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7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行到近处,只见旗帜如林,到底刀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虎贲,纵然缓步慢行,寒风中,雪地上,自有一派剽悍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夏国相领着一帮军官纷纷滚鞍下马,纳头拜倒:“末将等,见过大帅。”
  吴三桂高踞马上,瞧了瞧盛大的欢迎人群,不少人他没见过,当下便笑道,“地上积雪未化,起来吧。”
  人群中有识趣的,赶忙奉承起来:“大帅仁厚,体贴入微,我等诚惶诚恐。”
  城门口鼓乐齐鸣,铁骑护卫着吴三桂入城,将人心稳定了下来,再次经商的上万明人,踏实了。
  “我皇明虎贲百万,猛将如云。”
  “是呀,我皇朝天兵一到,些许乱党,不过土鸡瓦狗耳。”
  当日,晚间。
  维也纳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关宁军将领,商人济济一堂,笙歌燕舞中,却单单法王母子独处一角,郁郁寡欢。关宁军按兵不动,这对母子心急如焚,却也只能按捺着性子,强颜欢笑,不敢打搅了吴大帅的兴致。
  晚宴后,午夜。
  百忙之中,吴三桂还是召见了法王路易十四,其母安娜,好言安抚了一番,却绝口不提出兵平乱的事情。安娜太后倒也不蠢,只得委曲求全,宁诺她母子复国之后,非但要支付昂贵的军饷费用,还愿意将法国北部的几座城市,南部地中海沿岸的土地交出来,美其名曰共管共治。
  吴三桂何等老谋深算,只是百般推诿,他在维也纳呆了几个月,夜夜笙歌,暗中却在观察法国国内的形势。
  开城七年,元月。
  吴三桂坐镇维也纳,看的真切了,叛乱的热潮结束了,再热血的青年也是要吃饭的。叛乱,并未解决法国国内的粮荒问题,反倒由于战乱的破坏,几个月后,饥荒更加严重了,草率成立的叛乱政府,对严重的饥荒也手足无措。这是由巴黎地区的特点决定的,和大明两京差不多,城市太大,脱产人口太多,粮食严重依赖外部输送。
  这样的大型城市一旦遭遇粮荒,那边是谁也无法决解的大问题。看清楚了,吴大帅才在维也纳集结部队,以东欧仆从军为先锋,关宁军精兵压阵,悍然越过边境进入法国北部,平息叛乱。缺粮,天气又严寒,故此法国叛军很开被击溃,出现了大量逃亡人员。
  吴三桂下令对逃兵概不追究,命其就地打散编制,重组。于是荒诞的一幕发生了,前两天还是叛军的士兵,摇身一变,又成了波旁王朝的常备军。不出半个月,波旁王朝在关宁军的支持下复辟了,然而却好景不再,贵族军官大批死伤,法军士气低迷,军纪自然便更加不堪了,更是出现了许多听调不听宣的地方军阀。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雪夜
  开城六年,正月。
  以俄军为主的关涉军,气势汹汹冲进了凡尔赛镇,盘踞于此的叛军因为缺衣少粮,早一哄而散了。被推翻的波旁王朝复辟了,却好景不在,空有数万常备兵力,却一盘散沙。因为大量贵族军官的阵亡,不得不提拔了大量旧军官,因此造成了法军的一盘散沙。
  吴三桂却毫不手软,威逼利诱,从巴黎弄走了大笔金银财宝。
  波旁王朝,从西班牙人手里缴获的大笔财富,一转手变成了关宁军,吴大帅和麾下将领们的私人收藏,关宁军上下又发了一笔横财。
  正月,辽王府。
  有西伯利亚总督府监察官员,参吴三桂飞扬跋扈,徇私枉法,请摄政王治他个大不敬之罪。
  马城脸色便有些阴沉,当即批复:“大不敬,那便是莫须有了。”
  心中火大,又提笔补上了一句:“管好你的事!”
  他如此严厉的批复,想必那监察官员必是诚惶诚恐,吓的汗流浃背了。
  当时,又有通政司官员上本劝谏,说堂堂皇明太子,与西域山野之民通婚,有失体统,请王爷喝止。
  马城当即批复:“瑞典国在北,你却说在西,岂非南辕北辙。”
  这通政司官员的上奏却提醒了马城,联姻这样的事情不但要办,还要大办特办。当即命人推举皇亲国戚,权贵子弟,娶俄国公主,娶波兰国公主,入住大明各番帮属国,由此开启联姻政治的时代。联姻管不敢用呐,自然是管用的,联姻与和亲是两码事,和亲是送女人,联姻是男丁入主。
  男丁入主番邦属国,诞下子女,便可顺理成章的继承王位。招贤令一出,还真有自告奋勇的勋贵子弟,争着去异域番邦当新郎官,马城从中精心挑选了两人。一位是戚金之子戚国英,赐姓朱,封郡王,入主俄国。一位是先德王子侄,叫做朱慈的皇家贵胄,入主波兰国。这两个年轻人,俱是辽东兵学结业的高才,勋贵,皇室后裔中出类拔萃的人才。
  此风一成,大明与番邦属国之间的联姻,渐成常态。
  同一时间,美洲,五大湖。
  天寒地冻,五大湖区的争夺,日渐激烈了起来,大冬天仍是不时爆发小规模的冲突,最后发展成了双方近千人规模的激战。为了争夺这片自然资源丰富的膏腴之地,大明猎人和西洋火枪手,在大雪纷飞的冬天里,杀红了眼。
  开城七年,正月十五。
  五大湖之畔,密林中一处简陋的营地里,人声鼎沸,上百支狩猎队,几千名大明猎人聚集此处,抱团取暖。而在五大湖的最东头,西洋人的狩猎者也在集结人手,一场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正在酝酿着。密林深处一座营帐里,穿着厚厚皮裘的尚谦信,掀开挡风的门帘,走了出来。
  如今,大发横财的尚谦信,张之虎翁婿,成了五大湖的半个地主。因他翁婿两人乐善好施,人马最多,故此被推举为营地首领,负责筹备,指挥对西洋人的战斗。大战在即,张之虎领人往后方城镇,购置军械马匹去了。此时,数千人的营地里,尚谦信变成了首脑。
  大战在即,尚谦信命人将未婚妻子,送回后方,他自己则镇守营地,重用了一些团练退伍的军官,筹谋大事。从崇祯年间始,大明各地设立了大量团练,新兵训练营。新兵营最多的辽东,甚至建立了类似预备役的征兵体系。故此成年大明男子当中,受过基础军事训练的占大多数。
  必要的军事训练,让老实巴交的大明子民,日渐凶悍了起来。
  正月十五这一天,中午时分。
  天色阴沉沉的,天上的太阳为云层遮掩,十分昏暗,一支死伤惨重的狩猎队,人人浴血,有些狼狈的逃回了营地。原本二十多人的狩猎队,遭遇敌袭,活着回来的只有七人,还人人都带着伤,消息传开营地内便喧嚣起来。
  “杀回去!”
  “信爷,下令吧!”
  吃了亏,红了眼的一条条精壮汉子,自是不肯善罢甘休,都嚷嚷着要杀回去,讨个公道也找回场子。尚谦信也是血气方刚之辈,岳丈不在他便更加肆无忌惮,当下便招募人员,筹备军械弹药,发起反击。争夺五大湖区的低烈度战争,双方不约而同,都采取了偷袭的方式,小规模的偷袭时有发生。
  打仗,所倚仗的只有两样东西,勇气与纪律,聚集在营地里的这几千大明子弟,不敢说精锐,却也是一腔血勇,上阵杀敌绝不含糊。在五大湖区狩猎行业暴利的驱策下,人人奋勇,少有怯战怕死的逃兵。
  傍晚时,一支八十余人的队伍集结了起来,人太多容易被发现,不利于偷袭。傍晚时起了风,凛冽的寒风中,八十多条精壮的汉子,用马拉滑子驮着足够三天需要的作战物资,沿着冰封的湖面往湖区的东头进发。
  午夜时分,偷袭敌营的队伍冒着严寒,接近了西洋人的营地。
  “杀!”
  一摆手,一声低喝,一条条精壮的汉子从划子上,翻身下来,提着火铳弓弩,在十余骑引导下,冲向寂静的营地。希律律,一匹健马不慎踩中了埋在积雪中的大型捕兽夹,悲鸣着轰然栽倒。
  砰,砰,几声铳响,似惊醒了早有防备的敌人,却不料来犯之敌,竟是最骁勇的大明勇士,尚谦信亲率的八十余好手。健马,骑士栽倒数人,却更激发了大明勇士的血勇,轻骑飞一般的踏入营地,惨叫声接踵响起。
  “斩!”
  雪夜,尚谦信挂在健马一侧,挥舞着马刀,接着马速连劈两人,身上溅满了鲜血,马刀在手,轻骑如飞,真真是人挡杀人,佛阻杀佛。呼啸的风声耳后过,鲜艳的血绽放出朵朵的花瓣。敌人濒死的惨叫,他已听的麻木,残肢横飞的沙场,马蹄轰隆如雷。 不出一刻钟,百余人的营地被踏平了。
  “呸!”
  一口带血的唾沫,吐在厚厚的积雪上,这伙西洋人屡次伏击大明狩猎队,今日终于尽数伏诛,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火枪横队
  明人,西洋人为了争夺五大湖区的控制权,偷袭,或者被偷袭,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最终,引发了一场双方投入数千兵力的大战。
  开城七年,二月间。
  整整一个月的暗杀,埋伏,夜袭,让聚集在湖区东侧的西洋人,终于无法忍受了。二月间,西洋人开始集结人手,半个月时间召集了四千多人,在清晨时走出营地,越过冰封的湖区,踩着厚厚的积雪,向明人的营地率先发起进攻。此时,明人营地里只有三千多人,处于守势。
  双方部队都只有少量骑兵,主力部队都以火枪手为主。明人胜在军事素养,多数人都接受过基本的军事训练,西洋人胜在熟悉气候,更能适应严寒的天气。故此,开战时胜负当在五五之数。
  这场战事被记载下来,流传甚广,因为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排队枪毙。双方都只有少量骑兵,都没有重火力,故此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正面出击,几千人排着或散乱,或整齐的横队,在冰封的大湖上昂首挺胸,走向对方。这也是大明人殖民美洲之后,第一次纯粹由平民,组织进行的大型战事。
  清晨时分,人多势众的西洋人先动了起来,成群结队的走出大湖东边的营地,踩着厚厚的积雪,用猎犬,牲口驮着枪械火药,走向湖区。很快,发现敌情的明人营地,也紧急集合起来了,果断迎战。
  中午时分,密歇根湖南端的湖面上。
  马蹄声疾,少量侦察骑兵率先遭遇,并未交战,而是各自喝住马匹停了下来,传递消息且监视着对方的步兵大队。
  “敌袭,敌袭!”
  “信爷,来了,很多人!”
  “十里,十里外发现敌踪!”
  轻骑从前方飞驰回来,几个年轻的后生有些慌张,有些亢奋的大呼小叫着。
  尚谦信走在步兵大队里,停下脚步,不悦嚷道:“慌什么,混账!”
  “走,继续前进!”
  轻骑报告发现了敌踪,明人大队步兵稍有些慌乱,便开水一样沸腾了起来,三千余众成群结队的,驱赶着牲口,驮着军械火药继续前进。
  半个时辰后,密歇根湖。
  冰封的湖面上,抵达战场的两股人马,隔着五里远的距离停了下来,不约而同的开始准备作战。人喊马嘶,一箱箱火药从划子上,狗拉雪橇上卸了下来,一杆杆黑洞洞火枪开始装填。明人的定装颗粒火药为了防潮,都是用铁箱子装的,西洋人的火药是用桶装,故此,在火药效能上,明人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在火枪性能上,明人以大量转轮打火铳为主,装备了部分新式燧发火枪。西洋人装备的火枪,仍是以型号老旧的重型火绳枪为主。在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