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7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大帅此时却微微一笑,温和道:“这倒不必,传我将令,士兵结束休假,集合,进城抓人吧。”
  几个波旁军官如蒙大赦,只要能平息李大帅的怒火,付出什么代价都值得。
  同一时间,凡尔赛。
  吞云吐雾后,吸饱了阿芙,精神焕发的太后,和英挺俊朗的明国军官,亲昵的并肩站在一起,接待了来自遥远大明的尊贵客人。
  太后很开心,重重赏赐了这些商人,并允许他们在巴黎开设烟馆,公开贩卖阿芙蓉,谋取暴利。
  “亲爱的,咯咯!”
  送走了那些商人,太后开心的在寝宫里转着圈,跳起舞来,她的情人则微笑着,看着她,将法国变成了欧洲的战争策源地。
  庆祝活动将持续十天,期间还有中原来的歌舞团表演,有高僧主持的法会,让这中亚古城,依稀回到了盛唐时的景象。什么样的景象呐,红衣红甲的天朝骑兵,中原服饰的商人往来其间。
  到了开城六年,中亚之地在关宁系将领们的苦心经营下,商贸变得十分繁荣。
  马城让吴三桂熟读史书,这位吴大帅一刻也没有忘记,还真是将史书读了个滚瓜烂熟,并时常和王爷书信往来,探讨心得。这些书信被吴大帅奉为至宝,可是放在卧房里精心保管的,不经意间拿出来显摆一番,每每换来旁人艳羡的神色。
  这天底下,但凡能和王爷时常书信往来的,那都是些什么人,一方诸侯呀。吴三桂此人天不怕,地不怕,生平最怕摄政王马城,这种敬畏是打从辽东时代,就深入骨髓的。没有人比吴三桂,比关宁军将领,更了解那位英明神武的王爷了。
  故此,吴三桂一生对王爷毕恭毕敬,王爷的政令,他执行起来是不打折扣的。
  王爷说,在中亚要干好几件事情,头一件,对当地的王公贵族,部落酋长要教化之,使其全盘汉化,永远沐浴在大明帝国的荣光之下。第二件,对蛮夷,要禁止其接触汉文,使其保持着野蛮落后的状态。第三件,为了教化这些番邦蛮夷,吴大帅脑洞大开,硬生生搞出了一个新教。
  这些年来,这个新教,硬生生被吴三桂搞成了大杂脍。
  此教可不止信奉神明,还信老子,信孔子,甚至还信诗仙李白。总之是一走进庙宇,梵音阵阵,一尊尊低眉慈目的雕塑,纯铜打造,远看像是一尊尊神像,走近一看眼珠子都得瞪出来,这不是三国时红脸的关二爷么,啥时候成神仙了呢。
  其实信什么教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府鼓励,宣传,王公贵族们能从中得到利益,推行新教也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吴大帅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无非是勤交友,广撒钱,不听话的拿鞭子抽,拿刀子砍,一手挥舞着龙元,一手挥舞着刀子,无往而不利也。
  这个新教,是在全真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推行多年,隐隐有压住各家教派,成为第一大教的苗头。全真教行不行呐,自然是行的,要知道在元朝此教就曾经盛行一时,连成吉思汗,都曾经是全真教的信徒。
  并且全真教的势力,还真曾经扩张到西域,连中亚也有不少信徒。
  昔年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以道释儒“三教归一”为旗帜,经弟子马丹阳、谭处端、丘处机等“七真”大力推行,在北方民间迅速形成一大潜在的政治力量。元初,成吉思汗曾遣使赴山东莱州,召请长春真人。在西域雪山,丘处机劝以敬天爱民、清心寡欲,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被尊为神仙。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大兴
  此全真非彼全真,这个新教,就是吴三桂搞出来的一个大杂脍,里头文武并列什么神仙都有,自然供奉的都是中原的神仙。正所谓挂着羊头卖狗肉,三分颜色当大红,教化番邦嘛,吴三桂的这番作为,深得王爷的喜爱,也保了他吴氏一族百年富贵。
  开城六年,正月初五,城东。
  全真庙里全真道,一大早,赶来上香的信众便络绎不绝,车马将道路都堵塞了。在突厥斯坦城,最先改信全真的多是些王公大臣,故此,此教先在贵族阶层流行了起来。上至波斯王公,下至突厥首领,都以穿道袍,信全真为荣。
  一走进庙里,上首供奉着一位主神,太上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又称太上道祖,三清祖师的便是。左手边供着全真教的开山祖师,重阳真人。右手边又供奉着观音大士,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怎么瞧着怎么不伦不类。
  再往下看就更令人瞠目结舌了,文武神仙站两排,从孔子,李白到岳武穆,关二爷,这就都是神仙了。为啥还要供奉观音大士,这是吴三桂老母亲的意思,老人家信菩萨信的太虔诚了,吴大帅为了尽孝道,就把菩萨摆在三清祖师的右手边了。
  正月初五,日上三竿时,黄道吉日。
  今日三清宫落成,吴大帅亲自主持开光大典,城里数得着的达官贵人都到齐了,谁敢不来呀。吉时到,万众瞩目下,道人们便都集中在准备开光的殿堂里,主持开光的大德道长穿着神圣的法衣,其余的道人穿着黄色或者红色的经衣,庄严肃穆。
  殿堂里神像的头上都被红布遮盖了起来,神像与神像之间只有一根红线相互联接着,而且一直牵到殿门外。因为开光,就是要把自然界的日、月、星三神灵光接引到庙堂里来,使庙堂里供奉的神像们,承接天地之灵气,造化万民之福祉。
  如何开光呐,在殿门外两根旗杆的正中间,放有一把椅子,一个道人拿着一面镜子紧贴着那根红线,镜面对着殿门。在殿门口站着两个人,他们手中也各拿着一面镜子,其中一个负责把殿门外那面镜子的光接过来,另一个负责把这束折射进来的光线投射到每一位神像的身上。
  一时间鼓乐齐鸣,日光被镜面反射后,照着一尊尊神像上,金光灿灿的真如神仙下凡了。此时富丽堂皇的三清宫内,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犹如演出一场折子戏,这便是道教的斋醮科仪。
  这也是废话,青铜镀金的神仙,太眼光照着能不发金光么。
  闹腾到了中午,盛大的开光典礼才算结束,三清宫落成了,也开光了,身穿华贵道袍的信众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一哄而散了。然后才有络绎不绝的民间信众,一步三跪,走进宫内虔诚的祈祷。
  中午,吴府。
  吴三桂穿着一身青色道袍,端着一碗高丽老参汤,品了品,清了清嗓子,身边便有一位美貌的女子,婀娜多姿的扭了过来,服侍老爷用些养生的素食。这位吴大帅性子虽有些圆滑,但在女色上却血气方刚,毕竟人之常情。不能说好色如命,也是出了名的风流倜傥。
  只来了中亚之后,就接连收入府中了七八个妖娆女子。这其中有别人送的,有属僚献的,也有他自己听说后取来的,繁忙的公务之余,看看舞蹈、听听歌曲,算是他的消遣之一。小玉奴,就是他前阵子刚收进府中的一个西域女子。
  这美貌女子褐发碧眼,年不过二八,当地一户王公家养的歌姬,唱得一曲好歌,跳得一把好舞。为何这个女子能够进入吴府,没别的原因,不外乎有人想巴结吴大人,故此特地寻来献上。吴大帅自诩为真名士,自然是要风流一番的。
  不久,几位幕僚求见,说是有一位高道不辞劳苦,从中原远来,这位高道真真是舌灿莲花,辩才无双,大人就不愿见一见么。吴大帅闻弦歌知雅意,这几位幕僚收了人家的钱财,来办事了,收人钱财,给人办事,这倒也是情理之中。
  有元一代,自全真没落以来,佛家一支独大,信佛者遍布大江南北。如今全真却在中亚大放异彩,隐隐有成为中亚第一大教的苗头。于是乎,各位中原高道,隐世的高人云集西域,倒也壮观,眼瞧着全真道,真真的就要在西域大兴了。
  “那,便见他一见?”
  “大帅英明,快去宾馆,请栖霞山高道来见。”
  吴大帅召见自是非同小可,去请的人也快,被请的人也快,没多久在亲兵指引下,那位栖霞山高道进了吴府,人多,书房坐不下,移至偏厅。见礼已过,两厢落座。彼此打量。瞧着这位高道青衫飘飘,仙风道骨,倒还真有几分高人风范。
  寒暄一番,吴三桂便笑着问道,“听人说,道长栖霞山人?”
  这位道长颇有点宠辱不惊,起身答话,说道:“正是。”
  “俗家姓王?”
  “不错。”
  “在栖霞山隐居?”
  “是的。”
  “道长为何不待在山中修行,千里迢迢地来我这里,所为何事?”
  这位道长很老实,答道:“为名利而来。”
  吴大帅一听这话,乐了,这位道长是个老实人呐,这一番对答过后,西域便又多了一位得道高人。如此便皆大欢喜,如今吴大帅正是求贤若渴,这些位高道云集他治下的西域,可算是元朝之后从未有过的盛大。
  正月里,辽王府。
  王府官厅内,鸦雀无声,休沐一过,就有通政司官员冒死进谏,参西北副总督,兼突厥提督吴三桂,在西域突厥大修道观,将好端端个西域搅的乌烟瘴气,请王爷治他一个凌虐友邦之罪。
  这通政司官员话音刚落,马城便心中冒火,瞪起了眼睛,直勾勾的瞧着他,那眼神冷冰冰,阴森森,又雪亮雪亮的。将那迂腐的官员,顿时吓得汗出如浆,两股颤栗,险些当场便晕厥了。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不争
  官厅内鸦雀无声,良久,马城方道:“在其位,谋其政,你一个通政司的官员,布道传教的事情,干你鸟事?”
  厅内几十个官员顿时目瞪口呆,王爷竟爆粗了,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平日里待人亲和的王爷竟爆粗了。几十双眼睛怜悯的看着那通政司官员,此人竟逼的王爷开口骂人,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再瞧那人已是汗如雨下,鹌鹑一样哆嗦了起来,在马城威严的注视下,吓傻了。
  官厅里一时死寂,不久,王爷难忍心中厌烦,冷着脸拂袖而去。从此,再也没人敢以此事攻讦吴三桂的新教政策,任谁都晓得此事背后,是有当今摄政王殿下鼎力支持的。这通政司官员也倒了大霉,当日便被上官找了个由头辞退了。
  马城行至后园,心中仍有些恶心,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又替友邦操上心了,这些鸟人可真是死性不改。民间疾苦他不管,但凡友邦受了点委屈,他便跳出来仗义执言,胳膊肘子从来都是往外拐的。
  “哼!”
  马城抬脚踢翻了一张椅子,不久此事便传了出去,那官员又惊又怕竟悬梁自尽了。此事很快传到了吴三桂耳中,吴大帅大笑了三声,行事越发肆无忌惮了,如此一来,全真在中亚一带盛行起来,已成定局。
  开城六年,正月,巴拿马城。
  随着佛罗里达战事的终结,条约也签订了,三百万马克的战争赔款也交割了,美洲远征军进入了长时间的休整,备战。中南美洲殖民当局,开始加紧各项工程的修建,殖民地进入大兴土木的阶段。
  正月里,郑森从美洲西海岸,林凤从墨西哥,杨万里从佛罗里达,各地军政大员云集巴拿马,城内城外的警戒森严到了极致。大明帝国在美洲的殖民行动,多数是以军方为主导的,故此这个殖民地最高当局的成色,军事的色彩十分浓厚。加之佛罗里达条约的签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