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王恐怕是被复仇的火焰和范睢所描绘的美妙结果给蒙蔽了双眼,这才想要一试!值得庆幸的是秦王还是保留了最后的理智,想要跟自己探讨一番再行下令,而没有直接下令改变计划。

    可是,若是又相国直接提出修改计划,又怕自己因阵营不同而毫不犹豫的拒绝,这才假托是秦王的思路,好让自己投鼠忌器。

    “未免有点儿太高看了自己,却又太小看了我白起了!”白起在心中叹息道。

    高看自己,是因为明明是一个门外汉,却偏要来个什么惊天之谋,外行指挥内行;

    小看白起,是因为若是真的有利于战事,白起根本不会因公废私,长平之战中,为麻痹赵括,隐姓埋名又如何?鄢郢之战,为尽快以最小代价结束战争,洪水灌城背负骂名又如何?

    “范睢不同白起,王也不懂白起吗?”白起在心中默默地呐喊着!

    可是,该说的还是得说。

    “我王,请试辩之!”白起平复好心绪,对着秦王一礼道。

    “准!”秦王立即答应道。

    “诺”白起应诺着,随即对范睢问道:“相国可知,函谷之聚兵乃是秋收之后,令各部分散入关,而后缓缓集结,这才躲过了众多细作之耳目,即近今日我军已然集结完毕,各国细作方有察觉。而从函谷调动至河东,如此巨大的军事调动看,敢问相国将欲准备如何掩人耳目焉?”

    “嗯。”范睢说道:“此亦可分散而去,选一城而集结也!”

    “若依相国之言,我大军拆分,又向河东分批运动,再重新集结,敢问相国可知,这一拆、一运、一合之间,所需时日多久?”白起继续问道。

    “这。。。。。。”范睢有些迷茫。

    白起倒也不为难他,耐着性子为范睢和秦王解释了起来:“禀相国,即便大军整体调动也需十几二十日的时间,莫说还要分批前行,路途之时再增七日,再加上拆分和归建、整编的时间,便是三十好几、四十日之期都不算够!”

    “这!”范睢有点儿傻眼,自己好像还真没想到这点,随即赶忙趴到舆图上用手细细丈量着距离,显然是并没有因为白起的两个问题就放弃自己的战略,正努力找着其中的漏洞。

    而一旁的秦王也是眉头微皱,他也算是知兵之人,自然知道白起所言非虚。

    但,功夫终究不负有心人,在范睢下一通瞎找之下,还真让他找到了白起的漏洞!

    “将军!出函谷而东,虽有水路,也可大军一齐行动,然缺需经崤函通道,并以将军之谋略,所战之地乃是河内之腹地,故此行军之时日恐亦需十几二十日吧!然则若依吾之计也,我军运动至河东之后,便可立即渡过汾河攻击赵国!此间相差不过十几日而已!”范睢一手指着舆图一边说道。

    不待白起回话,范睢继续说道:“且,赵国无备,我军集结先头三万左右大军便可先行渡汾水而战,待先锋站稳脚跟,后续大军随即跟上,如此一来又可以节约好几日!如此一来,并无浪费几日矣!”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c

    言毕,又似炫耀般看着白起。

    白起都无语了,自己只是想找个最简单最容易懂的理由让他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却没想到对方竟然还真的想跟自己争一争?!

    争个屁啊!白起好想开骂!

    斥候派出去了吗?

    沿途的驻军都查探了吗?

    行军路线制定好了吗?

    先攻击哪里,再战哪座城池,想好了吗??

    攻击方案呢?

    敌人来了增援怎么办?

    攻不下来又怎么办?

    一旦失利要怎样退却,又在哪里布防?

    一旦顺利要又如何继续推进?

    要啥啥没有,一句话,敌情不明,我军行止不知,这是打战还是玩笑呢!

    白起在心中深深地叹着气!

    他知道,即便将这些都说了,不过又是陷入一场场的强辩罢了!甚至于他可以说咱可以边行军边打探边做方案啊!

    所以,要打消他们的念头,唯有一个方法——毁了他们的根基——赵国毫无准备!

    他们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都是建立在赵国无所准备的前提下,可惜如今赵国上党郡的守将乃是田单,也幸好是田单,否则自己还真不好劝得昏了头的两人回头。

    理了理思绪,白起笑着对范睢说道:“我知相国定然对此事思虑很是周全,而已我大秦将士之勇、之忠,王若有命,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也!”

    嗯,先夸一夸吧!也算是降低些仇恨值吧!

    “然,赵军亦非等闲之辈,尤其如今上党、河东之将被换为了田单!”白起摇着头,表现得颇为惋惜,轻叹了口气,颇有种生不逢时的感觉,随即继续说道:“田单者,何人哉!于无人处,独守即墨五年,于万败时,尽复七十二城也!”

    秦王和范睢颇有些不明所以,这不是讨论得好好地进军事宜吗?怎么突然就夸起人来了?夸自己也就算了,还夸田单,虽然也算是事实吧!但就因为有田单就不打了吗?显然不可能啊!一个田单再强,能强过我十万虎狼?而且以有备算无备,田单又如何?赵括也能拉下马!

    白起没有理会两人怀疑的目光,转身看向舆图,右手指着上党郡说道:“据吾派出之斥候回报,自五日前,田单或已然知晓我大军集结于函谷之信,而并未因此感到安全,更为放松哪怕一丝的警惕。据闻,其已然集结大军,并令河东之军做好接战准备。”

    “啊?”范睢有些不可思议:“怎会如此?不应该啊!”

    “不应该?很应该好吧!你以为就你知道声东击西啊!人家五年的城白守的啊!名将之名白叫的啊!”当然,这是白起心中暗戳戳的默念。



    第二百九十三章 东出函谷秦军藏

    

白起还待为相国解释一番,秦王却将他拦了下来。

    “寡人已知将军之意,此事却是寡人急于复仇于赵,为仇恨与利益蒙蔽了寡人双眼,思虑不周之下,方有如此之妄想!”说着秦王对着白起便是一礼,说道:“若非将军明辨是非;    寡人险些误国误己,几成大秦之罪人矣。”

    一旁的范睢和公子子楚见状也慌忙拱手而躬身。

    白起骇然,赶忙双手抱拳并将身子躬得更低,口中慌忙称道:“末将万死不敢受我王之礼也,此皆是末将份内之事,且我王拳拳之心皆是为我大秦之东出也,何错之有焉!”

    秦王缓缓直起腰来,又双手托扶起白起,说道:“此伐河内之战,便照将军之战法施行,寡人与相国在将军后方,全力支持将军!相国,你说是吗!”

    “诺!”范睢赶忙答应着。白起所言似乎也蛮有道理,范睢明白自己这是做了件蠢事,而秦王虽然出面保下了自己的颜面,但也在最后敲打了自己一番。

    范睢赶忙顺着秦王的话对白起一躬身说道:“上将军,咸阳所备之、粮草军械即刻起运,下官亲自督运,定然不会误了战事,后续大军之需,只需言语一声或是书信一封,下官定亲自为上将军尽速办好!”

    “如此,多谢我王与相国了!”白起说着又是拱手一揖。

    就这样;    一场风波在秦王的主动认错下消弭于无形。

    后世者称;    此次军议或为秦王故意为之,一则斩断了文官集团试图向军队伸出的触手;    二则部分地修复了白起因长平之战而受损的威严,三则通过一拉一踩再次确立了以秦王为核心的领导地位。

    而支持这一观点的最有利的证据便是:白起大军所需粮草军械,仅在短短七日时间便走完了本应至少十五日的路程。很难不让人认为是秦王故意将军械停在半路的。

    当然,这些猜测毕竟都只是猜测,要知道它的答案,恐怕只有问一问秦王本人了。

    只是如今,白起已经拿到了他想要的一切,正马不停蹄地赶往函谷关。

    秋老虎把山间的风压在了脚下,本应高悬的旗帜,也没有出现在队列之中,一队队身着黑色甲胄的士卒,排着整齐的队列,趁着夜色开出函谷。

    虽然没有清风相送,头顶却又明月照路,只是这路。。。。。。却不知是通向荣誉的殿堂或是阴冷的鬼蜮?

    。。。。。。

    “我王!”李毅匆匆忙忙地走入宫殿,对着赵括一礼,说道:“函谷、河内等地,各有羽林卫急报。”

    闻言,正无精打采看着一封又一封竹简奏疏的赵括一下子惊醒。随即直起腰杆子,看向了李毅,果然后面还带着一卷卷的竹简,这要自己看得看到啥时候去?

    “不要动不动一有事情,就把所有的原始材料搬到龙台宫来,都让寡人看了,还要你这个主事的作甚!”赵括一脸无奈地说道:“捡重要的说!”

    “诺!”李毅也不敢反驳,立即应诺了下来。

    随即,李毅开始汇报了起来:“函谷关羽林所属细作查明,函谷关内秦国大军,已于五日前消失,去向不明!”

    “河内郡细作发现,在泌水东岸发现有较多秦军探马,甚至与魏军已经有过摩擦,而在轵城城内也发现秦军细作频繁活动的痕迹,种种迹象表明,秦军大军所指恐怕便是轵城。”李毅分析道。

    “泌水东岸和轵城有探马、细作,就能断定秦军进攻之方向?”赵括有些不相信,秦军既然是消失而去,去向既然已经不明,可又怎会如此简单地被找到攻击的方向?

    要么,秦军主帅是个棒槌,要么秦军如今所展现的这个方向就是骗人的!

    “秦军主帅何人?”赵括继续问道。

    李毅略略思索回道:“目前暂不明也!因十五日前,白起已视察之名曾在函谷出现,然三日后便在众目睽睽下回转咸阳,咸阳之细作也在十日前发回了确认白起曾入宫上朝的汇报。”

    李毅自然知道自家王上最在意的就是白起,于是首先将白起的行踪给汇报清楚了。

    “白起走后,函谷应是以秦将王龁为尊,然王龁自长平战后转为函谷守将,未传出改任之文,而守将不可轻出也!

    另外便是秦国公室之将嬴摎者为尊,且其所率之军乃关中五万大军,或为此战主力也;

    另有战将司马错,亦率攻蜀之精锐大军三万,陈兵函谷,在长平之败后,司马错是唯二被秦王通令嘉奖之将也,另一位乃是新晋的将军孟琥也;

    以位尊及战功论,当由嬴摎与司马错二人之一为此战之主将也。”李毅根据手中的情报细细分析道。

    虽然没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答复,但根据如今的情况,能做到如此已经是李毅的极限了。

    但赵括听了李毅的汇报之后,心中却有了与李毅截然不同的答案!

    什么王龁、嬴摎!什么司马错、孟琥!

    都是迷惑各国的烟雾弹!兵力越多,将领越多,越说明此战主将非白起莫属!

    “不必揣测了!”赵括对李毅说道:“此战秦军主将必为白起也!”

    “啊?”被王上全面否定的李毅显然有些不知所措。

    看着还有些迷茫和尴尬的李毅,赵括不动声色地解释道:“道理很简单,十余万大军,统率本就不易,嬴摎就不说了,能带个几万人已经是极限了,再多战力反而下降,而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