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清明录-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这位琴娘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反复的弹奏同一首曲子……”
“啊……官人说的是,我也记得徐琴娘总爱弹那首曲子,当年我师父还曾经问过徐琴娘为什么老弹那个曲子,她就说是旁人那里听过来的,因为喜欢便时不时的谈一小段。”
柔奴听王玄义提起了那位琴娘的事,便忍不住也跟姐姐念叨了起来。一时之间,二人却是说起了不少童年时在教坊中的趣事。
“对了,那段旋律柔奴可会弹奏,能不能为我弹奏一下啊!”
就在柔奴没有注意到的时候。王玄义突然沉默了许久,却突然开口向柔奴问了起来。
“真可惜,奴只会琵琶,却并不会古琴,官人若要听,奴便拿琵琶为官人弹一遍吧!”
看到王玄义似乎对徐琴娘所弹奏的曲子感兴趣,柔奴二话不说便捧起了琵琶来试弹了几下,紧接着一阵舒缓而温柔的曲调便慢慢的从琵琶飘荡到了房间里。王玄义仔细的在心里默默地回忆了一下,很快他便把这段旋律同那一日在苏贞贞那里听到过的对应了起来。
这段旋律很简单,总共也没多长。不过表演者虽然是按照乐谱弹奏的,可是在表演时却会加入自己的情感。直到这段旋律最后被柔奴温柔的完结之后。王玄义才睁开眼睛说道:
“真是想不到,这曲子用琵琶来弹,好像比古琴更好听呢!对了,你们知道这曲子叫什么名字吗?”
“奴不知啊,官人!这曲子我和柔奴也只是偶尔会在教坊中听到,可是徐琴娘却从来没有说过它的名字。”
听到真娘出言否认,王玄义便又把目光放在了柔奴的身上。只可惜,这对姐妹都只是听过这段旋律,却并不清楚旋律的来历。
“官人,您怎么突然对这曲子感兴趣起来了,要不奴帮你打听一下吧!”
“额……没什么!就是突然想起苏娘子拜托我的事还耽搁着,适才给真娘看病的时候真娘也提起来了。所以就一下惦记了起来。对了,这个徐琴娘当年在教坊的时候,可曾与何人交好吗?”
“这……我和姐姐拜的是不同的师父,若说与人交好,徐琴娘似乎和大家的关系都不错。不管是我师父,还是真姐姐的师父,那时候都喜欢听徐琴娘弹琴。不过……我倒是没听师父说起过她的旧事!”
“我也没有,说起来还真奇怪啊,贞贞她好像也从来没有说过自己师父来教坊之前的事情……”
“诶?这就奇怪了!难怪苏娘子不知道她师父的去向,却要让我帮她寻人呢!”
王玄义心中觉得诧异,不过倒也没多想。他只是觉得在这件事上已经耽搁了许久,若是哪天苏贞贞再找过来,他却也不好向对方交代。于是王玄义考虑了一下之后,却是突然对柔奴问道:
“柔奴,我想跟你学琵琶……”
“官人,您……您怎么突然想要学琵琶了……若是您想听什么曲子,奴便弹给你听便是……”
“不是,娘子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只是想学学这段旋律!看起来,好像那个徐琴娘也只留下了这段旋律……”
“诶?官人只学这一段吗?”
“是啊,只学这一段,听起来能让人听出曲调即可,娘子,这个琵琶,不会很难吧!”
“难道是不难,官人您可是状元啊!弹个曲儿又能有多难呢?”
第49章 洛阳来信
音律一道看似简单,实则繁复,非花费苦工方有所得。就这么短短的一首曲子,王玄义直学了一个下午,却依旧弹得犹如木匠拉锯一般,若不是他知道这曲子的旋律,只怕根本就不知道弹得是什么。
“哎,这琵琶果然难学啊!”
“官人无需操之过急,若是你想学,我姐姐也可以教你啊!”
“诶?真娘也会弹琵琶吗?”
“自幼倒是跟着柔奴的师父学过一些,不过没有妹妹她弹得那般动听罢了!”
“果然是艺多不压身啊!那我便跟真娘继续学便是了!”
或许是这个下午过得实在是很开心吧,直到傍晚时分柔奴这才匆匆动身前往白矾楼,看到柔奴离开时的身影,王玄义的心理却感到有些自责。
“日后若是有机会,还是要给柔奴寻一个旁的营生才好……整日在白矾楼那边卖唱为生,终究不是一件美事!”
当柔奴走了之后,王玄义在真娘的指点下又学了好一会琵琶。直到双手慢慢的学会了配合之后,这曲子才渐渐的弹奏出了一些意思。
王玄义学得开心,真娘她教的尽心,直到天色有些晚了之时,王玄义才向真娘告辞,随后回到了家中。
“院判,您怎么去了那么久啊!”
“啊……今日正和真娘说着话,突然想起了那一日杨楼的苏贞贞拜托我寻她师父的事情。然后我便跟着她们学了一会儿琵琶……”
“您去学琵琶了?都弹了什么曲子啊?”
“只学了一首,就是苏贞贞师父常弹的那首不知名的曲子。不过……我总觉得这曲子……有点像是给小儿听的……就像……就像我小时候额娘哄我睡觉时常唱的那些曲子似的……”
“哎,说起娘来,我也有点想我娘了,好在听了院判的您的话,我跟舅舅总算是没有断了来往,要不然的话,我娘要是地下有知,那该多伤心啊!”
王敬一边说着,便侧身躺在榻上落下了几滴泪来。王玄义见了,却是想起那北里的女受害者也是生过孩子的,却不知那孩子现在还知不知道自己的娘亲已经不在人世了,心里难过的同时便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那女子的身份。
王玄义心中惦记着这件事,于是第二天一早,刚一来到开封府,他便径自前往户曹去见司户参军。待双方见过礼之后,王玄义便主动说明来意道:
“胡参军,今日前来拜访,乃是有事相求,我想请参军您代为查找一下,这半年来城内可有人家上报妻子或母亲失踪的?”
“王院判,您这可就给我出难题了,若是您要半年的文牍,就凭我这户曹的几个人手,只怕便是扔下手头所有的事情全力帮你查找,那也是杯水车薪啊!”
“这个,却是在下唐突了,不过若不是遇到了难题,我却又如何能求到参军您的头上……还望参军能尽力助我!”
王玄义话音刚落便郑重起身要向胡参军行礼,那胡参军见了,那里肯受,于是便有些为难的说道:
“哎……好吧!那我就给你派个主簿过去,帮着你翻查资料……”
“如此便多谢了!”
听到胡参军同意了自己的请求,王玄义不由得大喜。连忙向对方谢了又谢。而那胡参军虽然觉得此事麻烦,但是考虑到王玄义乃是状元出身,有几次三番破了大案。正是在府尹秦王面前露脸的人物。因此便也愿意用心帮忙,直找来手下机灵的主簿先去粗检资料,然后再给王玄义送去。
只因翻查资料还需要花费许多工夫,于是王玄义便辞别了胡参军,自行回军寻院这边等候消息。就在他刚刚回到军巡院的时候,却听到几日前派往洛阳调查何家情况的缉捕使臣已然回来。于是王玄义便连忙把他叫来问话:
“你可是探清楚这何家的情况了?何三水果然有个母亲在洛阳吗?”
“回院判的话,何家却是有位老妇人住在洛阳,只不过听邻居说,这何三水已经有七八年不曾回来了,便是连他家大小姐,也从未回到过洛阳……”
“哦?七八年?这也有点太不像话了!那这何三水在邻里间的口碑如何?”
“这……据说当年在洛阳时,何三水待人和气,而且侍母至孝。不过我倒是问过那何员外家的邻居,他们好像以为这何三水现在正在蜀中经商,到不知他已经到东京来开油坊了……”
“还在蜀地?那便是了,若是他身居蜀地,回来一趟只怕要在路上花费一年,故而七八年都不回来,邻里也不会疑他!看来,这何三水果然是有问题啊!”
“院判?您这话是说……”
“我只怕就像和三水在堂上说的那样。咱们抓住的这个何三水并不是真的何三水,至于他叫什么,我们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好了,你也辛苦一趟,赶紧去使臣房交了差事回去歇着吧!”
“谢院判!”
那缉捕使臣得了王玄义的叮嘱,自是高兴的回使臣房交差去了。王玄义此时心中疑团不解,也不由得有些烦闷,于是他便随手拿起放在一旁的琵琶,然后拨动琴弦弹奏了起来。
这曲子虽然是昨天学会的,但是只隔了一夜,便又生疏了许多,王玄义直到弹过几遍之后,才慢慢地又恢复到了昨晚的最高水平。恰好便在此时,王敬刚从左军巡院狱中提了之前关在此处的李外宁来见王玄义,他看自家院判正在弹着琵琶,便带着李外宁在外面候了许久。直到王玄义见到外面有人影晃动,这才放下了琵琶来对门外喊道:
“是王敬吗?可是有什么事情?”
“院判,李助教带到了,他说……他想谢谢您为他的徒弟洗刷了不白之冤……”
“哦!那就都进来吧!”
王玄义话音刚落,那李外宁便跟着王敬拘谨的走了进来,一看到王玄义,李外宁便扑倒在地,连忙磕头道:
“院判,若不是您为我徒儿洗脱了冤屈,我徒弟只怕就要死不瞑目了!”
“李助教请起,此乃是本官分内之事!”
第50章 比较
“李助教,之前本官因为追查歹人线索误以为你的徒儿李麻便是那杀人的恶魔,故此……让你在开封府里委屈了多日,让你受苦了!”
“院判,啥也不说了!我那徒儿若不是贪恋女色,留恋那些娼搂妓馆,也不会被歹人所害。如今他为此事而丧身在了西鸡儿胡同,却也是他的命啊!唉,到头来,能让他走的清清白白的,我这个师父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李外宁老泪纵横的说着,随后又向王玄义郑重的磕了一个头,王玄义见状,却是赶忙将对方扶起来坐到了一旁的座椅上。李外宁推脱不过,却只敢坐在椅子边缘,然后有些拘谨的哀叹了几声。
“李助教,今日既然已经抓住了凶徒,你便可离开开封府了。不过……本案暂时还尚未完结,若是你要离开东京前往外地,却是不行!你可明白了吗?”
“小老儿明白了,请院判放心!小老二孤身一人已经无处可去了,若是院判有什么需要,尽管派人去后桥门瓦子寻我便是。”
李外宁说着,就要起身拜别王玄义,王玄义见了,却是径自从口袋里摸出一小枚银饼子来,随后来到李外宁的面前默默地放在了他的手里。
“院判……这……”
“啊……耽搁了你这么些日子,说到底,都是因为本官之故。这些银子虽然不多,但也算是本官对你的一点补偿吧!”
“哎呀,院判……这可使不得,我怎么能拿您的钱啊!”
“拿着吧!日后我少不得要去后桥门看您的药发傀儡,这些钱……就当是提前给的赏钱吧!”
那李外宁见王玄义还要给他钱,心里不由得十分感动,却也不愿收下。直到王玄义说要常去后桥门瓦子看他耍傀儡,这才勉强的收了下来。王玄义见此,便让王敬好生送李外宁回去。李外宁谢过王玄义之后,便要转身离开。不过就在他回头看到王玄义放在一旁的琵琶之时,却忍不住开口问道:
“王院判可是有亲人是辰州人士,若是您不嫌弃,我改日送您一些辰州特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