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7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战条令,那边是要先挖坑掘壕,架设炮垒,后骑兵试探,架炮猛轰了。罗艺自知才能不足,便一本正经的按照条令来打,南部明军很快动了起来,倒也似模似样的,于是乎,大河两岸人声鼎沸,激战一触即发。
两日内,明军便在费城城下,扎稳了营盘,架起了大炮。二十余门从水师借来的一百三十毫米重炮,在河畔的炮垒中,一字排开,随着罗艺的一声令下,隆隆的炮声响起。前装加农炮以平直的弹道,将呼啸的炮弹轰进敌阵。罗艺举着千里镜,对这些水师借来的大炮,寄予厚望,然而大炮轰了半天,效果极差。
河岸的烂泥潭里,实心炮弹落地后无法弹跳,瞧着声势浩大,杀伤力却十分有限。
“罗帅……”
“大人,弹药还剩一半了。”
“啊?”
罗艺一呆,瞧着有些苦色的炮营营官,呆住了,这才打了半天弹药就去了一半,这打出去的可都是龙元呐。
一咬牙,罗艺正色道:“条例是怎么说的,试探,进攻吧!”
“遵令!”
罗艺的能力不足以指挥两万大军,然而他却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自知能力不足不瞎指挥,他让部下们按照条令来打。要说奇袭,用计,谋略,这些手段大家伙懂的不多,可是条令,操练是烂熟于胸的呀。一时间,以新兵为主的明军各营,各自按照条令,操典行动了起来。
炮营将炮火延伸,马队飞出,掩护侧翼,四个步营开始小心翼翼的前进,掩护着工程营架设浮桥。各营一动,罗艺心中便踏实了,他心中不免有些得意,还真找到点统兵大将的感觉了。
南线明军一本正经的发起进攻,马城自开原起兵之后,一直主张的常备军,条例化建设,时至今日终于见到了成效。伴随着隆隆的炮声,明军重炮的延伸射击,步营,工程营毫无阻滞的推进到河岸。
特拉华河有多宽,宽的地方几百米,窄的地方也不过几十米。明军四个步营小心翼翼的推进到河畔,先挑选了一处约三十米宽的河道,架设浮桥,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西夷自然不肯坐视,派兵来战,很快双方士卒隔河疯狂的对射起来。
“进,进!”
“左右,左!”
下午,两营明军在军官指挥下,排着整齐的队列,踩着泥泞的沼泽推进到河边,很快进入了双方的火枪射程。噼里啪啦,百米开外,河对岸爆发出一阵密集的铳声,正在行进中的两营明军,突然齐刷刷的趴下了。匍匐前进,这是大明陆军首创的一种前进方式,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
开城七年,随着大明军工的日新月异,大量遂发火枪被制造了出来。同时,成本高昂的线膛燧发火枪,也得以小规模的装备部队,巧了,这两营试探进攻的明军,就装备了最新型号的线膛火枪,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来复枪。
此枪重九斤半,有螺旋形膛线四条,弹丸成长条形。这就是早期型号的米尼火枪,以大明军工如今的水平,制造难度实在不高,无非就是拿钱砸呗。这款真正意义上的来复枪,缺点极多,譬如使用十分不便,装填困难,枪管寿命短。然而,它却有一个极大的有点,射程超远,精度极高。
此两营明军,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美洲来复枪营。南线明军,统共只有四个来复枪营,一次就亮出来两个,一亮相便将西夷排在河对岸的部队打蒙了。因为来复枪营的操典,也是马城亲自编写的,其中就有匍匐前进这一条。
匍匐前进,也可以说是来复枪营独步天下的特色了。
因为九斤半的来复枪射程极远,动辄就是几百米,精度又比老式火枪高的多。故此,当明军两个来复枪营,在军官训斥下纷纷趴下,在泥泞的烂泥中,忍受着肮脏的烂泥,撅着屁股开始爬行,那一瞬间,河对岸的西夷士兵是惊呆了的。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头等主力
明军两个来复枪营在军官率领下,在泥泞的河岸爬行,对岸列成横队,正在打排枪的西夷,看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便只能瞧见百步开外的河对面,烂泥里,一个个红色的身影正在撅着屁股爬行,爬的速度还挺快。
“枪口放低,放低!”
“开火!”
噼里啪啦一阵火铳轰鸣,西军阵中再次爆出大团硝烟,密集的铳子将河水打出一朵朵水花,却收效甚微。西人使用的多数是型号老旧的火绳枪,百米开外何来准绳,基本上就是靠蒙,想打中全靠信仰。
噗噗,天空中一阵弹雨落下,匍匐前进的明军稍一停滞,又往前爬的飞快。啪,啪,啪,不久,匍匐前进的明军运动到位,在五六十步的距离上,纷纷开火,瞧着杂乱零星的射击,却在密集的西人阵中,造成杀伤,不时有西军士兵惨叫着倒了下去。
“工兵,工兵!”
“挖!”
不久,尾随来复枪营匍匐前进的几个工兵营,陆续到位,在士兵掩护下开始挖掘掩体,弹如雨下,伤亡却完全不成比例。一方是直挺挺的站在河岸,另一方是趴着射击,伤亡比例是惊人的十比一,甚至几十比一,西军重火绳枪的射程,精度,竟被最新型号的燧发线膛枪碾压了。
啪,啪!
略显凌乱的铳声,此时却成为勾魂的丧钟,两个出战的来复枪营在费城战场上,一亮相便搏了个满堂彩。两个营头满编一千余众,就凭区区一千多杆线膛火枪,竟对三倍之敌形成了火力压制。
啪,啪,啪,线膛火枪独特的清脆射击声中,对岸排成横队的西兵倒下的越来越多,不久,等到明军工兵在河岸挖掘出大量掩体,来复枪营从卧姿,改为跪姿,开始在掩体后集结了起来,不出一刻钟,严阵以待的西军沿河防线,便被击溃。三四千人不堪忍受一面倒的伤亡,乱哄哄的溃败了。
啪,啪,清脆的射击声中,溃败中的西军仍不时栽倒。初次上阵的来复枪营,在实战中竟越打越准,有些枪法准的竟弹弹咬肉,呼啸的子弹追着西军的溃兵打。倘若不是线膛枪装填太过繁琐,西军的伤亡恐怕更加惨重。
十里外,帅营。
“好!”
“给林营官,马营官记功!”
初次指挥大军作战的罗艺,大喜过望,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前线隔河击溃了西军,修建起工事掩体,数十门随军转运的小口径轻炮,顺势压了上去。到傍晚时分,一个似模似样的桥头阵地已然成型,工兵开始架设浮桥。两个精锐来复枪营,功成身退,被罗艺紧急撤下来修正。
“哈哈,两位辛苦!”
“不敢当大人的夸,标下惶恐!”
入夜,明军帅营中火把猎猎,映的营中如同白昼。
副帅罗艺瞧着面前这两个年轻的营官,越看越欢喜,这两个可都是开原兵学结业的军中骄子,圣王门生,真真是了不得。这一亮相,便将西军打的狼狈逃窜,可惜这样的来复枪营太少了,只有四个营头两千余众。此后,南线明军四个来福枪营,自然便成了头等主力,也造就了后世赫赫威名。
开城七年,七月初。
南线明军在费城城下,沿河建立了十余个桥头阵地,浮桥也架设了起来。
七月八日这一天,南线明军经过精心准备,开始强渡特拉华河。深夜,特拉华河河畔,十二营兵力,六千之众枕戈待旦,随着三个重炮营一再向前推进,以水师援助的充足弹药,沿着河岸狂轰滥炸,强渡的时机已然成熟。
南路明军得水师助力,将进攻打的四平八稳,便在费城城下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战术,勇气都变的有些孱弱,连日来西军也曾经多次发起反击,试图摧毁那些桥头阵地,却在明军优势火力的压制下,损兵折将。
午夜,河畔。
三个重炮营,二十多门重炮次第发射,隆隆炮声掀开了费城之战的序幕,十二营明军整装待发。重炮狂轰了半个时辰,火力开始延伸,一声号令,日月军旗翻卷了起来,哨声,鼓声,嘶吼声便响成了一片。
“出!”
“进攻!”
特拉华河畔喧嚣起来,蹲伏在河畔桥头阵地里的明军,纷纷起身,冲上了大小十几座浮桥,全线强渡。
此时,罗艺肃立在帅营之中,不免有些新潮澎湃。轻骑往返于帅营之内,不停传来捷报,渡河各营进展顺利,西军的抵抗十分孱弱,只在西北方的最大一座浮桥,乙三营遭遇了西夷的强烈抵抗,士兵被密集火力压制在桥上,伤亡已然不轻了。
“林营官。”
“标下在,请罗帅吩咐!”
一声低喝,罗艺朝着他的部下拱了拱手,客客气气的:“林兄弟,拜托了!”
来复枪甲一营营官林朝安,赶忙应诺,提着刀杀气腾腾,再次出击的来复枪营,直奔西北方大河上游,战局焦灼处进发。瞧着这位林营官英武的背影,罗艺心中竟有些艳羡,身旁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这位林大人,什么来头?”
“兵学结业,圣王门生,在王爷驾前做过两年侍卫官的,你说什么来头!”
“哎呀,真真了不得!”
帅营中将领们议论纷纷,这可是王爷亲手带出来的军中新锐,怪不得所部如此装备精良,如此骁勇善战。
清晨,天微微亮,费城西北。
最大也是争夺最激烈的一座浮桥上,两营明军强渡时,遭遇了西军火力强袭,大部被压制在桥面上,动弹不得。小部分翻身下桥,强行泅渡,激战一个时辰后,仍迟迟无法取得突破,此时被作为头等主力使用的林朝安部,及时赶到。
林朝安肃立在河畔,瞧着有些狼狈的友军,咧了咧嘴,他是真的瞧不上这些怂兵。一挥手,一个营的来福枪手,以散兵姿态蜂拥上前,加入战场。啪,啪,不久,线膛火枪清脆的射击声,响了起来,火光中在泥泞中前进的精锐来福枪手,在霞光万丈的清晨时分,再次露出了峥嵘的獠牙。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强渡
啪,啪,线膛火枪独特的清脆射击声,清晨时又响了起来,对岸守军气势为之一滞,稍显慌乱,纷纷躲藏在掩体后头,探头探脑的张望着。那清脆的射击声便如同夺命的魔音,在心理上给西军士兵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冲!”
“冲上去打!”
营官林朝安有恃无恐,指挥精锐来复枪兵涌到桥边,迅速展开,满编五百二十人以跪姿,站姿组成单薄的火枪横队,瞄准了打。两军隔着一条河,宽约七八十米的河面,利用简陋的掩体激烈的对射起来。
啪,啪,清脆的魔音在河畔回荡,桥面上正在与明军激战的敌兵,下饺子一般纷纷栽倒。慌乱中几个高举战刀,腰杆笔挺的军官,被线膛火枪精确的射翻,在西军中引发了一阵慌乱伤亡惨重的一营明军如蒙大赦,有些狼狈的脱离接触,撤了下来。
来复枪营作为头等主力,在费城战场的第二次亮相,解了佛罗里达镇军乙三营,覆灭之危。不久,隔河对射分出了胜负,在七八十米的距离上,燧发线膛火枪以其卓越的性能优势,大获全胜,隔河击杀了大量西军军官。西人的守桥部队见势不妙,为了避免陷入被侧翼包抄的窘境,仓惶后撤了。
日上三竿时,天气闷热了起来。
特拉华河上游,河畔一片狼藉,被救下来的乙三营伤亡近半,队官阵亡了三分之一,哨官,正副营官都带着伤,有些狼狈的站在林朝安面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