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6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撞开简陋的路障,沙包,涌了过来。
  嚎叫声中,一阵冷风从吹过,硝烟散开了些许,等待他们的,是明军在第二线布置的重兵,密集,交叉火力,一排排黑洞洞的火铳,高处,两翼,正面,数十门轻炮,散弹小炮组成的杀阵。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决战之势
  看到大批敌兵涌入,何可纲精神大振,握着战刀的手竟有些颤抖,前后左右,尽是一排排黑洞洞火铳,最新式的燧发火铳。在第二道街垒正面,两侧,何可纲足足布置了六百杆燧发火铳,三十二门滑膛轻炮,散弹小炮在内的强大火力。
  乌压压的人潮涌来,何可纲终按捺不住,锵的拔出战刀。
  沙哑的嘶吼声,响了起来:“预备!”
  此时,明军特有的尖锐哨声响起,哗啦,藏身掩体后的明军纷纷站了起来。前排的铳手,黑压压的将火铳架设在街垒之上,数十门轻炮,散弹炮,也全部从街垒后,两侧的民宅里,推出,明军在第二道街垒精心的布置,露出真容。
  冲在最前头的日耳曼甲兵,被黑压压的排铳指着,慌乱中大喊大叫起来。
  何可纲,声嘶力竭地叫道:“放!”
  顿时,铳炮声齐鸣,明军真地上一团团硝烟腾起,整个街垒周边似乎被烟雾笼罩,无数的铅丸,向街垒前密集的日耳曼人呼啸而去,成片的甲兵惨叫着栽倒。漆黑的重甲,雕刻着红色十字的大盾,都被射的四分五裂。
  长约半里,宽五十步的街垒前面,乌压压的日耳曼士兵,如割麦子般倒下一大片。
  前线云集的重甲步兵,瞬间遭遇了重大杀伤,中弹者无不是血肉模糊,全身冒血,中炮者当场便四分五裂,毙命街头。
  如此近的距离上,大部分滑膛火炮直射过去,可以将整个敌阵打穿,数千日耳曼士兵密集涌来,从这头到那头,在街垒前挤成一团,无处可藏,直接从头到尾,被打通一条条血肉胡同 。
  血肉漫天飞舞,何可纲为日耳曼人精心准备的血肉磨坊,在短暂的半刻钟里,给日耳曼人造成了极恐怖的杀伤。
  半刻钟后,密集的铳炮声停了下来,街垒前,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尸体,伤兵。
  “上铳剑,杀!”
  何可纲杀红了眼,胸中一热,高举着战刀便冲了出去。
  左右亲兵,将领大吃一惊,纷纷嘶吼起来:“保护何帅!”
  “杀!”
  一片明晃晃的铳剑亮了出来,大批明军冲出了街垒,红色的浪潮席卷,瞬间冲垮了日耳曼人的残兵。遭受惨重伤亡的日耳曼军团,被明军潮水般的反击冲击,立足不稳,残部连滚带爬的溃败了。
  “杀敌啊!”
  何可纲脑子一热,率本部亲兵冲锋在前,这些天来被围在城内,淤积的闷气爆发,竟势不可挡。数百亲兵护卫,拼死向前。后头,在第三道街垒坐镇的白换章,目瞪口呆,气的狠狠跺脚,大骂起来。
  “这个何可纲,一莽夫尔!”
  话虽如此,他心中也明镜一般,心知重围之下,战机稍纵即逝。
  这样千载难逢的战机,万万不能错过了,一咬牙,白焕章也下令决死一战,背水一击,真的来了个全军反击。
  “出!”
  一声嘶吼,城内明军倾巢而出,趁着主攻的日耳曼人溃败之时,以全部兵力发动了决死的反击。
  不知道杀了多久,杀了多少波,何可纲身边护卫一个个到下,他身上也挂着几只箭,大腿处还挨了一铳,一瘸一拐的奋力劈砍。前头,尽是立足不稳,狼狈逃跑的敌兵,这位何帅奋起余力,撵兔子一样追了上去。
  一刀,将一个惊恐大叫的日耳曼武士,劈翻在地,百锻马刀经过无数次劈砍,也只崩开了几个小缺口。这一刀势大力沉,连敌兵身上厚实的皮甲也贯穿了,那年轻敌兵嚎叫着,翻滚着,大口吐血,脖子一歪断了气。
  此时,何可纲才赫然发现,这名敌兵身材高大,比他高了半个头。前头不远处响起一片欢呼,这一冲,不到三千明军精锐,以寡敌众,竟一口气冲到城门口来了,当面之敌,潮水般逃出城外。
  “布防,布防!”
  “就地布防!”
  沙哑的嘶吼声中,明军血战得胜,气势如虹,重新占据了城门。
  此时,城外。
  夏国相登上高高的望楼,看着基辅城西门方向,敌阵大乱,竟隐隐有溃败之势,一拍大腿,夏国相大叫了一声好。
  “好!”
  “不料,何帅竟如此神勇!”
  赞叹声中,夏国相神色一整,基辅城内,被围困的友军主力尚在,暂时没有覆灭之危,这让他大大的松了口气,可以将兵力沿河徐徐展开,按部就班,站稳阵脚后,在大河上游水浅处架设浮桥,渡河作战。
  夏国相是个人才,关宁军系统里出挑的人才,被吴三桂引为左膀右臂,自然是很有两把刷子的。此时夏国相当机立断,以三万南突厥仆从军,沿河布防,牵制着河对岸的中欧联军,此后关宁军亮出家底,两万之众,两日后在大河上游,趁夜渡河。
  天亮时,关宁军前锋成功渡河后,迅速展开,趁中欧联军士气低迷,很快在河西站稳了脚跟。后续兵马护卫着野战大炮,辎重补给,很快在基辅城东北方的旷野中,集结起来,虎视眈眈,遥望着一眼看不到头的中欧人联军。
  河西,距离基辅城东北方向,二十里。
  关宁军侦骑,很快和中欧人的骑兵,展开追逐,激战。
  亮出家底的关宁铁骑,精锐尽出,吴三桂从关宁,锦州时代,苦心经营的家底,一亮出来,便与中欧人的骑士团,日耳曼人的精锐骑兵,在基辅东北方向的旷野上,杀了个天昏地暗。
  关宁骑兵,精锐不及开原铁骑,却优于多数明军骑兵,在大明帝国的骑兵力量里,算是出挑的。夏国相用兵老成持重,以麾下铁骑轮番上阵骚扰,纠缠,中军主力却引而不发,虎视眈眈,牢牢牵制着中欧人最善战,最精锐的骑士团。
  中欧人的大军,连战连败,士气渐渐便有些低落了。
  十余日后,东南方,吴三桂亲率的三万援兵,携带大量辎重补给,终于姗姗来迟。又两日后,从贝加尔湖方向赶来的两万明军,赶至战场,抵达基辅战场的各部明军,连同仆从军,总兵力达到了十万。
  十万明军及其仆从军,和大约十五万人的中欧联军,形成对峙,决战之势已成。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进攻
  大举渡河的明军,在基辅城东北方向展开,后续兵马源源不断的渡河,以关宁铁骑护住两翼,压住阵脚,中央步兵扎下了大营,遥遥对着当面十五万之众的中欧联军。
  中欧联军虽人多势众,却陷入两难,一面是久攻不下的基辅城,城内尚有何可纲部两千精兵,主力未损。另一面,是虎视眈眈的关宁军主力,穿皮甲,机动性极强的数万突厥轻骑兵。
  决战之势渐成,中欧联军此时,暴露出建制混乱,各部人马,互不统辖的弱点。
  甚至语言不通,各自为战,一部人马继续围困基辅城,一些比较精锐的骑士团,日耳曼人,奥匈人,一部分北欧人,法国人在东北方列阵,迎战虎视眈眈的关宁军主力,因此造成了在局面战场上,两军兵力大致相当。
  倾巢而来的关宁军主力,约四万之众,都是装备精良的辽东子弟。
  中欧人的精锐骑士团,贵族子弟,皇室卫队,少量常备军加起来,兵力约五万人,对垒于基辅东北方的旷野间。
  关宁军主帅吴三桂,亲临前线,这一仗赌上了前程,还有关宁军上下的身家性命。
  此战,关宁军也没有退路,大军渡河之后,等于是被两条大河夹在中间,胜则大胜,败也是大败。
  当夜吴三桂决然渡过大河,亲自督战,并连夜召集军议。
  上首,吴大帅面色阴沉似水,下面,是夏国相,祖大弼为首的数百关宁,锦州子弟,个个是弓马娴熟的辽东汉子。
  上首,吴三桂面色阴沉,沉吟着道:“国相,你最早与西夷交手,依你之见,这伙西夷,根底摸清了么。”
  夏国相忙道:“回吴帅,依标下之见,这股西夷士气不输我,骁勇不输我,其部又善使火器,不可小视。”
  吴三桂面色越发阴沉,夏国相一咬牙,又说道:“彼之人壮马强,既已不输我等,且火器又足与我等相当,我等又是背水一战。依我之见,当抽丁,选锋,以精兵大炮加强前军,一战克敌。”
  吴三桂对他极为信重,便追问道:“如此,胜算几何?”
  夏国相一咬牙,低声道:“胜算,总有那么七八分。”
  吴三桂沉吟良久,方决然道:“听你的,选锋!”
  吴大帅一声令下,传令轻骑四出,连夜在关宁军各营抽调三千精锐,加强到夏国相的前军。
  抽丁,选锋,选出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呐,可都是关宁军中的宗室子弟。
  三千精锐加强到千军,随军转战的大炮四十余门,也被夏国相秘密运动到前线,两军阵前,四十余门六磅以上的大炮,一字排开。
  在夏国相的调派下,明军,悄悄完成了布置,排成了一个头重脚轻的锤头阵。
  明军前部,夏国相所部下马步战,并且集中了全部大炮,又得到了三千最精锐关宁子弟的加强,实力膨胀的很厉害,军心士气旺盛。夏国相是个将才,所有布置都是秘密在夜里完成的,两日夜,一个强大的攻击箭头,在明军前部形成了。
  两日后,清晨。
  天色阴沉沉的,没出太阳,明军饱餐了一顿,随后拔营。
  军旗猎猎,吴三桂亲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压了上去,基辅东北一线立时阴云密布,哨骑奔驰往来,传递军令。明军以牲口拖拽着大炮,不紧不慢,缓缓压上,两翼是配合作战的数万突厥轻骑,同时成群结队的动了起来。
  明军这一动,当面之敌,也如同开水一般沸腾了起来。
  决战之势已成,不久,中欧联军前部三分之一的兵力,也压了上来,平坦的旷野间,两支大军的距离在不断拉近。五里,明军前部兵马突然停了下来,解开缰绳,开始就地修筑炮垒。在军官们声嘶力竭的嘶吼声中,马鞭狠狠抽在奴隶们身上,军中遮遮掩掩的一门门野战大炮,从牲口上解下来,就地一字排开,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前方。
  “快快!”
  “炮弹,炮弹运上来!”
  喧闹中,一门门崭新的野战步兵炮,推到阵前,黑洞洞的炮口扬了起来。
  四十余门六磅,十二磅的新式野战火炮,一照面,就在进攻中的中欧人队列中,造成了一阵恐慌。大明军工的杰作,最新式的野战火炮,现出真容,第一次在欧洲战场上,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多年不遗余力的研发,大明工匠,造出来的十二磅野战火炮,已经变的十分轻便,全炮不过一千五百斤,四匹马可以轻松拉着跑,而不至于拖累行军速度。六磅野战火炮,重量更是轻便到令人咋舌,全炮只有八百斤重。
  随着大批新式火炮,装备全军,一百二十个炮兵连的建设计划,提上日程。
  两军阵前,关宁军亮出来的四十余门新式野战火炮,便是关宁军接受的第一批新式火炮,一次全都亮了出来。
  喧闹声中,中军,吴三桂举着千里镜观察。
  五里外,前来迎战的西夷兵马约两万余人,列了一个波次进攻的大阵,人马,旗帜似乎望不到边际,看西夷的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