大军面前,领着他的近三万关宁军弃城而逃,反倒去偷袭了南突厥布拉哈汗国,又把人家的地盘霸占了。
吴三桂此人反复无常,狼子野心的枭雄本色终于暴露了。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了,想当初吴大帅就是这样背信弃义,领兵偷袭了大明的盟友北突厥,如今又用一模一样的招数,把大明潜在的盟友南突厥给祸害了。
“卑鄙小人!”
袁崇焕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从内心深处着实看不起吴三桂这个人,这也太过卑鄙无耻了。
一惊,袁大人警醒了过来,又正襟危坐了。
要说吴三桂背信弃义这事儿,大都督可也脱不了干系,前些日子大都督,还给南突厥王庭写了封亲笔信,好言安抚一番,曰大明与布拉哈汗国永世交好,永结兄弟之盟云云。哪知翻脸便下了黑手,狠狠一刀捅过去,南突厥王庭竟顷刻间烟消云散。
大都督有意无意配合着吴三桂演戏,将突厥人骗的团团转呀。
这些话,袁崇焕只在心里想想,万万不会说出口断送了大好前程,眼观鼻,鼻观心也不言语。
上首,马城对吴三桂这般作为是激赏的,暗中支持的。他给吴三桂的军令是守住贝加尔湖,南突厥布拉哈汗国可不就在贝加尔湖边上么,吴大帅此举也不算违抗军令,且瞧着吧。
他这些天将繁忙的军务交卸给袁崇焕,袁大人干的还不错,毕竟是做过督师的人,又长期掌管钱粮军械补给事,于军政两道都是门儿清,袁崇焕此人做个守成大员,那还是极称职的。
起身,马城正色道:“元素兄,拜托了!”
袁崇焕慌忙起身一礼,正色道:“下官敢不从命!”
马城用他,便是看中了他的大气,此人擅筑城,主持大城市是把好手,当年他在辽东筑城就干的不错,如今钱粮管够,人力充足,便由着他在西伯利亚起劲的折腾,尽快把坚城,军堡,村镇为主体的移民城市修建起来,用其所长,西伯利亚要大兴土木了。
城外,贞河中段。
北方战事了结,水道的运输速度陡然加快,每天都有大量船只在河上穿梭,渡口,水寨同时开始兴建,每天都有海量的物资从关外运来。随着天气日渐炎热,水分蒸发,干燥的陆地上也在大肆兴建官道驿站仓库,用于通讯的鸽舍也拔地而起,百废待兴。
长时间的鏖战过后,疲惫的明军进入休整期。
吴庸战战兢兢下了船,踩在西伯利亚结实的地面上,擦了擦浑浊的昏花老眼,瞧着大河两岸人头攒动,临时建设的渡口,浮桥处挤满了等待运输的物资,人员排成长队准备着渡河。
“大人,到地儿了。”
身侧,一个水师将军恭恭敬敬的禀告,来搀扶他。
吴庸咧嘴露出几颗豁牙,憨笑道:“不必了,咱还没老的走不动路。”
那水师将军欣然道:“吴大人老当益壮,可喜可贺。”
吴庸整一整身上五品官服,清了清嗓子,觉着这辈子活出个模样了,他虽然只是个养马的老官儿,却是实实在在的正五品大员,这军中上下也每人敢瞧不起他,这在崇祯初年是做梦也不敢想的。
咣当!
船上放下了舷梯,一匹鬃毛油光发亮的战马喷着响鼻,撩了蹶子,死也不肯从船上下来。
吴庸瞧的眼睛一瞪,不悦道:“轻一些,轻一些,这马金贵着着呐!”
那水师官兵尴尬的扯着缰绳,赔笑道:“大人还是您来吧,这些宝贝马只听您的。”
吴庸嘿然一笑,迈着四方步走过去,说来也奇,那枯瘦的手在马背上拍了一记,那桀骜不驯的战马便乖乖听话,扒拉着四蹄下了船。周围响起一片赞叹声,自然造化果真无奇不有,这位大人真真不负马痴之名,这年景三教九流什么新鲜事都有,奇人呐!
高大宽敞的一等大福船上,一匹匹鬃毛发亮,高大的健马下了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