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6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麾下将领们一张张兴奋的脸,心中一叹,这些价值昂贵的精美礼物,恐怕就埋下了波斯灭亡的祸根。如今的波斯人,一如当年天真烂漫的宋人,一般无二,都是做生意做傻了。
就连马城这样见多识广的人,看着这些宝贝,也不免对波斯王朝的富庶,垂涎三尺,何况下头那些领兵的将领。
不出两天,波斯王朝东北方,边境哨所。
月黑风高,夜深人静时,一队躲躲藏藏的人影出现在山脚下,按照约定发出暗号。不久,大队波斯兵便从山上摸了下来,几个领兵的波斯将领赔笑,打躬作揖。寒暄后两队人马合兵一处,护送着一位神采飞扬的波斯老将,往大明控制的地盘里开拔。
数日后,这位波斯老将又出现在马城的帅营里。
此时,云集贝加尔湖畔的明军,与蜂拥而至的奥斯曼禁卫军,已经在中亚大打出手了。
明国大都督马城礼遇了忠于阿巴斯家族的老将拉法维,并邀请这位阿巴斯大帝的忠犬,老将观摩中亚前线的旷世大战。拉法维将军喜出望外,然而一出瀚海城,这位波斯老将变惊呆了。在他面前铺开的,是大明漫山遍野,铺天盖地的骑兵大军,确切的说是骑马的步兵大军。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复辟
贝加尔湖畔一片喧嚣,却秩序井然,往东的,往西的队伍分左右两旁,泾渭分明。大量回营的骑兵在一侧风驰电掣,另一侧红色的人潮却不紧不慢,一营一营的开往前线。
初步完成驮马化的明军,在机动性上大幅度提高了。
十万明军翻身上了马,凭借马匹带来的机动性,正在完成穿插,分割,包围的一系列战术。
漫山遍野的骑兵海,让波斯老将拉法维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这员老将看着滚滚西区的大队骑兵,心神震撼,脑海中生出一个可怕的念头,他仿佛看到了三百多年前,滚滚而来的蒙古大军。不同的是,这支明国大军比蒙古人组织更严密,军械更精良,老将拉法维不寒而栗。
红色的浪潮大举西进,拉法维脸色苍白,竟滚鞍落马,匍匐跪地。
这条阿巴斯大帝的忠犬,虔诚叫道:“伟大的明国亲王殿下,拉法维永远是您忠实的伙伴,亲密的盟友。”
马城骑在高头大马上,面不改色,左右将领大多露出不悦神色。
波斯老将顿时出了一脑门热汗,咬了咬牙,跪趴的更低了:“亲王殿下,拉法维愿意做您忠实的仆人。”
马城见他这样乖巧,这才露出洒脱的笑意,俯首道:“老将军请起,来人,备酒,我要和老将军秉烛夜谈!”
崇祯十五年,九月。
波斯王朝威望甚高的老将拉法维,秘密出使瀚海城,并于贝加尔湖畔和明国大都督马城订立密约。
一纸密约,大都督马城答应出兵,出钱,出军械,帮助阿巴斯大帝的嫡孙登上王位,史称阿巴斯二世。作为回报,重掌大权的阿巴斯二世将集结十万波斯骑兵,加入战争,从侧翼攻击奥斯曼人的后路,一举将这个波斯王朝的百年世仇,攻灭于反掌之间。
而此时,信心满满的奥斯曼将军们,还茫然不知他们的东征大军,已经陷入到极其危险的境地。
前线,里海南端。
源源不断的奥斯曼大军加入东征的行列,以二十万精锐禁卫军为核心,东征大军很快达到了五十万之众,倾国之力,投入了一场有去无回的悲惨征程。
此时,奥斯曼帝国掌权的太后,皇后,朝臣们出现了很严重的战略误判。自大的奥斯曼帝国从上到下,都认为明军与东欧联军的旷世大战之后,必然元气大伤,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候,这是击溃明军的天赐良机呀。
奥斯曼人对中亚垂涎已久,倾国之力击溃明军,岂非可以一路打到明国的西北。打下了明国西北,岂非可以学三百年的蒙古人,一路杀到中原去,尽情攫取明国人堆积如山的财富。
奥斯曼人满脑子想的是,让上神的荣光照样明国人的大地。
翌日,清晨。
天蒙蒙亮,中亚大地便喧嚣起来,前线搅成一团的明军,奥斯曼骑兵再次翻身上马,不顾身体的疲惫,勇猛的向对方发起进攻。全线激战,双方的骑兵在中亚草原上追逐,厮杀,角力。
瀚海城,大都督行辕。
巨大的中亚地图上,二十万明军分成左中右三路,大举西进,迎战来势汹汹的奥斯曼大军。中路八万明军抱成一团,徐徐进兵,组成密不透风的中央战线,两翼骑兵四出正与奥斯曼骑兵大战。触目惊心的地图上,另有一路明军竟然走水路,意图横渡南里海。
以奇胜,以正合,马城最擅用奇兵,精兵。
这一路明军走北线水路,就是杀招,这一路明军两万铁骑横渡南里海,奇兵飞出。马城在帅营里踱着步子,踱到地图旁边便拿起炭笔,画了条线,拦腰一刀将奥斯曼人的大军,切成两段。
他吃准了奥斯曼人远道而来,拉成了长长的行军队列。便以铁骑横渡里海将其截断,这一刀便将其数十万大军分成两截,以铁骑遮蔽战场,迅速击溃其两翼骑兵,迅速包抄,围歼其一部。
马城在地图上轻轻一划,前线明军便大举调动起来,厉兵秣马。
同一时间,波斯,大不里士城。
奥斯曼人也不是傻子,大明使臣前脚离开大不里士,奥斯曼人的使臣就带着礼物到了。
富丽堂皇的皇宫里,王公们以盛大的礼仪接待了奥斯曼使臣。
靡靡之音,在皇宫内外吟唱着,这两国虽纷争百年,却终究是同气连枝的教派。当今掌权的波斯王公,宗教领袖们还是十分清醒的,明军西进,占据主导地位的教派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这些年,教派在强势的大帝君主打压下,拱手交出统治权。
阿巴斯大帝一死,教派领袖们复辟在所难免,这终究是个传承悠久的宗教王朝。靡靡之音,盛世繁华的皇宫内,使臣和王公们推杯换盏,气氛正热烈时,那扇紧闭的大门突然被人撞开了。
一个踉跄的身影全身淌血,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一个女仆来不及闪躲,和那重伤的卫兵撞在一起,两人滚成一团又撞翻了一张桌子,桌上美酒佳肴乒乒乓乓碎了一地。
殿内,几百个王公,教派领袖,连同奥斯曼使者都一面错愕,看着那卫兵大口吐血,断了气。
砰砰砰!
铳子,箭矢从外面射了进来,坐在靠近殿门处的几个王公,猝不及防被当场射翻。
女奴的尖叫声,男人的呵斥声,响成一片。
不久,大批士兵手持弯刀,火铳,弓弩涌了进来,身上滴着血,红着眼睛见人就杀。密集的箭矢,铳子横飞,雪亮的弯刀扬起,殿内顿时死伤狼藉,酿成了一场人间惨祸。三个奥斯曼使节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雪亮的弯刀一闪,大好的人头冲天飞起,一腔黑血喷洒出来。
“杀,一个不留!”
一身戎装的年轻人手持弯刀,弯刀上竟然还滴着血,在大批士兵护卫下步入殿内,年轻苍白的脸上抽搐着,大声下令。这时,任谁都知道波斯王朝闹宫变了,阿巴斯大帝的孙子复辟了。这一闹复辟,大不里士城便陷入了腥风血雨,心狠手辣的阿巴斯二世,用滴血的屠刀向波斯人宣告了他的残暴。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宫变
这一夜,大不里士城在流血,在君王的残暴下瑟瑟发抖。
城内,戒备森严的军营。
外头正是腥风血雨,军营深处,却有一伙东方人做商贾打扮,躲在军营里交头接耳,不时将所见所闻写成蝇头小楷,塞进小小的竹筒里。
扑棱棱,天蒙蒙亮时信鸽冲天而起,往东南方飞去。
天亮后,大不里士城陷入全面的混战。
忠于君王的部队,和忠于教派的武士在城内混战成一团,给这座繁华的坚城造成了重大死伤,大量人员出逃。然而交战双方都杀红了眼,哪里会在乎死多少人,这是一场王权与教派之间,你死我活的大清洗。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古往今来的宫变都是如此残酷。
这注定是一场无法分出胜负的战斗,因为交战双方穿着同样的军服,戴着同样的红头巾,仅凭口令暗号无法分辨敌我。激战很快演变成骚乱,混乱,从皇宫,军营蔓延到全城。
最终,双方的乱兵开始抢劫商铺,杀人,放火,宫变发展成了一场大规模的骚乱。
大不里士城外,十五里。
红衣红甲的铁骑列成几排,冷眼旁观着城内燃起冲天大火,浓烟,将半边天空都遮蔽了。
肃穆中,一个营官耐不住性子,低声道:“大人,咱不进城么?”
夏国相狠狠瞪了他一眼,理直气壮:“进城做什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么个乱法咱贸贸然闯进去,寻死么。”
那营官慌忙赔礼道歉:“大人说的是,是标下莽撞了。”
“大人言之成理。”
“大人英明!”
夏国相闭着眼睛琢磨了一会,方冷声道:“静观其变吧。”
不久,从城内出逃的大批波斯人扶老携幼,凄凄惨惨的逃到明军阵前,迎头撞上了五千关宁骑兵,吓傻了。前路被明国骑兵堵住了,那些明军凶巴巴的,拿马鞭子一顿狠抽,收拾了一些不安分的青壮,波斯人逃难的队伍便鸦雀无声,屈服在明军雪亮马刀的威胁之下。
“这些逃难的如何处置,请大人示下。”
夏国相瞧着道路上堵满的马车,逃难人群大包小包的细软,凶狠道:“什么逃难的,这分明是乱党,抓起来!”
一声令下,五千关宁兵纷纷打马,嘈杂的马蹄声响了起来。关宁骑兵迅速将逃亡东边,北边的道路封锁,一只苍蝇也不许飞出去,暗地里趁机敛财,着实大发了一笔横财。夏国相也怕大都督知道了责骂他,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只敛财不杀人。
两日后,大不里士城的混乱仍在持续。
大火,几乎将半个城市都毁灭了,这座千年历史的古城毁于一旦,夏国相也等来了从瀚海城赶来的十营援兵。于是,万余明骑浩浩荡荡集结起来,从敞开的城门杀进城内,与忠于王室的波斯军队建立联系后,大股铁骑挥舞着马刀沿街冲杀。
本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宫变,其中一方在得到了强力的外援之后。
战局,便毫无悬念的倒向王室一方,沿街冲杀的明骑迅速击溃了叛军大队,开始帮助波斯人恢复秩序。
傍晚,瀚海城。
马城缓步踱到空心棱堡的制高点,看着西边火红的天空,似乎看到了大不里士城里的腥风血雨。
不远处,百多个将将赶到前线的兵学门生,正在高谈阔论着。
领队的教授瞧见大都督,吓了一跳,慌忙赶过来施礼,却被马城阻止了,听听这些兵学学子在议论什么也好。这百多个兵学学子不是来打仗的,而是马城为了将来储备的外交人才。
“中国早已胜西夷于庙堂!”
“中国丁口亿万,人才济济,朝廷又广开进路,使天下之才为天下之用。而西夷人丁仅千万,其朝中非身世显赫者不用,非贵族不进,宰执、兵帅、亲民之职,宁用贵族之愚者,而不用贫寒之智士。我中国,户口丰而人才足,此人胜也。”
“中国百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朝廷税赋充足,年入有万万贯,而西夷在国中以一族临凌万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涸泽而渔却也难敌朝廷百一。此财胜也。”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