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队凶悍的白甲兵叫嚣了一阵,才将一串明将踹倒,挨个砍头,近百个明将也得砍上好一阵。
  尚有一个明人战战兢兢,在大声的念:“伪明总兵陈策,枭首!”
  “伪明总兵侯世禄,斩!”
  “伪明总兵朱万良,斩!”
  一个个明军将领人头落地,只是总兵就斩了六个,其余人等皆是副将,参将,游击之类的将领,百余明将足足砍了小半个时辰,将山上守军都惊呆了,惟有军法队不停在寨堡间穿行,却仍是无法挽回低迷的士气。建奴自不会坐失良心,前军,中军鼓噪而行,号角声响成一片。
  马城眼睛死死盯着那杆黄龙大旗,脸色森然重重打个手势。


第一百三十六章 炮毙
  马熠会意疯狂叫道:“放!”
  八门新式隼炮陆续开火,呼啸声中,长身管隼炮炮身猛的一震,炮弹以惊人的高速飞了出去,尖锐的呼啸声中,八颗炮弹越过前军,重重的砸进六里外开的建奴中军,炮弹带着惊人的高速将八旗白甲兵砸的人仰马翻,却并没有命中那杆黄龙大旗,距离黄龙旗仍有半里远,大旗下严整的大队白甲兵隐有些混乱。
  炮营营官疯狂大叫道:“清洗,装药,升两刻度!”
  赤着上身的炮手们也被刺激的亢奋了,以惊人的速度清洗炮膛,将定装火药包塞了进去,然后是五斤重的实心炮弹。手持铳规的炮手则跑到前面,用铳规将炮口向上抬起两个刻度,然后抱头蹲了下去。
  “放!”
  又是一轮大炮齐射,长身管火炮发射的特有呼啸声中,硕大的炮弹再次重重砸进建奴中军,建奴中军一片混乱,无数骑兵纷纷下马,死命的推着一辆明黄色车架往后退。
  “放!”
  又是一轮八炮齐射,一发炮弹精确的命中了黄龙大旗旁边一部盾车,木屑飞溅,整部厚实的盾车都被打烂了,那杆黄龙大旗终于歪倒。前线汉军,蒙古军纷纷停下脚步,努力回头想要看清后面,后面中军大队早已被轰的阵脚大乱,再也无法维持严整的队列,正在乱哄哄的后撤。
  “五刻度,放!”
  越打越准的开原炮手,在炮营营官声嘶力竭的嘶吼声中,追着行动迟缓的建奴中军一通猛轰,弹弹咬肉,将皇明历史上第一次火炮精确射击,演绎的淋漓尽至,不愧是在开原北关炮阵上摸爬滚打了小半年的精锐。挤成一团,行动迟缓的建奴中军足足挨了十几轮炮,才终于解脱了,护卫着奴尔哈赤的车驾缓缓退却。
  轰,打红了眼的炮营又将炮口放低,瞄准了山下的汉军,蒙古军。
  只一轮炮就将两支杂兵的军阵击溃了,八旗中军都被轰跑了,汉军,蒙古军再也弹压不住,便是八旗督战队也一声不吭的掉转马头,头也不回的逃了,有马的八旗兵,蒙古兵自然跑的比汉军快。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明军士卒才站了起来,呆呆看着一片狼藉的山下,除了踩踏而死的少量汉军尸体,便是满地的兵器,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兵器。
  马城也被火炮齐射的威力惊的目瞪口呆,居然忘了下令追击,事实上想追也早就来不及了。
  山上一万多守军呆了良久,才暴出一阵欢呼声,长久不息。
  “万胜,万胜!”
  只一通大炮乱轰就惊走了几万建奴,这奇迹般的战果实在太富戏剧性,让跌落到谷底的士气重新振奋起来,本已自认必死的士卒大喊大叫发泄着心中的恐惧,狂热,都用灼热的眼神看着两个炮阵上,几乎累到虚弱的炮手。
  马城也良久才回过神来,狐疑问道:“不会将老贼轰死了吧。”
  左右亲兵,将官都有些狐疑,似乎一颗炮弹打烂了一辆盾车,而那辆盾车就在老贼车驾的正前方,隔的太远谁也看不清楚。
  狐疑之余,马城方轻松道:“赏,银百两,金十两。”
  炮阵上安静片刻很快爆发出欢呼声,如此重赏也算很罕见了。
  两日后,侦骑回报,破了辽阳城的建虏掳掠了一番,将辽阳城墙拆了个干净,之后诡异的撤回了沈阳,上三旗则更干脆的撤回了建州老寨。建虏诡异的兵力调动,让马城猜测那一炮真的打中了努尔哈赤,最少也是伤到了老贼,然而连马城也不敢肯定,这是不是老贼的疑兵之计。
  辽阳城破,葬送了城中近七万兵马,更喂饱了建州八旗,蒙古人,海西人皆从明人身上狠狠咬了一口,辽东镇只余开原,铁岭两座孤城。那日袁应泰终究中了围城打援之计,趁建奴大举进犯铁岭,尽起辽阳内外七万兵马来援,在辽,沈之间的开阔平原上被四万八旗主力突袭,七万大军背靠浑河,只抵抗了半日便溃散了,大部被歼,小部残兵逃至广宁。
  袁应泰死于乱军之中,被俘被杀将领三百余人,只是总兵就死了八个,建奴既主动收缩兵力,马城便松了口气,过了几日广宁来信,朝廷又起用了熊廷弼熊老大人经略辽东,右佥都御史王化贞为广宁巡抚,调兵二十万平辽,马城随手将盖着巡抚大印的密信撕了,王化贞,又一个东林党。
  只看这封密信便知此人又是一个大嘴炮,调兵二十万守辽河,辽东,辽西,加上九边哪还有二十万兵马,莫非这位王巡抚会撒豆成兵么。这王化贞还不如袁应泰,袁应泰还只是不知兵,立功心切,这王化贞真真是个大嘴炮,开口便是二十万大军平辽,这牛皮吹的咣咣作响,让马林都觉得牙酸。
  又过了数日,王巡抚第二封信到,说是他已说服蒙古插汉虎墩兔,炒花两部蒙古大军,共击建虏。马城父子看着密信皆面面相觑,虎墩兔便是林丹汗,名义上的蒙古大汗,只是如今蒙古四分五裂,这位林丹汗真正能控制的不过只有一个察哈尔部,炒花麾下也不过只有五部兵马,都加起来也不能算是蒙古大军吧。
  马氏父子看着巡抚大人的密信都惊呆了,被这位信口开河的王巡抚吓住了,这位巡抚大人莫非是在做青秋白日梦么。马林呆过之后将密信揉成一团,扔进痰盂,马城却在认真考虑,刺杀这混帐巡抚的可能性。广宁此时只有少许辽阳残兵,派几个身手利落的趁夜进城,埋伏在必经之路上,乱箭射死此人应是可行。
  马林却骇然道:“万万不可,所谓巡抚便是代天巡抚,不可如此!”
  马城无法,只得收了刺杀的心思,此等大事若是不经父亲同意,马城是万万不会去做的,为了一个嘴炮巡抚闹的父子离心便不美了。商议良久,终是由马林写一封长信给熊廷弼,眼下只能指望熊公稳住人心了。
  信还未送出去,由大同来的信鸽便飞到了,信上只有四个字,帝薨朝乱。马林又被震的头晕眼花,直嚷着无君无父的混账东西,居然敢造谣生事,而后连续三只信鸽传来消息,皇帝暴病死于深宫,皇长子即皇帝位,改元天启。
  马林掐着胡子狐疑道:“先皇年不到四十,怎会暴病而死?”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皇
  当日庞大的商队从蓟镇回转,带回了开原急需的铜料,硫磺,硝石。马城不再管其他事,集中精力在铁岭造炮,用蓟镇搜刮来的铜料又造了八门大炮,才将铁岭防务交给了沈良,终寻到机会回家与妻妾团聚,忙里偷闲过几天安生日子,过了几天安生日子便收到了方世鸿的长信,将京师中大事讲的清清楚楚。
  新皇继位不足一月便暴毙宫中,京师震动,首辅方从哲几成众矢之的,抵挡的颇为狼狈,能去职还乡已是侥天之幸,党争又起,东林复辟,各党言官每日里在朝堂上争的乌烟瘴气,已然几次将十六岁的新皇从朝会上气走了。方从哲夹在诸党,新皇之间受气,去职就在这几日了。
  方世鸿这纨绔办事倒十分妥帖,也不知如何打听到新皇陛下热衷辽事,似有朝议大举援辽之意。马城将私信交给白青华收好,早按捺不住将这日渐丰盈的妖精按到桌上,成了好事。
  次日鸡鸣,忍不住又去于世妹房中胡混了一次,才神清气爽去靖安堡。
  堡门一开,一队队团练排着整齐的队列跑了出来,嘴中喊着“左、右、左、右”之类的号子声,当头第一个便是各队队官。
  那些队官边跑还边呵斥着,手中棍棒狠敲过去,各个队伍就跟着他呼呼的一阵拼命狂奔。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各队团练回到了堡中校场之上。
  马城站在大军阵前,笑着道:“练的不差。”
  大阵中有人欢呼起来,马城看了看,也颇无奈,这十二营团练锻炼了半年还是差些,仍做不到令行禁止,若在后世军中,绝无可能发生长官没有说解散就敢擅自说话之事。
  十几个营官已面红耳赤,声似洪钟吼道:“肃静!”
  十二营新兵很快安静下来,马城脸上笑意真心了些,对一手创造的士官长制度仍十分得意,早些年从军的那批士官长,早已成为营官,副营官,在差的也能当个队官,马小三,马小五等人更是官居团练指挥副使,负责维持着整个士官长体系的运转。
  晨操已毕,马城坐在书房中对着帐本发呆,手中握着一支大军方知养军之难,养军之贵,实匪夷所思也。算上外面的十二营新兵,开原团练尚且有六营长弓手,六营骑兵,总兵力已然超过万人规模,每月消耗的钱粮都是一个极惊人的数字。若不是马城草创了类似义务兵役制的方法,这支人马是无论如何也拉不起来的。只是每月军饷便省下十万两银子,一年便是一百多万两。
  这笔军饷银子是省下了,然则万余人马人吃马嚼,一日三餐皆足量供应,每月便又是十万两雪花银,算上军械,马匹损耗,人员抚恤,每年养军费用便超过一百五十万两,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皇明每年赋税的一半,只是一万精壮的辽东汉子,吃也将开原吃垮了。
  眼下,开原兵马全靠商路维持,蓟镇输血,大概还能坚持一阵子。
  马城非是不想扩军,辽东虽尽入建奴之手,可辽西还在,山西,蓟镇,九边多的是优良兵员,惟钱而已。这一刻马城深刻体会到,大明之亡,非亡于兵事,而是亡于政治,亡于经济,倘若大明国库充裕,用银子砸也将建奴砸死了。
  身后一双纤纤玉手,轻轻抚上马城粗壮的脖子,让马城舒适的向后仰倒。
  仍是一身文士打扮的于凤君,眉目含春温柔道:“夫君莫愁,总有法子的,不过是些阿堵物。”
  方城苦笑,这贤妻是最明白开原崛起之秘诀的,用后世的话来说,便是断子绝孙式的发展方式,用资源换取极短时间内的畸形繁荣。虽是如此,马城仍不改初衷,资源不利用起来便会落入敌手,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夫妻两人在书房中腻味了一会,两个乖巧丫鬟方牵手进来,将马城要看的书轻轻摆在桌上。
  于凤君娇俏道:“马兄也要养浩然之气么。”
  马城便有些恼了:“浩然之气,我看是肮脏之气吧,谁沾上了谁便要倒霉。”
  于凤君美目一黯,想起辽沈一战被袁应泰牵连而死的十万大军,朝中诸位东林圣贤上蹿下跳的拙劣表演,此时,这才女早站到夫君一边,安心做起贤内助,对马城那一套汉唐复兴的理论颇有建设,相比这辽左才女自幼培养的那一点浩然之气,早随着信仰的倒塌而烟消云散了。
  马城拿起一本《梦溪笔谈》,于凤君拿起一本《淮南万毕术》,夫妻两人细细翻找起来。
  终是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