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重塑盛唐-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旧迎新,新桃换旧符,这不就是象征着朝廷的新气象,暗喻了当今皇帝的改革吗?

    听到海无影读完,孟忆襄喃喃地重复了一遍道:“这首《元日》言简意赅,又贴切新年,能让读者感受到,这些都是他们身边之事,而且,这首诗的意境中也含有深刻哲理,正如前面唐大哥之言,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落没事物。”

    “好,太好了!”鱼海棠高兴道,“我一会就去安排,有了唐大哥这首《元日》,我们这个部门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

第一百九十七章 眼力

    第一百九十七章眼力

    “海棠,唐大哥的这首《元日》的确写得不错,就作为新年诗词的压轴大作吧。”

    “嗯,这个当然。”

    “好,那就只剩下时政篇幅。”孟忆襄看向海无影,眉目间似乎也在笑着,“唐大哥,这事就拜托你了。”

    “襄儿,怎么和我还客气上了啊?”海无影笑道,“再说了,我也是中华报行的一员嘛。”

    “哈哈。”事情得以解决,鱼海棠心情颇好,立即插话道,“孟大主编,唐公子也是我们报行中人,你怎么就偏偏和他客气,对我却总是横眉冷对呢?”

    “有吗?”孟忆襄知道鱼海棠的用意,故意愣道:“我怎么不记得了?”

    “没有吗?”

    “当然没有,我对我们的鱼主编一向是毕恭毕敬地。”

    “还毕恭毕敬?我怎么一点都没感觉到啊。”鱼海棠转头又对王酒胡撒娇道,“王先生,您是长者,您来给评评理。”

    孟忆襄随即赞同道:“对,王先生公正,我也来听听。”

    “这理嘛,还得唐公子来评。”一个是未来的皇妃娘娘,王酒胡自是不敢得罪,另外一个又是伶牙俐齿,王酒胡也不想得罪,所以只能将皮球踢给了海无影。

    “我?和我可没关系,王酒胡,人家海棠姑娘可是在问你啊。”

    王酒胡讪讪一笑,岔开话题道:“各位,时候不早了,我在东市新开了一间酒楼,不如一起去那里吃晚饭吧。”

    “好啊,王先生,你是长安首富,得请我们吃大餐哦。”

    “鱼姑娘,好说好说。”王酒胡心里松了口气,“唐公子,您有时间赏光吗?”

    “好,大家都去,我们报行自组建以来,还没有在一起吃过饭。”

    沿着宽阔的大道,一行五人径直北行,到了东市门口,则改由王酒胡带路,向东而去。

    腊月的傍晚,天气寒冷,冷风阵阵,时不时地吹过。

    抬头西望,只见天边的晚霞渐渐地隐去,黄昏,已经在风中悄悄地降落下来。

    饶是如此,东、西两市的夜市却是人流攒动,热闹非凡,无论有钱没钱,百姓们都在积极地准备年货。

    进入东市,众人明显放慢了脚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蜿蜒而行。

    孟忆襄一边走一边感叹道:“夜市的开放乃是明智之举,不仅让长安城的百姓在夜晚多了一个去处,也增加了这些商人的收入,使得京师渐渐恢复了生机。”

    “不错。”鱼海棠附和道,“闲暇之时,我也喜欢来此逛逛。在我看来,这是官府为我们百姓所做的唯一善事。”

    “两位姑娘,开放夜市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啊,我听说,为了此事,朝中一度争论不休,认为违反了祖宗之法,最终还是当今皇上力排众议,坚持开放两市并打破了传统的坊市制度。现在看来,其好处甚多,除了刚才你们所说的两点之外,连官府的税收也增加了不少。”

    “是吗?王先生。”鱼海棠笑道,“没想到这皇上还有如此眼力。”

    孟忆襄哼道:“这不可能。”

    “不可能?”王酒胡愣道,“孟主编,什么不可能?”

    “当今皇上昏庸无能,除了会打球,哪里能想到这些利国利民之举,我看啊,一定是朝中另有高人。”

    王酒胡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海无影,接着道:“孟姑娘,此事应该不假,你知道,我与朝中不少要员关系颇佳,他们之言应该无误。”

    孟忆襄摇摇头道:“我还是不信。对了,王先生,以你之见解,你会相信吗?”

    “孟姑娘,以前我不信,但现在嘛,我绝对相信。”

    “为何?”

    “孟姑娘,你还记得今年三、四月之间,广为流传的太宗帝仙灵一事吗?”

    “当然记得,莫非,莫非王先生认为那些传言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我并不知道。但是,我从和我相熟的那些官员口中得知,重生之后的皇帝和之前的皇帝大不一样,甚至可以讲判若两人。孟姑娘,不瞒你讲,我认识皇上也有些年头了,和你相比,我对皇上的认识应该更多。所以,我才认为那些官员之言并无虚假。”

    “有这可能吗?”孟忆襄想了想道。

    对于王酒胡,孟忆襄还算认可,虽然他是一介商人,但给孟忆襄的感觉是,王酒胡乃是一位有诚信讲信誉的商人,因为王氏商行在民间的口碑就是如此,这是整个京师百姓共同认可的。

    “这种可能的确微乎其微,但事实却是如此。至于其中的原委,我也不明。”说到这里,王酒胡再次看了看海无影,之后又道,“孟姑娘,虽然我是一名商人,但也是大唐之人,我自是希望如今的大唐能够像太宗时期一样,国富民强,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所以,我认为,中间的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传闻出现之后,我朝出现了一位明君。”

    “明君?”孟忆襄的语气中明显带着嘲讽的味道。

    “孟姑娘。”王酒胡正色道,“打破坊市制只是皇上变革的第一步,而北司集团的覆灭则代表了皇上收回大权,力图变革的决心。孟姑娘,拭目以待,文德二年一定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年份。”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定位

    第一百九十八章定位

    此时,一轮圆月从天边缓缓升起,取代了最后一抹夕阳。尽管月亮周围围绕着不少黑雾,但那些不成气候的黑雾终究没能挡住月亮之光。

    和太阳的光芒相比,这点月光原本算不得什么,然而,正是这道微不足道的月光,在渐行渐近的夜色中显得皎洁明亮,使得夜幕降临之后,世上并没有被黑暗所笼罩。

    王酒胡新开的这间酒楼名叫“铜鼎炉”,顾名思义,铜鼎是用铜为材料铸成的鼎状锅,铜鼎炉则是将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放在一起煮烧的器皿,因此,可以将其称为古代的火锅。

    “王先生,你的这间酒楼是‘古董羹’啊。”

    王酒胡点点头道:“鱼姑娘说得对。”

    鱼海棠所说的“古董羹”也叫暖锅,乃是古代人对火锅的称呼,因投料入沸水时会发出“咕咚”的声音而得名。

    火锅历史悠久,作为中国传统的美食,从三国时起,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其作品《问刘十九》中写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的人们吃食火锅的情景。

    和外面的热闹场面相比,酒楼里面虽然也有不少客人,但还是显得冷清了许多。

    进入酒楼,王酒胡招呼海无影等人落座,并让人取来了四份菜谱道:“公子,你们看看要吃些什么?”

    “我要吃羊肝,香竹荪干,腊鹅掌金豆,还有,还有小牛舌。”鱼海棠首先叫道,不过,她很快又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小牛舌啊,这么贵,就算我一年的工钱也吃不了几片。”

    海无影微微一笑:“鱼姑娘,喜欢吃啥就点啥,我们也只是偶尔腐败腐败,更何况,这不是有长安首富在吗?”

    王酒胡打哈哈道:“公子见笑。”

    “对,对,王先生,我们随便点什么都行吗?”鱼海棠又一次确认道。

    “当然,难道我王酒胡还敢在鱼姑娘面前胡说八道?”

    “好,好,那我就不客气了,王先生,我点了。”

    虽然配菜不多,但都很精致,也很昂贵,其中有不少菜肴都是鱼海棠和孟忆襄没有吃过的。

    众人边吃边聊,说来说去,话题始终围绕着“昂贵”一词。

    “王先生,你这里的菜肴如此昂贵,会不会影响客源啊?”

    “鱼姑娘,我们这里的客人的确不是很多。”

    “那为啥不便宜点,让大家都能来这里消费?”

    “哈哈,这是生意场上的定位问题。”

    “定位?”

    王酒胡笑笑,解释道:“客人的消费层次差异很大,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意愿也都不一样。有的人希望花最少的钱能够吃饱,有的人不在乎钱,他们希望吃到最好的食物。按照唐公子之言,就是受众群体有所不同。所以,在我们商行的餐饮行当中,有高中低三种档次的酒楼,这就好比我们报纸的读者群,有些人喜欢看时政要闻栏目,有些人喜欢看诗词歌赋栏目,只有在细分受众人群之后,才能满足客人的不同需要。鱼姑娘,来这间酒楼消费之人都是有钱人,他们除了追求饭菜的味道以外,更重要的是来此享受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说得难听点,就是满足一下这些人的虚荣心,在他们看来,经常出没这种场所之人似乎都会高人一等。”

    “虚荣心?”鱼海棠自言自语道,“我还是不要常来,不然可就俗气了。”

    王酒胡继续道:“高档酒楼就是专门为他们这些人开设的,因此,菜肴的价格是一文铜钱还是一两纹银,并无差别,更有甚者,同一道菜如果标价一文则无人问津,而标价一两、十两,反倒会供不应求。”

    鱼海棠想了想道:“有道理,王先生不愧为京师首富,对于生意之道弄得如此明白。”

    “哪里,哪里。其实,这些都归功于唐公子的教诲。”王酒胡喝了一口酒,充满敬意地说道,“之前,虽然我在生意场上滚打摸爬了几十年,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却从未认真思考过,也没有好好进行过总结。在得到公子的指点后,我才渐渐地体会到,生意之道和其它学问都有相通之处,正如本朝学者韩愈所言,术业有专攻,没有人可以识得天下全貌,同样,任何一间酒楼都不可能包罗万象,我这间铜鼎炉就是专门为有钱人开的,换而言之,就是说铜鼎炉只做这些人的生意,尽管这些人的数量不多,但却是高消费人群,完全可以支撑铜鼎炉的开销。唐公子,您说呢?”

    海无影赞同道:“王酒胡说得不错,世上之万事皆通。商道、兵道、武道,乃至治国之道,说穿了,其实也都是大同小异的。”

    “生意之道也和治国之道有关?”鱼海棠感叹道,“唐公子,你要是皇帝,那我朝不就会蒸蒸日上了吗?”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帝位

    第一百九十九章帝位

    “皇帝?海棠,别瞎说。(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尽管有过同样的说法,但在酒楼这样的公共场所,哪怕是位于封闭的包房内,孟忆襄还是下意识地阻止道。

    “大主编,不用这么小心吧,这里可是王先生的酒楼。”鱼海棠看上去理直气壮,不过还是情不自禁地四下看了看,生怕有旁边有人偷听。

    在古代,仅凭这句“大逆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