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7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义端坐上首,低声道:“人,都到齐了吗?”
他忽然说话,吓了夏尔等人一跳,忙道:“到齐了,都到齐了。”
对面,黑压压的尽是被执政府严令,士兵们赶出家门,前来观斩的巴黎市民,连外来的商人,怕有近十万人的样子。他们接到执政府的通告,不敢不来,萧瑟的秋风凛冽,十万巴黎人鸦雀无声,木然看着那一座座高大的断头台。
上首,响起一个威严的声音:“时辰到!”
“阿瑟,托克维尔等三人,罪大恶极,斩!”
轰,高大的断头台轰然落下,人头如板岩般纷纷落地。
同一时间,法国南部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却被从罗马出兵的张翼,快速平定。
法国南部,地中海之畔,马赛。
兵乱平息,一具具马赛市民的尸体被抬出来,越积越多,最后达到一千多人。尸体中有男有女,有老人,也有小孩,脸上都带着临死前的极度恐惧。其中更有一半人是死难的女子。每次劫难,总是女子第一个遭殃。特别是一些有姿色的女子,眼下也只是用一张白布粗粗包裹。
这些尸体,多是张翼所部从街上收殓而来,估计兵乱中,还有众多死难者的尸体留在各家各户,来不及统计。看着地上一具具尸体,人群中哭声大作,己经可以预料地上那些尸体中,就有他们的家人。
“咳咳!”
老将张翼用白绢捂住抠鼻,皱眉道:“烧了吧,不要引发瘟疫。”
“遵令!”
一具具尸体被抬出马赛城,焚烧掩埋,这马赛城的叛乱又和巴黎不同。复兴党人都集中在巴黎地区,在地中海沿岸的马赛,势力单薄,故此复兴党人煽动了一些地方军阀,甚至从边境找来一些匪帮,制造了这场大灾难。
看着面前堆积的尸体,张翼不免鄙夷道:“复兴法国,哼,来杀人放火的吧!”
“大人所言甚是,杀人放火金腰带嘛。”
“飞书,给殿下报捷!”
“此城,军管吧。”
扑棱棱,受过良好训练的信鸽冲天而起,直入云霄。
开城七年,年末。
此时,马城已亲率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进至基辅,前锋铁骑已进至波兰,半只脚已然踏入了欧洲。飞书来报,说法国境内的叛乱已然平息,腐朽的波旁王朝轰然倒塌,一个以军官,商人为主的执政府在巴黎成立了。这个执政府还在筹备期间,便对大明帝国摇起了尾巴,卑躬屈膝了。
从此,随着波旁王朝的覆灭,复兴党被大肆捕杀,法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乱局。法国的乱局又很快向周围蔓延,为了争夺地盘,各方势力征战不断,几乎每天都在打仗。欧洲的局势可说是剪不断,理还乱,任谁也无法控制局面了。
清晨,基辅,军议。
“高义此人,是个人才呀!”
“善,此人是殿下亲手栽培,可堪重用。”
行辕里众将议论纷纷,都对高义此人的能力,极是赞赏,此人出身,背景都十分神秘,大家伙只知道是王爷亲手提拔栽培的,夸上几句自然是没错的。
“殿下真知人善用也!”
一阵恭维赞扬声中,马城抓了抓头发,却有些尴尬了,这个高义确实是精明能干,却将他置于尴尬的境地。他如此大动干戈,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动员的物资更是无法计算,却一拳砸空了,不免尴尬。
二十万大军停在东欧,每天耗费的物资补给,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行辕里,众将瞧着王爷面色沉吟,自然是知情识趣的,赶忙给王爷排忧解难,最后将领一合计,这兵不能白出呀,还得接着往下打呀。
这架势戏台子都搭好了,王爷也出山了,大军总不能撤回去吧。军中无戏言,于是乎,二十万大军在基辅,波兰停了半个月,又动了起来,兵分两路。一路大军向南进入巴尔干,配合当地驻军,剿灭盘踞在那里的匪帮。另一路由马城亲率,长驱直入,兵锋直指普鲁士。一来二去,无辜的日耳曼人倒了大霉。
纵观整个欧洲腹地,就剩下普鲁士王国,以及周围几个小国不愿臣服。自然,这个顽固的普鲁士王国,就成了大军的征讨目标,兵力不过数万的日耳曼普鲁士王国,招来了灭顶之灾。
开城七年,十一月。
马城亲率分兵后的大军,十五万步骑兵临普鲁士,顽固的日耳曼人无力还击,只得签订了城下之盟,宣布投降。十二月,荷兰王国投降,至此,大明帝国在形式上征服了欧洲大陆,只剩下孤零零的英伦三岛,偏居一隅。
开城七年,这一年的年关,举国欢庆,马城自然是这时代最清醒的人,他心中明镜一般,晓得形式上的征服毫无意义。欧洲实在太大了,问题也太多太复杂了,从蒙古人,到奥斯曼人,再到大明帝国的君临,欧洲从未真正被征服过。
清醒如马城,也从未真正妄想过让欧洲人,真正臣服于他的脚下。然而,从陆地,海上构成的一道道枷锁,却可以将欧洲人牢牢束缚在本土,让他们陷入百年乱世,让他们尝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痛苦滋味。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钉子
开城七年,除夕,多瑙河畔,维也纳。
维也纳作为欧洲门户,一座不设防的通商口岸城市,今夜格外的喧嚣热闹。十五万明军拱卫着摄政王行辕,兵临此城,引发了中欧政局的大变乱。随着普鲁士王国,荷兰王国的投降,大明摄政王的光辉照耀着冬季的多瑙河,温煦中又透着严寒。
维也纳市中心,霍夫堡皇宫。
除夕夜皇宫里举办了盛大的晚宴,各色人等,觥筹交错。穿着华贵皮裘的大明商人,金发碧眼的东欧美人,大腹便便的突厥王公,穿梭其间。自然人数最多的,还是军服笔挺,英气勃发的大明将官,如众星拱月一般将摄政王殿下,衬托的越发英武不凡。
“诸位!”
喧闹中,上首威严不凡的马城端起葡萄佳酿,微微一笑。
呼啦,下首泾渭分明的两旁,一旁是军服笔挺,不苟言笑的高级军官,齐刷刷的站了起来。另一旁,富商,闺女各色人等,皆微抬着下巴,面带微笑,留神倾听着大明摄政王殿下的教会。
马城俯瞰奢华的宴会大厅,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心中不禁有些傲然,如今他可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男人了。
“请满饮此杯!”
杯酒下肚,哗,雷鸣般的掌声响了起来。
马城飘飘然,有感而发,便吟唱道:“这世间浮沉,醉掌金瓯,何处繁华笙歌落。我挑灯看剑,梦里如烟,血染神州弑九天。”
“妙呀!”
“好,真豪杰是也!”
又一阵恭维颂扬声中,瞧着是一团和气,其乐融融,私底下却不晓得有多少肮脏龌龊的交易,正在进行,欧洲之地这些年不太平呀。
两日后,维也纳。
大明太子朱慈琅和他的瑞典国女王老婆,姗姗来迟,领千余轻骑快马加鞭,从北方的瑞典国赶来见驾。马城心中欢喜,命人将这对小夫妻迎入皇宫,好生安顿了。但只见千余骑旌旗挥舞,精神抖擞的开进了王城,马城心中不胜欢喜。
自然,如今朱慈琅不是大明太子了,他是个亲王。
远远瞧见高高的台阶之上,威严的华服男子含笑看着他,朱慈琅慌忙滚鞍下马,领着他的女王老婆快步行来。
“王叔此来,小侄望眼欲穿。”
马城含笑看着他,白了,也壮硕了,便笑着道:你如今也一方诸侯了。叔叔、侄子这样的称呼,需得改改。军中有阶级之法,上下尊卑分的清亮,才有威信。”
朱慈琅忙笑了笑,含糊着应了:“小侄,谨遵王命!”
马城含笑看着他,心中赞叹,崇祯爷这个大儿子,人人都说他是个蠢材。然而朱慈琅真的是个蠢材嘛,这倒未必,所谓大智若愚者,莫过于此。他不愿留在中原之地,顶着个太子的尴尬身份,蜗居终老,倒宁愿远走他乡,一展宏图。以马城的心胸气度,自然不会为难于他,乐得成人之美。
一旁,身材健美的瑞典女王,亦快步上前,拜了一拜:“大明天朝治下,瑞典国女王朱可人,拜见殿下。”
“朱可人?”
听到这么个奇葩的汉名,马城颇觉有趣,哈哈大笑了起来。
一伸手,一手一个捉住了手臂,领进富丽堂皇的维也纳皇宫。
分宾主落座,马城问道:“普鲁士国,怎样了?”
朱慈琅赶忙道:“很老实,前几日我遣了细作,但城内的警戒极严,混不进去。小侄来前在边境留了三千人马,若有异动,便可进兵。”
马城微微一笑,说道:“你做的不错。”
得到了他的夸奖,朱慈琅便眉开眼笑了,将腰背挺的笔直。
想了一想,马城又沉声道:“我再调一批军械给你,你好自为之!”
朱慈琅喜不自胜,赶忙道谢,不久侍女送了香茗,熟食上来,马城便不再多言,转而谈一些家长里短。小夫妻在维也纳呆了三天,第四天翻身上马,在明军保护下返回了瑞典国,没几日瑞典国大兵出动,开战了。离奇的是,瑞典国没和普鲁士国开战,而是南下攻打荷兰国去了。
在明军支持下,瑞典国大兵压境,连取数城,猝不及防的荷军大败亏输。吃了亏的荷兰国,派遣使者往维亚纳求见马城,质问大明帝国为何言而无信,前脚才签订了和议,后脚便大兵犯境,太不仗义了。
马城自然矢口否认,瑞典国的事和大明无关,腿长在瑞典人身上,关老子屁事。荷兰使者一面无可奈何,只好悻悻而归,于是乎忍无可忍的荷兰王国,奋起反击,还花费重金雇佣了英国兵参战。
于是乎,战乱终于波及到了荷兰王国,连英军也卷了进去。不料,半月后,瑞典军在荷兰北方大肆劫掠了一番,不等英荷联军大举反击,竟扔下破败的城市扬长而去了。英荷联军哪肯善罢甘休,组织起兵力反击,意图攻入瑞典国。
却又不料,英荷联军在普鲁士王国边境,遭遇了大批明军的堵截。
原本杀气腾腾的英荷联军,一瞧见大明的日月军旗,便噤若寒蝉,一番口水战后只得悻悻的退兵,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开城八年,元月。
又过了十来天,地中海沿岸突然烽烟四起,龟缩在沿海几个大岛屿上的西班牙军,突然死灰复燃,在残余舰队的掩护下大举登陆,四处滋扰劫掠起来。自开城八年始,欧洲的大小战事就没断过。
正月里,维也纳。
马城接到了朱慈琅的来信,字迹又粗又大,潦草不堪。简短的几行,没甚文采,就如村夫俗子的口吻一般。
“等不得了,辎重凑乎,粮草短缺太多,还望王叔接济。”
哈哈一笑,马城照准了,又给他写了封回信:“上兵伐谋,自古名将贵谋贱战。正所谓: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
连粮草军械一并送去瑞典国,马城琢磨着他的平欧战略,以往都是往欧洲渗沙子的,他嫌弃渗沙子太慢,索性给安插了一根大钉子。瑞典国这根大钉子,可不太安分,那也是一群骄兵悍将呀。自然,渗沙子的行动也不能停下来,还得加把劲。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北逃
马城在维也纳这一住便是小半年,大小宴会每日里不断,颇有些乐不思蜀。
开城八年,二月间。
兵压欧洲的明朝大军解散,各回驻地,悬在欧洲人头上的利剑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