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7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饭,睡觉,打波斯,这便是奥斯曼人祖祖辈辈的日常。
  五月初,奥斯曼叛军在东南部集结了起来,以大批骑兵为前驱,突然闯入了波斯境内,猝不及防的波斯武装,一时间被打的溃不成军。所谓兵败如山倒,肆虐的奥斯曼骑兵很快占领了叙,黎沿岸所有海港,随后从陆路向富庶的波斯城市,据点发起进攻。一场灾难,在波斯境内发生了。
  五月中,发生了一件震动波斯的大事,被叛乱奥兵围攻多日之后,波斯境内一个重要的据点,德鲁兹派据点被攻破。叛军俘获该地领主法赫鲁丁,并将其斩首。 波斯境内重要城市哈马丹,埃里温和大不里士城纷纷告急。
  此时,来去如风的奥斯曼骑兵,长驱直入,兵锋直指巴格达。
  奥斯曼人对巴格达城的执念,可以用穆拉德四世说过一句经典的名言来概括:“我认为攻占巴格达,比巴格达本身更为美妙。”
  五月中,贝加尔湖畔,瀚海城。
  啪,倪元璐狠狠将手中茶碗摔了,面前,一干军情司官员皆面有惭色,吓的大气也不敢出。倪元璐气不打一处来,王爷这才刚走没几个月,刚把中亚交到他手里,便闹出了这样大的乱子,他如何不怒。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小辽王
  波斯,奥斯曼这一乱,烽火连天,乱兵肆虐,大明从陆地通往欧洲的商路,几乎断绝,这又让倪元璐如果不怒。倪总督一怒雷霆,很快冷静了下来,匆忙间调集各路兵马,大明常备军平叛。
  如此一来,马城为盛世大明设计的这一套制衡体制,第一次受到了考验。
  倪元璐为西伯利亚总督,袁崇焕为西北总督,此两大总督有没有调动常备军之权呐,紧急情况下自然是有的。此事,从西域,中亚到南北二京路途遥远,倘若总督不能跳动常备军,那还了得,一来一回的请示,怕是什么军情都耽搁了。
  在大明总督加常备军的制度里,倪,袁两人能不能调兵打仗呐,自然是能的。那么这两位总督,有没有可能起兵谋反呐,理论上有这个可能,却不现实,因为倪,袁二人不掌财政,手里没钱。即便这两人有心作乱,却也没钱,以一个总督私人的财力,供养大军人吃马嚼的,岂非笑谈。
  再者,就算地方总督弄到了粮草,一大笔钱,忠勇的大明常备军,又有几人愿意跟着他们走呐。然而这种完善的制衡体制,却也不是没有漏洞的,便如同今日奥斯曼之乱,便是由于关宁军副帅夏国相的故意纵容。纵容,渎职造成的叛乱,也是可以避免的,如何避免,这就要依赖新成立的大明帝国外务部,无孔不入的情报局。
  中亚打乱,倪,袁二人不敢怠慢,慌忙调动驻西北,驻贝加尔湖大明常备军,集结起来。
  开城九年,五月,黑龙江府。
  一队疲惫的轻骑穿黑色军服,沿宽敞的官道疾驰而来,当黑龙江府高大的城墙出现在眼前,一行众人各自心思不同。有松了一口气的,有带点好奇的。
  希律律!
  轻骑队中,一个哨官勒住战马,回头笑了笑,说道:“黑龙江府到了,顺利的话咱们交卸了差事,当可好好歇息几日。”
  “遵令!”
  “驾!”
  一声呼喝,疲惫的传令轻骑队疾驰入城,沿途商贾,行人瞧见穿黑色军服的军中轻骑,赶忙向道路两侧闪避,让开官道。轻骑传令,如今也是外务部的职责,并且在外务部之内,组建了一支快速反应部队。
  这个年代的快速反应部队,那自然便是骑兵了,铁骑。
  这时,外务部情报局的黑衣轻骑,离城已经不太远了。
  下午,阳光灿烂,城门口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不时还见有商人穿戴的,身穿大红军服的军中将校进进出出。但不管是寻常百姓,抑或文武官员,当出城的那支人马经过处,无不躲避一边。
  “驾!”
  低喝声中,传令骑兵队一路 畅通无阻,直抵天下兵马副元帅马灿的别院,上交军令。黑龙江府,副元帅别院。这会儿正是下午,马灿懒洋洋的有些困意,正在和几位高道谈论道法,修生养性呐。
  封王之后,又在远东坐镇多年,马灿如今久居高位,气度已然沉稳不凡。
  任谁瞧见了,都会说上一句,赞叹一番:“颇类其兄。”
  这便是一句极高的评价了,马灿虽然也有封号,满朝文武,天下百姓却只知道一个小辽王,他是活在兄长的阴影里的。然而马灿其人,也热衷于此,打小便以他兄长为偶像,不经意间处处模仿,还真有七八分小辽王的做派。小辽王马灿领军坐镇远东,这便是大明北僵的定海神针。
  副元帅行辕,有大德高道从登州府,栖霞山来,道号长春子。长春子这个道号可太牛了,这是长春真人丘处机的道号,自然,这位高道敢叫长春子,那也是有说法的。此人号称是长春真人丘处机转世,尊称长春演道主教真人转世。真人转世,这也是全真大兴之后,弄出来的一系列噱头。
  说北元正大四年,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八十岁,瑞香氤氲整个北京城三日,世人称奇。元世祖时,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为纪念“邱神仙”的无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为燕九节,岁岁庆祝至今。
  于是乎,在大明朝廷的鼓励支持下,全真教便在北疆,西域很快兴盛了起来。
  “殿下!”
  “真人!”
  别院里相见,寒暄一番,马灿细细打量着这位长春真人,十来岁,生的颇具异相。头如虎首,面色蜡黄,一双三角眼,身形高大,尽管穿着道袍,却给人扑面而来一股杀气。这杀气不是杀人后的杀气,而是单纯就相貌而言给人的一种感觉。换而言之,看着不像个道士,像个凶人。
  马灿大奇,不觉开口说道:“这位真人,相貌着实是非同寻常?
  十来岁的真人,答道:“非也。“
  他答非所问,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马灿不免掐了掐颌下短须,也不好再刨根问底。
  想了想,马灿只好又问道:“小道长,哪里人氏,师承何人?”
  这回,转世长春真人,乖乖答道:“小道师承席慕言,我师本在穹窿山,精擅道经,阴阳术数。”
  想了想,马灿突然又开口问道:“道长甚么处来?”
  这问题便实属寻常了,转世真人不慌不忙地答道:“从来处来。”
  马灿接着又问道:“如何来的?”
  转世真人淡然答道:“欢喜而来。”
  对答至此,只能说中规中距,马灿心中也了然了,明镜一般,心说到咧,这又是哪个混账东西炮制出来的傀儡。身为纯正的军人,马灿对这些装神弄鬼的事情,十分不齿,然而全真兴盛这是大明的国策,他也不得不虚与委蛇一番。
  正有些烦闷时,传令轻骑到了,中亚大乱,西伯利亚总督倪元璐无力遏制,急报元帅府请发大兵。
  “哈哈!”
  马灿心中非但不惊,反倒狂喜,畅快的哈哈大笑了起来,中亚之乱,愈演愈烈的军报,他已经收到过许多。如今倪总督终于撑不住了,往元帅府求援来了,叫他如何能不心中欢喜。这些年他的远东大营里,大家伙可都憋闷坏了。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纯粹
  这些年,马城可没少往远东大营里塞人,早些年能征善战的猛将,骁将,大多在小辽王马灿的麾下供职。乃至于,马灿手下早已是人才济济,猛将如云,始终维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可以说辽军精锐云集于远东。
  马城所思所想,譬如他一手建立的辽军,强悍的战斗力可以维持多少年,大约百年。一支再强大的军队,其战斗力在百年之后,也不免出现坍塌式的下滑。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办法只有一种,不停的征战,打仗。
  故此,马城才将大明帝国的定海神针辽军,交由马灿统且驻扎在远东,并且始终维持着四镇步骑的庞大编制。时不时的,这头盘踞在山林间的猛虎,一旦出山,那便是一场腥风血雨。
  四镇兵马,以每镇满编一万五千人计算,便是六万之众。战时配上各辅助兵种,兵力很快便会超过十万。此时,经过多年建设,这四镇马城一手建立的辽军,装备精良到什么程度,天知道。只晓得每几个月,就有大宗军需,军械从沈阳,抚顺等地的制造局运来,以各镇装备的火枪为例,便已经换装了两茬。
  “哈哈!”
  副元帅别院中,马灿畅快的大笑了起来:“聚兵吧!”
  这一声令下,平静而又富庶的黑龙江府,远东,乃至辽东地区,便如同开水一般沸腾了起来。四镇辽军老底子,分别驻扎在江南,江北,远东大营,全部集结起来大约也需要十来天。马灿自然等不了十来天,辽军打仗一向是骑兵先动,此番自然也不例外,辽军老底子的骑兵集结大约只需要三天。
  翌日,清晨,天将将亮。
  此时时辰尚早,江南通往江北省的官道上,行人不多。如今江南至江北的官道,修的十分宽敞,可容十六马并行。每日里往返于辽东,西伯利亚,远东的行人络绎不绝,日渐繁华了起来。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丰富的野生资源,日渐被勤劳的名人开发出来,源源不断的供养着辽东,乃至整个大明北方。
  一队轻骑,衣甲鲜明,突然出现在清晨时分的官道上。
  隆隆马蹄声中,近处的百姓纷纷躲让,较远处的百姓打眼观看,只见前有勇士开道,后有虎贲扈从,肃杀之气自扑面而来。
  两侧拥护者,或举大旗、或引马行;并有一员雄赳赳的将官按刀相随。这二十多人前呼后拥,簇拥着一个中年武将,身上崭新军服,胯下高头大马,一手扬鞭、一手扯缰,好生威风。
  “这位将军是谁,领兵出行,这般威风!”
  “瞧那旗上写的不是有么?”
  “写得什么?”
  “你不识字,俺也不认识,诶,这不是刘账房么,请指点指点,那旗上写的甚么?”
  “两个字,催锋!”
  “却是什么意思?”
  “三国时的一个典故,说来你也不懂。”
  留着山羊胡的刘账房翘足远望,看了会儿,喃喃自语道,“近日城外,兵马横行,这是要打仗了呀。”
  “刘先生在说什么?”
  账房回过神来,应道:“俺在说王爷贤明。”
  “嗤,这还用你讲,王爷不贤明,谁贤明?”
  一阵嗤笑过后,刘账房只不屑咧嘴,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正思量时,后头却又有大批骑兵滚滚而来,官道两侧瞬间喧闹起来。大批骑兵排成两列纵队,杀气腾腾沿着宽敞的官道,直往北方去了。刘账房忙往道路两侧闪避,掐着红衣红甲的骑兵,竟两股战栗,大吃了一惊。
  “开原铁骑!”
  “开原铁骑,发大兵了!”
  不久,越来越多的骑兵从官道经过,也不入城,径直往北方集结,官道沿途沸腾了起来,有多少年没瞧见这么多开原铁骑了。
  上午,远东大营,副元帅府。
  马城为何将一手建立的铁血辽军,大营设在关外远东地区,无非是与世隔绝,保持这支无敌雄师的纯洁性。远东苦寒之地,人烟稀少,冬季更是苦寒难耐,故此这支辽军始终保持着每日勤加操练的好习惯。
  这支无敌雄师日日操练不怠,是大明帝国最后压箱底的决战力量。
  上午,副元帅府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