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8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喧闹中,千余天山马匪亢奋了起来,纷纷打马冲出了山谷,便如同百年前他们的祖辈那般,朝着明国人的商队围追堵截。大明的商队是沿着山脚行进的,情报早已查清了,商队中只有几百骑兵护卫,剩下的都是商人,辎重,辅兵,民夫。
对于大明的商人,民壮,马匪们是压根不会放在眼里的,世世代代多少年了呀,中原来的商人就是一只只待宰的肥羊,大明的民夫就是一群懦弱的农夫,瞧见杀气腾腾的马匪,便只会尖叫着四处乱跑,或抱头蜷缩在地,瑟瑟发抖的任人宰割。
天山道,孙之杭骑在马上,看看一望无际的山川,再看着自己的辎重队伍排成一条线,沿着山脚绵延而行。那种行走在天地间的感觉,让人感到很壮观、绚丽,那像有一种征服大自然的成就感。
看到队伍行进有些慢了,便大声吩咐道:“快走,快走。”
“都精神着点,去人,叫后面的跟上来,不要把命搭上了。”
古往今来但凡是长途行军的辎重队,都是最脆弱的队伍,一是行动迟缓,而是长途系行军不免要拉成长长的纵队,首尾相连几十里也是有的。这样的一字长蛇阵一旦被骑兵袭击,下场通常是很惨的。
孙之杭话音方落,前方山口处突然响起几声怒吼,厮杀喊叫声。他心里咯噔一下,后头也响起杂乱的马蹄声,一瞬间天山脚下的沉寂被打破,来无影,去无踪的马匪突然成群结队的出现在他面前。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拉成一字长蛇阵的辎重队伍慌乱起来,再想建立防御可就晚了。
心中一沉,孙之杭手心里冒了汗,只稍一阴沉便嘶吼道:“撤!”
遭遇伏击,家学渊源的孙之杭首先想到的是聚拢部下,边打边撤,将派出去的侦骑收了回来,并开始抢占制高点。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还击
“上山!”
又一声嘶吼,遭遇伏击的明军骑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战术素养,边打边向两边的山坡上撤退。一个训练有素的明军骑兵,从遇袭,到打马闪避找掩体,上山占领制高点,还击,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一炷香的时间。
然而明骑人少,贼众太多,一时间乱成一团的辎重队乱了起来,前中后部为了自保各自聚成一团。绵延数十里的行军纵队,很快断成了十几截,喧闹中受惊的骆驼,马匹开始四处乱跑,到处是一片兵荒马乱。
辎重队,后部。
“跑!”
骤然遇袭,落在队伍最后的十来匹驮马,百十人组成的商队慌了神,面对汹汹而来的大股马匪,慌乱间四散而逃。几个穿着羊皮袄的青壮慌乱中,还想去收拢受惊的托马,挽救马背上贵重的货物。
“不要了,不要了,快跑!”
情急下朱勇发了急,生死关头嘶吼着,连拉带拽着身旁的几个宗族子弟,连滚带爬的往人多的地方发足狂奔。轰隆的马蹄声震耳欲聋,黑巾蒙面的马匪很快淹没了这支小小的商队,马刀落下几颗人头冲天而起,鲜血喷溅。
“跑,跑!”
骤然遇袭的后队,慌乱间人们本能的扎堆抱团自保,却又助长了马匪的嚣张气焰。千百年了,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原商人,便是如此羸弱的群体,便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但凡有几个骨头硬敢反抗的,下场通常死的很惨。
这条天山道,古丝路是一条财富之路,同样是一条白骨累累的断魂路。朱勇的商队落在最后,首当其冲被汹涌的马匪淹没了,几个宗族子弟转眼之间,变成了马匪的刀下亡魂,半生心血购置的货物连同驮马,一同化为血泊中的残肢断臂。
“东儿,三儿!”
几个宗族子弟倒了下去,朱勇一声撕心裂肺的嘶吼,红了眼,从怀中猛的拔出两只短铳,返身疯狂的冲向马匪。砰,砰,两声清脆的铳响,马匪却丝毫未受影响,发出野兽一般的嚎叫声,挥舞着雪亮的弯刀猛扑过来。
硕大的马头,滴血的弯刀越来越近,朱勇红着眼取出火药袋,铅子想要装填火铳。然而忙中出错,越着急便越是慌乱,手脚都不受控制的哆嗦着。平日里苦练的装填,枪法都似乎忘了个干净,脑中早已是一片空白。
“呀喝喝!”
黑色的马匪越来越近了,朱勇心中已然绝望,腿上一软扑通坐在地上,此时便宛如一个死人了。
“罢了。”
一声哀叹,倒霉的小商人放弃了无谓的抵抗,便如同千百年来葬身于天山道的大明商人一般,认命了。
“这一趟,不该来的。”
“马匪抢够了,会走的吧。”
生死关头他心中生出些奇怪的念头,希律律,马匹的嘶鸣声响起,那冲过来的马匪骑术了得,驱策着黑色的战马横冲直撞,一个硕大的马头喷着白气,奋力扒拉着地面,径直冲可怜的小商人撞了过来。
希律律,生死关头朱勇却突然一个趔趄被人踹倒了,这一踹让他变成了滚地葫芦也清醒了过来。一睁开眼睛,却只瞧见一个人影斜斜冲了过来,手中抱着一根破甲枪,从下自上猛的那么一捅。噗,蒙面的马匪发出惊天动地的惨嚎,竟被一枪捅穿了小腹,尖细的破甲枪从小腹刺入,一股黑血喷射了出来。
“走!”
一声低喝,朱勇被一条矮壮敦实的汉子,连拉带拽的往后跑,两个人手脚并用十分狼狈的逃开。
砰砰砰,四周围响起一阵杂乱的铳响,硝烟味呛的人喘不过气来。
“横队,横队!”
“往前站,往前!”
熟悉的汉话嘶吼声中,大难不死的朱勇手脚不受控制的颤抖着,一股大力袭来不由自主的被挤出横队,又被人拽到后头了。好不容易定了定神,他才赫然发现身处一座车阵之中,前后左右都是朝着火枪,兵器的同胞在嚎叫,在奔跑。他身在车阵之中,四下张望,竟发现这处用马车,货物围城的圆阵竟似模似样,像极了一座小型军堡。
“射击!”
噼啪,前头响起一阵密集的铳声,弥漫的硝烟升腾了起来,枪声从杂乱突然变得密集起来。慌乱过后,中伏的辎重队组织起一个防御圆阵,冲着后方来袭的马匪胡乱放了一阵枪,渐渐的竟然打起排枪来了。希律律,马匹的嘶鸣声中,不远处几个正在怪叫的马匪连人带马被射成了筛子。
“往后退,退!”
“上去,上!”
一轮排枪过后,前排的人慌忙后退,手忙脚乱的取出火药,铳子,通条开始装填,后排的人慌忙不迭的往前走。朱勇用力擦了擦眼睛,瞧着前头硝烟弥漫处,约三四十人组成的一列横队,依托着马车将枪口伸了出去。
三四十人中有几个穿红色军服的,十分扎眼,必然是辎重营的官兵无疑,剩下的有些是商队雇佣的护卫,还有几个胆子大的民夫。这火枪横队一成,又有掩体依托作战,朱勇终于定下了心神。
“稳住,稳住!”
那几个辎重营的官兵可不管朱勇是怎么想的,眼看着正前方山道上骑兵滚滚而来,竟已欺进了五十步之内,似乎连战马的喘息声他都能听到。
“射击!”
下令开火的声音很大,几乎是用吼出来的,哪怕是有战马轰鸣声阻挡,朱勇还是清晰的听清楚了这两个字。再一次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命令,车阵中的一些商队护卫竟越战越勇,亢奋起来了。
再恍然时,朱勇竟发现他已泪流满襟,心头一颤,他曾经最害怕听到的就是这两个字,久远的记忆变得清晰了。十年前在新兵营的那些日子,每次伴随着这两个字出现,就会有一个表情狰狞的大明队官,提着一根枣木棍恶狠狠的朝他走来。
“呃!”
朱勇硬生生打个寒噤,好些年没有再见听过这两个字了,天山脚下的山路对骑兵来说,并不宽敞,因此从后方来袭的马匪非常密集,不到五十步的距离,大明人的火枪也不用瞄准,直接排成横队开枪射击就行了。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勇猛精进
噼啪,四十多发铅弹划破空气,发出了尖锐的呼啸声,然后狠狠的扎进了骑兵的身体。惨叫声此起彼伏,十多个骑兵冲在最前头的马匪被射中,剧烈的疼痛让战马顿时就发狂了,发疯的将马背上的人掀翻。
山脚下一个小小的马车圆阵,人不过百,枪不过七八十条,组成两排不停齐射的横队,依托有利地形加上掩体,竟阻挡住了过千马匪的伏击。朱勇一时间瞠目结舌,一哆嗦,才发现他随身携带的两把手铳,慌乱间丢了一把,慌忙将剩下的一把手铳装填了起来。
“上,上!”
“列队!”
一些明军辎重队军官的嘶吼声中,朱勇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发软的双腿竟变得有力了,一个箭步蹿了上去。短兵相接处,几十杆长短不一的火枪平端了起来,长的一米半,短的只有半尺,看起来十分滑稽。
“射击!”
噼啪,便是这样长短不一的数十杆火枪齐射,威力竟也十分惊人。当面马匪顿时被射的惨叫连连,哪里还有刚才的那一往无前的气势,一个个都被吓破了胆,一眨眼的功夫,四十个人就剩下自己这几个人。吓得剩下十来个马匪不管身边有没有人,拼命的挥舞着战刀胡乱的劈砍。
砰,朱勇平端着手铳一搂火,也不管打没打中,便狂叫了起来:“打,打,狠狠的打!”
退后,装填,他平时苦练的装填技巧发挥了用处,身处同胞兄弟的环绕之中,他装填的动作渐渐灵巧了起来。不久,各式型号杂乱的火枪又平端了起来。
有些是开城初年制式的短火枪,有些是马战使用的大喷铳,还有几杆最新型号的步兵制式燧发火枪,中间还夹杂着一杆小手铳。这些火枪长短,型号不同,射程威力自然也不同,然而在不足五十步的距离上,却神奇的组成了扇形覆盖火力。
“射击!”
弥漫的硝烟中,火光闪现,长短各异的火枪猛的一震,几十颗大小不同的弹丸便激射了出去,却都是同样的灼热犀利。
此时,同样遇到伏击的前队也陷入了激战,战况却和混乱的后队截然不同。经过了遇伏时的混乱,训练有素的明军骑队回过神来,很快便扭转了不利的战局。
“下马!”
“下马,走!”
大半个营的河西镇军骑兵队,在山路上骤然遇到伏击,常年艰苦的训练收到了成效,第一时间并未停下来等死,而是纷纷打马向山上躲避。同时抢占了一侧山坡上的制高点,翻身下马纷纷解下制式火枪,以步战姿态迎敌。
大明铁骑,下马步战这一招是和八旗兵学的,也是辽王马城建军理念中重要的战术素养之一。早在马城开原起兵时,就极为重视骑兵的步战能力,一支没有步战能力的骑兵,其功能性就要打个折扣,譬如在攻坚战中的表现十分无力。
骑兵能不能步战甚至攻城,自然是能的,八旗兵便是下马步战的好手,只是没人会去做这么蠢的事情,将宝贵的骑兵投入到无意义的攻坚战。然而真到了需要大明铁骑下马步战的时候,战斗力也是十分恐怖的。
翻身下马,藏身于灌木丛中的镇军铁骑,战术素养比那些辎重兵,民夫强悍了不知多少。一炷香,已经各自找好了掩体,躲过了前方伏兵的一轮火力急袭,并开始纷纷举枪还击,单兵素养可说是极其出色的了。这便是大明开城十年,帝国鼎盛时期镇军骑兵的战斗力,可说是十分强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