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友哉!汝,不懂我王多矣,不如我王多矣!”平原君继续为赵禹添续着老酒:“汝也从未真正去理解过我王!理解过这世道。”

    “汝不曾见过上党郡百姓箪食壶浆送别我王十余里地依旧络绎不绝!”

    “汝不曾见过鄗城之中将士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后,喝上一碗乱炖的牛肉羹汤之后的满足!”

    “汝亦不知,我王背上仍旧淌血,根本无法着甲,一身白衣便义无反顾投入战场是何等的豪情壮志!”

    “汝更不知,我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仅仅带着东拼西凑的两万余乌合之众,便重创数倍于己的燕军精锐,是何等的神机妙算!”

    “而吾,都曾见过,更是亲历者也!

    汝谓我王不听谏言,却不知在军中,我王虽有军神之称,却处处尊重廉颇意见,征兵之时屡屡倚仗于我,鄗城之战更是放手任武施为,而就在尔等反叛之夜,吾尚劝得我王用人之道,此比之先王乃至武灵王,不知胜了几许,何来刚愎自用之语?

    汝只知世家不可轻、不可欺!而却吾却知我王,从未想要过世家大族的支持,他要的乃是无数百姓、黔首的支持。而没有世家大族的上党郡,甚至先王都未派遣一官一吏,可却能蓬勃发展,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老友何以一叶障目焉!一失足成千古恨哉!”许是酒精发挥了作用,平原君将心中的话语一气儿说了出来。

    而对面的赵禹听后,心中也是狂震,原来赵括。。。。。。

    “或许,吾真的错了?”赵禹在心中暗暗地问着自己。

    “若真的是吾错了,那倒也好!吾先为老友去那黄泉道上探探路,老友来时,记得告知于吾:彼时走与此时走,这世界,有何不同?”赵禹举起酒爵敬道。

    平原君无言,也默默举起酒爵,与赵禹相碰,一切尽在不言中。

    青铜的酒爵相碰发出“叮”的一声。

    “好酒!果然好酒!”赵禹再次赞道:“只是再也喝不到了!”

    平原君仍旧无言,只默默地为赵禹再添一爵,该说的都已经说了,随即起身准备离去。

    就在起身之时,赵禹似乎刚刚想起什么,赶忙问道:“蔺敏之事?”

    “老友放心!”平原君站起身子,缓缓答道:“我王已经查明了事实,虽有抗法之举却无伤人性命之为。而我王以其年幼,为免其步老友之后尘,着其迁居上党一年,令其亲身体会百姓生活,以观其后效。若是能有所悟,我王还要用他!”

    “好!如此甚好!”赵禹宽慰地笑道。

    “老友慢用!明日行刑,吾不便前来!老友一路走好!”平原君对着赵禹一揖到底说道。

    。。。。。。

    吱呀声再传,大门再次锁闭。

    赵禹呈大字形躺在阴冷的地板之上,身边烛火伴着月光,欢乐舞蹈。



    第二百五十七章 清明节断魂时

    

公园前259年的清明节如期而至,一如千年后一般。

    一大早,淅淅沥沥的小雨便将邯郸城覆盖,太阳似乎被阴气纠缠住了,早已没了往日的威风,深深地将头颅埋进了层层的云雾之中……

    “春雨贵如油!”

    邯郸的百姓们欣喜地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心中默默地祈祷着:今年能有个好的收成!

    忽然间,滴滴答答的雨声中传来吱呀呀的声音。透过层层的雨帘,一辆辆囚车正从牢房中缓缓驶出,两边皆有精兵护送,羽林卫的缇骑不断地在囚车将穿插而过,后方更有数百骑兵虎视眈眈,一行数百人,分作三批驶向了闹市的高台。

    高台之上,五个大木墩子整齐地码放,五名刀斧手各个身着红衣,手捧硕大的利斧,整齐地排成一排伺立在木墩子旁。

    高台之下,羽林卫的精兵已经将场地团团围了起来,手持长矛,腰佩利剑,甚至为了安全起见,赵启还特意调了一屯的弓手压阵,防卫可谓是万无一失。

    在羽林卫的外边,闻讯而来的邯郸百姓已经聚集了不少,不少人甚至是从昨夜就排在了城门之外,生怕错过了这场刑罚。而他们的手中大都挎着一个竹篮,走近一看,才发现那里面放着的是:烂菜叶、臭鸡蛋。。。。。。

    高台的对面乃是另一座与之差不多高的木质高台,只不过其上还搭了个临时的棚子,以使其中之人免受春雨的滋润,三座案几依次排开,中间那座又比两侧的稍高一些。

    其中端坐之人,正是内阁阁老吕不韦,而两侧所坐分别为刑部尚书和侍郎。作为监斩官,三人早早地便来到了刑场,没有怎么寒暄便纷纷落座,静等人犯的到来。

    “咣!”清脆的鸣锣声终于在街角响起。

    很快的,押送犯人的车队终于穿过层层的雨帘,慢慢出现在了人们的实现里。装着人犯的马车不堪重负地发出吱呀呀的声响,声响随着队伍的行进越来越近。。。。。。

    羽林卫搬开了两个路障,而百姓们也自觉地让开了一条通道。领头的差役们刚刚进入刑场内部,囚车也刚好陷入了人民的海洋,而囚车中的人犯也遭了殃了。

    只一瞬间,烂菜叶子和臭鸡蛋、甚至还有拳头大的石子,伴随着百姓的谩骂声,纷纷从通道两侧对着囚车一齐发射,囚车中的人犯们躲避不及,也无处可躲,立时就被这些臭物糊满了一身,几个倒霉弹被石子砸中立马便青红一片。

    反应过来的人犯们,或是抱头鼠窜,将头颅埋入臂弯之中以躲避攻击,或是痴痴傻傻,对外界的行为已经无动于衷。只有头车里的赵禹见此情形,先是一惊,随后便是一阵狂笑,嘴里喃喃地说道:“是吾错矣!吾等皆错矣!”

    惊的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世家在百姓的力量面前如此的羸弱,而看似羸弱的百姓一旦被集合起来,居然有如此之威势。

    笑的是自己一直所信奉的世家乃国之基石,在此刻看来,无比的滑稽。

    世家大族苦心经营数百年的体制在笑声中动摇着,而赵括所依赖的百姓却在笑声中更加坚强与愤怒!

    “死到临头还敢笑!爷们,给我一起砸!”邯郸的百姓在心中默默想着。

    而砸向头车赵禹的事物眼见着越发的多且大了,很快赵禹的头颅便被石子砸破,鲜血直流!本就略显癫狂的笑声在鲜血的加持下更显得诡异万分。

    好在头车很快驶入了刑场之内,百姓们也只好将目标对准其他的人犯。

    “丁零当啷”的一通狂砸,让护卫的羽林卫也被误伤了不少,但能咋办呢?没准砸臭鸡蛋的就有自己的父母亲人,自己还敢抱怨不成,只得催促着马儿快些行进,好少受点无妄之灾。

    终于,盏茶过后,车队终于全部驶入刑场。

    羽林卫们随即将通道再次封闭,人犯们刚从百姓的围攻中解救出来,就被差役们一个个地拽下了囚车。每数十人有一位差役头领总掌,一个个地点清了人头核对好姓名后,随即向一名官员汇报,此谓之初验也。再由这位官员向监斩官汇报。

    “禀阁老:钦定叛国案,斩首之人犯,共计二百二十四人,皆也验明正身,交接完毕。请阁老示下。”官员朗声汇报道。

    “验!”高台之上吕不韦高声答道。

    下手坐着的刑部侍郎闻言站起身子,对着吕不韦一礼,答道:“诺!”

    随即拿着桌上一本花名册,带着等候在一旁的下属,一路小跑着来到了犯人们的面前。

    “验:叛国案首犯:赵氏禹者,故内阁次辅。”一旁的差役高声地报着犯人的名号。

    “明!”侍郎一边听着差役的报号,一边端详着犯人的模样,所见无误,则朗声答道,身后之随从随即在花名册上的名字处刻画上一道痕迹。

    此为二验也。。。。。。

    小半个时辰,二验终于完成。

    刑部侍郎接过随从递过来的已经刻画完毕的花名册,再度小跑回高台,对着吕不韦一礼道:“二验毕,共查验人犯二百二十四人,均勘验无误。”

    说着,双手奉上花名册。

    “嗯!”吕不韦缓缓点点头说道,身边之人随即接过刑部侍郎递上的花名册。

    吕不韦随即转过头对着刑部尚书点点头继续说道:“尚书大人,开始吧!”

    “诺!”刑部尚书闻言,立即站起身子对着吕不韦一礼应诺着。

    言毕,拿起桌上一份竹简,双手捧起,转向高台之下,缓缓展开,朗声宣读了起来。

    “王命:诛赵禹朋党诏!

    天未悔祸,王室多难。先王升遐之际,事起仓卒。朕以冲藐,嗣守丕图,衔恤问故,遂穷凶党,败燕师与鄗,说五使于都,方得片刻喘息之机。

    此亦与民修养之机也,然逆贼赵禹等,枉为重臣,不思报国之策,而潜通宫禁,敢行刺杀,欲乾坤颠覆者。其济豺狼丑类,敢悖天常,不知覆露之恩,辄辄猖狂之计。拒捍成命,阳奉阴违,误国误民,阴谋乱政,县邑黎庶,号呼屡闻。

    寡人为人长也,得不兴愧?亦尝告谕,曾靡悛心,稔慝挻灾,日滋月甚。所以命羽林之旅,致原野之诛。雷霆所当,巢穴尽覆。获此凶竖,正其刑书,与众弃之,兹为国典。

    宜准法处斩。”

    意思呢就是说:咱赵国这几年来啊,一直都是多灾多难的,我这个王也是临危受命当上的。好不容易摆平了燕国偷袭和五国干预的事儿,正想要喘口气与民修养生息一番。

    可是赵禹这些个二五仔们,一个个吃国家的饭不干正事儿,不仅阳奉阴违还串通宫内的人,想要把你们最亲爱的赵王给杀了。不仅如此,这些个狼心狗肺的家伙,还准备把咱的新政也给一起推翻了,百姓们听了,都想把他们撕吧了。

    我也很难过啊!苦苦跟他们周旋,试图开导他们站到人民的一面,可惜寡人一退再退一忍再忍,他们却丝毫不知错误。没办法了,为了赵国的长治久安,咱只能让羽林卫采取雷霆手段结果了这些人。

    今天就当着大家的面,把这群人给明正典刑咯,也给大家助助兴!

    围着刑场的百姓们,虽然听不太懂前面说的是什么,但最后最终的“处斩”还是听得真切的。话音一落,叫好声响彻整个刑场。

    刑部尚书言罢,双手将王命竹简收起,又打开属下递过来的另一卷花名册,朗声宣布着:“带第一组人犯,曰:赵氏名禹。。。。。。”

    一排五人很快在差役的带领下来到了另一座高台之上。

    “终验!”尚书再次说道。

    刑部在人犯高台的一位官员,很快对着花名册一一进行验证着这些人的身份。

    很快,官员双手抱拳,高声答道:“终验无误!”

    尚书收到“无误”的汇报后,转过身对着吕不韦说道:“禀监斩官:叛国案,赵禹。。。。。。五人,已三验完毕,可行刑矣。”

    吕不韦端坐主位,听着尚书的汇报,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两个字:“行刑!”

    一旁的差役随即大声传令道:“行刑!”

    刽子手们随即将人犯按倒在木墩子之上,随后接过助手递上的黄酒,大口将整碗酒含在嘴中,又将酒液喷在利斧之上。双手握住斧柄,狠狠地往犯人脖颈砍去。

    没有依依送别的情景,因为能来送别的要么也在砍头的队伍里,要么就在等待发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