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6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右死一般寂静,良久,马灿方道:“吹号,撤吧。”
左右各部族首领,如蒙大赦,苍凉的撤兵号角声响起,狼狈的仆从军扔下几千人的后队,夺路而逃,几千人的后队无路可逃,很快被敌骑包了饺子,残兵丧失了抵抗意志,纷纷跪地投降了。
马灿气急而笑:“倒还无师自通,懂得断尾求存了,哼!”
一振军服,马灿领着亲兵扬长而去,剩下一群仆从军首领,战战兢兢,面对着这位小辽王殿下的背影,头也不敢抬起来。
半个时辰后,中军大营。
马灿心中颇为烦闷,他如今独当一面,统帅十余万大军,横扫亚平宁南部,一路打的顺风顺水,却在罗马城下吃了一鼻子灰。连日来他挥军猛攻,却损兵折将,出征时野心勃勃的气势,早就没了。
如今这样的情势,军心萎靡,只能加紧催促后方辎重营,工兵营,尽早将笨重的攻城大炮运抵前线,再做打算。大明自崇祯年间中心后,早早进行了火炮改革,将火炮的种类进行规范,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大明的火炮分成十六种,又分成野战炮、攻城炮、岸防要塞炮三大类。
那些从中亚地区,长途劳顿,即将运来的重型攻城炮,意义就显得十分重大。
中军大营,马灿呆坐片刻,便从怀中掏出,展开了兄长亲笔书写的长信,烦闷的心情稍有些缓解。这些年,马灿每每在外征战,却始终和兄长保持着书信往来,兄弟二人,信中谈论的话题包罗万象。
从家长里短,到战术战法,兄弟二人是无话不谈。
信中,马城对胞弟再三提点,侃侃而谈,说道了此次远征亚平宁,对大明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沉重的大炮和辎重,对道路、桥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变革,将会促使军事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城墙,城塔体系,开始向炮台式要塞筑城体系演变,野战筑城,在战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爆破、筑路、架桥等工程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这样的悉心教导,让马灿受益良多,一个新的作战计划,逐渐在这位小辽王胸中,成形了。
很快,中军大营里轻骑四出,传令。
马灿一面下令后方辎重营,工兵营开路架桥,尽快将沉重的攻城大炮,转运前线。一面,又下令召集正在后方,大肆筑城的熟练工匠,组成一个工程营,在骑兵保护下,星夜兼程赶往罗马城前线。
这个两军阵前,新成立的工程营,将会承担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挖掘地道,大规模的爆破城墙。
轻骑,携军令飞出帅营,此时天色已晚,数十里连营灯火通明。马灿走到帐外,舒展着酸痛的筋骨,看着远处罗马城高大坚固的城墙,面色凝重,他秘密从后方召集熟练工匠,要请尊贵的罗马教宗陛下,尝尝飞天的滋味。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学者
在马灿心中,他兄长马城,便是古往今来,最才华横溢的一代兵学宗师。
面对罗马这样的坚城,马灿反复思量,大规模的爆破城墙,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便无法遏制了。
“传令,急招开原兵学教授孙和鼎,军前听用!”
孙和鼎是什么人呐,他是军械司总制孙元化,孙大人的第三子,家学渊源,尤其擅长火药,机械,从人与马灿私交甚好。
关键时刻,马灿就想起这位出身名门的孙世兄来了。
孙和鼎眼下在哪,他在五百里外的拿波里港,主持修缮拿波里军港里的水寨,军港,拓宽航道。拿波里港与罗马城近在咫尺,此军港一旦修缮完成,则大明水师经地中海,沿着亚平宁半岛西侧的海岸线,可直达拿波里,大大减轻后勤辎重的压力。
傍晚时分,拿波里军港,人声鼎沸。
波斯仆从军的轻骑四出,很好的执行了孙和鼎的命令,抓丁。
随明军远征的波斯人,突厥人,将整个意大利公国南方,洗劫一空,又抓来大批青壮,修缮疏通港口航道。最多的时候,在拿波里军港干活的青壮奴隶,人数多达五万名,全是身强体壮的男人。
在波斯武士野蛮的屠刀下,意大利人屈服了,无分贵贱,大批沦为了奴隶。
对波斯人,突厥人野蛮粗暴的做法,明军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毕竟战争是需要红利的。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以利驱之,那些粗鲁野蛮的游牧骑兵,才会乖乖老实的替大明出力。
随着前线的节节胜利,荒废日久的各个奴隶贸易港,再度繁忙了起来。
拿波里水寨,开原兵学教授孙和鼎,正在带着一些门生,安装一台转臂式起重机。
这种起重机有根倾斜的悬臂,臂顶装有滑轮,既可升降又可旋转。此种机械以人力、畜力为动力,解决了原始起重机比较费力的问题,并且关键位置的部件,多数以金属铸铁打造,以之吊运重达五千斤的攻城重炮,毫无问题。
喧嚣的水寨,传令轻骑飞至,急招孙和鼎师徒三十余人,前线听用。
孙和鼎不敢怠慢,连夜收拾行装,叮嘱一群年轻的门生,不要乱跑,前线可不比后方港口,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
晚间,水寨之内。
戒备森严的水寨里,灯火通明,不时有轻骑进出寨门。
前线军情,十万火急,连孙和鼎也感受到了,那种紧绷的气氛,瞧着不远处海面上,乌压压一片高大战舰,他心中少了些忐忑,笃定了些。一旁,他的门人弟子们却异常亢奋,都是些初出茅庐的少年,还从未见识过战阵搏杀的惨烈。
神色一整,孙和鼎叫了一声:“托里拆利,拿我的条子去辎重营,多领几头牲口。”
隔壁房间一个穿着对襟褂子,大短裤,草鞋的金发奴隶跑了过来,用生硬别扭的汉话,答应了。
“知道了,我尊贵的主人。”
孙和鼎当即拿出炭笔,写了个字迹潦草的条子,交给他,看着这个金发奴隶恭敬的样子,很满意。这个叫做托里拆利的奴隶,是波斯人在附近俘虏的,被他看中,带在身边做了个奴仆。
孙和鼎看中此人精通机械之学,三十出头真是年富力壮的年龄。此人性子有些偏激,对罗马教宗极其仇视,这也是孙和鼎,放心带着他的另一个缘故,此人是和罗马教廷有深仇大恨的。
在孙和鼎的保护下,这个托里拆利倒是没吃什么苦头。
然而过了一刻钟,辎重营那头突然喧嚣起来,几个包着头巾的波斯兵,将五花大绑,鼻青脸肿的托里拆利押了回来。
孙和鼎走出房外,面色不悦,冷声道:“何故喧哗!”
几个波斯兵瞧见他,慌忙行礼,叽里呱啦的叫嚷起来,孙和鼎对波斯话虽不太纯熟,却能听懂。托里拆利被人揍的全身是伤,因为他去辎重营领牲口,却趁黑跑到库房,偷了一袋子荞面,一大块熏肉,逃跑途中被波斯兵逮着了,揍个半死。
波斯兵群起激愤,叫嚷着,要处死这个偷东西的奴隶。
按规矩,一个偷东西的奴隶,是要处死的,死法还很惨,通常是绑在木桩子上,活活晒死。
群情激奋,孙和鼎十分不悦,皱眉哼了一个字:“滚!”
一个滚字,吓的几个波斯兵不敢吭声了,慌忙扔下托里拆利灰溜溜的跑了,不敢冒犯这位尊贵的孙大人。
凄迷夜色下,月光如水。
孙和鼎看着鼻青脸肿的金发男人,被人揍个半死,手里还死死攥着那袋偷来的荞面,一时竟哭笑不得。
“来人,送去他治伤。”
孙和鼎喜爱此人的聪慧,博学,也不忍心看着他遭罪。
鼻青脸肿的金发男人,犹豫了片刻,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虔诚的哀叫起来,孙和鼎看着他状如疯狂,杜鹃泣血,惊奇的睁大了眼睛,这个执拗倔强,性子有些偏激的男人,必是有求于他,想来如此。
深夜,城外一处破旧的农庄。
孙和鼎领着几个亲兵,门生,走进一间肮脏的卧室,昏暗的油灯下,肮脏的床上,躺着一个骨瘦如柴的老者,六七十岁了,眼窝深陷,人瘦的皮包骨头。床边摆着一堆书,几张废纸,表明了此人学者的身份。
孙和鼎心中有数,这又是一个和教廷作对的学者,这样和教廷作对的学者一般来说,日子过的很惨。
一个亲兵走了过去,伸手摸了摸,小声说道:“大人,还有气。”
这时,托里拆利又扑通跪了下来,软语央求,孙和鼎爱惜此人的聪颖,博学,心肠一软便答应了。
“去,喊个医官来,好生诊治。”
孙和鼎温和的吩咐了一声,又走过去,将托里拆利扶了起来,收人收心,这个博学的聪颖学者,带着身边磨一磨他的性子,收服之后,将来是要大用的。温言安抚一番,托里拆利自是感激涕零,就此将性命卖给了仁慈的孙大人。
后来,孙和鼎才知道他无意之间,救治的这个垂死老者,到底是个什么人。
这个无人问津,躺在肮脏床上等死的瞎眼老者,竟然是托里拆利的老师,全欧洲最富盛名的学者,这个人叫伽利略。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密谋
开城二年,欧洲最著名的学者伽利略,长期被罗马教廷凌虐,软禁,身患重病,本已经在拿波里的家中等死。
后被开原兵学教授孙和鼎救治,得以幸免,这一年的伽利略六十八岁。
后来,病情好转的伽利略,托里拆利师徒,被如获至宝的大明摄政王马城,秘密护送至瀚海城休养,奉为上宾。
这个时期的多数欧洲学者,如伽利略一般,都被罗马教廷视为危险的异端,日子过的很惨。大明王朝,在摄政王马城授意下,趁机大肆招揽这些学者,秘密攫取着欧洲人文艺复兴,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天下英才,尽入囊中,由此奠定了大明王朝称霸数百年的,坚固基石。
同一天,抚顺,辽王府。
这一天是中秋佳节,摄政王马城在王府设宴,宴请关外各地官员,观风使,商会首脑千余人,各行各业的首脑,人才济济,汇聚一堂。
夜宴的地点,正是王府里的留园。
抚顺辽王府占地面积极大,辽王妃于凤君,久居于此,曾经下了很大的力气,在王府中别开辟出了一大块的苑林,取名唤作留园。所谓留园,大约是有些小儿女私心,希望能留住常年在外的夫婿。
这个大型宴客厅,便是正处在留园的正中。
左右有林荫,花苑相拥,郁郁葱葱、暗香浮动,前后有奇石、清泉相望。
尽管夜色,水明石秀,陶情宜人。环绕着会堂,周遭更且打起了无数的火把、灯笼,只映照得远远近近亮如白昼。火光与灯光下,上百的王府卫士,装备精良,或站岗守卫,或来回巡逻。
这些卫士,都是从军中精选出来的,一个个皆堪称虎狼之士,无不久经沙场。便算是不动,往那儿一站,就能给人一股冷到骨子里的森然杀气。这道防线,以宴宾堂为中心,向外散出,直布到留园的外围,再朝外,自另有王府中其它的卫士,负责保卫。
留园的门外,又站了有不少亲兵,随从,王府早给他们规定了活动的范围,没有王命,任何人不得出圈子一步,违令者格杀勿论。
大宴开始,便在那留园的层层布防之中,在英武年轻的卫士警惕戒备之下,宴宾堂门内门外,一队队的淡妆娥眉,高捧着古香古色的杯盏、酒器,进进出出,一行行的下人仆役,端着热气腾腾的美味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