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帐外传来中军司马的声音,打断了赵括的胡思乱想。

    “进!”赵括整理好思绪与衣冠,冲帐外说道。

    “报将军,探马回报:前方路至韩王山并无伏兵。廉颇将军于丹水东岸设立营帐,因恐秦兵偷袭,未能前来迎接将军,特遣都尉王樯前来谢罪。”

    “谢罪是假,探听虚实是真吧!”赵括自嘲道。

    说着,帐外传来浑厚的声音:“末将王樯告进!”

    “进!”赵括吩咐道

    随后,一员彪形大汉身着铁甲,腰佩环刀,脚蹬皮履,虎步龙行,颔首而拜,曰:“末将王樯奉信平君之命拜见马服君!因战事困顿,信平君无法抽身,还望马服君勿怪。”

    “免礼。此去信平君营地所需时间几何?”赵括问道

    “步行约三个时辰,战马飞奔大半个时辰可达!”王樯虽不解赵括何意,还是老实地回答。

    “来人,着甲。”赵括吩咐道,“既然廉老将军不宜外出,便由我前去拜会吧!亲兵营随我同去!”

    “啊?这!”王樯楞在原地,还有这样的吗?这么急要兵权吗?

    端是不为人子啊!



    第三章 夤夜赶路军营相见

    

一声将令,中军营地中迅速忙活起来,几名亲兵迅速入帐,幔纱放下,甲胄着身——最里面是布甲,外面包着一层皮甲,最外面是重要部位的铁甲和铁盔,三层下来少说二十来斤。

    任凭亲兵们忙活着为自己着甲,赵括对中军司马说道:“我走以后,全城实行宵禁军管,汝留在此处做好两件事情:一曰强兵,无论在军中选锋,抑或在周围县域征兵,五千精兵。在五万援兵和青壮中,务必选出五千精兵,多多益善,需勤加操练,不说多么精锐,至少要能明进退之命,能尊搏杀之令。”

    沉吟一会儿,让司马有个缓冲,赵括继续说道:“二曰备战,为守城而备战,加固城池,清理隐患,多备弓矢、金汤、滚木雷石等物。特别要注意守秘,不可令人察觉所备之物为此处所用,不可因备战而至人心慌张,对外只说前线需要。”

    “必要之时,遣兵白日运出,宵夜运回以避人耳目。”赵括想想又补充道。

    “诺,全城宵禁军管,强兵备战。”司马果断回应道,但又有些担心地说道“只是,援兵羁留故关,前军征战经年,若无驰援之师,恐丹水防线不保啊!望将军三思。”

    “汝少从君父,沙场征战,此次也是受母上所托为本将查缺补漏而来,当真看不出如今战场形势吗?”赵括横眼向中军司马看去,有些怨怒,随机又将目光投向远方的韩王山中,自言自语道:“就算这五万兵马全都投入丹水防线,又能换几天平安,杯水车薪罢了。”

    “然王上之命!”司马还想争辩。

    “王上之命是尽快决战,无需多言,本将已有谋算!”甲胄已经穿好,赵括披风一甩,带起些许尘土,司马赶紧低头称是。

    赵括走至大帐门口,又回过头对司马说道:“故关之兵只守故关,可增不可减!此为本将出征来第一将令,非本将亲至,纵王上亲命,此令不改!故关不失,此战首功归你,故关若失,尔提头来见!”

    “诺!”中军司马以头抢地应诺道。

    大步走出帐外,亲兵营已经集结完毕。

    明亮的月亮照耀下,帐前黑压压一片,猎猎风声吹过半卷的旌旗,只有马儿的呼吸声回应着寂静的夜。五百壮士,一人双马,身着皮甲,左手牵马,右手持枪,锋锐的矛尖在月光下闪烁着刺骨的寒光。

    亲卫牵来坐骑,一匹北地战马,一身乌黑的毛发泛着油光,粗壮的四蹄彰显着它的矫健,健美的身姿表明着它的活力。赵括轻轻抚摸马头,马儿似乎认出来那是主人在跟他示好,打了个响鼻,缓缓在赵括的甲胄上蹭着。

    赵括一个鹞子翻身,跨上战马,轻拽缰绳,战马仰天长啸,发出“希律律”的叫声。

    “上马!”赵括大喊一声发出命令,五百将士随即翻身上马。

    “出发!”扬鞭一指,随着地面一阵律动,一条火龙从刚刚打开的故关大门呼啸而出。头一个正是身着黑甲骑着黑马的赵括,冷冷的风扑打在略显青涩的脸庞上,又顺着甲胄的缝隙钻入身体,飞快地夺走每一丝的温度,又消散在茫茫的夜里。

    紧紧跟着赵括的是两位亲卫和一面大纛,两名亲卫也是一身黑衣,只是甲胄明显不如赵括的精致,两人一手握缰一手持着火把为前方的将军照亮道路,同时又紧紧地把大纛护在中间——大纛所指,纵油锅火海亦是义无反顾。王樯也在右手位置。

    大纛之后便是五条长龙,几位队正在队伍的最前端,方便听取将军的将令,几位副队正则在队伍中逡巡,防止队伍跑散的同时,也方便传递命令,而每隔十人便有伍长手持火把照亮行军道路。

    赵国北地骏马的马蹄声从故关一直漫延到韩王山,夜越发的深了。

    韩王山大营外!

    “来人止步!”营楼上传来哨兵的命令。

    “此乃马服君赵括赵将军,奉王命接掌赵国全境军权,请通传信平君前来迎接!”

    “诸君稍待!”为了霍乱赵军的军心,廉颇将军将要被替代的消息早在秦军的谋算下传遍了军营,好在廉老将军适时发现并稳定住了军心,但消息不可制止地还是传遍了军营。此时哨兵见果然有人前来替换,心中也是不由得一紧。

    “报!”一声哨探的汇报声惊醒了正在休息的信平君廉颇廉老将军。

    廉老将军一个滚翻起身,从榻侧抽出宝剑,来不及穿戴整齐,因为他知道哨探夤夜相报必有要事,每耽搁一分便是无数条赵家男儿的性命。

    “秦兵从何处来犯!”拉开帐帘,廉老将军中气十足而缓缓地问道,深知兵事的他知道在无人处如何急都可以,但在兵将面前一定不能急不能怕——将,乃兵之胆也。

    “并无秦兵来犯!”哨探简短回应道。

    “非秦兵来犯,为何扰军?”廉老将军有点生气了,自己即将被大王替换的消息已经传遍军营,自己好不容易安抚下众军,深夜才得以休息一会儿,哨探无兵事却扰乱自己休息,很不对头,但爱兵如子的他并没有武断地责罚于斥候。

    “回禀将军,马服君赵括赵将军帅亲兵营,携都尉王樯夤夜行军,已至韩王山军营外,要求您,您前往迎接。如何处置,请将军定夺。”哨探赶忙将事情简要地说了一遍,扰军者斩,可不是闹着玩的。

    “哦?”廉老将军很是意外,傍晚刚刚将王樯派去迎接,按理来说应该明天才会到,怎么夤夜前来?是有发现什么敌情吗?还是……

    来不及细细思索,甚至都能听到远方的马蹄声和马嘶声了。

    “众军防御秦兵已甚疲乏,无需惊扰众军,你与我一起迎接便是。”廉颇吩咐道,随即回到帐中,快速穿戴好甲胄,与哨探一起到大营门口迎接。

    “马服君,安好!”

    “括见过信平君,信平君安好!”



    第四章 “两君”相见点燃怒火

    

月渐西沉,已是深夜了,韩王山赵军大营门前,一盏盏篝火,一对对火把漆黑的夜空照得通红。

    在火光的一侧,两人两骑,为首的是一老头,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刀劈斧凿般的印记,北地的寒风吹白了一头青丝,只有壮硕的身体与灰白的发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身盔甲虽然精致却已有多处小破损和凹痕,再加上星星点点的血色斑纹彰显着军人的勇武与功勋,双目炯炯有神,令人不寒而栗。

    而另一边整整齐齐的一个方阵,为首的则是剑眉星目的年轻人,身着黑甲,外罩红披,脚跨骏马,手握缰绳,腰佩利剑,双眼睥睨天下,似乎没有谁能在他的眼中停留。

    两方就这么静静地对立着,两人两骑对阵五百精锐,毫无怯意,似乎还略占上风。深夜的寒风吹过,火苗上下翻飞,似乎随时都要熄灭。

    赵括很想开口,但他不能,不仅因为他身负王命,更重要的他想在接下来的旷世之战中活下来,他需要也必须得到主动权!而怀中的虎符也给了他足够的勇气与信心拿到这份主动权。“老头子,你不冷啊!赶紧说话啊!”赵括心中怒骂道。

    望着眼前的年青人,廉颇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一样的帅气(自恋的老家伙),一样的自信,一样的——骄傲!

    罢了,既然王上选择了这个年青人,希望他果真得了马服君的真传,希望他当得起这份信任,希望他能把赵家二郎们平安带回来吧。至于自己这把老骨头,嗨,须发皆白居然还在意气之争,说来可笑啊……

    随机身上杀气顿消,从一个杀伐果断的大将军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和蔼可亲、憨态可掬的农间老头儿。(奥斯卡没他我都不看了!)

    “马服君安好!”廉颇笑意连连,仿佛好客的主人,看着满是皱纹的笑脸,你决不会相信就是这样一个老头,才刚与五百精锐对峙许久。

    “括见过信平君,信平君安好。”赵括见廉颇服软,也礼貌地进行回应。

    只是,赵括看着端坐在马上的廉颇,脑海中突然想起上辈子看得《狄仁杰探案》中,狄胖胖在崇州训斥大将军王孝杰的场景,那句“你给我滚下马来!”记忆犹新啊。嗯,好像还有句“跪下”?要不要给廉颇试试,让战国四大名将跪下,哇哦,想想有点小激动啊!

    互相问好后,营门前又恢复一片寂静。

    静,很静,很尴尬的静。

    还是老实人廉颇同志主动打破寂静:“马服君夤夜至我韩王山军营,不知有何贵干!”

    洪钟般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寂静,也把陷入YY的赵括拉了回来,眼前的人可不是“莽汉”王孝杰啊,但王命在身,不妨碍学学狄胖胖啊。

    “怎么?信平君要拒马而听王命吗?”赵括努力学习着印象中的狄胖胖,阴阳怪气地对廉颇说道。

    “这?”廉颇有点懵,啥情况,不应该两人友好回应然后回帐里交接吗?这是一点面子不准备给我留吗?来不及多想,不遵王命的帽子可戴不得。深叹了口气,翻身下马,双手抱拳说道:“末将廉颇,谨听王命!”

    一旁的都尉王樯和营门上的哨探都为赵括的无理感到愤怒,以一己之力抵御秦兵数载,与兵将一起出生入死,大家早已把廉颇将军奉为军神。可无来由的被一个年青人如此折辱,怎能不让人愤怒。

    尤其是王樯,几次三番见识到廉颇将军出神入化的指挥让秦军损失惨重,几次与秦军作战被廉颇将军救了不知几回,是可忍孰不可忍?右手不自觉地摸上了刀柄,却突然感到一阵寒芒扫过,抬头望去,正是廉老将军冷冷地看着自己。

    那意思很明显——此乃王上之命,不可自误!

    看着老将军冷酷的眼神,王樯知道,只要自己一拔刀,一向忠心耿耿的廉老将军会亲自将自己斩于马下。

    摸刀的手垂下,一个翻身下马,快走几步来到廉颇将军身后,双手抱拳挺立在廉颇将军的身侧。满腔的怒火被压制,一站一抱,也算是一种无声的抗议吧!

    随后营门之上的兵将也作肃立状,听候王命。从他们的眼神中,赵括看到了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