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后-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整了整衣裳,这才道:“朕的意思,是想让王兄替朕跑一趟,前去调查这粮食来源。”

    李孝恭“啊”了一声,满脸疑惑道:“陛下的意思,是要臣去突厥?”

    李孝恭长久以来都没碰过军政大事,而且即便是开国之初,他也多是在南方征战,对北地的情况压根就不了解。

    所以李世民提出让李孝恭来调查,的确让人吃惊。

    便是连李承乾,都觉得这个举动似有不妥。

    相较之下,军方一干武将,都比李孝恭更适合做这事。

    且不论那些勇武有余,智商不足的莽夫,但军中也有足智多谋的人才啊!

    像李靖、李世绩等人,都是粗中有细的,比起这颟顸糊涂的李孝恭来,该是更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李孝恭先坐定下来。

    他又看着李承乾:“你觉得这粮食,是什么人卖给突厥的?”

    李承乾摇了摇头:“儿臣还没个眉目……”

    他心中其实已有了粗浅的猜测,但这么大的事,没有任何证据,总不好妄作指控。

    但李世民接下来所说的话,却正应了李承乾的猜测:“朕以为,这事与几大世家,脱不了干系!”

    李承乾不置可否,但他心中也暗暗同意。

    早在李承乾穿越之初,世家就仰仗着粮食向李世民威逼,意图掌控大唐朝政。

    但李世民予以拒绝,之后李承乾又进献粮食,才挫败了世家的阴谋。

    但这事还没完!

    因为那些粮食,还一直被世家捏在手上。

    手上捏着那么多粮食,若在往常来看,倒算不上什么坏事。毕竟粮食一直是极为珍贵的物资,多备些粮食,绝不会浪费掉。

    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大唐,因为有李承乾提供的高产作物,粮价已被平抑下来。

    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唐的粮食供应都很充足,粮价也不会再往上涨了。

    这对于手握大量粮食的世家来说,可算得上是噩耗了。

    他们掌控田地,本就不缺粮食,而先前储存的那一大批粮食,便一直流通不出去了。

    粮食存在仓里,时间久了,是会坏的……

    他们当然不能坐视粮食腐坏,得想出办法将那些粮食外销出去。

    而突厥现在正缺粮,正需要大量粮食。

    这正与世家的诉求相契合。

    现在突厥方面多出那么多粮食,世家的嫌疑,当然是最大的。

    李承乾承认这一切都只是推测,但无疑,这种推测最合情理。

    “既然有了怀疑对象,那朕便要作出应对!”李世民又看向李孝恭,“朕要派人前往调查,将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

    “可是……”李孝恭这时已坐了下来,他苦了个脸,“这种事,让探子斥候去查便是……臣哪里有这个本事啊!”

    “欸!”李世民微一扬手,“王兄何必自谦?你的本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他这自然是恭维,李孝恭虽然指挥调度,任人识人的本事不错,但在侦缉一事上,并没有过人才能。

    李承乾料想,李世民此时任用李孝恭,决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干。

    “况且……”李世民又轻轻开口,“这件事……需要避人耳目,不能让那些乱臣贼子察觉。否则他们一旦中止交易,转向更为隐秘的底下活动……那咱们便再无办法了……”

    李承乾料想,这才是他任用李孝恭的原因。

    但这个中理由,他仍是猜想不透。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前路多艰

    虽然有了怀疑对象,但世家门阀势力之大,威望之高,绝不是简单的一句怀疑,便能抹杀的。

    尽管李世民已有猜疑,但他也必须要先察到证据,才好做下一步的决策。

    否则即便他一条政令下去,责令地方官员纠查,怕也难得善果。

    最好的法子,就是派信得过的人前往调查,查明个中经过,查到证据捏在手上,才能作出应对。

    虽然世家势大,但大不过一个国家,至少里通外国这样的罪名,是足以摧毁一个世家的。

    只要掌控了切实证据,李世民是能够切断世家与突厥的交易,将他们手中的粮食,截断下来的。

    这些,李承乾都能推测得出。但是他实在搞不明白的,是李世民为何要让李孝恭来做此事。

    以李孝恭的能耐,行军打仗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调查证据,实在非他所长。

    眼下,李承乾与李孝恭一大一小,都翻着大眼瞪着李世民,期待他给出个章程来。

    李世民轻一扬手,又解释道:“此番行动,须得保密,是以要暗中行事。”

    这自然在李承乾意料之中,但李世民接下来话锋一转,又道:

    “同时,世家在地方上势力极大,一旦咱们调查之事败露,他们可能会铤而走险,策动谋反之事!”

    “谋反?”

    李承乾心中一惊,细一想来,这种事的确有可能发生。

    毕竟向突厥提供粮食,已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一旦他们知道这事有可能暴露,定会作出非常之举。

    而世家与地方官员多有勾结,一旦他们策反地方官员,势必会造成地区割据,让大唐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李世民又道:“既要调查出事情真相,又要防止世家作乱,那我们就必须要派出有威望之人,能镇压住地方官军,防止世家铤而走险。”

    只要有人能镇压住地方官军,即便世家造反,也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

    李孝恭显然属于有威望的那一类人。

    但李孝恭仍是皱着眉头:“可这事……派李靖他们前去,不更好吗?”

    李靖那些武将,近些年一直在朝堂活动,他们对地方的威慑,可一点都不比李孝恭差。

    而且他们身居军武要职,对各地军人的掌控,远在李孝恭之上。

    李世民摇了摇头:“武将们一旦出动,便会引人怀疑……”

    他又看向李承乾两人:“你们想想……此次调查,定是要到北线边关一带探访调查。可这些武将前往边关,明眼人就能看出来,这是要针对突厥有所动作。那些世家,势必会停止勾结之事!”

    李孝恭又道:“可我也是军伍出身,人家还是会这般猜想……”

    “不……”李世民摇了摇头,“王兄,你别忘了,你还有另一重身份,你是我皇族中人!”

    李承乾两人正自疑惑,李世民又解释道:“朕打算,拟一道明旨,派遣王兄前往边关,代朕慰劳边关将士……”

    他这话一说出来,李承乾才终于明白过来。

    原来李孝恭的特殊之处,竟在于此。

    他是皇族中人,代天子慰劳边军,名正言顺。

    而且因为他并无军中官职在身,此时前往边关,并不会招致怀疑。

    人们只会认为这是李世民想向边关展现皇家恩德,笼络人心。

    这样一想,李孝恭的确是个极合适的人选,有才能手段,又不至于引人怀疑。

    而且遇到非常情况,李孝恭还能凭借其自身威望,镇压住地方局势,保证万无一失。

    “王兄……”李世民已起身走到李孝恭身旁,“此事事关重大,而且一路盘查,路途颇远,非王兄不能胜任……”

    这又是李孝恭的另一个好处了,他现身居闲职,花费工夫在边关调查,不会对朝堂造成影响。

    要知道,突厥与大唐接壤的北境,可是绵延一大片。

    目前偷卖粮食的情况还不明朗,要走访调查的地区,可能会绵延整个北境边关。

    其中辛劳,不言而喻。

    李孝恭低头沉吟片刻,将拳一抱:“既然陛下看重,臣义不容辞!”

    见李孝恭应下,李世民颔首微笑,他又看向李承乾:“接下来……咱们就该商量商量,此事究竟该如何操办了……承乾,你心中可有计策?”

    李承乾一直都在一旁思索此事,他心中已有了初步构想,这时李世民相问,他随即起身:“父皇,儿臣以为,第一步,是调查粮食是从何处运至突厥的。”

    北境边关漫长,李孝恭要调查,总得有个重点和源头。

    否则真一路调查过去,怕不得要花个一年半载的,才能有所收获。

    李世民叹了口气:“朕早派遣暗探前去调查此事,但那颉利可汗极为谨慎。暗探查了许久,仍没有查到运粮路线。”

    查不到运粮路线,就意味着李孝恭没有调查的方向。

    这时李孝恭已沉下脸去,显然也知道此行困难颇多。

    李世民又接着道:“朕的意思,是先以几大世家的根据地为原点,慢慢辐散开来调查。”

    他又吩咐老太监王德取来一副地图,展了开来,那地图上已标明了世家的根据地。

    这五姓七望,千百年来盘踞在河东及关陇一带,距离突厥边关,都算不上太远。

    如果世家要运粮前往突厥,多半会以这七个州县为原点。

    李世民已给出了基本方向,但这个方向,显然还不够精确。

    李承乾看着那地图上自东往西的七个位置,自西边的渭州陇西始,一直到东面并州、赵州乃至幽州等地,其范围辐射实在太广。

    如果要李孝恭一个个跑下去,他得来回奔波,其难度,不下于直接将北部边境整个扫一遍。

    而且,他们现在还没办法确定,究竟是某一个世家与突厥有勾结,还是几个世家联合向突厥卖粮。

    另外,若是联合卖粮,他们又是分散运粮,还是集中粮食统一向突厥运送?

    再说了,世家的势力,绝不仅限于他们的发源地。

    他们大多是以发源地为根基,逐渐向四周扩张。

    周边地区,多半已被世家渗透了。

    他们极有可能将粮仓建余周边地区,从附近州县向突厥调粮。

    这么想来,要盘查的范围,又无形中扩大了数倍。

    李承乾想得脑壳生疼,如此盲目地探查,实在难得成效……
………………………………

第一百五十二章 等待

    地图上七个标记点格外醒目,自陇右一直延伸到河北道。

    而李承乾最先注意到的地区,自然是渭州。

    渭州是陇西李氏的地盘,也就是那李耀等人的老巢。

    陇西李氏此前曾策划过诸多阴谋,而且又与李泰走得极近,李承乾视之为自己当下最大的敌手。

    所以对这渭州,也自然多加关照。

    他沿着渭州,一路往北看,心中规划着陇西李氏若想向北运粮的路线。

    往北去,有东西两条道。

    东线走会州、灵州便能直抵突厥。

    而往西北方向,经兰州,便能到凉州、甘州等地,那里也是与突厥相望的边关重镇。

    如果从凉……

    当李承乾的视线,落在那凉州之时,他突然愣住了。

    凉州,多么熟悉的地名啊!

    上一次,那李耀与季明理的对话,不还提到,陇西李氏最近在凉州方向有大动作么?

    难道……他们所说的大事,就是指卖粮之事?

    李承乾心下一惊,忙将所有事情都串联起来。

    他记得,当时李耀曾说过,这件事与季明理的家族也有关联。

    而那季明理,正是凉州当地的一个世家。

    会不会……陇西李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