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7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兵马队直入城中,进了王城。
  王城之内,早已是人山人海,装饰的华美隆重。
  宫门外马城翻身下马,提着马鞭往宫门方向一指,顿时山呼海啸声,响彻云霄,画面竟似乎定格了。
  “吴帅,练的好兵!”
  马城握着华贵的马鞭,指点江山,不免夸赞了几句。
  一旁吴三桂顿时汗流浃背,忙道:“不敢当,下官练兵,无非是学了些王爷的皮毛。”
  “哈哈哈!”
  马城畅快的大笑声中,数十位大员步入王城,迎面便瞧见了战战兢兢的突厥汗王,匍匐在鲜红的地摊上,有些瘦弱的双肩竟哆嗦着,似乎吓坏了。马城微微一笑,也不理他,军靴踩着柔软华贵的地毯,直入宫门。
  “哼!”
  后头吴三桂,似是对汗王的表现很不满意,阴沉着脸色重重的哼了一声,险些将那傀儡汗王吓的瘫软了。
  不久,王城里。
  马城在一座铜像面前,停下脚步,一抬头,瞧着一头青牛,一位仙风道骨的仙长,像是出自名家之手。老子骑青牛的铜像,便大咧咧的立在突厥王城里,这自然是吴大帅的手笔了。
  “哈哈哈,不错!”
  马城对这尊老子青牛法相,越看越满意,哈哈大笑了起来,用吴三桂,关宁军镇守突厥之地,还真的是用对人了。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重围
  仙风道骨的老子青铜像,上书四个鲜红的篆字,紫气东来。
  马城抬头瞧了瞧,饶有兴致,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化身为佛,如今已成为主流说法,言之凿凿。昔天下大乱,诸侯之间争夺地盘和权位的战争经常发生,老子预料到将来会发生更大的战乱,所以就辞官不做,骑着一头青牛,离开了洛阳向西走去,平平安安地度过晚年。
  一个清晨,函谷关善观天象的关令尹喜突然看到东方紫气氤氲,便出关相迎,果然见一长须如雪,道骨仙风的老者,骑着青牛悠悠而来,这就是老子。尹喜把老子留下来,请他做篇文章再走,老子就写了一篇专门讲野道冶和野德冶的文章,约五千字左右,后来人们把这篇文章印成书,书名就叫《老子》,又叫《道德经》。
  老子写完文章后,骑着青牛继续向西走,就到了西域,化身为佛。
  自此,老子成了至高无上的天神,叫太清道德天尊,在民间都尊他为太上老君。
  “殿下,殿下。”
  吴三桂落后半个身子,弯着腰,小心的提醒。
  “哦。”
  马城轻轻答应了一声,回过神来,迈步走进富丽堂皇的突厥王城。
  这一夜,突厥之地,四方来朝,也不知多少人战战兢兢,在诚惶诚恐中渡过。
  当日夜间,举办酒宴,突厥斯坦城内大明,突厥文武官员,三品以上,悉数出席,瞧着是一派其乐融融。富丽堂皇的王城宴会厅中,马城拉着吴三桂,坐上首席,就挨近在自己的身边。
  下首一干关宁系将领,瞧着王爷对吴大帅如此礼遇,皆喜形于色。
  马城,吴三桂两人居上,百官起立,第一杯酒,先敬当今大明摄政王。
  关宁军第二号的人物,夏国相上祝酒辞:“今我皇明,四海升平,福泽万里。有诸将之勇,有群臣之谋。功劳最大的,还是王爷。若没有殿下的英明神武,我等便无用武之地,殿下万福金安!”
  “好!”
  “此言大善!”
  下头大明,突厥官员纷纷颂扬起来,声势浩大。
  马城微微一笑,瞧着夏国相挺胸抬头,又高声道:“西夷无状,看似气焰嚣张,却不过癖癣之患,他日,必臣服于殿下脚下,殿下之名、殿下之威,必将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臣等,为殿下贺。”
  “臣等,为殿下贺!”
  恭贺声从王城传了出去,诺大个繁华锦绣的王城,竟似乎又抖了三抖。夏国相武人出身,这马屁拍的也是生硬,倘若换个书生来说,少不了一顶顶高帽子戴上去,岂只英明神武四个字简单概括。
  马城颇觉有趣,也站起身来,端起酒杯,笑道:“大明盛世,我当然有功劳。”
  下面官员,将领不了他竟如此做派,急忙捧场,发出点笑声,笑了会儿,笑声震天的响了起来。
  马城神色一正,接着说道:“如今这天下,大抵安定,诸位不可骄傲,更不可懈怠,当励精图治。”
  “诸位,请满饮此杯!”
  “谢殿下赏!“
  又一番热闹过后,王城大殿里觥筹交错起来,夏国相拍了拍手,从殿外转出一班女乐,鼓瑟吹笙,歌舞大作。丝竹歌舞,满堂皆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盛世大明治下的突厥王城,论声威已远超盛唐。
  同一时间,美洲。
  雨势稍停,纽约之地,战端又起,受到南线费城大捷的影响,损兵折将的西军不得不再次收缩兵力,放弃北线的沿河防线。不久,北线明军在郑森统帅下,渡过大河,不费一枪一弹便横渡了特拉华河天险。
  此时,南北两线明军已取得联系,即将收紧包围圈,连成一片了。
  除墨西哥出发的林凤所部,迟迟未曾加入战场,包围纽约的明军,土人部队,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五万之众。五万大军,从南北两个方向,步步紧逼,严格按照操典,条令,结呆阵,打硬仗,将套在西军脖子上的枷锁,不停勒紧。
  开城七年,九月中。
  随着大队明军,渡过大河天险,步步紧逼,龟缩在纽约地区的西人军民,七八万人已是瓮中之鳖。别无选择的西军,既不愿投降,又不能坐以待毙,被迫组织起青壮兵力,向两线明军发起了大规模反击。
  郑森在营帐里睡了半晚,早上的时候被亲兵叫醒,告诉他西兵反击了,郑森听后脸也没洗,便走上了一处高地。
  清晨,旭日东升。
  连日阴雨后迎来了难得的晴天,被团团包围,不停挤压的西人终无法忍受,率先在北线发起了大规模反击。郑森肃立在高地上,左前方是炮垒,右前方是蓄势待发的骑兵马队。正面,则是依托堑壕,掩体作战的步兵。
  雨季施工挖掘堑壕,十分不便,故此明军正面的掩体,十分简陋。
  除了一些可以躲藏的堑壕,明军还砍伐了大量树木,制造了大量拒马,木桩,用来迟滞西兵的进攻。郑森举着千里镜,放眼望去,五里开外乌压压的西兵,人数近万,且配备了少量骑兵。人一过万,无边无沿,且西军连宝贵的骑兵都动用了,这注定是一场血战。
  “哼,不过困兽之斗!”
  郑森一咧嘴,冷冷一笑,左右亲卫将领纷纷哄笑了起来。
  大敌当前,年方二十一岁的郑森,不惊反喜,将百锻战刀斜斜向前一指,尽显豪迈,颇有些将门虎子的风采。
  “今日,我便覆灭此敌,扬我国威!”
  五里,四里,三里,乌压压的西兵踩着美洲泥泞的大地,涌了上来,不闻人声,只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攒动人头。
  “总帅,有些不对!”
  一旁,郑森的参谋官见状,面色一整,凑过来谨慎的提醒了。
  郑森轻一点头,心中亦是有几分凛然,这样安静的一支大军,此是哀兵,亦是决死之兵,不容小视。在即将覆灭的命运面前,海盗,杀人犯出身的美洲西人,似乎爆发出了空前的凝聚力,让野心勃勃的郑森,心中亦有些沉重,两里,隆隆炮声便响了起来。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残破的连队
  两里,乌压压的西兵涌了上来,严阵以待的明军开始发炮。
  设在左翼的炮兵阵地上,与南线明军打通了联系之后,郑部的炮火得到了加强。二十余门一百三十毫米口径的野战炮,对着敌群一字排开。隆隆的炮声响起,一颗颗炮弹低空掠过,每炮一发试射后便越大越准。
  呜,低空呼啸的炮弹,发出凄厉的嘶鸣。两里,在这样近的距离上,中型野战炮的威力成倍增加了,一颗颗灼热的炮弹,在密集的敌群中肆虐,弹跳,耕作出一条条恐怖的血胡同。明军的炮火加强了,而当面西军还一无所知,因此酿成了一场惨剧。
  “嘶!”
  郑森身旁,一众明军将领纷纷抽着凉气,瞧着在炮弹肆虐中,苦苦挣扎的大群西兵,又指指点点。
  “困兽犹斗哉。”
  “不过徒增伤亡,不足为虑。”
  在严阵以待的明军阵地前,军民混编的西军,很快遭遇了惨重的伤亡,这亦是殖民美洲百年的西人开拓者,在美洲大陆的绝唱。轰,一发炮弹呼啸着直蹿了出去,中心开花,蹦跳了几下,击穿了十几排横队,又高高弹起,轰的一声落入敌群。
  “嘶!”
  郑森身边又响起一阵抽气声,这一炮杀伤力实在太恐怖了,很可能创造了战争史上,前装滑膛火炮的杀伤记录。目测,这一炮便造成了七八十人的杀伤,一瞬间,原本密集的西兵队列,竟似乎被撕开了个大口子。
  郑森亦是眼皮直跳,心中一喜,又是一沉,竟有些沉重了。
  当局者迷,如今他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战场,倒想起来王爷的教诲来了,列堂堂之阵,结呆阵,打呆仗。这个堂堂之阵怎么列,郑森也是下了苦功夫的,正面,两翼,预备队各司其职,真真是水泼不进。
  如今大明的制式火炮,攻城以大口径臼炮为主,野战便多是前装滑膛长炮。
  长炮便是加农炮,正适合大军决战,而这种炮,能一直用到后装钢制线膛炮兴起。明军制式的各种口径野战长炮,可以以劈入阵列,杀伤一条线,比洪武大炮那样仿制元朝的短炮,只能砸一个大坑强得多。
  正在疯狂轰鸣的野战长炮,炮弹重九斤二两,可以在一两里的距离上,打穿整个连纵队,有效射程更是达到了五里。而西军编制,以连为基本作战单位,一个连一百人到两百人人组成,按三或四路纵队算,一炮能打穿二三十人。
  轰,轰,轰,两里内,隆隆的炮声越发密集,调整了弹道,低空掠过的炮弹,造成的杀伤再次升级。此时,明军正面步兵阵地上,一些单兵携带的轻炮,加入战团。肆虐的炮子让士气高昂,缓步推进的一个个西兵连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轰,又一发炮弹正中靶心,落地周围烂泥混着残肢断臂,漫天飞舞。
  郑森满满呼出一口长气,瞧着前赴后继的西兵连队,冒着炮火推进至半里的距离上。瞧着那一个个残破的连队,在军旗,军官带领下,仍固执的推进着,这让身为主帅的郑森,心中竟生出些敬意。
  轰,一个高举大旗,军服破烂,满身是血的西军军官,倒了下去。后头,又一个褐色头发的军官,捡起大旗,一瘸一拐的引领着他残破的连队,大步向前。隆隆炮声中,那士气高昂的军歌显得有些悲壮。
  悲壮,也仅仅是悲壮,在大批军官引领下,万余西兵士气高昂的进攻,很快在严正以待的明军阵前,变成了悲剧的集体自杀。
  两百步,一百步,严阵以待的明军中央步兵阵地,喧嚣了起来,隆隆的炮声,哨声,嘶吼声,甲胄撞击声响成一片。
  “列队,列队!”
  “举枪!”
  凄厉哨声中,蹲伏在地的一排排明军,严阵以待,在军官嘶吼催促下站了起来,在两军阵前架起一排排火铳。此时,明军在阵前布置了大量木制拒马,陷坑,有效的迟滞了西兵连队的脚步。中央步兵严阵以待,左翼炮兵越发凶猛了,将炮弹朝着一些完好的西兵连队,凶猛的倾泻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