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一群“为死而生”的囚徒——他们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在战场上死去——这样他的家人就能得到宽恕,若是侥幸不死,还能成为真正的大秦军人!

    这是真正的“核武器”,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派出的消耗品。

    双方打到如此程度,已经打出了真火,秦军校尉已经管不得放水不放水的问题了。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把这些该死的赵国人扔下壁垒。

    “杀!”校尉随即下令。

    只见这群叫花子怪叫了几声,疯了似的冲向赵军,或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象征性的用手中的武器挥舞了两下,抵挡住赵军的武器,没有挡住更好,插在肉里,用骨头夹住,双手死死拽住兵器,随即一旁的队友抱着赵军一齐滚下壁垒,摔成肉泥。

    “大秦万年!”这是每一位殉国者最后的呼喊。

    赵军一时间被这种自杀式袭击打懵了,“宁遇大剑士,不碰死士营!”,秦军死士,恐怖如斯!

    眼见唾手可得的壁垒又被秦军死士牢牢守住,好在猛将兄还在挥舞,死士也暂时近不得身,但人力终有尽时,猛将兄挥舞的频次正肉眼可见的下降。

    “长矛穿刺,弃矛!”赵军校尉在壁垒下大喊道

    显然,用长兵器隔开死士,然后将他们推下壁垒是对付死士最好的办法,与秦军对战良久的赵军校尉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反应过来并对着下属下令道。

    几个长矛兵在甲兵的护送下很快登上了壁垒,暂时遏制住秦军死士的攻势,一员百将接替了猛将兄的位置,护住赵军大旗,而猛将兄也被推搡着送下壁垒。这是中军大帐直接下达的将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壁垒之上你来我往,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战事逐渐陷入胶着。

    双方的主帅却都乐见其成。

    秦军帅帐中,不时有将领请求帅军出战。都被白起否决了。

    现在的火候正正好。再添一把柴火就烧焦了!

    话说前面那个校尉是个可用之材,把分寸拿捏得死死的,要换自己在赵军都会觉得秦军尽力了——死士营都用上了,还不算用力吗?

    而等死士营消耗殆尽,顺理成章地我军军力便开始不足,然后被赶下壁垒,开始撤退,故事写得逻辑顺畅、合情合理有木有!

    赵括啊赵括,壁垒旦夕可下,这还不加快渡河吗?要是后续兵力补充不及时,前面的好局势可就功亏一篑了哦,到那时,你如何面对手下众将呢!

    白起心里美极了,都想好了战后定要提拔这员校尉道裨将的位置了。

    而战场之上的校尉只想着,我还能活着下壁垒吗?

    赵军帅帐中,司马李义正在向廉颇汇报着前线情况。

    “我军已多处突入壁垒,正在展开壁垒的争夺。秦军倾尽全力,派出了死士营,然优势依然在我,各路主帅皆请求主力迅速渡河,以雷霆一击击溃秦军。”

    廉颇看向远处狼烟四起,火光漫天的秦军壁垒,说道。

    “倾尽全力?却不知秦军水军骑军缘何不见踪影,纵使敌不过我军骑兵,骚扰总是该做的吧?而那壁垒之上,看似底牌尽出,援军也是源源不断,却始终看不到秦军以绝对的优势兵力进行驱赶。仿佛我们的对手就只有眼前的几万人,一到五万这个关口,援军就不再驰援?是何道理?”

    “秦军还是在示弱,诱使我军渡河?那我军如何处置?”李义问道

    “那员在壁垒之上挥舞军旗的猛将替换下来了吗?”廉颇没有回答,而是问了一个不该主帅过问的问题。

    “按照您的吩咐,已将其从战场撤下,并秘密护送至大粮山军营。只是不知将军缘何如此?”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赵将军那里还缺一个能够攻营拔寨的猛将!”廉颇继续看向远方的大粮山回复道。

    李义没有再打断廉颇的思考。

    不一会儿,沉思的廉颇仿佛醒来,自言自语地说道,“应该差不多了,等太久可不是年轻人该有的性子啊!”

    “传令:大军加速渡河!”



    第十九章 主力东渡一将难求

    

“希律律”,一直在丹水西岸等待命令的马儿也有些着急了,不耐烦地打着响鼻,不时地将头在主任的甲胄上蹭一蹭,似乎再问道:“主人,咱啥时候上啊!”。

    而在西岸等待命令的赵军,眼见同袍在对岸厮杀——登上去又被赶下来,重又登上去,手中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心中更是焦躁不已,眼巴巴地等着中军大营的命令。

    却见马儿毫无眼力见儿地来烦自己,好像炖了吃马肉啊!

    想到待会可能还要它出力,只能把所有苦闷自己吞下,敷衍地拍了拍马头以示安慰。跟自己说:“马肉不好吃,肉粗还不好嚼,饶他一命吧。”

    还有几个不知死活的,去问校尉:“啥时候渡河啊!咋还不渡河啊!”

    不用说,一人一脚给踢了回来,显然校尉没有惯着他们,怒吼道:“你问我,我问谁去!滚!”

    讨了个没趣的几人,灰溜溜的回到队列,又被同袍一顿奚落。

    “叫你丫别去!”

    “没看到校尉坐立不安的吗!”

    ……

    话说,怂恿人家去的时候这群人可不是这么说的啊!渣渣……

    西岸边,十数万双眼睛紧紧盯着中军大营,沉寂了许久的中军大营。

    咚……咚……咚咚咚……

    赵军大营突然响起鼓点,鼓点由远及近、由慢变快、越来越响越来越急!

    几员飞骑飞快地略过丹水西岸的各个赵军的阵地,所过之处迅速人马沸腾!

    “上将军有令:全军加速渡河”

    “加速渡河!”

    命令迅速传递到西岸的每个角落。

    “快快快,整备兵器!”伍长一脚一个踹起偷懒的士卒,边踹边命令道。

    列队成伍,十伍成阵,赵军迅速集结整队,向着丹水出发。

    如同一台被闲置许久的机器,终于被重新启动,它用轰隆隆的喧闹声宣告着自己的回归——“秦军,爷们来啦!”

    “进!”随着校尉一声令下,十余万赵军主力,三路并进,渡丹水,攻壁垒!

    这么大的动作,自然瞒不过秦军的哨探。

    秦军中军大帐中,哨探正向诸位秦将禀报着西岸赵军的最新动向。

    “赵军主力分三路渡河,先锋已经逼近东岸!各路主将大纛已进入丹水。似有全军压上之势!”

    “好!”秦军将领一阵叫好!

    “任你奸似鬼,还不是要往咱的口袋里装!”

    “很不错了,赵括能忍到现在!换我,我是忍不了那么久哈!”

    秦军大帐中一阵欢声笑语。

    “赵军渡河兵力如何?兵种配置如何?”相对于众将的喜形于色,白起显得更加的沉稳,稳如老狗!即便调出了赵军,也还是不放心地问道。

    “赵军渡河兵力在十万以上,其兵种配置仍是骑步混编!且带有重型攻城器械。”

    此话一出,秦军大帐再次爆发出叫好声。

    白起没有打断众将的欢乐,虽然隐隐觉得有些太过顺利了,一切都按照自己的剧本在走,几乎没有丝毫的差池——除了死士营的投入使用。

    嗯?死士营?

    是了,死士营的投入应该是压倒赵军主将赵括的最后一根稻草。任谁看到死士营这种核武的投入,都会认为秦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实际上,在自己的指挥下,秦军一直轮换着兵力,而在壁垒上的兵力远没有饱和。

    死士营的投入又是在赵军士气大振,壁垒之上的赵军无法赶下去,壁垒之下的赵军就要从云梯上登上的这种看似绝境的时刻,进行的投入,是怎么看怎么像最后的底牌,即便是自己在对面也没法看出丝毫的破绽。

    想着想着,白起对那位前线的校尉更加满意了,不行,这样的将才,不能在这种欺骗性的战斗中就被消耗了。

    “壁垒之上的令死士营出战的校尉是谁?”白起又问道。

    随着白起的问话,帐中为之一静。众将有些为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说出校尉的名字,他们以为白起要追究校尉擅自调动死士营的责任呢!

    其他人可以不说,作为前任主将的王龁不能不说,否则就有“狠军”之嫌疑。(狠军——十七禁五十四斩其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回禀将军,该为校尉孟琥,然当时情势危急,令死士营出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且孟琥从军以来功勋颇多,三年对峙中也是每每披坚持锐,望将军……”

    “哈哈哈哈……”没等王龁说完,一声大笑打断了他。

    “怎么,诸将军认为吾要加罪与他吗?死士营本属其调管范围,且死士营之处于大局有利无害,吾缘何加罪?”白起解释道。

    “诸君不曾看见,在死士营出后,赵军西岸大军才有的动作吗?”

    “然也!”众将回应道。

    “孟琥?可是老秦人孟家族人!年纪如何?”白起又问道。

    “然也!乃昔日穆公手下大将孟明视之重孙也!今年只30岁也。”王龁说明道。

    那还有啥说的,孟西白三族之人——纯纯的自己人啊,还是嫡系所出,功勋也够了,没啥说的,升!

    “传令:升孟琥为都尉,调来中军帐中听令,即可派人顶替孟琥在前线指挥。”白起说道。

    “诺!”

    “恭喜将军得一良将!”众将军拱手说道。

    “此我秦军之喜,我王之喜也!”白起捋了捋发白的胡子,满意地说道。

    误打误撞调用死士营的孟琥,还在嘶吼着嗓子,挥舞着长剑,奋力组织兵力反扑壁垒之上的赵军,却不知自己的一番无奈之举却成就了自己,真是时也、命也!

    而另一边,赵军擎旗的猛将兄正一步三回头地赶往大粮山军营,不断跟身边护卫他的赵军同袍抱怨着。

    “我没受伤啊,咋就把我换下去了。”

    “我还能打啊!”

    “我能打十个!不信我们试试!”

    一旁的赵军都无语了,猛将兄,你的威猛别人不知道,我们一直在东岸的兄弟还不知道,秦军几十号大剑士外加死士营愣是近不了您老兄的身,就我们这几条废柴了,你这蒲扇般的大手板子,那还不是一巴掌一个。

    “猛将兄啊!”一位护卫实在听不下这唠叨了,拍了拍他的肩膀打断他道。嗯,这肩膀头子,梆硬!

    “啥猛将啊,吾不叫猛将,我叫启!”猛将兄很开心,终于有人跟他唠嗑了,马上自我介绍道。(一般的平民是没有姓氏的,所以就只有个名字“启”而已。)

    “我说启啊,你别闹了,让你去大粮山上将军赵括亲自下的令,必定上将军有重要的任务给你啊!到时候有的你打的!”护卫知道对于这种浑人,还是得好好安抚为好。

    果然,听到有重要任务的启没有再闹。

    一行人趁着月色向着大粮山进发。

    身后的战场上,赵军主力已经渡过丹水,向着秦军壁垒进发!



    第二十章 攻防间隙收下猛将

    

“报!”

    大粮山赵军中军大帐外,几员精壮骑兵和一员彪形大汉站定在一起,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