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7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
  惨叫声中,嗖嗖的弩炮飞掠而至,以弩炮发射的火油瓶,毒烟弹,啪啪的在角楼上炸开,几个守军猝不及防,身上着了火,发出惊慌的喊叫声。
  “灭火!”
  咒骂声中,几个辅兵慌忙上前,用冷水浇湿的棉被,沙土捂了上去。啪啪啪,飞上来的纵火弹越来越多,向甲一号角堡推来的弩炮,竟有五辆之多,弩炮周围密密麻麻的脑袋,蹦跳着,将几副简陋的云梯竖立起来。
  一时间,甲一号角堡内火光,浓烟升腾了起来,灼热难忍,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
  “蠢材,快灭火!”
  嘶吼,惨叫声中,眼见城外贼众以兵临城下,这时城楼的中军部,响起一阵密集激烈的鼓声。
  “嘟嘟嘟!”
  尖锐刺耳的哨声响了起来,角堡后方的督战队,长刀前指,大喝道:“射击!”
  “射击!”
  射击口令一下,前头便是刀山火海,也得硬着头皮往前走。
  “咳咳!”
  咳嗽声中,一排火枪兵不得不踩着尚未熄灭的火药,冒着滚滚的浓烟,大步向前,将火枪从垛口伸了出去。一齐射击,火枪齐鸣,喷射出了大量的火光与烟雾。一时间,清脆的火枪射击响彻云霄。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反扑
  烟熏火燎,箭矢,铳子,纵火弹不时飞进角堡,不时有守城士兵嚎叫着栽了下去。
  “上!”
  督战队杀气腾腾的呼喝下,不时有补充兵大步向前,将缺损的队列补充完整。噼啪,硝烟中各角堡与城墙上的守军,一排排火枪组成交叉火力,居高临下的射击,拥挤在城下的奴隶兵几乎是成片的倒下。
  棱堡为何能够大行其道,成为攻城一方的噩梦,便在于独特的星形布局,让城墙成为没有射击死角的杀戮场。
  “上!”
  骨碌碌,装填了散子的几门轻炮,推了出去,轰,几声轰鸣过后,肆虐的炮子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高处,中央堡垒,观察所。
  彻夜激战到拂晓时分,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李承恩瞧着城外尸横遍野,心中便有些发寒。对于这样惨烈的战争方式,奥斯曼式的奴隶军团消耗战,可是比当年中原闹流寇的时候,还要惨烈的多了。
  人命,此时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让他心中着实发寒了。日出东方,放眼望去,一夜之间护城河竟被填平了一半,攻城贼众可以畅通无阻,借着夜色的掩护猛冲到城下。那几乎被填平的护城河里,竟然满是血肉模糊的尸体。
  嘴角上扬,李承恩鄙夷的哼了一声:“蛮夷!”
  天亮后,射界开阔,视野良好,受制于夜间作战的明军炮火,猛然间犀利了起来。轰轰轰,宣武,扬威大炮,各类轻炮纷纷从半永备的炮垒中,推了出来,高大坚固的城墙上火光闪现,再次被浓重的硝烟笼罩。
  夜攻时,奥斯曼军团可推进至城下,天亮后,又会被明军犀利的炮火大量杀伤。数日夜间,这种情况竟成为了常态,大维齐尔切迪固执的炮灰消耗战,竟还真的起到了效果。且不说守军的弹药大量的消耗,便是城防大炮也是有使用寿命的。铸铁大炮更是如此,频繁的多次发射后,炮管便会磨损,变形,便有可能出现炸膛现象。
  激战十余日后,城下。
  突厥斯坦城下尸横遍野,硝烟,尸臭味弥漫着,俨然便是人间地狱。由于忌惮守军的强大火力,大维齐尔切迪一直拒绝出动全军进行强攻。他不想自己的生力军,精锐兵马在几乎没有射击死角的城下,被守军的铳炮火力成片射倒。
  这位自封大维齐尔的奥斯曼统帅,心里还有别的如意算盘,也不愿意让城里的战利品被杀红眼的士兵抢夺。他更希望用城里的钱,粮食,精良的装备,连复辟曾经辉煌过的奥斯曼帝国。
  这一夜的攻城血战毫无悬念,以奥斯曼奴隶军团的死伤惨重而告终。
  然而几千人的惨重伤亡,却给守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突厥斯坦城攻防战,最终发展成了一场大战役。
  这十来天,战局再次发生了重大变化,奥斯曼人虽是久攻不下,处于极危险的境地,随时会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明军围剿。然而,从奥斯曼,从波斯,甚至从欧洲赶来参战的人员越来越多,最终变成了群魔乱舞,这是一场守旧,宗教势力的全面反扑。
  其中,既有切迪身边规模不断膨胀的精锐近卫军,也有各地的地方军团和封建武装。安纳托利亚人,特兰西瓦尼亚人,鞑靼人,纷纷派出了自己的骑兵部队。最后,当一支六千人的鞑靼部落骑兵加入进来,切迪手下的部队,规模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人之众,还拥有了大小火炮一百多门。
  规模不断扩大的 突厥斯坦城战役,发展到如今真真是应了一句老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场战役,很快发展成了中亚教徒,汗国,地方武装反抗大明帝国统治的大规模叛乱,并且一度将突厥斯坦城,几乎变成了一座孤城。
  由于来源复杂,这支人数众多的奥斯曼军队,几乎囊获了当时的所有战术体系。装备英国火枪的奥斯曼近卫军步兵,拥有出色的射击技巧,当少量使用重武器的肉搏步兵挡不住敌军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拔出荷兰制造的优质佩剑,去进行火拼。
  同样被扩编的近卫军骑兵,则装备着非常传统的西亚具装配置,以猛烈的冲锋与优秀的个人马上技巧,肆意砍杀。至于依然使用弓箭的鞑靼轻骑兵和弓箭手,同样是熟悉战争技巧的老手。甚至还有部分从埃及赶来的马穆鲁克骑兵,混迹其中。
  当然,为了攻城略地并消耗突厥斯坦城的精锐部队,奥斯曼人也不会忘记从各地的流氓和山贼中,征集规模庞大的山贼军。
  激战半个月后,在炮火的肆虐下,城外所有的建筑几乎都被摧毁了,原本繁华的城乡结合部,成为一片瓦砾。这些瓦砾堆,成为奥斯曼人极好的掩蔽工事,却又极大的阻碍了骑兵机动作战。
  一片狼藉,兵力薄弱的坚城一度岌岌可危。突厥斯坦城有多少守军呐,突厥精兵六千,关宁军五千,战兵都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出头。一万守军对二十万贼众,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并且城内人心惶惶,真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大明帝国的援军在哪呢,从贝加尔湖出发的援军,还远在五百里开外。从大明西北出发的援军,受困于中亚崎岖的地形,行动迟缓。最先赶到战场的张水子,邓承志所部,在瀚海城得到了加强,麾下共计两万精骑,此刻正在战场外围的东南方,昼伏夜出,隐匿行踪并寻找战机。
  此外,尚有吴应熊的关宁军残部,龟缩在里海水寨大营里,动弹不得。
  突厥斯坦城,东南方。
  短短半月时间,战局竟恶化到如此地步,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或许就连发起叛乱的切迪,也未曾料到,他麾下兵力竟然膨胀到了二十万之众。这是兵临中亚之后,十余年来大明帝国面临的最要重考验。
  东南方,五十里处,一座小镇。
  安逸舒适的小镇,如今被衣甲鲜明的大批骑兵占据,两万铁骑顿兵于此,侦骑谨慎的接近战场,始终隐藏着行踪。这样规模庞大的骑兵,想要完全隐藏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张水子心知肚明,他的铁骑藏不了几天。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兵临
  张,邓二人身经百战,自非吴应熊那般初出茅庐的新锐战将,可以比拟。两人昼伏夜出潜至战场外围,便是打着一战而克之的念头,主力隐匿不出,侦骑前出三十里,可战,可走,先将骑军主力立于不败之地。
  虽是如此,留给两人决策的时间不多,是战,是走应当机立断。这便是作为一支野战机动骑兵军,所必备的军事素养,非百战骁将不能为之。野战骑兵军,国之根本,便如同当年大明成祖建立的三千营,又如同建州八旗军,无不是如此。
  这一夜,月朗星稀。
  张水子冒险亲临前线,观察敌阵,心中亦是吃惊不已。奥斯曼人围城经验丰富,联营数十里,在突厥斯坦城外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帐篷和营地。大量苦力挖掘了漫长的战壕,彻底断绝了城内和城外的联系。
  后队,正在加紧运输中的一些大炮,正在构筑炮兵阵地。
  喧嚣中,一些攻城炮在各军炮手的操作下,已经开始连续不断的轰击城墙。千里镜中,奥斯曼人的连营灯火通明,恍如白昼,张水子瞧着那些奥斯曼人的大炮,脸色阴沉到快要滴出水来。
  大炮,国之重器,当年大明天兵兵临突厥,维也纳大捷之后,早已将中亚,中欧各部,各城的大炮收缴一空,那么叛军的大炮又是从哪里来的。仔细一瞧,张水子气的鼻子都歪了,那些大炮分明是大明军中制式的,只是型号有些老旧。
  叛军怎么会有大明制式的攻城炮,此事和关宁军,吴三桂,夏国相脱不了干系。
  “夏国相此獠,死不足惜!”
  张水子险些气疯了,天亮前悄然退走,回了营仍忍不住破口大骂。邓承志亦面色凝重,他两人打了老鼻子仗了,都心中了然,这些来历不明的大炮对城内守军来说,怕是极其致命的威胁。
  “今夜,当克之!”
  “然也!”
  两位领兵大将略一合计,便定下计来:“分兵吧。”
  张,邓两人此时亦别无选择,只有分兵各领一支骑军,主动出击。邓承志领兵突袭,抵住奥斯曼人的骑兵主力,张水子则隐忍不发,寻找战机偷袭那些大炮。不论如何,突厥斯坦城万万不能有失。
  张,邓两人独领一军,久镇地方,自然别具战略眼光。此坚城是不容有失的,一旦失守则二十万贼众蜂拥而入,堆积如山的粮食,武器,弹药被瓜分一空,贼众必势大不可制也。后果实在是不堪想象的,那便是万死难辞其咎。
  夜,如水般凄美,又肃杀清冷。
  就在此时,奥斯曼人对这支昼伏夜出,潜伏到眼皮子底下的两万明骑,仍是一无所知的,这便在开战之初,被大明骑军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午夜已过,凌晨时分,正是围城大军最疲惫,最松懈的时刻。
  低喝声中,不闻人声,只有甲胄响动,兵器交击声,城东南三十里外骑兵大军倾巢而出,发起夜袭。两人这一分兵,邓承志分去了最精锐的开原铁骑约三千余骑,志不在杀伤,而在夜袭突击制造大规模混乱。
  既是夜袭闪击,必然兵不在多,而在精,这却正是开原铁骑的拿手好戏。后头,张水子领骑兵军主力,隐忍不发,只得围城奥斯曼大军一乱,他便寻一个合适的战机,卷入敌阵,务必要将那些攻城大炮毁去。
  “出!”
  “邓兄,珍重!”
  邓承志翻身上马,四周围尽是一言不发的开原铁骑,装备精良到无以复加。这支由辽王马城一手建立的骑兵野战军,虽久疏战阵,却历经多年建设,着实武装到了牙齿。并且这支铁骑的人员构成,进来年,补充了大量兵学结业的优秀少壮派军官。譬如开原兵学骑兵科,这是一个很神秘,也很荣耀的所在,能考入骑兵科的都是些什么人呐。
  这些人,有些是从边军,镇军中遴选的下级军官,回炉进学重造的。有些是名门之后,勋贵子弟,还有些是平民出身的子弟,满脑子想着建功立业的少壮派。无一例外,这些人都懂得读书认字,具备高超的战术素养。
  当年,辽王马城给开原兵学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