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骑-第7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计咱?”
  一声冷哼,张水子嘿嘿干笑了起来:“张某奉陪!”
  然而骑兵已进入呼罗珊地区,奋力登上光秃秃山脊上,张水子就越来越吃惊,他终于明白夏国相是如何战败覆灭的了。这地方简直就是穷山恶水,且山势越来越高,越是身强体壮之辈呼吸便越发困难。
  “希律律!”
  驱策着战马越走越慢,奋力登上一处坡地,连战马也难以适应这里的高度,相继出现虚弱的迹象。咒骂声中,一干明骑有些目瞪口呆,瞧着这座陡坡的北面,西面生长着茂盛的灌木,南面则植物稀少,光秃秃的寸草不生。
  “嘿,这鬼地方。”
  “此地便是呼罗珊。”
  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上,最远也就打到这里了,呼罗珊,昔盛唐天宝十年,大唐统帅高仙芝率两万唐军,与大食军队激战于怛罗斯。唐军惨败,大食惨胜,这个怛罗斯城的确切地点,大致便是在呼罗珊附近了。历史出现了惊人的相似,昔年唐军两万精锐远征,如今,张,邓二人麾下的明骑也刚好两万。
  且先前夏国相所部关宁军,八千余骑覆灭于此,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呀。
  “止步!”
  “下马,戒备!”
  傍晚时张部奋力爬上了高坡,将人马藏于北侧山麓的灌木丛中,暂做休整,追击两日夜后已然疲惫不堪。然而复杂难走的地形,对大家伙都是公平的,前头逃跑的奥斯曼骑兵估摸着,也实在是跑不动了。两山之间隔着一块平原,追击的明军,逃跑的奥斯曼骑兵各自休整,相距也不过三四十里。
  此时,便显出开原铁骑与关宁军的差别,所谓的训练有素。张部士卒虽疲惫不堪,夜间扎营,却仍是一本正经的按照操典,侦骑四出,布置警戒线,明暗哨藏于北坡的灌木丛中,随军携带的铁蒺藜也撒的到处都是。细致处见真章,这便是一支常备骑兵军所具备的基本素养,端的是一丝不苟,井然有序。
  夜色凄迷,一轮明月高高悬着,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夜袭也是讲究天时的,这样明亮的月色照耀下,恍如白昼,夜袭便等若是送死。
  三十里外另一处山脊上,奥斯曼人的营地。
  切迪率部逃了两天两夜,也累坏了,然而他手中却死死捏着几张王牌,他是信心满满要故技重施,一等战机成熟了,便返身一击吃掉这部明骑精锐。便如同他的老祖宗曾经做到过的那般,将东方帝国的强大骑兵,歼灭于这片帝国坟场。
  说起半个月前,他是如何歼灭夏部八千骑兵的,便与他手中这几张王牌有关。
  那一日山脊上出现的鬼祟人影,说穿了也不神秘,无非是一支投靠了他的波斯高原骑兵,也便是曾经打败了唐军高仙芝的呼罗珊骑兵。这些土著高原骑兵人数约两三千人,却实实在在是虔诚的信徒,作战勇猛不怕死。
  这些呼罗珊骑兵最大的优势在于,这些骑兵熟悉地形,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了如指掌。切迪手中另有一张王牌,便是从埃及找来的马穆鲁克骑兵,都换成了禁卫军的装束,兵力大约一万两千骑。
  马穆鲁克的原意是奴隶,这些遮遮掩掩的神秘埃及骑兵,到底有多凶悍呐。当年这支凶悍骑兵军团的祖先,曾经在在巴勒斯坦附近的艾因贾鲁,在野战中打败了蒙古大军,这是鼎盛时期的蒙古大军在西征历史上,第一次野战中被对手全歼。
  这场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有多大呐,它标志着轰轰烈烈的蒙古西征浪潮的结束。
  这支埃及骑兵的大获全胜,使得百战百胜的蒙古大军,没有能够攻陷耶路撒冷圣地,并且使得蒙军没有最终涉足非洲国家。因此保护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免遭蒙古大军的彻底破坏,同时也使得阿拉伯文明的中心开始转向埃及。
  颇具传奇色彩的埃及马穆鲁克骑兵,就是这样凶悍的一个军事集团。
  半个月前,切迪就是凭借手里的这两张王牌,又击败了夏国相的关宁军,如今他又要故技重施了。
  深夜,一团乌云遮住了明月,大地变得一片昏暗。
  张水子向后靠在战马柔软的腹部,警觉睁开眼睛,一声低喝:“长风!”
  “破虏!”
  一声低喝,一瘸一拐的邓承志拨开灌木,领着几个亲兵走了过来:“参见张帅。”
  “免了。”
  张水子换了个更舒适的姿势躺着,嘿嘿一笑:“小邓,你怎的跑到前军来了?”
  听到小邓这个称呼,邓承志便有些哭笑不得,军中上下谁敢这样喊他,也便只有这位五尺刀王了。叉着腰喘了几口粗气,强壮如邓承志之辈,也一时难以适应这里高原反应,他又带着一点腿伤,竟有些心慌气短。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伏兵
  “帝国坟场呀!”
  瞧着面前复杂的高原山地,山地之间却又夹着平坦的平原,邓承志心中不免有些凝重,他想起来开原兵学骑兵科,关于波斯北方高原的描述来了。
  “高原骑兵.”
  邓承志的腿伤又疼了起来,亲自领兵打到了这里,他才切实的体会到帝国坟场的真正涵义。
  “张帅,此役”
  话音方落,张水子边干笑道:“你且安心养伤,倘若伤口迸裂就有些难办了。”
  邓承志只好将半截话咽了下去,瞧着这营地周围周周布置,心中对这位张帅是敬服的,姜还是老的辣呀。
  夜已深,明月又从云中走了出来。这波斯高原的夜里寒风四起,五月间仍刺骨的冰冷,不闻人声,只有山风凛冽的呼啸声,风声中却又隐隐传来了靡靡之音,让暗中警戒的明军士卒都竖起了耳朵。
  “呜呜呜。”
  似有若无的一阵阵乐器声传来,张水子闭着眼睛却本能的竖起耳朵,细细品味这敌骑吹奏的曲调,陌生却又有些凄凉。
  “胡笳?”
  “不像,听着像是埙。”
  “胡说,此地贼众怎会吹奏咱们中原的埙?”
  小声闲聊中,张水子却一个激灵,一挥手,周围亲兵赶忙肃静了下来,细听寒风中隐约传来的乐声。
  “是埙,还是古埙,这倒奇了.”
  张水子眼睛一转,心中便十分疑惑,古埙这东西便是在大明腹地,也并非常见,只有一些青楼雅阁的乐师,才精通这种雅致的乐器。张水子有幸听过几回,真真是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其曲调颇有高雅、清丽、悲壮、深沉之意。
  “嗯?”
  他心中便警觉了起来,连大明都少见的古埙,胡人军中怎会有人精通,细听又被他听出些差别。此物和古埙相比更加低沉,凄凉,似埙非埙,似笳非笳,竟是一种十分古怪的吹奏乐器。
  张水子一翻身坐了起来,一声低喝:“地图!”
  左右亲兵,参谋军官赶忙将随军携带的地图,从精心保管的铁匣子中取出,铺开,点燃了几支火把。山风凛冽,火把烈烈燃烧照亮了营地,张水子干瘦的手指在地图上寻找,却难以舒缓心中的困惑。
  “这吹奏古埙的敌骑,从何而来?”
  这问题自然没人能回答,然而从夜间传来的凄凉曲调,却可以敏锐的察觉一个事实,当面数万贼寇之中,混杂着一些来历不明,喜爱吹奏古埙的神秘骑兵。对于一个身经百战的将领来说,这便足以让他警惕了。
  张水子的地理,历史知识,自然不会让他联想到古老的埃及,敌骑吹奏的也并非古埙,而是一种古老的埃及乐器,铃舌。此物与古埙十分相似,不同的是此物通常以象牙制作,吹奏起来音色十分清丽,低沉。
  翌日,清晨。
  经过一夜短暂休整的两军,都恢复了一些元气,两支精锐的骑兵都携带了大量马匹,换马不换人,都还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激战爆发。奥斯曼人的大维齐尔切迪,在战术,战法上是做了精心准备的。呼罗珊这个地方,便是波斯北部的高原地带,为何叫做帝国坟场,让古往今来多少强盛的帝国饮恨于此。
  因为这个地方的地形很奇特,从哈萨克草原往西南,便是呼罗珊,大军进至此地便会被重重山脉所阻拦,以至于寸步难行。等到步骑大军越过重山峻岭,爬上了海拔两三千米的高峰,穿过山脉,面前却突然一片开阔。
  穿过山脉的步骑大军,很快竟来到了一片平坦,对骑兵作战极其有利的高地平原。想象一下疲惫的帝国大军,正受困于强烈的高原反应,人困马乏的时候,突然面临着汹涌而来的高原骑兵,焉能不败。
  开城九年,五月。
  反叛的奥斯曼首领切迪,以所部少量骑兵为钓饵,在呼罗珊地区伏击明军。一路追击的明军发现返身迎战的敌骑,兵力不足,便予以追击,而奥斯曼人的精锐骑兵且战且退,意图在两山之间,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带,围歼明军。
  切迪命令投靠他的突厥骑兵,在中路抵住明骑前锋,而呼罗珊骑兵,埃及马穆鲁克骑兵在两侧埋伏。他亲率一万近卫骑兵作为预备队,形成一个口袋阵,这个阵型已经说明了切迪的战略意图,他是要全歼开原铁骑的。
  当是时,切迪帐下有各族精骑三万,明骑两万,在兵力是占据绝对上风的。在战术上,这几乎是半个月前,夏国相所部孤军深入,惨遭围歼的翻版,又或者说是千百年来这片帝国坟场的丑陋真容。
  清晨,寒意正浓,战马的嘶鸣声在山间回荡。
  一夜休整后精神大振的明骑整备军械,翻身上马,肆无忌惮的挥舞着马刀,冲向那支敢于返身迎战的敌骑。在两山之间地势平坦,霜降而又湿滑的高山草地上,敌骑一触即溃,明骑紧追不舍,杀气腾腾的撞进了口袋阵。
  踏踏踏,张水子胯下战马在平坦的高原上,优雅的迈着小碎步,前后左右全是红衣红甲的骁勇骑兵。脚下两山之间这一片空旷的草场,五月间青草才刚发出嫩芽,霜降过后尤为湿滑,大家伙都小心翼翼的。
  随着明骑大队主力进入平坦的草场,远处,两侧的山脊上,灌木之间出现了鬼鬼祟祟的人影。战马不安的嘶鸣声中,张水子小眼睛滴溜溜的转着,他总算明白,夏国相是怎样战败的了,无非是伏兵四起被围歼了。
  到巳时一刻,日上三竿时,敌骑包围之势已成。中路一股手持弯刀,包着头巾的波斯骑兵杀了出来,两侧山脊上,灌木中蛰伏多时的骑兵,战马纷纷起身,成群结队又居高临下的冲杀下来。风萧萧,马蹄声,喊杀声震天,成三列纵队行军追击中的明骑,停了下来。
  红色衣甲的行军队列中不闻人声,只有一个个腰杆笔挺,安坐于马上的年轻大明勇士竟神色如常。从战术上来说,切迪已经做到极近完美了。然而他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严重低估了开原铁骑的战斗力。
  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御敌
  寂静的波斯高原,敌骑自四面八方蜂拥而出,中路,两翼都有大批骑兵冲出,包围之势已成。明骑深处两山之间平坦的草场上,身后便是光秃秃的山坡,逃之不及,前方两翼全是冲锋中的敌骑。
  身处绝境,那红色身影的铁骑,竟不动如山,便如同一尊尊泥塑的雕像。
  “整备军械!”
  一声声嘶吼突兀的响了起来,轰隆的马蹄声中,夹杂着辽东口音的号令。
  “换马!”
  哗啦,张水子亲率的大军前锋,三千铁骑纷纷翻身下马,就地将疲惫的驮马抛弃一旁,翻身跨上养精蓄锐的战马。张部铁骑在贝加尔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