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重塑盛唐-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二百零四章 九破
第二百零四章 九破
对于探亲一事,海无影并没有多做解释,在他看来,这虽然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假期,但也是一次考察朝臣的大好机会,在大局面前,朝臣们的心态究竟如何?是以国事为重,还是以家事为重?
略作停顿,海无影继续说道:“各位爱卿,从即日起,朕会就目前的朝政进行一系列的变革,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朕之前说过的,中兴大唐。朕知道,你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属于南衙一派的官员,而且都十分反感北司之人当政,诚然,由于北司之人弄权,使得眼下的政局非常混乱,但是,朕相信,亡羊补牢,并不算晚。因为,朕已经清楚地知道了我朝的病症所在,只要解决了这些症状,中兴我朝不再只是一句空话,只要解决了这些症状,大唐这位巨人必将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芒。”
“其实,在先帝时期,朝中大臣刘允章在其《直谏书》中已用‘国有九破’来描绘过当时的紧迫局势,这所谓的九破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吧?”
孔纬道:“皇上,臣等都记得。”
“嗯,孔爱卿,说说看。”
“是,皇上。”孔纬流利地背诵道:“终年聚兵,一破也。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蛮夷炽兴,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广造佛寺,五破也。赂贿公行,六破也。长吏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九破也。”
“不错,一字不差。”海无影点点头,以示赞许,接着又道:“刘允章对于天下苍生的生存状态也作了极为详尽的总结,即是‘八苦’、‘五去’。这‘八苦五去’朕也记得,八苦是指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债征夺,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也。五去则是,势力侵夺,一去也。奸吏隐欺,二去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为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
“皇上博闻强记,臣佩服。”杜让能赞道:“那刘允章还说过,‘人有五去而无一归,有八苦而无一乐,国有九破而无一成,再加上官吏贪污枉法,使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无处诉,有苦无处申。如此,他们的出路何在呢?’”
海无影神情肃穆道:“刘允章所言很好地概括了先帝时期的弊端,如今,这种局势不仅没有好转,而且是日益加剧,黄巢之乱和襄王李煴事变后,我朝之局势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朕才会说,我朝实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不过,大家也无需灰心,尽管现在的局势支离破碎,但并没有到达不可收拾的地步。”说到这里,海无影的脸上多了一份笑意:“各位爱卿,天意所至,在这危难之际,先帝太宗显灵,告诉了朕该怎么做,如今,朕已经完全清醒,以后,只要你们一丝不苟地执行朕的指令,就必定可以让我朝恢复以往之盛世,乃至超越。”
………………………………
第二百零五章 立场
第二百零五章 立场
罢免杨复恭一事虽然十分突然,但殿中之臣很快便适应了皇权的威严,或许,在他们心中早就盼望着明君现世了。
连续几天的朝会下来,绝大多数官员在潜意识中都接受了太宗仙灵之说。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能够解释当今皇上的转变吗?
“各位爱卿,今日朝会到此结束。吉王、寿王两位御弟,三省六部各位长官以及崔胤爱卿和李顺节将军到后殿议事,其余爱卿,退朝。”
来到后殿,海无影稍稍歇息了一会,喝了两杯热茶之后便立即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
尽管这次会议的参加者只有寥寥数人,但对于海无影版的大唐来说,无疑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
“狗子,传众人入内议事。”坐在后殿主位上的海无影道。
“是,皇上。”
随着张浪狗的声音响起,十多位大臣鱼贯而入。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到后殿议事也不是第一次,但当他们进入后殿之后,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惊讶声。
在皇帝所坐的龙椅对面,竟然多出来十余张带靠背的椅子。
不过,这些大臣们谁也不敢落座,只是站在椅子后面齐声行礼道:“参见皇上。”
“各位,免礼。”海无影笑笑,指着眼前的椅子道:“你们坐吧。”
“坐?”李保等人互相看了看,还是没人敢坐。
“和皇上平起平坐?这可不敢。”众人暗自想道。
“朕知道你们刚刚站了半天,想必已是疲惫不堪,朕让你们坐下,也是为了更好地商议国之大事,不然的话,你们一个个劳累的样子,自会使会议受到影响的。好了,各位爱卿,尽快入座。”
“是,皇上。”李保带头坐下道。
待众人坐好后,海无影开门见山地说道:“朕召开这次后殿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日后的改革定下方向和基调,之所以只让你们来此,原因有二。(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诸位爱卿,朕要进行改革,自然需要天下臣民的共同配合,你们身为百官之首,又是国之栋梁,所以你们首先要理解朕的改革思路,只有你们融会贯通后,才能更好地带领各级官员进行改革。第二,由于外区藩镇与朝中不少大臣之间经常互通消息,而其中的一些强势藩镇不仅不听朕之号令,还觊觎着朕之江山,对此,朕自然需要做好防备事宜。”
说到第二点时,海无影有意识地看了看坐在最后一排的崔胤。在海无影的记忆中,崔胤入阁之后一直和朱全忠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或许,崔胤的出发点仅仅是依托宣武军的势力来对抗朝中的阉人。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最终结果却是引狼入室,就连崔胤本人也死于宣武军的屠刀之下。
当然,海无影并不清楚,崔胤能够入朝为官其实就是在朱全忠的授意下所为的。
一见到海无影的眼光扫来,崔胤急忙低下了头。
心虚之故,崔胤想道:“皇上是在说自己吗?”
就在思忖之间,只听海无影继续道:“各位,你们都是朕之忠臣,朕对于你们自是放心得很。不过,如果有一天朕发现你们之中有人背叛朕,那朕绝不会轻饶。现在的局势你们都清楚,明显是朝廷羸弱,即便朕不进行削藩,某些藩镇也会公开反叛,朕认为,朝廷和藩镇的矛盾最终只有靠武力来解决。在会议之前,朕再给你们一个选择,假如你们愿意前往各地藩镇效力的,朕绝不阻拦,也不会追究,还会大开城门,让你们随意离去。”
海无影话音刚落,杜让能便立即起身表态道:“皇上说笑,臣等乃是大唐之臣,食大唐俸禄多年,怎会不明道理?”
紧接着,崔胤第二个说道:“杜大人所言极是,皇上,臣虽然入朝时短,但也绝不会与那些心怀不轨的藩镇为谋。”
“与虎谋皮之事,臣绝不为之。”
。。。。。。
屋里之人你一句我一句,争先恐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好,你们不愧都是我朝之忠臣,朕没有看错你们,颇感欣慰。”海无影高兴道:“好了,下面正式开始。首先,朕打算将朝中事务分为军、政两大块,政务由吉王李保担任总负责,继续沿用三省六部制的模式,军务之首则由朕亲自兼任,因为军方的势力乃是之后所有事务的根本保证。此外,朕还会在军政之外单独设立一个情报监察机构,这个机构朕命名为狼牙卫,由寿王李杰负责,狼牙卫独立于现有的军政机构,只听命于朕,其作用是监察各级官员之行为,还有就是收集各类情报。”
………………………………
第二百零六章 狼牙(一)
第二百零六章 狼牙(一)
“狼牙卫?寿王李杰?监察官员?”一众大臣心里暗自叫到,不过却无人出声询问。
喝了一口茶水,海无影继续道:“各位爱卿,下面,就军、政以及狼牙卫各自的事务,朕来说说朕的详细规划。在政务上首先要恢复传统的三省六部制,取缔、整改、合并原北司所控制的机构。。。。。。”
约莫半个多时辰后,海无影才结束了自己的发言并在最后言道:“各位,朕刚才所说的内容很多,你们一时半会可能还无法全部理解,这没有关系,回去后你们好生体会,好生想想。从今日起到明年正月十五之前,朕会分别和你们商议其中的相关细节,以期将朕的预想变为可以实施的具体方案。”
“是,皇上。”
说了许久,显得有些疲倦的海无影再次停了停,又喝了一大杯茶水后道:“众卿家,你们还有本上奏吗?”
“皇上,臣有本奏。”崔胤起身道。
“崔爱卿,请讲。”
“皇上,有关张绾的案件还要继续审查下去吗?”
“审,当然要审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崔爱卿,对于张绾一案,主动权已经掌握在朕之手中,你慢慢审下去就是。”
“是,皇上。”
坐下后的崔胤暗道:“皇上所说的‘慢慢审下去’是什么意思?”
接着,刘崇望出列道:“臣有本上奏。”
“请讲。”
“皇上,驻扎在城外的李神福、顾全武两位将军该如何安排?”
“朕明日会召见他们,如果没有变化,那他们会留在京中,至于江南、江淮军,也会一并并入禁军。刘爱卿,城西的禁军大营足够容纳两军将士,你通知禁军营地,做好接收的准备。”
“是,皇上,臣明白。”
“对了,刘爱卿,蜀中情形如何?”
“回皇上,韦大人在最近的一份奏折中提及,王建和顾彦朗答应,本月内一定会出兵攻打成都。”
海无影“哼”了一声,怒道:“王建、顾彦朗,我大唐的军队什么时候轮到他们两人来做主了?”
“皇上息怒。'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嗯,刘爱卿,朕明白。”海无影点点头道:“再次传旨蜀中,令王建出兵成都,同时,昭告天下,削陈敬瑄官爵,以反贼视之。”
“是,皇上,臣遵旨。”
海无影语气渐缓道:“各位,今年的新年将会十分忙碌,你们各自做好准备,朕随时会召集你们来此议事。”
“是,皇上。”
“好了,你们退下吧。李杰,你留下。”
众人离开后,海无影和李杰就在后殿随便吃了点东西。刚刚吃完,陈抟便入内报道:“皇上,舒小姐和金良祖到了。”
“狗子,叫他们进来。”
很快,舒、金二人走进了后殿。
“参见皇上。”
“两位,免礼。”
“谢皇上。”
“冬卉妹妹,还认识你李杰哥哥吗?”海无影笑笑,指着一旁的李杰道。
“寿王哥哥?”舒冬卉仔细看了看,还是摇头道:“完全不认识了。”
当年,舒家老庄主入宫拜见唐懿宗时,舒冬卉虽然也和李杰见过,但两人年纪均小,印象不深。十多年过去,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