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骑-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文朝错愕道:“那两军阵前,该听谁的?”
马城点头,这便是京营另一大顽疾,官太多,只是领军的侯爷就有十几个,上面还有几位国公,真打起来便是职权不明,指挥体系陷入混乱。从成祖时起,大明军制便痴迷于大兵团编制,时至今日,京营这个超级大兵团终彻底糜烂,无药可救了。
过不多时,英国公遣人相召,请酒洗尘。
入夜,内城英国公府上。
马林父子执下属之礼请见,英国公张维贤亲迎。
这位英国公年纪可也不轻了,头发花白,身材遗传了英公国家的魁梧,常年执掌中军都督府,京营兵权,人自然是极威严的。此时便知在大明朝出身,门第的重要性,马林虽是新晋伯爵,执的也是下属之礼,在堂堂英国公面前却也能坐的稳当,盖因马氏先祖马芳也是一代名将,功勋之后。
若换成个平头百姓出身的伯爵,在英国公面前坐的怕是没这么稳当了。
国公府邸自是规矩森严,走错一步都是失了礼数,马城安坐在下首仍觉有些压抑,这便是国公爷的威压了。马林的年纪在英国公面前只能算晚辈,在府外执下属礼是给人看的,进了内宅便要重新见礼,执晚辈礼,大明朝的礼仪之繁琐也便是如此了。
张维贤倒十分和气,笑着道:“开原伯不必多礼,昔年老夫与你父同朝为官,也算投缘,不是外人。”
马林自是不愿失了礼数,命马城上前行礼,寒暄够了才摆酒上菜。马城看着精气神十足的老国公,突然懂了,为何这大明一朝,京畿之地从未闹过兵变,答案便是眼前这位老国公了。勋贵是大明立国之本,英国公这样的勋贵之家,是永世不会背叛皇家的,勋贵,是对大明最忠诚的一群人。
在英国公面前谈兵变,便是对这老人家的侮辱,也是对忠诚的侮辱。
请了酒,张维贤笑道:“你父子好大的威风,老夫只问一句,先皇待你父子如何。”
马林慌忙放下酒杯,垂首答道:“回国公爷,先皇待我马氏恩重如山。”
张维贤满意笑道:“这便成了,吃酒!”
马城不敢作怪眼观鼻,鼻观心,拿起酒杯浅浅尝了一口,胸中突然热血澎湃,此刻方知忠义二字,在忠君之士心中的分量。便如同老父一般,将神宗皇帝看的比天还大,虽有些迂腐却着实感人,这便是至情至性。马城毫不怀疑若有一天起兵反明,便过不了老父亲这一关,谋反,简直便是痴人说梦。
张维贤终究是年老体衰,饭量很浅,只用了些素菜便放下筷子。马城也不敢失礼,只得看着满桌子的好菜苦笑,见个国公都战战兢兢,也不知道那些穿越众如何能做到在皇上面前谈笑风生的,兴许是神经比常人粗大许多吧。
放下筷子,马林沉吟着道:“敢问公爷,明日朝会所议何事。”
张维贤重重的喘了口粗气,冷哼道:“一干跳梁小丑,请罢矿税。”
马林有些错愕,小心问道:“国公爷,罢矿税这都议了好些天了吧,还没个章程么。”
张维贤又重重的喘了口粗气,叮嘱道:“明日早朝,你父子不可多言,只管听,只管看,不必多事。”
马林恭恭敬敬答应了,又陪着国公爷说了会话,便告辞了。出了国公府,马城心情莫名其妙的好了起来,见了英国公,开原马氏便正式成为大明勋贵中的一员了,或许是多了一种从前没有的归属感,心情颇佳。老父也是挺胸抬头,满面红光,让马城心中也颇欢喜,方体会到光宗耀祖的滋味。
光宗耀祖,那是一种从灵魂深处的满足,尚有几分荣耀。
翌日,朝会。
五更起沐浴更衣,破晓时动身,日出时上朝,这朝会也是个体力活。走西长安街至朝房,朝钟朝鼓响时,走右掖门入紫禁城,官军旗校先进,文武百官后进,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站班,文官站东边武勋站西边,在御道两侧相向而立,是为起居。马城的品级自然是站在武勋队列最后一排,还是特旨朝会的,跟着大队朝臣三拜九叩,也有些晕头转向。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朝会
三拜九叩过后皇上才现身了,于华盖之下落了座,文武两班朝臣进御道,再排班。
马城也算大开了一回眼界,偷看着远处华盖之下一本正经的天子,隔的太远是万万看不清的。环顾左右觉得十分荒谬,怕是有些朝臣隔的太远,这辈子也看不清皇上长啥样吧,原来大明上朝不是在大殿之内,而是在金水桥,野史害人呀。这处隔的太远也有好处,马城还能手搭凉棚往前面看。
只能在文官队列里看到周老大人的身影,还有最前排一位身材瘦小的大员。
当朝首辅,文官之首,这瘦老头便是大名鼎鼎的叶向高了,仿佛泥塑的雕像站的一本正经,面无表情。
朝会起,马城又开了一回大眼界。
原本还担心隔的太远听不清楚,前面很快站出来一位潇洒英俊,嗓门很大的青年,照本宣读,这位大人嗓门够大,连马城也能听的清清楚楚。于是心中恍然,原来如此,朝会上本参奏并不需要老大人们扯着嗓子吼,而是有专人拿着奏章代为朗读,这位仁兄嗓门真是够大的呀。
凝神细听,心中冷笑,上本请罢矿税的户部给事中,这便是东林马前卒了。
“今矿税使四出,有司逮系累累,诸阉益横,所至剽夺。”
一本奏章念了小半个时辰,念的马城忍不住打哈欠,实在是听的似懂非懂,总也知道是又臭又长,喷了个唾沫横飞。
正哈欠连天的时候,周围突然爆出一声大喝:“善,臣附议!”
马城打了一跳困意全消,眼看着一班文官象打了鸡血,扯着嗓子暴喝:“臣附议!”
一阵喧嚣,大嗓门震的马城挖一挖耳朵,众正盈朝呀,老大人们中气十足,这嗓门不比年轻人差。喧嚣声中,只能看到周老大人和十几个文官,一言不发,周老大人更是一本正经的装聋做哑,倒像是睡着了。除了这十几个文官,余下的多半是东林君子了,人人皆是一面愤然。
一声鞭响,礼仪官朝空处抽了一鞭子,喧嚣声逐渐平息。
马城松了口气,再吼下去便像是菜市场了,实在是有辱斯文,却没料到又一本奏章递了上去。
“宝井一开,兵端必起,利归群小,害遗国家!”
又是一番长篇大论,马城整个人都呆滞了,终于明白神宗皇帝为何四十年不上朝了,这哪是朝会,这分明是疲劳审讯吧。众正盈朝呀,这奏章一本一本的这么念下去,一年半载也念不完吧,这架势是把皇上当犯人审了,这不就是后世最恐怖的疲劳审讯么。看这架势皇上要是不下旨罢矿税,就得一直这么耗下去。
偷偷看一眼华盖下的皇上,仍是双手扶膝动也没动过,像是泥捏的一般。
两个时辰后,马城忍不住活动着手脚,脚都麻了,十分佩服这位十六岁的皇上,保持一个姿势坐了两个时辰,太难了。第四本请罢矿税的奏章读完,终于退朝了,还有不知道多少本奏章雪片一般递了上去,厚厚的一叠奏章令人头皮发麻。
华盖起,退朝,诸位大人像打了胜仗一般,扬长而去。马城是等着皇上召见的,散朝之后也只能侯着,慢慢挪到老父身边,搀着老父进了直房,等候宣召。父子二人相视苦笑,这便是众正盈朝的天启二年。
马林苦笑:“圣上不易呀。”
马城深有同感,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天子,也不知他怎的枯坐了两个时辰,这比和建奴打仗还累。本以为还要等上一阵,却没料到只过了片刻,便有太监来传旨,宣开原伯马林父子上书房觐见。
马林微一错愕,有些激动的跪拜:“老臣领旨,谢恩。”
马城心中也是一动,可以肯定这位十六岁的皇上,尚武,这是打算整军备战了。左右等候觐见的文武大员,侧目以对,马林却傲然站起身来,老脸涨的通红,任谁都知道开原伯在天子心目中的分量,不一般。
搜身,连鞋子头发都没放过,上书房,马城已然是第二次来了。
入上书房,大礼叩拜,上首传来一个稚气的声音:“马卿平身,赐坐。”
马城小心谨慎站了起来,抬头看到一个半大的孩子,虽老气横秋却藏不住稚嫩,嘴唇上还长着细嫩的胡子茬呢。搀着老父在下首坐好,便只能呆看着龙案上,堆成山的奏章发呆了,这真真是疲劳攻势了。
天子似是极为兴奋,笑着道:“马卿比魏朝所言年轻些呢。”
马林慌忙道:“老臣四十有八,不敢欺君。”
少年天子又雀跃道:“马卿不必拘谨,魏朝,传膳。”
马林受宠若惊慌忙大礼参拜,马城也只能跟着跪下,心说到底是个孩子呀,在上书房传膳不合规矩吧。少年天子却兴致高涨,命人摆了碗筷,过不多时,久没见面的魏朝提着食盒从外面进来,此时,这少年天子方有些孩子气了。宫中用膳,自是要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还要小心不发出声音。
用过了膳净了手,天子终期待道:“马卿,开原如今有多少兵,可否一战收复辽沈,朕要听你亲口来说。”
马城精神一振,心知这位少年天子是个有主见的,并没有被王化贞那班东林嘴炮忽悠住了,少年老成呀。
马林沉吟良久,正不知该如何说,马城顿首道:“回皇上的话。”
天子看了过来,兴冲冲道:“开原马五,朕知道你,魏朝说你是不世出的名将之姿,起来吧。”
马城只得平身,恭敬道:“回皇上的话,开原有精兵两万,守城有余,进取不足。”
天子微有些错愕,狐疑道:“卿不是说要献捷,以三千铁骑在沈阳城下斩首六百,你敢欺君。”
马城惶恐道:“臣不敢,臣借地利以三千击两千,攻其不备,斩首六百,然自损二百,建奴凶猛,臣不敢言速胜。”
手心里捏着把汗,眼看着少年天子笑意收敛,不再是先前那样兴冲冲的。
良久,天子才失落道:“以多打少又占了地利,还折损了两百骑,建奴真有如此凶悍么,王化贞可不是这样说的。”
马城父子齐齐松了口气,这位天子是知兵的,终究是先帝的骨血呀。
果然,少年天子很快冷静下来,又说了一番劝勉鼓励的话:“马卿是皇祖父信重的人,又屡立功勋,至今又守好开原,朕不吝啬爵位赏赐。”
第一百六十七章 密谋
马林果又表了一番忠心,方知机退下,与天子独处半个时辰,说这些话已是超规格待遇了。大明天子是很繁忙的,才出上书房,便看到司礼监太监抬着一个大箱子,将各类奏折抬进了上书房,多是急需处置的紧要事。算一算每天从各地送至宫中的奏折,少说也得有千八百份了。
马林气的脸色发青,送进上书房批复的奏折,本应是由内阁先行遴选的。
遴选过后仍堆了一大箱子,诸位阁臣,首辅叶向高,这是存心恶心皇上,这箱子里怕不都是请罢矿税的弹章吧,来势汹汹呀。
两人出了正阳门,转去周永春府上,递帖子求见。
周永春不是坐堂官,早在府中后院备了酒席,寒暄起来就更不是外人了,如今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铁杆盟友。马城细看周老大人脸色,脸色红润,心中不免赞叹这位齐党元老,老当益壮,之前在朝会上泥人一般一言不发,颇有些唾面自干的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