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7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这下子刑沅欢喜起来,她打从进了辽王府,就没见过娘家人了,如今王妃尽如此体贴,她芳心中自然是极欢喜的。
“多谢殿下,奴家欢喜的紧。”
于凤君微微一笑又安抚了几句,刑家人的轿子也就到了,她不慌不乱,正要吩咐侍女上前打起轿帘。不等她发话,头前第一个轿子里,轿中人自己把帘子给掀开了,也不用侍女来扶,三两步蹦跳下来。立定了,一手扶住轿栏,好奇兮兮地东张西望,左右观瞧。
暮色低沉,园中已打起了灯笼。
刑沅吓了一跳,心中汗颜,她娘家人性子野,不懂规矩,倘若是惊吓了王妃,那可真是百死莫辨了。
好在于凤君也不在意,定睛细看,只见出来的这人,童颜如玉,容色可爱,绛唇皓齿,星眸微转处,憨态可掬,年不过十四五岁,分明却还是少女。两人目光相对,这少女先是呆了一呆,继而好似忆起了些甚么,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这少女笑颜如花,脆生生地说道:“是王妃殿下!”
刑沅吓了一跳,赶忙训斥:“没规矩,跪下!”
那娇痴少女吓了一跳,双膝一软,本能的就要跪下行礼,却被王妃殿下不以为意的拦着了。
“这是你妹妹,出落的真标致。”
刑沅心中七上八下的,赶忙应了,朝着她横眉竖目的使眼色。
刑小妹倒不扭捏,大大方方,睁大眼睛瞧着仪态万千的王妃,艳羡说道:“殿下才真好看!”
此时,三女听见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从院门外直到院内,伴随着这阵脚步声,一拨拨的侍卫、侍女接连跪倒,跪拜呼喊的声音相连不绝,或雄浑、或娇脆,口中说出的话却是皆相同无二。
“恭迎王爷回府。”
脚步声越来越近,在数十人的簇拥下,马城的身影出现在园内。
“小心!”
“别磕着了,抬进来!”
刑小妹一时间有些忘情,呆呆的看着一群虎背熊腰的军兵,抬了十几个大箱子进来,瞧着很是沉重。
“抬进园子里吧。”
嘈杂喧闹中,军兵们将大箱子抬进后花园,撬开沉重的木头箱子,露出里面金光灿灿的人像来了。
“这!”
“这是金子?”
一片哗然,整个辽王府都沸腾了起来,金子浇铸而成的人像,谁见过呀,一个个纯金打造的人像搬了出来,就立在王府后花园里,头回进王府的刑小妹都呆滞了。这种消息想藏也藏不住,况且马城根本没打算藏着。很快,美洲发现黄金国的消息,不胫而走。
辽王府后花园里,立着的一十八座黄金雕像,再度推波助澜,引发了大明人涌向美洲的新一轮淘金浪潮。
晚上,官厅。
下首民政官捧着几卷册子,字正腔圆的念着:“各地尊王命,清查人口,废人丁,改口数。依各地黄册奏报,开城四年,我皇明在册人口,两万万八千五百四十一万口,含大小男妇…….”
“两亿八千万人口。”
马城心中畅快起来,如今天下太平,大规模战事已经基本结束了,大明人口迎来了一个飞速膨胀期,人口嘛,当然是越多越好的。未来五十年内,保守估计,大明人口将会翻上三四倍。一个超过十亿人口的庞大东方帝国,隐见雏形,这才是马城熟悉的强大王朝。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快刀乱麻
“自去岁废农税以来,各地舆情,大体安定。”
王府属官字正腔圆的诵读声中,马城耐心的听完了,才施施然起身,往勤政殿出席今日的朝会。
日上三竿时,辽王府,勤政殿。
自封禅主政以来,马城祭出分权,制衡的法宝,一再精简王府编制,将治权一级一级的下放,初见成效。如今的辽王府属官,常驻治所的主官也不过二三十人,属员也不过三百来人,真真是把精简做到了极致。
和崇祯初年比,动辄千人大朝会的景象,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开疆裂土的大时代背景下,治权下放是必然之事,一个事事都要过问,事事都要亲历亲为的摄政王,未免不合时宜。
就是累,也要把人累死了,治权下放到地方,带来了混乱了么,并没有。治权下放之后,大明帝国的行政机器,一切还都照常运转。如今的辽王府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各司主官,各司其职,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今日所议,废丁役,废佃户制,这也是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
如今的辽王府属官们,各司长官,大多是新学栽培出来的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王爷敢做,他们就敢干。这些年轻的行政长官们,大约也琢磨透了,王爷的施政方针就是三个字,废废废。
王命就好像一把快刀,斩断乱麻,将几千年来中原王朝的顽疾,一扫而空。佃户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关中是佃农制,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时期,中原是佃农制,历代中原王朝的总体社会形态,是佃农制经济形态。
王府勤政殿内,鸦雀无声。
年轻的王府属官们,汗流浃背者有之,喉咙发干的也有。王爷要废天下佃户,但凡不是个傻子,也明白其中的关键利害。此事弄不好,那些个吃了亏的地主,可是要揭竿而起的,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
佃户制度大兴于隋唐,隋唐时富户多养奴隶,庄园中之田地,当然使之耕种,然以地面辽阔,田多至千顷,自家奴隶,不敷应用,不能不利用佃户,耕种田地,收其租税,以供挥霍,此种佃户,称为客户,或庄客。
士豪大族,收纳逃户,留居庄上,庄园之大者,收容客户,多至数百人,一家数口,集居一隅,于是在庄园之中,发生客户所居之村落,后世称农村为庄,称农家为“庄户”,称农民为庄家人,其义殆起于此。
大明盛世,时至今日,佃户制度显然不合时宜了,严重扯了中兴盛世的后腿。马城虽然不是经济学家,可也懂得快刀斩乱麻,要在人口爆炸增长之前,将大明治下的佃户们,从土地,制度的束缚里,解脱出来。
如今大明治下的佃户人口,有多少呐,两三千万总是有的。这些佃户主要集中在关中,中原的不发达地区,穷山恶水的地方居多。鸦雀无声的勤政殿内,马城大马金刀的端坐上首,他的考虑,这些佃户人口是必须解放出来的。
这些事情,不能留给子孙后代,如果连他这个初代摄政王都做不成,继任者,就更加难以办到了。
“散了吧,回去想想。”
瞧着属官们低头沉吟的样子,马城也晓得这样的大事,不能急于一时,还是得从长计议呀。
忙碌中日落西山,匆匆忙忙的一天过去了。
晚上,除非有紧急军情,王府是不办公的,这一点和那些所谓勤政的帝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晚上的辽王府,十分静谧,下人们在后花园摆了菜肴,马城怀中抱着幼子,有一筷子,没一筷子品尝着新鲜的河鱼,海货,一旁白青华小心服侍着。一低头,马城瞧见她眼角的几道皱纹,心中不免有些唏嘘,最早跟着他的白妖精,如今已经年过四十,青春不再了。
一伸手将她扯了起来,在纤纤素手轻拍了几下,两人相视,倒是找到点许久没有的温情来了。
用了晚膳,百忙之中,马城还是见了爱妃刑沅的娘家人。这回入辽王府照顾刑沅起居的,除了那天真烂漫的刑小妹,还有刑沅的亲哥哥,亲姑姑,瞧着都是老实人。两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按时到来,拜谒堂上。几个人恭恭敬敬地跪倒,行了大礼。马城一一扶起,堂前叙话。
“兄长远来辛苦,路上还好走么?”
“好走,好走,草民给王爷请安了!”
“兄长不必拘谨,看座。”
马城以兄长相称,那老实巴交的乡下汉子,吓的哆嗦,赶忙唯唯诺诺的应了。一旁侍卫搬了几张椅子上来,刑大哥两个磨蹭了好半天,才敢在椅子上坐踏实了。刑氏一家,祖籍江苏武进,就是老实本分的佃户,何曾见过这样大的场面,都吓坏了。
马城倒是不觉烦闷,闲话家常,其中自有几分深意,这时马城想起来了,刑沅自幼跟随养母陈氏长大,她的本家,可不就是穷苦的佃户人家么。这一家人,倒是来的巧逢其时,言语间多有试探。
一个老实本分的农家汉子,在马城有意试探下,不出三两句话,就把风土民情,倒豆子一样都倒了出来,于是牵出了一件惊天大案。当日此人的言论,后来,都被史官如实记录了下来。
“武进寿山寺,田良五百石,分为十二房,僧皆富足,都锦衣肉食,饮酒宿娼,更甚俗家或有畏受家累,不思归俗者,辄择村中愚善佃客,有无妻者,出银与代娶。僧先宿一个月,后付与佃客共,不时往宿。”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江苏武进这个地方,有一座寿山寺,寺里都是些花和尚,无恶不作的大地主,经常欺压佃户。这段记载,还提出了一个血淋林的案例,地主,恶僧强占佃户妻女,甚至新媳妇也不放过。
当日,老实巴交的刑五,懵懵懂懂,竟制造了一件惊天大案。经他之口,江苏武进寿山寺的花和尚,倒了大霉,在马城决心废除佃户制度的大背景下,很不巧的撞在了枪口了,成了反面典型。被当朝摄政王惦记上了,这些花和尚还有活路么。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铁案
经刑沅之兄,刑五揭发,摄政王马城督办的寿山寺大案,震动天下。
寿山寺案揭开了,盛世大明阴暗的角落里,太阳照耀不到的地方,见不得人的伤疤丑恶,大白于天下。
武进府,寿山寺。
这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大寺,信徒数万之众,坐拥良田万亩,供养着几百个花和尚,出入都是前呼后拥。平日里一个个道貌岸然,背地里喝酒吃肉,极尽奢华,欺男霸女只是寻常事,连官府也不太敢管的。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其收入包括香火钱,出家费,地租,借贷等。这座寿山寺拥有非常巨大的资产,还明目张胆放高利贷借给百姓,还不上钱的百姓只能变卖土地或人口,举家沦为佃户的大有人在。
并且这座寿山寺,还有武装,这天底下练武的和尚可不止少林寺。
开城四年,十月。
武进寿山寺,十月清秋,赏景的不止方丈一人。幽深寂静的寺院,后山,一个富贵模样的男子,负手而立,园门外立着金丝楠木料子的一副对联,上书“六龙时遇千官觐,五虎功成上将封”。
这十四个字来头可不小,只是因为两百年风雨的浸染,字里行间,本有的那一股充盈而出的春风得意,却依稀有些物是人非了。这副对联谁写的呐,和尚出身的太祖朱元璋,就是这副对联,保住了寿山寺两百年香火。
不久,有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匆匆赶来,和这富贵男子施了一礼。
几个侍卫搬出桌椅,放在庭园树下,两个人,一僧一俗,相对而坐,大和尚开始讲解经书。大和尚讲的是《大藏经》,讲的倒也博大精深,除佛教教义外,也包含了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习俗。
大和尚娓娓讲解,贵人凝神细听,时不时插话打断,提出疑问,还有三两侍女烹茶倒水,红袖添香。是时也,天高云淡,叶绿杂黄。微风浮动,满庭菊香。院落间,人声悄寂,唯闻琅琅书声,真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