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6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象升沉吟良久,方决然道:“我去前线督战,此番,何可纲,白焕章两人恐怕有些招架不住。”
  马城拍手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容人雅量
  卢象升自请前往前线主持大局,这便让人安心了一多半。
  卢象升在北海之畔踱着步子,笑道:“开城,你可不能让我空手去上任,你得给我军械战兵,我还要十个新式炮兵哨。”
  马城笑道:“你消息倒是灵通,好,我给你二十个哨,再给你生杀大权,十万边防大军随你调派。”
  卢象升听的精神大振,笑道:“可!”
  两人相视良久,马城才慎重道:“建斗,你多保重。”
  卢象升一振身上官服,豪迈笑道:“几个西夷,败军之将,如丧家之犬,还能翻腾起什么浪花来?”
  互道一声珍重,马城又留了饭,才看着卢象升昂然步出西苑,心中唏嘘,这一别又要天南海北,也不知多久才能相见了。诸事一了,马城也没打算在京城多呆,当下便命人收拾行装,打算回抚顺小住几月,便开始他的巡幸天下之旅。
  摄政王要收拾行装回抚顺,可是把下面人忙坏了,整个西苑便繁忙了起来,下人们彻夜不眠。
  入夜,寝宫。
  马城和几个妻妾闲话家常,众妻妾小的如陈圆圆,正是芳华正茂的年纪,大的如白青华,已然是雍容的妇人。十余个妻妾聚在一起,倒也热闹,十几个儿女都乖乖坐着,被威严的父王教诲一番。
  马城的儿女没有从政的,也没有从军的,下面人谁都知道王爷的脾气。王爷平时待人和善,但凡有人敢蛊惑王府里这些个子弟,那就别怪王爷翻脸不认人了,王爷可是要拿起刀子砍人的。
  对儿女,马城的要求比寻常百姓之家,还要严格的多。
  莺莺燕燕的围坐在寝宫里,这时候敢大声说话的,也便只有敏月这样的辽东女子,成婚多年仍是改不了豪爽的性子。
  敏月此时盈盈起身,笑道:“姐姐身子重,我看,就留在京城安胎吧,我陪姐姐在京城待产。”
  马城看着她颀长窈窕的身材,便应允了:“好,准了。”
  此时白青华苦着脸,说道:“那我也不走了,我喜欢京城这里闲适。”
  马城无奈,只得说道:“还有要留在京城的么,准准准,可有一样,孩子们得跟我回辽东,不能跟着你们,都荒废了。”
  众女脸色苦了起来,却也只得齐声应了,夜已深,众妻妾纷纷告退,寝宫里一下就空荡荡的。马城也没留人侍寝,他时刻保持着警醒,夜半无人时仍战战兢兢,不断修正着大明帝国前进的方向,不至于出现什么大的偏差。
  翌日,清晨。
  马城揉了揉酸痛的额头,正要就寝,却有一个英气勃勃的青年跑了进来。
  青年一边跑,一边欢快的叫嚷:“王叔,王叔,我来啦!”
  后面几个亲卫追着他,无可奈何,马城瞧见这性子跳脱的青年,乐了,竟是太子爷朱慈烺到了。这位大明太子性子跳脱,和他爹崇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不喜欢循规蹈矩,最喜欢满世界乱跑,身上也没有那些文人雅士的臭毛病。
  太子跑到马城面前,嘿然笑道:“王叔,我来投奔你了!”
  马城哈哈一笑,命亲兵给他搬了把椅子,细看这位太子爷风尘仆仆,也不知道从哪里跑来的。
  马城看着他,笑着问道:“太子这是打哪来的,又把皇爷给气着了?”
  朱慈烺便有些心虚,尴尬笑道:“我就是,就是在父皇跟前放了一铳,吓了他一跳。”
  马城面色便有些古怪,想象着崇祯爷被吓的唇青齿白,两股战栗的样子,险些便憋不住笑。
  侍女送上了热茶,糕点,朱慈烺便抱怨了起来:“王叔,我和你说,我这回跑出来,就不打算回去了,父皇身边规矩多,无趣,太无趣了。”
  马城哈哈笑了起来:“随你。”
  朱慈烺顿时便眉开眼笑,低眉顺眼的恭维起来:“王叔英明,英明!”
  三日后,摄政王在铁骑护卫下,离京返回辽东,队伍里多了一个上蹿下跳的太子,出了囚笼的朱慈烺。王驾在蓟州停留了几日,马城和卢象升耳提面命,又叮嘱了一番,两人就要在蓟州分别。
  夕阳西下,蓟州。
  如今的蓟州,也失去了京城屏障的作用,只有一支标营新兵驻扎,每日操练,看架势倒是虎虎生威。王爷驾临蓟州,还和卢大人,太子爷来观操,新兵营个个卯足了力气,把腰杆挺的笔直,军服都浆洗的笔挺。
  这样新招募的标营新军,马城,卢象升两人见的多了,象征性的勉励一番。
  唯独太子爷不安分,观了操,嚷嚷着要当兵打仗,为国效力,还嚷着要去西北前线见识一番。
  卢象升吓了一跳,脸都黑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一国储君,成天价上蹿下跳,成何体统!”
  朱慈烺只是央求:“卢帅,卢帅,您开恩!”
  卢象升只是偷看马城,生怕这位摄政王不高兴,太子爷要去前线领兵打仗,这还了得,这位太子也太不懂事了。
  朱慈烺却还是赤子之心,只是央求:“王叔,卢帅,我也是大明子民,我为何不能为国尽忠,我不服!”
  卢象升脸色发黑,正要训斥一番,马城却从容笑道:“好,许你去前线见识一番,可有一样,不许你摆太子的架子。”
  朱慈烺顿时喜翻了心,一个跟头蹦起老高,欢呼雀跃了起来。卢象升看的一呆,再看看从容自若的王爷,心中竟又生出些仰慕之意,要说心胸,古往今来那么多英雄豪杰,可也没有几个能胜过王爷的。
  不多久,太子朱慈烺便换上一身军服,以中校尉的军职跟随卢象升左右。卢象升虽心中忐忑,却一咬牙认了,这事王爷都发话了,王爷既有容人雅量,卢某又何必去做这个恶人,就这样吧。
  数日后,骑队,辎重从蓟州启程,护卫着前去上任的卢象升,徐徐西进。
  西北,总督府。
  祖大寿便如同一个地主老员外,穿一身常服,一手摆弄着一对铁胆,另一手捧着一本《论语新编》,瞧着,还真没有半点总督大员的架子。开城二年,新鲜出炉的《论语新编》刊行天下。祖大寿这样的老江湖,马上就嗅到味道了,今上这是要正视听,要拿圣人言开刀了。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兵临
  论语新编,开篇写的明明白白,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摄政王马城批注,子曰,这天下乃是公天下,而非家天下,此之谓天下为公。
  祖大寿看的摇头晃脑,公天下这三个字,学问可是太大了,让祖大人不免深思熟虑起来。
  下首,夏国相也不敢吭声,只得乖乖的陪坐着。
  快晌午了,祖大人才沉吟着道:“贤侄,你也算文武双全,我考考你,天下为公这四个字,何解?”
  夏国相赶忙应道:“大人,天下为公,说的是天子之位,传贤不传子,有德者居之。”
  祖大寿笑了起来:“不错,有理。”
  夏国相擦了擦脑门上的汗,苦涩道:“大人呐,您就别卖关子了,这前线都要开战了,火上房了,吴帅让我来问问你,咱关宁军是个什么章程?”
  祖大寿一咧嘴,高深莫测道:“你给我坐住了,年轻人,屁股还没有二两棉花重,这可不好。”
  夏国相耐着性子坐稳了,应诺道:“是,大人教训的是。”
  祖大寿缓缓站了起来,沉吟道:“回去告诉长伯,记住这八个字,合众连横,徐徐图之。”
  夏国相赶忙应了:“标下遵命!”
  开城二年,四月。
  卢象升轻骑赶赴贝加尔湖畔的瀚海城,主持大局,调集兵马在俄国东部,挡住了日耳曼人的兵锋。随着俄国东部地区的骑兵战,越演越烈,最终发展成了一场大战,欧洲人的困兽之斗。
  四月中,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在欧洲形成,总计十五国加入联军。欧洲人称之为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明人称之为第三次北方战争,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很快演变成一场波及整个欧洲的大混战。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欧亚大混战里,南线明军处于进攻态势,北线明军处于守势,欧洲,从此被拖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潭。
  四月末,欧洲联军的先头部队兵分两路,一路向北攻取华沙,一路向东攻入乌克兰公国,激战爆发。五日后,华沙城破,军心涣散的瑞典军团无心恋战,弃守华沙,退守瑞典本土,波兰全境被欧洲联军迅速占领。
  乌克兰公国,基辅。
  第聂伯河右岸,三面毗邻悬崖峭壁的城池,成了何可纲的帅营,河上,补给舰船源源不断的从黑海赶来,给退守基辅的何部带来了急需的军械,大炮,还有从俄国北方调派的补充兵力。
  何可纲站在山石打造的城墙上,面色阴沉,他这一部兵马以俄国仆从军为主力,一个照面便大败亏输,一路竟败退到基辅来了。大半个乌克兰公国让了出去,这让何可纲火冒三丈,狠狠砍杀了一批作战不利的俄军将领,又利用第聂伯河天险,这才稳住了大军溃败之势,也算不易了。
  如今北线战局,岌岌可危,何可纲的处境极为不妙。
  北边,收复华沙的欧洲联军,兵锋直指俄国北方,当面之敌又犀利难当,何部残兵处于被包围的态势。何可纲正忧心时,轻骑飞至,传天下兵马副都督,北方战役总制官卢象升军令,命他死守基辅不得后退半步。
  何可纲接了军令,把心一横,就在基辅依托大河天险,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
  同时,南线,意大利王国。
  相比北线战局的岌岌可危,马灿在南线打的顺风顺水,这位小辽王也是身经百战之辈,以偏师控制了巴尔干半岛,护住自己的右翼。便亲率辽东铁骑,并波斯,匈奴仆从军五万余众,一脚踩在了亚平宁半岛的南端,兵临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
  风景优美的亚平宁南部,硝烟弥漫,隆隆的炮声打破了海岸线的平静。
  马灿涉水走上柔软的沙滩,看着风景如画的亚平宁,身前全是杀气腾腾的骑兵,中亚轻骑在亚平宁半岛展看,突进,四处乱蹿,干起了打家劫舍的老本行。平静的亚平宁烽烟四起,驻守那不勒斯王国的西班牙军队,被雪亮的马刀劈砍,很快就溃败了。
  这个时期,南意大利还在西班牙的掌握之中,南线明军的主要对手,是战争经验丰富的西军。
  “地图!”
  马灿一声低喝,麾下参谋官解开行囊,取出地图,展开,狭长的亚平宁半岛尽在眼前。前面轻骑不时返回,带来最新的战况,轻骑来报,大军前锋进展顺利,西班牙人一触即溃,铁骑如入无人之境。周围,响起一片恭维声,波斯王公,突厥将领们纷纷上前,上杆子巴结这位小辽王。
  这位是谁,他可是大明摄政王阁下的亲弟弟,那还了得么。
  不说波斯,突厥将领上杆子巴结,就是关宁军上下也得赔着笑,拿出家底,随这位小辽王征战亚平宁。更别提这位小王爷身经百战,战功卓著,都是实打实的血战,关宁军上下也都是佩服的。
  看着地图,马灿脸色有些阴沉,低喝道:“传令前锋,不要恋战,突击,突击懂不懂,不要因为一些蝇头小利,就把你们都绊住了!”
  身边,一众波斯,突厥将领唯唯诺诺的应了,却让马灿脸色更阴沉了,侦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