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清明录-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玄义听到徐婆子的声音,便故意扭着脸不去看她。单说这徐婆子走进正堂之后,一看到王玄义便扑倒在地,随后大哭小叫的说道:
    “王公子……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千万不要跟我们这等下人一般见识啊!王公子恕罪,老身狗眼看人低,不识得您这文曲星在世……”
    “哼,徐婆子,你休要再羞臊我了,今日我是来还你钱的,赶紧把我的马还给我……”
    就在王玄义开口讨要自己马匹的时候,那一日出门看榜的老张突然回到店中,一看到王玄义,便大吃一惊的问道:
    “王……王公子,您怎么还在这儿啊!哎呀,这贡士老爷们都已经入东华门了!”
    “哼,纵然我今科未中,却也容不得你等这般羞臊,难道你们以为我真不敢砸了你这破店吗?”
    “哎呀,坏了,王公子快走,要不然就真的来不及了?”
    “来不及?什么来不及?”
    “那一日您才刚被赶走,那报喜的人就来了,都怪我们弄错了,您春闱得中,乃是金科的贡士老爷啊!”
    “你说什么?”
    “还愣着干什么,快给王公子备马?”
    “王公子,您要是再不走,可就真的来不及了!”
    “你……你个贼妇,若是坏了我的功名,我……我跟你没完!”
    王玄义听到自己居然中了,不由得又气又喜,只见他头也不回的跑到了店外,随后飞身上马,便直奔那皇城而去。

第10章 殿试风波
    “开龙门!”
    随着内侍中官的一声令下,等候在东华门外的贡士们便纷纷向前涌去。眼见着前方便是高耸的宫城,不少人想起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读,不由得感慨万千。
    看到东华门外人头攒动的情形,坐在门内的吏部天官们此时却在忙于确认应试的贡士身份。为防止替考现象发生,考生须依省试名次由吏部官员引入东华门内,由尚书宰确认考生自书的姓名押字(类似于考号之类的东西),之后方可入皇城内参加考试。
    “庚辰科春闱第一名上前!”
    当东华门内的吏部官员开始呼唤考生名次之时,等候在外的贡士们不由得竖起了耳朵来,认真的听着门内的呼声。就在吏部的官吏话音刚落之际,一名书生突然挤出人群,随后拱手行礼道:
    “学生祁州卢之翰再此!”
    “卢之翰,随我进去自书姓名押字,不等携带片纸之字入内,你明白吗?”
    “学生明白!”
    卢之翰听完对方的嘱咐,便跟着入了东华门。之后他就被带到了尚书宰的面前,自书姓名押字,待尚书宰确认无误之后,便被引到崇政殿外,按照殿外高挂的浑图查找自己的座位。
    “庚辰科春闱第二名上前!”
    “庚辰科春闱第三名上前!”
    ……
    听到门内的吏部官员依次唱名,等候在外的考生们纷纷竖起耳朵等候上前。虽然今天前来参加殿试的贡士多达数百人,但在吏部官员的安排下,却显得井井有条,只眨眼的功夫,便接连有十数名贡士得以越过龙门,进入了皇城大内之中。
    “庚辰科春闱第三十九名上前!”
    当门内的官吏呼唤到第三十九名的时候,一直等了半天,却不见有人应答。这不由得让他感到有些诧异,于是他便又提高了声调,随后再次喊道:
    “庚辰科春闱第三十九名上前!”
    “第三十九名?”
    ……
    “在……呢……人在呢?人在呢?人在呢?”
    就在这名官吏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时候,突然听到人群之后传来了一阵微弱的回应声。在场的诸多考生应声回头一看,只见一骑在马上的男子此刻正被禁军拦在不远处。那男子听到呼喊,便一边回应着,一边跳下马来快步狂奔。一时之间,居然连鞋子都跑掉了!
    “人在呢!人在呢!人……”
    “哈哈哈……”
    看到这人跑到东华门前的时候,脚上居然连鞋都没有,前来应考的贡生们顿时一片轰然大笑。而王玄义此时则胀红着脸有些无奈地立在东华门外,还时不时的看向身后丢下的鞋子,似乎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回去把鞋捡回来。
    “你就是今科春闱第三十九名贡士吗?”
    “正……正是学生!”
    “成和体统,哼!”
    那名官吏看王玄义居然如此失仪,不由得拂袖而去,王玄义见状,虽然想回去取回鞋子,但是又怕误了时辰耽误了考试,于是稍作权衡之后,便硬着头皮跟在那名吏员的身后,进入了皇城之中。
    当王玄义被引到尚书宰面前之后,那尚书宰看到王玄义足不着履,也不由得面露不悦之色。幸好王玄义这几日来屡遭变故,早就练就了一张厚脸皮,因此他便只当没看到对方那鄙夷的目光,随后上前自报家门说道:
    “学生郓州王玄义见过大人!”
    “写下你的姓名押字,去后面候着吧!”
    王玄义听到尚书宰的吩咐,便拿起笔来在写下了自己的姓名押字,待吏部官员核对无误之后,正待要领他离开,却突然听这王玄义又出口询问道:
    “不知大人这里可有多余的笔墨,学生……学生……”
    “你不会连笔墨都不曾携带吧?”
    “这个,学生……学生走的匆忙,实在是……”
    看到这王玄义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这尚书宰不由得被这个糊涂学生气的怒极反乐了,只见他噗的一笑,又连忙以手捂面,随后又对王玄义斥声说道:
    “莫不是你把这殿举之事,当做了儿戏不成,真是枉为读书之人……罢了,看在你也是寒窗苦读多年的份上,拿走拿走!”
    “谢大人,学生今后自当铭记大人教诲,以后便是吃饭睡觉,都要将笔墨待在身上……”
    “快走!快走!休要再让我看到你这不成器之人!”
    ……
    当王玄义被吏部官员驱赶着拜别了尚书宰后,他便被城内的中官(太监)领着穿梭在大内宫廷之中。看到往日那神秘的皇城此刻就在眼前,王玄义不免好奇的上下打量了一番。在前面带路的中官见到王玄义四处张望,不由得咳嗽了一声。王玄义听到之后,这才低下头来继续朝前赶路。
    “这皇城,可比那故宫差远了!”
    王玄义心下嘀咕着,便被带到了位于崇政殿前的广场上查看混图。此时广场上已然有许多贡士等候在此,大家见到王玄义连鞋都没有穿,都不由得相顾莞尔,只当他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王玄义既然赶上了考试,心中也不免安定了一些。他抬起头来仔细的看着那高挂的混图,在心中默默的记住了自己的座位。随后便站在一旁,心中默默的念起了昔日所做过的文章。
    这王玄义既然是穿越来的,对于时文策论自然是有些头大,不过这具身体的主人自知才华有限,所以平日里特地积攒下了一些精妙的词句文章以备他日只用。而王玄义此时正是要将这些词句文章从脑海中摘选出来,等到一会儿上殿之后,他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只将这些文章写就出来,总是比自己现想来的容易一些。
    这王玄义暗自定下了考试的策略,便开始在心中酝酿起文章来。虽然他现在还不知这殿试的题目为何。但就算知道了他也无可奈何,索性就摘选些平日里拿得出手的词句,到时候烩成一片杂烩文章交上去便是。若是运气好的,说不定会一举中第,若是运气不好,那就等三年之后再行考过,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屡战屡败好歹也能落的一个特奏名的出身,总好过当那平头百姓!

第11章 殿试三题
    只不过半个时辰,等候在东华门外的三百多名贡士便依次来到了崇文殿外,当殿门开启之后,一众贡士便依次进殿寻找自己的座位。
    王玄义脚上无鞋,在那殿前广场的石头上站了半天,双脚早已被硌的生疼。直到他走进了这崇文殿内之时,他才觉得这脚下平缓了许多。只见他左右打量了一下,便寻到了自己所在的位置,让他感到有些不顺的是,那位置居然正对着殿前的宝座,这让王玄义的心里不由得感到一阵的紧张。
    “这是要在官家的亲切关怀下考试啊!真不知道我是该哭还是该笑呢!”
    王玄义略微苦笑了一下,便走到考桌前坐下。随后眼观鼻鼻观心,默默等待着这读书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咚咚咚!”
    待殿前三声鼓响,一众贡士纷纷起身。此时,只见两名中官引着天子来到宝座之前。殿中众人连忙三呼万岁,随即躬身行礼。这王玄义心下好奇,不由得想见识一下这天子到底是何种模样,于是他大着胆子抬起头来,却一个不小心正和官家的眼神对上。这一下,顿时吓得他连忙低下头来,身子也躬的更低了。
    “这就是今科春闱汇聚的天下英才吗?嗯,不错!”
    听到官家称赞,在场贡生又连连谢过陛下。随后才在中官的提醒下回到了座位上。当天子在宝座前,亲笔写下了今日试题之后,中官随即将试题交给了场下的吏部官员。再由吏部官员现场誊写,然后下场依次让考生审题。
    坐在正对着御前之位的考桌前,王玄义极力的克制着自己的好奇心,一直都低着头不敢再跟官家的目光有所接触。直到场上的考官带着试题来到他的面前之时,他才抬起头来认真的读了起来。
    纸上的试题共三道,一赋,一诗,一策论。题目分别为《春雨如膏赋》,《明州进白鹦鹉诗》以及《文武何先论》。
    王玄义看过题目之后,连忙将试题誊写到卷子上,随即便向考官点头示意自己审题以毕,考官见状,便拿起题目径自走下了下一名考生。而王玄义此时则在心里暗暗的回想着刚才的试题,心中渐渐地便有了计较。
    这大宋朝的王玄义虽然没有参加过殿试,可这来自后世的王玄义却是个心理学专业出身的高材生。平日里,最善于揣摩他人的心思。眼见着三道题目中的第一道,王玄义自然想到了春雨贵如油这句典故。不过,再结合下面的《明州进白鹦鹉诗》,王玄义觉得这官家显然不是让一众考生来批判自己的,因此他便决定只写景致不言他事。于是王玄义稍作思索,便提笔道:
    “庚辰之春,密雨绵绵,四方之民,待之如膏。雨入田中,如膏入釜中……”(没那个水平,编不下去了!)
    王玄义心中有了文章,便运笔如飞,笔走龙蛇,只片刻便将一篇诗赋写就了出来。直到他停笔之际,他才抬起头来环顾左右,却发现左右之人竟大多尚未动笔。
    就在王玄义苦思这鹦鹉诗的时候,他无意之中抬起头来,却看到官家似乎正盯着自己。这一看,不由得又让王玄义吓了一跳。于是他又赶忙低下头来。
    ……
    且说这端坐于殿中宝座的赵官家,刚上得大殿之时便注意到场下有一贡士足不着履,心下不由得起了怜悯之心。于是从那时开始,这赵官家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这名贡士身上。
    “可怜这贫苦人家出身之人,连鞋都穿不起,居然也来到了这金銮大殿,与天下英才一较雌雄,若是黜落了,怕是再没有机会考下一次了吧!”
    赵官家心下怜悯,便不由得对这个年轻人生出了些许好感来。于是他便悄悄地向身旁中官问道:
    “去问问,堂下那个足不着履的贡士是谁?”
    中官得了官家的命令,连忙下场找吏部官员询问,不过片刻,他便回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