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清明录-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这杨家人离开之后,王玄义不由得心中存疑的对这李县尉言道:
“县尉大人,刚才这杨家人所言,你可都曾听到了?”
“额……王大人,我自是听到了……”
“这大夫人葬身于火海之中,却一直身处于床榻之上,难道……她便真的睡得如此之沉,竟不觉得疼吗?”
“这个……”
“来呀,唤仵作来!”
……
只听得王玄义一声令下,那仵作便立刻上前,躬身对王玄义施了一礼。
“小人见过院判大人!”
“这仵作,我且问你,死者口鼻之中可有烟火迹象?”
“这……禀大人,小人尚未来得及勘验……”
“速速查来,再报与本官和李县尉!”
……
这仵作听到王玄义的提问,不由得深感意外,他断然想不到这开封府的上差居然问的如此详细。情急之下。这仵作连忙回身察验死者口鼻之处,待他讲撬棒探入死者口中之后,之稍稍用力,便看到死者口舌之中一片红润,并未看到焦黑的烟火迹象。仵作心下生疑问,又连忙用手去谈死者脖颈,待摸得喉咙上方舌骨处已然塌陷之时,这仵作不由得大惊失色!
“大……大人,这死者……口舌红润,未见烟尘,定是死后才被烧尸的……”
“什么……王大人……这?”
这李县尉一听到仵作的回禀,不由得大感意外,而王玄义则似已料定是这个结果一般,只是默默点头,却并不言语。
“王大人,这……这杨家大夫人……莫非是丧于歹人之手吗?”
“县尉大人,关于这一点,就有待继续查证了,当日杨家大火,庄丁仆从多有逃亡,若是有人趁着大火见财起意,只怕……也并不奇怪!”
……
王玄义既知这大夫人之死已然存疑……便联想到那日在树林之中和这无头怪人交手时的情形。
“李县尉,实不相瞒,昨晚大火之时,我与家人王敬曾在这树林之中遇到过那无头怪人。所以……这火,断不可能是那无头歹人所放,我只拍,这罪魁祸首还另有其人。”
“王院判,若有什么指点之处,您但说无妨……“
“李县尉,这指点什么的自是谈不上的,不过我在这村中待过几日,也算是曾和这无头歹人照过面。我想……请大人带着手下沿河而上,继续追查这无头歹人的下落。这无头歹人虽然有马,但这片山林道路难行,便是骑马,只怕也跑不了多远。我等只需封锁林中大小道路,定可将此贼困死在林中。”
“大人妙计,在下佩服……”
第23章 梳理案情
“王敬?”
“大人?”
“我记得当日前去赵家庄催纳田赋之时,你曾经跟我说起过无头将军的传说,你……能不能再给我说一遍!”
“诶?”
……
听到王玄义突然又问起了无头将军的传说,这王敬不由得有些惊讶的抬起头来。
“大人,您怎么突然又想起这个了……”
“没什么,我就是觉得,这凶手扮成无头将军来找杨家人复仇,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胆大妄为。可是……现如今杨氏兄弟五人已然全部殒命,连带着这杨沧海之子也死在了回村的路上。我在想……这杨家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为什么就屡屡能让凶徒得手呢?
“大人,听您这么一说,小人我……也觉得事有蹊跷。我记得……儿时听村上的老人讲起这无头将军的故事,都说是村民贪图将军的金银,便用蒙汗药麻翻了这位将军和他的下属,随后便将这些人全都给杀了……我那时听过之后,只觉得格外的吓人,生怕那无头将军的冤魂会找上我……真没想到,居然有一天连我也会牵扯其中呢!”
“全都杀了?若这件事真的发生在这杨善人庄上,只怕整个村子的村民也全都参与进来了吧!要真是那样的话,那昨晚的这场火,或许就不单单是冲着杨家去的了……”
“大人,您的意思是……”
“不急,待我二人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一遍……”
王玄义一边思索着,一边取出笔墨来,随手就在这房中的白墙之上写下了无头将军四个大字。
“王敬,我听你说过,这无头将军之事发生的年代,好像是后汉灭亡的那一年吧……”
“正是,大人!”
“那便是……乾祐三年之事,迄今已有……三十年了!”
“大人?”
王敬看到王玄义径直在白色的墙壁上写下了乾佑三年四字之后,便又开始罗列起了几名遇害者的名字。
“要是说起事情的起因,乃是因为这杨善人庄的里正杨沧海外出访友,被人所害,死者却包括杨沧海本人和他的车夫……”
“是啊,大人,据那军巡院的张巡检回报,说是这杨沧海外出访友多日不归,直到家人前去询问才知道他根本就没去过友人那里,故此,杨家人才召集乡邻四下寻找,然而……最终却是让我们在回城的路上遇上了!”
“而这第二起案件,却发生在杨沧海遇害之后,其子见有开封县的官人前来询问,便匆忙赶往开封县城辨认尸体,紧接着就在回来的路上……”
“被人砍去头颅,缚于白马之上,驮回了杨善人村……”
“不仅如此,这杨家大郎惨死的当晚……村中通往外界的木桥不知被何人破坏,连带着那些原本由杨家负责筹集的田赋也不能按时运出,这样一来,便是让这杨家陷入到了无法按时催纳的绝境之中。而唯一的办法,便是经由村外的林中小道运粮进城,如若不然,杨家便要以自家钱财补齐村中田赋。这样一来,便纵是刀山火海,这杨家人也只能淌上一趟了……”
“是呀!大人,再之后,便是这杨沧山的遇害了,当时我和大人您乃是亲眼所见,这杨沧山……却是被那无头歹人所害……”
……
王玄义分析到了这里,不由得犹豫了片刻,随后只见他看向王敬,然后用一种若有所思的语气说道:
“若是说起来,这杨沧山之死,似乎最是没有疑问的了,以当日你我二人的判断。这杨家似乎也只有经由林中小道运粮这唯一的办法了。纵然你我能猜得到,那凶手必然自能猜到……只是这杨沧海及其子之死,却又不知该为何,总觉得有些诡异之处……”
“大人……您的意思是……”
“先说这杨沧海之死,我记得这现场曾留下了一辆马车,车夫和杨沧海均是被人切断了头颅而死。这我就有些奇怪了,若是出门访友,且路途也算不上远,为何不骑马反而要乘车呢??”
“大人……您的意思是?”
“王敬,我来这东京城也已经半年有余了,在这士林之中,众人大多以骑马为荣,以坐轿乘车为耻,而城中商贾却恰恰相反。我观这杨沧海既是在乎颜面之人,平日里总是以修桥补路的乡贤自居,按理说,应该不会行那商贾攀比之风。可此次出门访友,却是乘车而去,难不成是有什么原因吗?”
“这……大人……”
“我先前就觉得有些不对,这杨沧海出门访友,访的是谁?凶手是如何知晓,又如何将二人杀死的。我等一概不知。另外这杨沧海之子遇害一事,若不是事先筹划,又怎会做出这白马驮尸的骇人之举。可要是没有闹过这出白马驮尸,单凭那无头歹人的稀松武艺,又怎能凭借一己之力击退杨家诸多庄丁,并一刀砍下杨沧山的头颅呢?”
“大人……您的意思是,所有的一切全都是有联系的?”
“是啊,自然是有联系的,没有杨沧海出门访友,就不会有后来的白马驮尸,而没有白马驮尸,木桥被毁,杨家也就不至于陷入绝境。这一切,看似是一种巧合,却又是相互联系。可曾想过,若是这杨沧海早早地将家中的田赋送到开封县仓,那这接下来的一系类筹划就会变成无用之功。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便是从原点开始,再重新梳理一下在杨善人村发生的这几起案件……”
“我明白了大人,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王敬,就先从这杨沧海出门访友开始查起吧,我倒要看看,这身为里正粮长的杨沧海为何连田赋之事也要放在一边,却要急着出门访友?”
“访友?您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去见见杨沧海原本要去拜访的那位友人吗?”
“正是……这边的事情有开封县县尉负责,我等便可腾出手来。待你我明日去会一会这位让杨沧海不惜搁下正事都要见面的友人,说不定,眼前的疑团便能理出一个头绪……”
第24章 闲云居
“东京城外五十里,五丈河畔闲云居!”
第二天早上,当王玄义跟李县尉交代了抓紧追查的事情之后,便带着王敬离开了杨善人村,径直赶往位于五丈河畔的闲云居一探究竟。
按照杨家人所给的指示,这闲云居主人乃是杨家家主杨沧海的至交好友,杨沧海几乎每个月都要去那闲云居里小住几日。不过有一点让人感到惊讶地是,这杨家之人居然从未见到过闲云居的主人的样貌。按理说既是至交好友,必定要礼尚往来一番才对,这杨沧海时常去拜访闲云居,却不见闲云居的主人前来回访,这无论如何也是一件让人感到在意的事情。
出了杨善人村之后,王玄义主仆二人骑马前行,不多时便寻到了五丈河畔。
这五丈河原名广济河,唐时便有,因河宽五丈,日久年深之下,便渐渐地改叫作成了五丈河。
五丈河流经东京,从城外的东北水门便可直入东京城内,因河道宽广,水流平缓,因此从后周朝开始,从东北方向运抵东京的粮食大部分都由五丈河上的粮船送入城中。而值此盛夏时节,却正是夏税征收之际,是故这河面之上,此时俨然是一幅千帆争渡的景象。
“大人,想不到这东京城外,竟然也有如此繁忙的景象……”
“是啊,这东京城内人口百万,只这吃喝便是一个天文数字,若不是依靠这河川之利,便是这百万之人所需之粮,便不知要累死多少牛马呢!”
骑在马上到王玄义,此时望着河面上如此壮观的景象,心胸也不由得生出了些许豪情来。
这开封府左军巡院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部门,但却是事关东京城内百姓安危的重要机构,执掌东京城内的风火、争斗、盗贼与刑狱审讯等诸多事项。若考虑到所属时代刑侦技术的局限性以及东京城内的百万人口规模,这军巡院真可谓是整个大宋最为繁忙的机构了。
……
当王玄义主仆二人沿着五丈河岸行了几日之后,隔着老远,就看到了一处位于河岸之南的豪华庄园。当两人骑马立于河堤之上时,那庄园内的景致却也能窥探到一隅。
“大人……你看那门外的车马……怕是来了不少的宾客吧!”
“是啊,这庄园的主人真是好生阔气啊,竟然在这河边修了一处如此气派的宅院。可是……我怎在东京城中,却未听过这闲云居的名号呢?”
“这个,大人……想必是这闲云居只能招揽像杨沧海这样没有功名乡绅吧!便是大人在城内与同榜聚会,也不曾请过杨沧海这样的乡绅啊,归根结底,大人们这一身的才学才是最让人敬佩的。这闲云居不过是些乡绅想要效仿士子们附庸风雅罢了,便是取了个闲云居的名字,却也只是俗不可耐,俗不可耐啊!”
这王玄义听到王敬的吹捧,心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