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重塑盛唐-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郭妃。”海无影突然说道:“当天夜里,你为何让朕给你保密,不将你是郭公后人的身份告知杨复恭等其他人呢?”

    “陛下,这其中的原由臣妾也不知道,乃是岐墨大师所言。”

    “岐墨大师?”海无影搜寻了一番李儇的记忆,发现对此人的印象已经十分模糊。

    “正是,陛下知道终南山下有一处名叫楼观的道教圣地吗?”

    “朕当然知道,二百多年前,楼观时任观主岐晖全力襄助先祖,出钱出力,不惜余力地帮助楼观附近的平阳公主,我朝建立之后,高祖曾亲临楼观,并御赐楼观为宗圣观,那观主岐晖也被高祖封为正三品衔的金紫光禄大夫。”

    郭秀蓉“嗯”了一声,轻声道:“陛下,待臣妾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好。”海无影亲了亲郭秀蓉道,爱妃,细细道来。”

    在海无影的直觉中,这郭家一定有其目的,但这目的应该是对自己有利的。

    郭秀蓉的声音十分清脆,宛如黄鹂般:“二百多年前,也即是在前朝末年,楼观上一代观主羽翼道长在一个月圆之夜见到了在外云游近二十年的小师弟岐晖。羽翼观主心下大喜,当即和师弟长谈了整整一天一夜,之后,羽翼道长宣布,由岐晖接替观主之职。岐晖道长乃是楼观中近三百年来涌现出的最为杰出的观主,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上任后不久,前朝隋炀帝发动了征伐辽东的战役,得到消息后,岐晖对观中弟子言道,再有几年,天道将变,太上老君的子孙会出来治理天下,从此天下太平,我道门也将随之兴旺也。”

    听到这里,海无影忍不住问道:“这岐晖观主莫非能够预测未来之事?”

    “陛下,臣妾也仅是听说而已,岐墨道长说过,那岐晖观主乃是隋末唐初最负盛名的术士之一。”

    “术士?”海无影嘀咕了一句道:“爱妃,继续讲吧。”

    “是,陛下。”郭秀蓉朱唇轻启,接着道:“后来,高祖在太原起兵,平阳公主也在关中举兵响应,正好屯兵于楼观附近的宜寿宫。岐晖下令,将观中所有的物资、粮食、银两全都支援给了平阳公主。没隔多久,高祖率军抵达了蒲津关渡口(今山西永济),岐晖十分高兴,更名为岐平定,以响应高祖平定天下的壮举,并派出了观内八十多名精通武艺的弟子前去蒲津关接应高祖。”

    “这个朕知道,好像叫做八十道士从军吧。”

    孟才人道:“陛下,确实有这么一段。”

    郭秀蓉似乎说得有些累了,停了停才继续道:“高祖立国后,专门下诏褒奖岐平定道长的义举,并规定道教在儒教、佛教之上,为各教之首,从而确定了我朝崇尚道教的政策,而楼观也因此达到鼎盛,据说,楼观弟子一度曾达到了两千三百余人,实为道门第一圣地也。十年前,岐墨道长来到郭家庄,和臣妾父亲说起天下之事,当时臣妾还小,喜欢四处乱跑,无意中跑进了父亲的书房,那岐墨道长看了看臣妾,对父亲道,‘女公子有母仪天下之相,但不知是祸是福?’父亲不明所以,待细问之,道长却未多说,只说臣妾还小,日后再看。岐墨道长在臣妾家一连住了五日,整天都和家父嘀嘀咕咕,也不知在说些什么。第六日下午,道长告别离去。在离开之际,道长对家父言道,‘乱世已成,贫道将云游天下,希望能够寻得方法化解我朝之危局,以报高祖对我楼观之厚爱。’”

    “一年前,也就是陛下来到我郭家庄的前三天,岐墨道长再次到来,并言及,三日内郭家庄会有贵客光临,大唐之运数便落在此人身上。在这三天中,岐墨道长和家父一直在恭候这位贵客的光临,只不过,令臣妾父亲和岐墨道长没有想到的是,三日之中只有陛下驾临,而再无旁人上门。当时,家父大为吃惊,就连道长也认为不可思议。”

    “怎么?难道朕就不能改变我朝之运数吗?”

    “不,臣妾不是那个意思。”郭秀蓉脸色顿时变得通红,结结巴巴道:“陛下,这,臣妾不。。。。。。”

    “爱妃,无妨。”海无影自然知道,无论是朝中还是朝野,都没有人看好唐僖宗,至今依旧,随即笑笑道:“朕与你说笑呢?继续吧。”

    “是,陛下。”郭秀蓉定了定神又道:“在家父设宴款待陛下时,那岐墨道长仔仔细细地察看了陛下之相,尽管依旧持怀疑态度,但还是决定让臣妾入宫侍奉陛下,并说道,有关我郭家庄的来历只可让陛下一人知道,如果一年后的三月中旬,陛下仍然在位的话,道长他自会入宫面圣,为陛下解惑也。”

    “什么叫陛下仍然在位?”孟才人道:“莫非那岐墨道长可以算到,陛下有马踏之变数?”

    “孟姐姐,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当日,家父也曾就这个问题问过道长,但他没有明言,只是说,当绝对信任那人。如果臣妾所料不差,岐墨道长定会在近日入宫吧。”

    “那人?那人是谁?”

    “陛下,这个嘛,道长并没有讲,也不让臣妾多问。后来,臣妾私下问过父亲,家父言及,岐墨道长提过,那人是来自一处神秘之地,也即是岐晖观主云游时到过之地,他们楼观观主世代相传,凡有来自神秘之地的指示,必须无条件地执行,至于那神秘之地是何,在何?只有历代观主知道。”

    “呵呵,这听起来倒像是个传奇故事。”海无影想了想道:“郭妃,你父亲和岐墨道长,又或楼观,是何关系?”

    “陛下,臣妾再来说说我郭家的来历。”

    “你郭家不是郭公郭子仪之后吗?”

    “正是,那子仪公之前呢?”
………………………………

第十四章 那人

    第十四章 那人

    “之前的情况朕就不清楚了,只记得郭公是出自官吏之家。”海无影不知,李儇的意识中同样也弄不清楚。

    “郭家的先祖就是出自楼观,而且还是八十名从军道士的武术师傅。”郭秀蓉颇为骄傲地讲道:“自高祖打下江山后,先祖的后裔便在太原附近定居,后又移居关内道的华州府,到了郭公子仪时,以武状元入仕,以军功封王,成为名震天下的将领。郭公膝下有八子,大都在朝中为官,其中最小之子名叫郭映,也就是臣妾之祖。”

    在海无影的记忆中,郭子仪的八子中以六子郭暧最为有名,倒不是因为这郭暧官职多高,多么会打仗,而是因为他娶了唐代宗之女升平公主为妻,演绎了一场流传千古的名戏《醉打金枝》。

    至于郭子仪的幼子郭映,海无影就全无印象了。

    “陛下,先祖郭映这一支。虽然最是默默无闻,却继承了郭家武学的衣钵,如果单以武学而论,郭公之子中就以先祖郭映的造诣最深。德宗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郭公仙逝后,先祖郭映便奉郭公遗训,举家离开了长安,在凤翔郊外的老爷岭安家落户,即为今日郭家庄之雏形。后来,郭家和楼观的联系也尽在郭家庄。虽然联系甚少,但也一直未断。一百年来,楼观也走向衰败,到了臣妾祖父这一辈,双方的联络已是少之又少。直到十年前,岐墨道长奉其师兄,也即是这一代的楼观观主之命,云游天下,才和我郭家的联系开始多了起来。”

    “等等。”海无影打断道:“爱妃,你刚才说,你这一支继承了郭家武学的精华,那你精通武功吗?”

    郭秀蓉略微摆了摆头道:“陛下,臣妾仅仅练过一些强身健体的套路,郭家武学传男不传女,臣妾却是不通武艺的。”

    海无影显得有些失望:“朕还以为你是位侠女呢。”

    在后世的武侠小说中,唐初有侠女红拂,中期有剑客聂隐娘,到了唐末,却是笔下无名了。

    “陛下莫非也想学武?”

    “非也,非也,朕年近三十,早就过了练武的最佳年龄。对了,爱妃,当日进入郭家庄时,朕看见你们庄中之人大都带有兵刃,这是为何?”

    “陛下,在跟随先祖郭公子仪征战江场的将士中,有不少阵亡者,他们留下的遗孤无人抚养,郭公便让这些孤儿随同先祖一起到了老爷岭,当初的孤儿们就成为了郭家庄如今这些庄民的先辈。因为他们感谢郭家之恩,便世代奉我郭家家主为主人,并保留了军中的习性,半日耕种为农,半日军训为兵。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兵荒马乱,盗贼四起,老爷岭虽然颇为偏僻,但也常有小股匪兵,烧杀抢掠。于是,家父便将他们中的青壮集中起来,授以武艺,以作护庄团丁。这些团丁按照当年军中的规矩,刀不离身,枪不离手,是以让陛下受惊也。”

    海无影一听,又兴奋起来:“爱妃,你们庄中现有多少团丁?”

    “陛下,在臣妾离开时,大约有四百人,分为四队,由臣妾的两位兄长、一位堂兄以及公选出来的一名团丁担任队长,现在应该更多了吧。”

    “四百人?”海无影下意识地点点头,暗自想道:“这倒是一股可以借用的力量,可惜人数太少。”

    “正是。”郭秀蓉自豪道:“自从护庄队成立后,老爷岭一带的山贼就基本上绝迹了。”

    “恩,做得不错。爱妃,继续。”

    “是,陛下。”郭秀蓉继续讲道:“岐墨道长来了后,臣妾才知道,原来我郭家乃是楼观的一支。一年前,道长再次来到山庄,这一次,道长的心情似乎很好,连连提及,我朝有希望了。接下来就是陛下驾临,应了‘贵客’一说。之后的事情陛下就知道了,只是其中的原委臣妾也并不清楚。”

    一直在认真听故事的孟才人道:“陛下,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应当是岐墨道长所说的‘那人’,此人神通广大,竟然可以左右楼观一脉,却不知是何方力量?”

    “神秘之地?”海无影想了想道:“我们也无需猜测,郭妃说了,这几日那岐墨就会来找朕,到时自可见分晓。”

    “陛下高见。”两女一同吹捧道。

    难道岐墨道长或者是“那人”在一年前就能知道自己会穿越?如果自己就是那名贵客,那自己是不是岐墨所说的可以拯救大唐之人?他口中的‘那人’又是谁?神秘之地又是何方圣神?

    一连窜的疑问在海无影脑海中一闪而过。

    不过,海无影可以确认一点,无论是楼观还是郭家,乃至于楼观后面那处神秘之地,都是友而非敌。

    “好了,故事听完了。”海无影笑道:“两位爱妃,接下来,我们继续我们的功课吧。”

    “功课?什么功课?”

    海无影并未出声,双手一伸,分别摸向双妃的胸部,手指微动,在一点红蕊中轻轻地搓揉起来。两女脸色一红,哪里还不明白海无影所说的功课是指何意?

    大被之下,又是一番春色,随即,一阵阵淫靡之声在武德殿内回荡。

    距离大明宫西门约一千米开外的昭化坊南侧,有一处气派有加的府邸,从横匾上可以看出,这是杨府。

    三天后的傍晚时分,杨府门前走来了两位身着道袍之人。左边一人年纪轻轻,约莫十七、八岁,身材适中,长得是浓眉大眼,颜面如玉,器宇不凡,但若仔细看去,双眼却是朦朦胧胧,似是没有睡够一般。右边一人则是长须飘然,颇显仙风道骨,年纪约在五十上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