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7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院,李定国穿着一身黑色武服,正在打拳,瞧见家中不肖子晃了出来,便气也不打一处来。
  李锦绣瞧见他爹,亦吓了一跳,刚夹紧了尾巴便要偷偷溜走。
  “锦绣儿,你过来!”
  一声闷哼,便如同一道惊雷,在李锦绣耳边炸响,只得涎着脸陪笑:“爹。”
  “哼,你过来,耍一套刀。”
  “是,爹。”
  冷哼声中,锦绣儿只得别别扭扭的走过去,瞧着二十多重的雪亮短柄大刀,喘了口粗气。
  “起!”
  他吐气开声,将二十多斤的大刀,歪歪斜斜的端了起来,细嫩的面皮顿时便涨红了。
  李定国气不打一处来,却又叹了口气,道:“罢了,你随我来。”
  “哦。”
  李大少爷赶忙将大刀放下了,答应了一声,瞧着甚是呆萌。
  不久,静室,书房。
  父子两人进了书房,关上门,李定国瞧着家中纨绔子,竟低声道:“那突厥行商,查清楚了么。”
  李锦绣竟神色一整,正色道:“回父亲的话,此人行踪殊为可疑,儿子还在查。”
  李定国瞧着有些担心,又叮嘱道:“你且当心些,多带些人。”
  李锦绣忙恭恭敬敬的应了:“是,父亲。”
  瞧他此时恭敬得体的样子,哪里还有半分纨绔气,这可真是石破天惊,他平日的纨绔,不肖,竟都是做戏给人看的。
  父子两人相视良久,李定国才叹了口气,道:“为父的,悔不该送你去进学,更不该进开原兵学,如今,悔之晚矣。”
  “唉!”
  一声轻叹,李锦绣忙走了过来,挽住慈父,轻声道:“儿子心意已决,父亲实不必多虑,这情报一科,实是大有可为的。”
  “嗯。”
  李定国面色稍安,瞧着这个英气勃发的长子,竟越来越满意了。
  “儿子,告退了。”
  “去吧!”
  咯吱,书房静室的房门打开,总督府大少爷便又成了个纨绔。这可真是令人闻之色变的惊人之事,印加总督长子,竟是开原兵学情报科结业的高才,还化身纨绔子弟,专司侦缉不法。这要是传出去,怕是也没人信的。
  不久,繁花锦绣的德里城。
  李定国治下的德里城,人口密集,商贸旺盛,南来的,北往的商贾往来于此,想维持一个安定的局面,便离不开各种侦缉情报机构。
  柳条街,德里城最繁华的所在,亦是这天下间一等一的销金窟。
  “大公子来了!”
  “大哥来了!”
  李锦绣一走进潇湘院,顿时,一群泼皮,无赖,老鸨子迎了上来,热闹非凡。
  “大哥,人叫齐了,今日定要报仇雪恨!”
  李锦绣将脑袋一晃,得意道:“且罢了,少爷又没吃亏。那厮也算条好汉。知道了小爷的名字后,下跪求饶。家君常教俺,做人,不可欺人过甚,便权且放他一马。”
  周遭人听了,少不了高声称赞:“大哥真有家教,端得是有容人之雅量。”
  李锦绣得意洋洋,保全做了个罗圈揖,摇头晃脑的正走间,听到前边街角锣鼓喧天,路上行人。很多都疯跑了过去。
  李锦绣一个眼色,泼皮中便有两个好手,眼中精光一闪,蹿了出去。
  两个好手随手拽住一人,便嬉笑着问道:“前头是谁,是哪个大官人出街走在这里了,好大的声势。”
  那人心急,说道:“不是大官人出界,起开,今日正该活菩萨给信男信女们讲经。要往城西的大寺庙里去。刚好走经这里。”
  那人一伸手推开,便急匆匆的撒腿走了,街上越发喧闹了起来。
  李锦绣瞧在眼里,点了点头,便大笑了起来:“咱以为是谁,却不料是个假和尚,也罢,既顺路碰上,咱们也去瞧瞧。”
  “好咧!”
  “走着,大哥您请。”
  一群市井泼皮,簇拥着一位纨绔子弟,在繁华锦绣的大街上招摇过市,一时间鸡飞狗跳,不得安生。
  行至无人处,李锦绣细嫩的面皮才有些森然,哼了一声:“活菩萨,好大口气,这些个作乱的妖人。”
  “不知从哪里听来了些许佛经,学会了一点如是我闻,摇身一变,俨然得道高僧,简直荒谬!”
  一转脸,他竟又嬉笑道:“怕不是个欢喜佛。”
  “哈哈,大哥说的是。”
  “走,瞧瞧去!”
  这位活菩萨,称呼他为假和尚,倒是不错。没剃发,不戒律,但是他就是有本事,扮出一幅庄严宝相,让信男信女相信他就是高僧转世。也正因此,一有出街,就搞得全城都是惊动。
  转过街角,只见无数人头拥挤,成群的百姓中间,有一乘小轿,前头二、三十和尚开道,后边又有几十个殿后。又是磬、又是锣,敲锣打鼓。更有好几面的旗帜,高高竖立,伴随慢行。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父子
  街口处旌旗招展,字大、墨深,银钩、铁画,瞧着有些张牙舞爪,便如同十八层地府中爬出来的恶鬼一般。
  当中一面猩红大旗上写着:“得道活佛转世。”
  李锦绣便有些鄙夷,嬉笑着说道:“装的挺像,也忒好笑。”
  “哈哈哈!”
  “好笑!”
  一帮德里城内游手好闲的市井无赖,大声嬉笑起来,周围的印人却也不敢招惹。这一伙都是大明人长相,大明人在德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高高在上,享受刑律豁免权,便是最下等的明人泼皮,也不是印人敢招惹的。
  众人听来听去,那佛爷念得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佛教的一个经典。没多少字,百十字上下。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便即是此经中的名言。
  看人潮人海,李锦绣居高临下,不经意,人群中却瞧见了一个人,三十许人,正值壮岁,和两个友人,在人流中低头行走。
  李锦绣眼睛一眯,便叫了起来:“怪事,吠舍何时回来了,却也不来寻我玩耍。”
  “吠舍!”
  “夯货,休走!”
  他手底下一帮人叫嚷起来,那印人模样的男子却充耳不闻,低着头走的更快了。
  李锦绣便又嘿嘿一笑,笑骂了起来:“这夯货,走的倒快。”
  在街口瞧了一阵热闹,李锦绣便一振衣衫,嬉笑道:“也忒没劲,走!”
  “起开!”
  一帮泼皮在人群中,扬长而去,一言不合便狠狠一脚踹过去,挨了踹的印人也敢怒不敢言。
  一转眼,一行人消失在街头,进了一幢豪华的府邸。
  “少爷来了!”
  一阵喧哗,李锦绣行色匆匆,领着人直入二门,二门内,一个肤色黝黑的印人青年,忙迎了出来。
  “少爷!”
  印人青年忙施了一礼,却招来李锦绣一通大骂:“混账东西,我来问你,今日之事你为何隐瞒不报!”
  印人青年有些惊慌,刚要辩解,却被李锦绣声色俱厉道:“拿下!”
  呼啦,数十个泼皮无赖,转瞬间变了脸色,纷纷从腰间,袖中拔出火枪,对准了印人青年和他的护卫。
  “跪下!”
  数人如虎似狼一般,上前将那印人青年按倒,一脚狠狠踹在腿弯上,扑通,印人青年跪下了。
  此人竟口吐汉话,央求起来:“大人饶命!”
  李锦绣却面色如常,一摆手,如虎似狼一般的手下将人架走,二门里数十个印人,俱面色发白,两股战栗起来。扑通,扑通,一个接一个的跪下了,央求声不绝于耳,那些个面无表情的明人却毫无怜悯。
  “少爷,怎么做。”
  李锦绣面色一寒,低声道:“都处置了吧,此地,不能呆了!”
  “遵令!”
  一声应诺,冷箭,袖箭齐飞,这些个其貌不扬的街头泼皮,竟人人都是杀人的好手,这太让人吃惊了。
  “啊!”
  惨叫声四起,砰砰,又是几声清脆的铳鸣过后,豪宅二门院子里多了数十具伏尸,黑血如小溪一般流淌着。吱呀,豪宅漆黑的大门关上,不久,身穿黑色军服的警备局士卒,蜂拥而来,将这处大宅院封存了。
  又过了几日,总督府大公子身旁,就又多了一个玩伴。
  这个玩伴可不简单,二十七八岁,王公子弟,德里城最出名的地头蛇,交游广阔,上到当官儿的、下到平头百姓,无有不晓得他的大名的,认识的人遍及三教九流,有着复杂的关系网。
  而李大公子,则货真价实地可谓是德里最大的间谍头子,专做情报工作。要想搞好情报工作,首要之重就得有足够多的情报来源。或许在别人的眼中,他还是那个好吃懒做的衙内,纨绔子弟。
  开城九年,四月。
  李锦绣推开院门,瞧着父亲房中一片漆黑,到了门口一问,才知道父亲却还没有回来,仍旧在衙门里办事。总督府衙门里很忙,别说晚回府一会儿,几天不回家都是常事。一有任务,吃住都在衙门。
  李锦绣特地问了清楚,问道:“敢是衙门里又有了甚么要紧事体?”
  看门的是个四十上下的壮年汉子,脸上有一道刀疤,此人本为李定国麾下老卒,来在战场上落了残疾,左臂有些活动不便,便就将其安置在了门房。
  老卒忙道:“衙门里有无要紧事体,俺也不知。老爷却是从来不与俺们下人说讲公事的。但是,最近几天,老爷回府倒还都是挺按时。大约衙门里,应无要事。”
  李锦绣这才安下心,静静在门口等着。
  那老卒又说道:“夜色渐深,又才雨后,门外风冷,父子之间又不比外人,少爷何不去房内等待,也不知老爷何时会回来。”
  李锦绣笑了笑,说道:“无妨,我候着便是。”
  老卒点了点头,也不再劝说,两人等候了大约一个时辰,李定国才在亲兵护卫下,回到府中。
  父子二人见面,李定国面上竟有些喜色,道:“你随我来。”
  “是,父亲。”
  父子两人进了静室书房,落座,李定国方喜气洋洋的从怀中,取出一份绝密公文,公文上的火漆,暗记已经撕开了,能瞧见里面的宣纸。
  一份公文递了过来,李锦绣忙道:“父亲,这不好吧。”
  李定国面上含笑,道:“你只管看,这本就是给你的公文?”
  “哦?”
  李锦绣一呆,忙接了过来,略一翻看竟呆住了,那绝密公文上白纸黑字写着,兹,成立外务部德里分司。擢德里警备局少校官李锦绣,为上校官,任分司副司官一职,提督军务云云。李锦绣呆立良久,方欣喜若狂,他这是高升了呀。
  “父亲,此令何来?”
  李定国瞧着长子,笑道:“从江南来,是真的。”
  李锦绣心中欢喜,忙道:“谢父亲大人提携。”
  李定国便哈哈笑了起来:“你我父子,说什么客套话,来。”
  一声低语,李锦绣慌忙上前,瞧着父亲从怀中取出一个烫金的匣子,打开匣子,里头摆着一对纯金打造的领章,三颗金豆熠熠生辉。单膝跪地,接过领章,父子二人相视笑了起来,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王爷的私信
  同一时间,突厥城。
  入夜,吴应熊行色匆匆回到府中,却只见夏国相早已在门厅耳房中,等候多时。
  吴应熊神色一整,忙道:“夏叔来了?”
  夏国相神色如常,恭敬道:“下官,参见提督大人。”
  吴应熊面色一僵,将有些慌乱,忙道:“夏叔怎的不入内堂,,这门厅多冷!”
  他神色僵硬,转过了头,去责备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