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倒是机灵!”信陵君夸赞道。

    显然,信陵君需要的就是这样食不甘味的廉颇。

    慢慢换好衣装,信陵君又在房中快跑了两圈,额,没出汗,尴尬了!于是干脆,沾点洗脸水,往脸上、脖子上一弹,又轻轻地捏了捏吹弹可破的双颊!

    嗯,白里透红,挥汗如雨,妥了!好一个急急赶路的翩翩君子!

    从后门出,而从正门进,又作势快跑两步,人未到声先到。

    气喘吁吁,却中气十足地喊道:“廉老将军、廉老将军!”

    已经用完牛肉,正在闭目用舌头剔出牙齿中碎肉的廉颇猛的睁开虎目,心中暗道:人生如戏啊!

    急忙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三步两步赶到大厅之外!

    只见气喘吁吁的信陵君正奔向自己,赶忙再上前两步,扶住了信陵君。

    “廉老将军,本君来晚了,来晚了!恕罪恕罪,实在是大王那边,哎……”信陵君欲言又止道。

    “小样,你接着装哈。我配合你演出还不行吗!”廉颇心里想道。

    “信陵君,魏王如何回复?”廉颇“急切”地问道。

    “水……”



    第四十六章 人心有隔互相套路

    

一旁管家见状,慌忙从大厅中拿来茶水。

    不得不说,信陵君有着极高的演员的素养,接过水后,也不管是不是廉颇喝的哪壶,咕咚咕咚就是半壶下去。喝完还不忘感慨一句:“美!”

    廉颇在一旁,老脸一红,着茶壶不正是自己吃牛肉的时候,对嘴吹的那个吗?刚刚,信陵君好像也是,对嘴吹?!

    眼不见为净!

    廉颇老脸一红,赶忙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忙问道:“信陵君,魏王怎么说,何时可以发兵!”

    信陵君为自己的演技赶到很满意,就是茶次了点,“渣渣”有点儿多,回头让

    廉颇急切的问话显然扰到了信陵君的痒处。

    信陵君一手把住廉颇的手臂,一边说道:“廉老将军莫急,且到书房,听我慢慢道来!”

    看着信陵君亲昵的动作,回想起魏国龙阳君的传说,再加上刚刚共饮一壶茶的误会,廉颇好想说:“咱能不去吗?就在大厅里说不行吗!”

    可惜,信陵君没有让廉颇有说出这话的机会。不一会儿,有点懵的廉颇被拉到了书房之中。

    “廉老将军啊,我可是花了老大功夫了!”信陵君的诉说以卖惨开场。

    廉颇如同一个乖宝宝,两眼怔怔地看着信陵君,似乎在说:“你快说啊!我都等不及了!”

    “昨夜本君夤夜进宫,将赵秦之事面呈王上,王上听后大为触动,也是认为赵国非救不可。于是,天亮后,召集了几位重臣一起商议。”信陵君继续说道

    “结果如何?”廉颇适时地发问道。

    “嗨,旁人倒还好说,都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也纷纷站边支持我王出兵抗秦,唯独,嗨,此事本是我朝私密,然本君一力促成魏赵联盟。也罢,廉老将军也不是外人!”信陵君有些“尴尬”地说道

    “唯独这龙阳君,虽不通政事,却颇的王上看重。其言赵秦战事如何,还需打探清楚,不可偏信一家之言。你看看,这叫什么话,廉老将军亲自求援,哪里还能假的了!”信陵君回望着廉颇说道。

    丫的,还在试探我!

    廉颇故作思考状,随后回答道:“龙阳君此言也是稳妥之言,吾毕竟已离开战场有几日了,战场变化不可能尽在掌握,但凭借多年掌兵经验,大体情况应该相差无几,派出斥候刺探最新情况也是应有之义,君上无需恼怒。”

    一通话有理有节,信陵君对廉颇的来意更是深信不疑了。

    “廉老将军真君子也。然龙阳君却因此细枝末节,建议我王暂缓出兵,待查明战场情况后再行定夺!”信陵君接着说道。

    “这可如何使得?王命从大梁出发,少说两日方可到达秦魏边境,而从秦魏边境派出斥候抵达长平战场又是两日,斥候回报,王命回复,即便途中无所耽误,则又是四天。查明情况后,王命下达大军,至少也是十日之后,大军稍作整备,四五日之时间便又去了,大军开拔,主力抵达长平战场又是两至三日。”廉颇一边说着一边掰着手指头。

    “这一来二去的,少说二十日,我军军中缺粮,日常仅带三日之粮,哪怕以最低口粮分配,也决计拖不过五至六日,即便杀马而食,至多拖延一至两日,八日至十日间,若无援军,我军必全军覆没,二十日后,秦军早已吞并我军,还何谈内外夹击!”廉颇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嗨,厮杀汉就是厮杀汉,沙场建功是一把好手,政治斡旋是半点不通啊!才几句话啊就被我套出了赵军的底线——十日必溃败。”信陵君心中想道。

    套出赵军老底的信陵君有些意兴阑珊,他还准备跟魏王唱一场双簧呢!没想到廉颇这么快就和盘托出。但面子上的事情还是要做一下的。

    “怎会如此,赵军战力强悍,不至于如此快就陷入崩溃吧!”

    见信陵君假惺惺的问话,廉颇知道,对方已经相信赵军只有十日之粮,而实际上在西出壁垒前,他给每个士卒都发了十五日的粮食,骑军还因为粮车不够而着急过。省着点吃,拖个二三十天不是问题。

    “信陵君有所不知,粮乃兵之胆,有道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草断绝后不仅仅气力的不继,更是士气的低落,是军令的不畅!人饿极了,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一个不好便是营啸之灾啊!”廉颇耐心地科普着将兵心得。

    “此言有理,本君这就进宫,要我王无论如何要早日出兵。不,廉颇将军请随我一起!”信陵君一脸真诚地看着廉颇。

    要不是知道这老小子在套自己的话,就真的被他忽悠了。这演技,老戏骨没毛病!那自己也不能漏了怯了。

    “固所愿不敢请耳!”廉颇亦是一脸真诚地积极回应着信陵君。

    言罢,两人共乘一辆马车,缓缓来到宫门之前。

    一通检查后,廉颇被带到偏殿等候魏王的传唤,而信陵君径直来到了主殿之中,魏王和几员重臣早已被通知等候在此,谁也不愿缺席魏国重新崛起的每个细节。

    “十天!”依旧是人未到,声先到。

    依旧是快趋两步,急讨水喝……

    再次猛灌一壶水后,信陵君环视四周,最后定焦到魏王身上,缓缓地说道:“臣下已经从廉颇将军处探听得知,赵军仅携带有三日之粮!”

    “三日,刚刚不是说是十日吗?”一位重臣抢先质疑道。

    信陵君狠狠地剜了这位重臣一眼,估计不久这位重臣就要变轻了,然后渐轻渐远渐无痕!

    “容本君慢慢道来,赵军所携三日之粮,若是精打细算,每日仅用最低的量,应可坚持五至六日。”信陵君故意停了停,却不再有人不长眼来打断。

    于是信陵君继续说道:“然赵军多马,马肉虽僵硬苦涩难以入喉,却在危急时刻亦能饱腹充饥,如此一来又能为赵军延命三至四日。故我所言,赵军极限为十日!”

    “彩!”一众重臣纷纷喝彩道。

    “王上,廉颇已至偏殿,还请王上召见于他,作出为难状,任其如何言说,仅回复还需商议,令其回府等候即可!”信陵君转头又对王上说道。

    “孤明白,来人,传廉颇将军!”



    第四十七章 意外终出历史回归

    

带着满脸的遗憾与满心的欢喜,廉颇离开了魏王宫。

    满脸的遗憾是给魏王、信陵君以及魏国众臣看的;

    满心的欢喜是廉颇基本确定魏国已经被河东、河西的利益蒙蔽了头脑,不出十日,必定出兵抗秦。

    而廉颇走后的魏王宫仿佛成了欢乐的海洋,他们似乎已经看到恢复河西之地,将秦人赶回函谷以西,重现魏国霸业的荣光。

    魏国的君臣在等待着,等待着十日之期,等待赵军与秦军的两败俱伤;

    白起与他麾下的秦军在等待着,等待着赵军粮尽,等待着大王的援军到来进行分割包围;

    廉颇在等待着,等待着魏王的召唤,等待着重回长平沙场;

    赵括也在等待着,等待着廉颇的喜讯,等待着魏军大加入战场,等待着——活下去!

    而在秦军包围圈里的赵军,也在等待着,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当然,等待的日子并不好过。

    最可怜的要数包围圈里的赵军,时刻担心着秦军发起最后的攻击,时刻担忧着粮尽之后的惨状,于是闲着也是闲着,突一突嘛,万一突围而出呢,即便不能突围,好歹也给秦军造成点伤亡,总好过等死;

    比赵军好一点的是包围着他们的秦军,却也时刻提防着赵军在某处发起的突围或是自杀式的袭击,于是援兵不得不在改变线路后,继续加速前行,甚至在河内的援兵尚未到达前,一些秦军已经试着向赵军阵地穿插、渗透;

    比战争中的等待稍好点的是在灯红酒绿里的廉颇,可惜他的心是属于战场的,再甘甜的美酒也不如与自己部下共同畅饮的浊酒,再好的佳肴,少了军营里一通搅动的马勺,总少了番滋味,于是从一日两催到一日五催,从假装的焦急也演变成了真实的焦急。

    比在异国他乡稍好一点的是大粮山中的赵括,看着木桌上不断多出的正字,心里说不出的舒服,没有生存危险地活着,还有更好完成的任务吗?只可惜,麾下的校尉一个个地不准备让他安生度日。他们也不催促进军,每天准时来点卯,点完卯就不走了,就那么看着你,冒火似的眼神透露出他们对进军西岸的渴望。

    当然,小日子过得最好的还是魏国的君臣。夜夜笙歌里,仿佛已经回到了魏国制霸中原的那些年。除了廉颇的屡屡请缨,没有秦军扣门的日子,再舒适也没有了。

    大家似乎都在等待十日之期,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可惜,意外总在人们最不想它出现的地方出现。

    赵军被围第七天,晋鄙来报:“魏军十万陈兵魏赵边境,派出细作与斥候探听长平之战的消息。得最新战报:赵军主力三十余万被秦军围困在丹水西岸,赵军主将为全军突围,亲自上阵,遭秦军暗箭偷袭,身陨战场!秦军逐步收紧口袋,准备穿插围歼赵军。”

    魏王听到这个消息,人都懵了,一国之上将军就这么一战就被秦军给杀了?

    秦军这么厉害的吗?

    那我大魏为啥还要去惹秦军啊,万一给逼急了,秦军调过来头来杀向我魏国可咋办!就晋鄙那两下子,估计也得栽咯。

    “不行,撤军!”刚刚还在作制霸中原梦的魏王一下子胆小了起来,坚决要撤军,坚决不跟秦军打!

    信陵君都疯了!老子牛都吹出去了,你跟我说不打了?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秦军主力被赵军给拖住了,两面夹击就完事了,你跟我说不打了?

    军需粮草都准备妥当了,甚至十万大军都已经陈兵边境了,任谁都知道咱们准备介入长平之战了,你跟我说不打了?

    毁灭吧!赶紧的,爱谁谁!

    好在,在好基友龙阳君的劝说下,这道撤军的命令没能发出去。

    龙阳君也不是个坚定的主战派,只是觉得军队才刚出去就撤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