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后-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史上,我国人口的几次大增长,不都与这粮食改革有极大关联吗?
“殿下的意思是……这东西,不挑田地,很适合在荒地耕种吗?”
这时候,一直埋着头吃着土豆的杜如晦站了出来,一脸喜色道。
“不错!这东西若能推广开来,我大唐的百姓,便不缺粮食了。”李承乾点头道。
怕李世民不应允,李承乾补充道:“儿臣已备下粮种,父皇可先挑一块荒地,先将这几种作物种下去,试验一番。待……”
他的话还没说完,李世民已抬起手来,摇头道:“不用!”
“额?”
李承乾一愣,却听李世民又开口道:“如此良种作物,直接推广开来便是,有何试验的必要?”
他说着,便已回头与那几位谋臣笑了起来。
李承乾一头雾水,却见房玄龄也站了出来,捋须笑着:“咱们先前还在忧心,如何寻找合适粮种,解决那灾区田地失肥的问题。现在,太子殿下献上的作物,不正适合在那些地方耕种吗?”
李世民轻轻一笑,满意地点了点头:“朕正有此意!”
一般来说,换种新型作物,需得仔细筛选验证,方能施行。
但灾区此刻田地荒芜,最需要这些易于耕种,产量又高的作物。
是以,李世民压根无需试验,也没有时间试验,他只需将这些粮种发送到灾区,赶紧催促百姓耕种便是。
李承乾这时候献上来的高产作物,正能解决他心头难题。
他们君臣四人,窝在甘露殿中苦思良久,却得不出个答案来。没想到,到了这东宫一趟,竟找到了破解灾荒的关键。
将李承乾夸耀一番,李世民又问道:“承乾方才所说,这些作物,产量远高于普通稻谷小麦,此话当真?”
李承乾拍了拍胸脯:“自然为真,这些作物,都是几个月便有产出,且产量远高于我大唐现今的作物。”
“好!”李世民振声道,“那朕便将这几大灾区作为试点,先行将这些作物投产下去。若来年能得丰收,朕定要将这些高产作物推广至全国,让我大唐百姓,都能享受承乾你带来的恩泽!”
李世民此刻心中大为欣喜,李承乾一举解决他两大难题,将天灾化于无形,还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缺粮的难题。
这等功劳,往大了说,可是利在千秋的事啊!
此刻,那立了旷世大功的李承乾又站了出来,他搓着手,一脸的笑容:“父皇,儿臣还有一事相求,万望父皇应允……”
………………………………
第十章 突发疫症
趁着现在进献粮种的功劳,李承乾自然是要李世民解除自己的禁足令,好让他出宫游玩一番。
好不容易做了太子,不能出宫逛逛,这不是锦衣夜行么?
虽然自己不做那欺男霸女的勾当,体会不了做一个纨绔的快感,但出得宫去,感受感受这长安城的繁华,也是极有趣的。
“你有何请求,但说无妨!”听了李承乾的话,李世民笑着问道。
看李世民的和悦表情,李承乾心中大喜,看来这番请求,定是能获批准了。
“父皇,儿臣是打算……”
李承乾的话只说了一半,却听得远远有一个声音传来:“陛下,大事不好了……”
稍一错愕,李承乾向来人望去,这是一个中年人,一身朝服。
那人三两步已走至近前,他一脸凝肃道:“陛下,出事了!”
“哦?魏卿,出了何事?”李世民已扭脸望向来人。
从前身记忆中,李承乾已探明,此人乃是秘书监魏征。
这也是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诤臣,以犯颜直谏闻名。
那魏征道:“陛下,河东诸州水患刚退,又遇大疫,并州、汾州等地,皆有疫症出现。”
“什么?”李世民面色大变,“走,回甘露殿!”
他不再停留,立马带着长孙无忌,房、杜等人离开东宫。
看着李世民远去,李承乾呆呆立在原地,心情晦黯。
他所担忧的,自然不是自己没能提出解除禁令之事,而是河东的疫病。
自古以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那河东地区刚刚经受水患,这才刚退了大水,运了粮食过去救急,但又遇到疫病,可算是不小的麻烦。
以大唐的医疗水平,恐怕难以对付这样的疫病。
才来到大唐没几天,连外面世界长什么样都没见过,老实说,李承乾对如今的大唐,还没有那么强的归属感。
但人之本性,自是不愿见到大量百姓无辜遭受苦难。
这也是他此前愿意利用时空交易的本事,为灾民争取粮食的原因。
低头沉吟片刻,李承乾随手吩咐身边太监:“将院中的东西都收了吧!”
说着,他大步走回寝殿,一刻也没有耽搁。
……
回到甘露殿中,李世民立马问道:“魏卿,快说说,并、汾两州如今状况怎么样了?”
魏征连忙从袖中掏出两份奏折,递了上去:“确切的情形,这奏折中已写明了。”
李世民接过奏折一看,这是并、汾两州刺史发来的紧急奏疏。
并、汾两州,如今疫病已相当严重。
据说得疫的百姓,会上吐下泻,高烧不止,身体稍差的,顶不过几日,便会一命呜呼。
而这疫症又传播得极快,一旦有人得了疫症,周边的人多半会感染上。
现在,这两州之地,已有不少人感染上了,死伤者不少,偶有年轻力壮的才能扛过,年老者得上,几乎便已宣告死亡。
现如今,两州加起来,已死了几百人了。
更恐怖的是,得病的人数,已迅速攀升,死亡人数还会越来越多。
“竟有这般厉害?”李世民看完奏折,心中颇感震惊。
“陛下,应尽快下令调集我大唐名医,前往河东救治患病百姓,扫除疫症!”杜如晦开口道。
李世民立马点头:“此事,就交给克明去办,越快越好!”
“陛下,疫症传播极快,还请赶快封锁两座城池,勿要放疾病传播到其他地方!”房玄龄道。
李世民稍一思虑,立马道:“速速拟旨,着令并、汾二州刺史,关闭城门,并将患病百姓看管隔离,勿要使病情流传开来。”
一番吩咐,很快房、杜、魏征几人走出甘露殿,各自安排事宜。
看着他们远去,长孙无忌这才站出身来,他面露担忧:“陛下,此番疫病,又是一大灾难……我大唐,怎生如此多灾多难……”
“唉!”李世民叹气道,“疫病一旦传播开来,也不知要死伤多少百姓。只怕百姓又要议论纷纷,将那几年前的事情,再搬弄出来了……”
李世民得位不正,所以贞观初年,一旦国家出现困顿,便有百姓站出来,贬驳斥责李世民,说他逆天势而行,必遭天谴。
这样的言论,前些天已甚嚣尘上,幸亏李承乾送来粮食,才将这些言论压了下去。
如今疫症袭来,他又该如何应对,才能止住天下悠悠之口?
自然是尽快控制住疫症,恢复百姓生产。
但历朝历代皆有疫症,又有几个君王,敢放言说控制住疫症?
不都是苦苦煎熬,熬到死伤者众多,疫症才悄然退去的吗?
……
这一夜,李世民整宿没有合眼,第二天一早,他便紧急召见诸位大臣,询问疫症情形。
“陛下,并州昨夜送来紧急公文,说城内疫症愈演愈烈,死伤者又增多近百人……”
魏征的话,让李世民心中愈发冰寒。
杜如晦道:“陛下,臣已向各州下发公文,令各州召集医者,赶往并、汾二州,参与治疫。”
李世民点了点头:“再催一催,此事经不得耽搁!”
他又看向房玄龄,房玄龄立马道:“两州城门业已关闭,但城中百姓颇有微辞……”
“有不少富户想要逃离州城,躲避疫症,如今他们被困在城中,对陛下此举,大为不满。”
李世民稍一思虑,断然道:“此举也是无奈之举,总不能放任疫症传播到其他地方。百姓有怨言,便也由着他们吧!”
“可是……”房玄龄眉头深锁,“若疫症持续下去,城中怕是会生乱。”
李世民无奈道:“朕自是知道后果,但若不封城,我大唐其他州县又该如何?”
他随即叹了口气:“如今……也只能希望这疫症能快些过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场祸端了……”
殿中诸人皆是默然不语,正在这里,老太监王德走了进来。
“陛下,太子殿下觐见。”王德走到李世民身边,轻声道。
“承乾,他来何事?”李世民稍一错愕,问道。
王德摇了摇头:“殿下说,他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向陛下进言。”
………………………………
第十一章 防治手段
通常情况下,李世民召集大臣议事时,是不会接见皇子的。
即便来人是当朝太子。
按理说,太子与普通皇子不同,太子有监国之责,是需要参议政事的。
但如今的这位太子殿下,对于国事实在不怎么关心,整日只知道玩乐。
所以,此前一次李承乾求见,老太监王德并没有放他进去。
但这一次,王德擅作主张,亲自到甘露殿中,前去询问了一遭。
其原因倒很简单,太子殿下,如今已不是曾经那个只知道玩闹的贪玩皇子了。
此前进献粮食一事,让王德对李承乾刮目相看,所以此番求见,陈诉厉害,王德立马前往通报。
“让他进来吧!”
李世民心中隐隐抱着些期望,他期望李承乾能再给自己一次惊喜。
前两次,在艰难状况之下,都是李承乾替他解了燃眉之急,李世民自然会有所期盼。
片刻之后,李承乾已走进殿中。
一番见礼之后,李世民开口问道:“承乾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李承乾拱手:“父皇,此番觐见,乃是为了并、汾二州疫症之事!”
“哦?”
李世民心中一喜,难不成李承乾又想出了解决疫症的办法来?
他期待道:“你知道如何救治这患症的病人?”
但出乎李世民意料地,李承乾摇了摇头:“儿臣并不知晓如何救治病人。”
李世民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迅速熄灭下去。
他苦笑一声,暗道自己实在太过儿戏。如此国家大事,岂可将希望放在李承乾身上?
李世民泄了气:“你既不能解决疫症,你到甘露殿有何事?”
李承乾又道:“父皇,儿臣虽然无法救治疫症,但也有一些方法,能防止疫症传播开来!”
“防止疫症传播?”
李世民有些好奇:“你说来听听!”
他当然对李承乾的话,不抱多大的信心。
疫症传播,自古以来都是这般难以控制。
很多疫症,到最后传遍数个州郡,最后祸害得整片地区死伤大半。
李承乾将腰一弯:“父皇,要想遏制疫症传播,先得控制人员交流,当得先将那些患病的人,隔离起来!”
听得这话,李世民苦涩一笑:“朕早已吩咐下去,让并、汾两州关闭城门,同时也将患病的人集中在一处,单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