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紧接着,早已在一旁等候的两名彪形大汉,手卷着腕子粗细的皮鞭就来到帐前,双手抱拳给廉颇和吕不韦行了一礼。而赵启也刚好被扒去了上衣,一身的腱子肉泛着黝黑的光泽,任谁看了也要说声好汉子!

    又几名羽林卫士,给赵启抬来了一条长凳。可不是让他坐的,更不是让他更舒服用的。而是让赵启好趴下的。怕途中不自觉的走动让施鞭之人不好控制,当然也是为了万一被抽晕了过去,也不至于出现扑通跪倒在地的尴尬。

    赵启也不装汉子,三十鞭子,作为曾经的军中刺头他太知道是个怎样的难关。即便是当年的刺头,也不过就是五鞭、十鞭的,便已经下地难行了。三十鞭!想想都有点儿抖。

    但没办法,犯道人家手里了。刚刚不后悔的口号可是喊出去了!

    丢人不丢面,赵启二话不说,一屁股就坐下,左脚一抬,跨坐在长凳上,随即向前一倒,整个人包括头颅紧紧地贴在了长凳凳面之上,两条手臂紧紧握住长凳的两条粗腿。

    一系列的操作如同行云流水,是个老挨鞭子的!

    赵启熟练,鞭手也不含糊。皮鞭子在凉水里又浸了浸,施刑的二人又看了看廉颇。见廉颇将军缓缓点头,这才抖擞开长鞭,在渐渐晴朗的空中挽了个鞭花,清澈的凉水从鞭子中甩脱了出来,映着云层里钻出的阳光,泛出七彩的霞光。

    “唔”的一声,鞭子陡然从半空中落下。

    又听“啪!”的一声,那是鞭子与血肉的亲密接触。

    清脆的声响响彻整个营帐,几乎同时,血花随着鞭子在空中飞舞开来,而原本黝黑一片的后背之上,瞬间一条粗壮的血痕清晰可见。

    还未等赵启有喘息之机,对面的鞭子又紧接着落在了赤裸的背部。

    “啪!”

    。。。。。。

    一鞭接着一鞭,营帐前两条鞭子舞成了龙,又在精壮的赵启的黑背奏响起美丽的极富节奏感的乐章——“唔。。。。。。啪!”

    只是可惜,若是再有赵启的一两句呻吟,就更好了!

    那铁打的汉子,真就如那铁疙瘩一般趴在那里,一声不吭地。只有那逐渐粗壮的呼吸声和额头不断滚落的汗水,以及血肉模糊的后背在诉说着鞭刑的可怖。

    “廉颇将军!”吕不韦有些不忍地看向廉颇。

    这个情,吕不韦必须要帮忙去求,不求就把以赵启为首的一批羽林将士给得罪了。

    “军法如山!”廉颇丝毫不为所动地回应着。

    但这个情,吕不韦也不可能能够求下来,因为廉颇比任何人都明白,做错了事儿就要认,就要承担,如果他不把这三十鞭子打完,无疑是将难题抛给了赵括。

    所以。。。。。。盏茶功夫,三十鞭,终于打完。

    而在战场上令敌军闻风丧胆的赵启,如今却不得不有人架着才能勉强行动。

    两名卫士将赵启架到廉颇面前。

    “今鞭笞于汝,汝可服气?”廉颇冷声问道。

    “末将违令在先,服气!”赵启大喘气地回应道。

    “嗯!”廉颇见其知晓轻重,也便不再继续深究,随即下令道:“带下去,禁闭三日。”

    “廉颇将军!”吕不韦再次站了出来说道:“赵将军也是一时气愤,方有不遵之行,然所斩之人皆为恶首,并未滥杀。又已行鞭笞之刑,今用人之际也,还望将军网开一面,准其归营禁闭养伤。”

    廉颇等的就是吕不韦的这番话语,随即点点头说道:“若非阁老之面,定要禁闭尔三日方可!还不谢过阁老。”

    赵启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鞭笞是因为自己确实违反了命令,不鞭不足以体现军中纲纪之严明。而禁闭之罚不过是准备好的台阶。吕不韦吕阁老一劝,正好就坡下驴,同时也能缓和阁老与军中的关系。要真的打完就关禁闭,自己半条命也就没了。

    在左右的搀扶下,赵启赶紧对着吕不韦双手一揖道:“谢阁老护佑!”

    于是,以赵启违令大开杀戒而始,止与赵启被狠狠鞭笞三十,也算对内对外有所交代。

    然而,吕不韦的另一份担心却正在慢慢地变成现实。



    第二百七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热门推荐:

    吕不韦一行在柏城耽搁了足有十余日,方才再度整顿完毕。

    而期间吕不韦将任城、柏城诸事以加急文书详呈了赵括,而赵括的王命也终于在昨日抵达了柏城。头里十二个大字: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不管前路之上,还有多少的阴谋诡计,任由那些魑魅魍魉如何阻挠新政的推行,我大赵朝廷始终坚持的便是将最广大的百姓黔首的利益放在首位。只要坚持这个初衷不动摇,那么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住大赵的脚步。

    至于吕不韦所担心的事情,赵括表示,问题不大。赵国如今有能力、有信心能够处理好局部乃是较大面积的不理智行为。

    随即王命对赵启不顾大局不听指挥的错误行径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念及廉颇已经代为惩处便不再一罪多罚;同时又指示吕不韦等人。对于违法乱纪的叛乱分子,无需顾及后果,持手中利剑,奋力砍去便是,一切又赵括和朝廷在后面担着。

    最后赵括表示:巡视还要继续,虽然前程可能会变得艰难,但希望廉颇和赵启牢牢地团结在吕不韦的身边,群策群力,继续带着新政北上,克服一切可能的困难,将新政的种子播撒在大赵的每寸土地上。

    而与赵括的王命一起抵达的,还有平原君收集和转运的一大批粮草军械。鞭伤刚好的赵启匆匆点验了一遍,将汇总单据交到了廉颇与吕不韦手中,随即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地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无他;给的太多了!粮草足够一万多大军几乎半年之用;箭矢军械更是备得足足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要跟秦军拼命去呢!

    至此时,三人方才明白王命之中所言“有能力、有信心”之谓何物也。

    “我王之意;已然明了!”廉颇率先打破了沉默说道:“大王不怕乱!”

    吕不韦和赵启也点点头表示同意。

    “我王不仅是不怕乱,以末将之见,如此多的军械;我王甚至是怕不乱。”赵启在一旁补充道。

    “不乱不立!”吕不韦再次缓缓地点点头。

    话音落,三人又互相凝视一番,从各自的眼神中,看到了各自心中那抹跳跃的火焰,随即;大笑之声从营帐中渐飘渐远;三人的思想也在这一刻达到空前的团结与一致。

    带着赵括的嘱托与期望;三人小组继续组团向北;依旧是巡视使团在前;护卫兵团在侧;只不过;在使团之中,增加了五百陷阵之士。

    其名曰:以策万全!

    可知陷阵营者方知:陷阵之士;斩将夺旗者;擅攻不善守也!

    以陷阵之士充当巡视使团之护卫;其意者;不言而喻矣。

    下一站,鄗城!那是赵启的大本营了;早在准备防御燕军之时;赵启便将城中的世家大族“敲打”过一遍;而在血战燕军的过程中,鄗城更是与赵括、赵启血脉连为一体;新政在此地自然是畅通无阻的。

    即便如此;吕不韦仍旧花费了近乎五日的时间对田亩和政务进行一一的清理和梳理。

    只是苦了附近山中的珍奇野兽,再次遭到了大军的雷霆一击;也不知是谁,将那日赵燕第一次鄗城之战后;赵括以牛肉羹汤为基;混山珍野味;特制牛肉汤犒赏全军的消息给泄露了;一下子羽林卫也好,陷阵营也罢,纷纷找到赵启,想要复刻一番。

    而正闲着无事可做的赵启,也是硬着头皮找到了廉颇将军诉说了一番。

    廉颇将军一听还有这缘故?也不管什么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场轰轰烈烈的打猎比赛就拉开了序幕。

    一来嘛,传播大王的恩义,此乃每个赵国臣子应尽的义务;

    二来嘛,大军困守一地,却整日无所事事,要是让这群浑身肌肉的汉子,一膀子的气力使不出去,可指不定闹出什么动静来,不如来点比赛,发泄下满身的气力;

    三来呢,大军在柏城损失了好几名骨干的曲长、屯长之属,虽说是因公殉职,但全军上下还是一片悲伤不已,正好趁此机会,提振士气军心。

    至于奖励,赵启脑瓜子一动,更是别出心裁。

    他命人将城中的几乎所有卖牛肉羹汤的酒楼给包圆了,哪曲赢了比赛,便优先选酒楼,带着麾下的弟兄和打好的猎物到酒楼中大摆宴席,宴请来往的百姓黔首,也算是对他们曾经的毁家纾难表示点感谢吧。

    如此一来;既有了赢家的体面与优越感,更是增进了军民的情感,再次喝到军中牛肉羹汤的百姓无不感怀莫名。输了的,那不好意思;就灰溜溜让伙头军给你们做饭吧!明日加油!

    而做牛肉羹汤的酒楼更是因此名传八方,宾客自此络绎不绝,这是属于官方认证了!至于那几个因为担心生意受影响而拒绝了赵启请求的酒楼,悔得肠子都青了。

    就连吕不韦得知了消息,都忍不住给赵启狠狠地点了个赞,甚至还跟使团众人着便服偷偷潜入其中,混得几碗牛肉羹喝,顺便,只是顺便哈!跟城中的世家们聊一聊田亩的事情。

    美食当前,棍棒在后,是个人都知道要怎么选择。三两勺羹汤下肚,再添上几爵温润的黄酒,哪里还有谈不好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再来几勺羹汤,再添几爵黄酒!

    见此情形,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敏锐的嗅到了其中的商机,随即以私人的名义,为赵括收购了几家有名的牛肉羹汤店,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于是,在全城、全军的拥戴下,白天军营里轰轰烈烈分组进山狩猎,晚间军民共赏牛肉羹汤,成了鄗城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甚至于,鄗城之中的百姓们都在揣测,将士们今晚又将带回怎样的山珍野味让大家大开眼界。

    然而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短短五日,羹汤之赏只做了三日,吕不韦一行便又要启程前往下一个城池。

    离开之际,不知是牛肉羹汤的魅力,还是赵括曾经与百姓一道浴血的缘故,亦或是赵括的新政带来的变化,鄗城百姓们都自发地夹道送之。

    早已习以为常的赵启打着头阵,肆意挥舞着双手,向两旁的百姓打着招呼。

    吕不韦也骑上了高头大马,与廉颇将军肩并着肩,享受着百姓们的簇拥与欢呼。

    “大赵万年!”

    “赵王万年!”

    仍旧是那几句简单而朴素的呼喊,却是不识几个大字的百姓黔首们心中最真切的愿望。身处其中的吕不韦真切的感受到了这点。

    从城内至城门,又从城门排到了五里亭外,百姓们箪食壶浆,直把双手举酸,一碗浑浊的酒液里尽是百姓的辛劳与满满的情谊。

    一碗又一碗,直把人儿喝醉!

    吕不韦第一次地感受到了赵括口中经常提及的“人民的力量”,也终于明白王命中所言“百姓所在,无所惧哉!”

    走出十里之外,鄗城城楼已经不再可见,大道之上行人也不见得几个,只有满山的花朵为地气所激,一个个争奇斗艳地为夏日增上一笔浓墨重彩,也为渐渐枯燥的行军之路增上一些明艳的色彩。

    高头大马上的吕不韦已经有点儿晕晕乎乎,不知是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