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后-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事情一传开,李承乾的名声突然好了起来。
百姓们很是淳朴,你对他好,他便会拿赞美来回报你。
而朝堂之上的反应,则更大一些。
官员们感叹的,并非是李承乾的仁念善举,而是他极强的筹措能力。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筹措到这么多的粮食,这样的手段,可称得上是雷厉风行。
别的不说,这么多朝廷官员,再加一个当朝天子,不也被这粮食问题给难倒了么?
于是乎,李承乾的名号,突然在朝堂上传念起来。
原先在百官心中,李承乾不过占了嫡位的好处,才坐得上这太子之位。
现在看来,他们得改变对李承乾的固有观念了。
但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忧愁。
世家门阀们的阴谋被这突然杀出来的李承乾给破坏了,他们已将这位太子,给记在了心里。
………………………………
第八章 灾后重建
自从得到李承乾送上的粮食,李世民松了一大口气。
粮食运往各地,将几大灾区的饥民安稳住,阻止了饥民变作乱民的可能,暂时稳住了大唐江山。
但接下来,李世民又面临了一些难题。
灾后重建,也是个极大的麻烦。
天灾祸害的不止是百姓,还有田地。
经历过洪水干旱,这些田地能否如往昔一般耕种产粮,目前还要打个问号。
李世民正在甘露殿中,与几位谋臣筹谋解决之道。
“经此天灾,百姓们流离失所,那干旱之地,以及洪水肆虐之所,究竟该如何恢复农事,当是眼下施政要务,诸位有何看法?”
李世民的问题一提出来,几大朝臣便陷入苦思。
长孙无忌顿了顿,率先开口:“要不……先将灾地百姓移至旁处,等过两年,土地恢复肥力,再移回来?”
这提议一出,房玄龄立马摇头:“此举不妥,要知百姓安土难迁,叫他们远离故土,如何能做到?再说,数十万受灾百姓,要转移至他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长孙无忌耸了耸肩:“那你的意思是?”
房玄龄沉吟片刻:“倒不如,朝廷发下粮种,助其在原地恢复生产。反正现在各地灾情已缓和下来,田地也能有所产出。”
“哼,你怕是没种过地。”长孙无忌一吹胡子,“且不说那河东地区受了洪灾,现在田地压根无法耕种。便是那些干旱地带,如今稍有缓和,但土地水分流失,作物产量极低,发下去粮种有何用?”
“再说,朝廷所剩粮种不多,若是都供给灾民,其他百姓怎么办?”
房玄龄垂下头来:“那……那也不能肆意迁移灾民,这么多人口,肆意迁徙,怕会引起动乱。”
李世民叹了口气:“争来争去,还是没有个解决之道。”
他看了看一直未曾说话的杜如晦:“克明,你有何建言?”
杜如晦缓缓抬起头来:“陛下,臣在想,能不能让百姓们改种其他作物,不再种植粟、黍、麦等作物……”
李世民心中疑惑:“改种其他作物?”
“不错。”杜如晦点了点头,“田地肥力不够,种植粮食恐怕是不行了。但是改种那些对田地要求不高的作物,或许能有所产出。”
房玄龄立马反驳:“没有粮食,来年百姓们如何能填饱肚子?”
今年,灾区百姓还能依靠李承乾送来的粮食熬过去,但来年,没有粮食产出,灾区生产还是不能恢复。
被房玄龄一堵,杜如晦也缩回头去:“唉,要是有一种粮食,对田地要求不高,还能有不差于粟麦等作物的产出,那便好了。”
李世民不禁苦笑:“若当真有这等作物,我大唐也不至于一有灾情,便生民乱了。”
大唐的农事,如今只能堪堪满足温饱,一有个天灾人祸,百姓们定然要忍饥挨饿的。
一旦闹出饥荒,自然就要生出乱子。这也是前些日子,李世民焦虑担忧的原因。
李承乾带来的粮食治了标,但治不了本。
众人想到灾区百姓还要忍受来年饥苦,心中难免茫然。
正在这时,一阵小声的“咕咕”声响起,这是有人肚子在叫。
李世民抬起头来,见长孙无忌捂着肚子一脸苦笑,便知方才那声响是从他那发出的。
李世民笑道:“辅机,你这堂堂国公,宰辅大臣,不会也吃不饱饭吧?”
长孙无忌讪讪笑着:“并非如此,只是……方才嗅到一阵香味,不知是从哪里飘来的,诱得臣腹中馋虫闹腾起来。”
“香味?”李世民也抬起头来嗅了一嗅,不禁皱起了眉,“这堂堂太极宫,怎么会有这么浓烈的香味?”
如今并非开宴的时辰,但这时候,空中却飘起了香气。
他再仔细一分辨,登时想了起来,这味道,自己似乎曾经闻到过。
“咕~”
又是一阵馋虫叫声,这一次讪笑的是房玄龄。
“罢了罢了!”李世民一挥手,哭笑不得道,“既然咱们一时也想不出办法,朕带你们去做一回灾民,兴许体会过后,便能想出法子来……”
说着,他站起身来,引着几位心腹大臣朝那香味飘来的地方走去。
……
东宫的生活虽然优渥,但时间长了,渐渐地便有些枯燥了。
李承乾一直寻思着,什么时候出宫去转一转。
大唐的长安城,据说是当世最繁华雄伟的城市,来此一趟,总要出宫游览一番。
但不巧的是,因为前身坠马摔伤一事,李世民给他下了禁令,一直不许他出宫。
本以为,送了粮食过去,李世民一高兴,也该将这禁令取消了,但结果却并不如人意。李世民像是忘记此事一般,压根就没提过解除禁令的事。
无聊之下,他只好想方设法地给这东宫生活添些滋味来。
于是,东宫前院池塘里的鱼,就遭了秧。
他命小太监从池塘里捞些鱼,而后在院中支上火架,再将抓来的观赏鱼烤了吃。
他本以为这皇宫里的鱼,有专人喂养,应该又肥又香,烤起来味道该是不错。
但只吃了一口,便觉得实在无味。
这观赏的鱼类,吃起来果真不咋样,刺多不说,肉质也干涩发苦,实在不好下咽。
但支了火,不烤些东西来吃,实在有些浪费。
好在仓库里还剩了些土豆、红薯,拿来烤了,也是一番美味。
“太子殿下,您这是在烤什么呢?怎么这么香啊?”
一旁的胖太监刘全将口水咽了咽,一脸馋相。
李承乾将烤好的红薯撕了一半,递了过去:“叫你们尝尝鲜!”
“多谢殿下!”
那刘全喜滋滋地接了过去,立时被烫得龇牙咧嘴。
他用衣服包了红薯,小小地撕了小块,放进嘴里,立马露出满足的笑容。
“殿下,您烤的这东西,实在美味,又香又甜,软糯无比!”刘全举着大拇指恭维着。
“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是谁烤的……”
李承乾自己也挑了个红薯,小小地尝了一口:“嗯,熟了……”
正乐滋滋地将剩下的红薯往嘴里送,却听到身边有人一声叫唤:“承乾,你这是在做什么?”
这声音,李承乾再熟悉不过了,来人正是大唐天子李世民。
………………………………
第九章 治标又治本
“咦?父皇,你怎么来了?”
见李世民前来,李承乾赶忙站起身来,稍一躬身,揖了一礼。
他这时才注意到,李世民身后,还跟着三个中年男人。
这三人看上去一副公卿大臣扮相,想来是朝中重臣。
李世民身边的大臣,在历史上那也是赫赫有名,李承乾迅速调动前身记忆,探明了这几人的身份。
嚯,居然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房、杜二相,剩下的一人,居然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不是自己的舅父么?
他立马再朝几人微一施礼:“承乾见过舅父,见过两位相公。”
长孙无忌已捋须笑了起来:“承乾这是在做什么,怎地生出如此香气?”
他说话间,眼神一直盯着李承乾手里的红薯,那副表情,就差将“快送来给我尝尝”写在脸上了。
李承乾心领神会,转身将烤好的红薯、玉米等物呈了上去:“今日天气不错,我在院中烤些吃食。”
他率先递给李世民,但李世民却没有接,只是嗔了句:“胡闹!这堂堂东宫,何时变了尚食局了?”
他这话责备的意味并不重,毕竟李承乾刚立了大功,这点小事,自然是无需计较的。
嗔骂了一句,李世民才接过那烤红薯,而后递给身后的长孙无忌等人:“来,诸卿尝尝!”
长孙无忌等人接过食物,皱着眉看了两眼,又闻了闻,才放进口中。
“嗯?”
刚吃第一口,长孙无忌眉眼便是一抬,而后又眯了起来。
“这是何物,竟有如此美味?”他笑着问道。
“舅父手中的,乃是红薯,房相公手中的,名叫玉米,而杜相公手中的,是土豆。这些都是我从胡人手中寻得的粮食。”李承乾老老实实解释着。
“哦?红薯?”
长孙无忌又看了看那烤红薯,又轻咬了一小口,接着便是眯眼点头,露出副心满意足的表情。
“此物口感极佳,又能裹腹,当得是少有的美味。”三两口将那不大的红薯咽了下去,长孙无忌赞道。
这是自然,这玩意儿比大唐的粗粮好吃多了,李承乾心中暗道。
李世民这会儿也在埋头开吃,囫囵吞下一小块红薯,他才空出嘴来:“这些……就是承乾送来的粮食。朕已吩咐人,将这些粮食送至灾区,灾民们就要靠这些东西熬过去了。”
“原来如此,方才陛下说要咱们体会灾民生活,说的就是这红薯、玉米等物。”房玄龄道。
“不错!”李世民点了点头。
他擦了擦嘴,又赞道:“承乾,今日这般做法,比你前两日送上来的红薯,似乎要更加美味。”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些作物,既能煮食,也能火烤,做法简单,也能裹腹,算是最好的赈灾粮食了。”
“确实不错。”李世民又看了看地上火架上烤着的玉米,皱眉问道:“那么……此物能否移植到我大唐来种植呢?”
“当然能!这些东西产量极高,对土地要求也简单,比起稻谷小麦来,种植难度要低得多呢!”李承乾回道。
他本是想着将这几样高产作物推广开来,当初购买粮食时,还特意留了些粮种。
但这两天李世民忙着处置灾民之事,一直未曾得见,而且李承乾也存着担忧,自己贸然说让百姓换种新作物,怕是不好实施。
这时候李世民问起来,他自然是要大力宣扬这些作物的好处来,最好是让李世民赶紧找一块地试验一番,而后推广全国。
反正这些作物,生长周期都不长,几个月时间就能成熟结果。
只要一经试验,李世民一定能看出这些东西的好处来。
到那时,大唐的百姓都能吃饱肚子,也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历史上,我国人口的几次大增长,不都与这粮食改革有极大关联吗?
“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