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线的步卒重整防线。

    没错,即便被赵军重骑撕开了无数个口子,作为当世强军的秦军,并没有因此而崩溃。

    前方的步卒在校尉阵亡的情况下,依旧以什为单位抱作一团,试图反击;

    后方的弓兵也尽力地为自家人提供火力压制,试图通过密集的箭雨打击赵军前军的同时,阻断赵军后续部队的开进。哪怕因此付出巨大代价也在所不惜——站定不动的弓兵成了赵军抛石车和箭矢的最佳靶位。

    赵军也没惯着秦军的弓兵,一枚枚硕大的巨石,疯狂地砸向站定不动的弓兵,漫天锋利的箭矢也不要钱似地扎入了秦军弓兵阵地,很快,刚刚完成三箭急速射的秦军弓兵便已损伤惨重。

    然而,弓兵用鲜血铺就的反击,并没有对强大的重骑造成哪怕一点点的阻碍。

    奋力发出的箭矢明明已经射中了赵军的重骑,却根本无法突破赵军的重甲,即便是三石的强弓所发出的箭矢,也不过是在明晃晃的铠甲上留下一个不大不小的白色印记,哦,还有“叮”的一声脆响。

    步卒阵中秦军士兵也悍不畏死地向着赵军重骑发动进攻,可是好不容易刺出的长矛与刀剑却依旧未能击破重骑的铠甲,反而是自己暴露在了重骑的刀锋之下,随着一道银光闪过,大好的头颅在空中转了几圈,沉沉地掉落道底下,又被呼啸而来的赵军重骑踏成血泥。

    当然,因为三千重骑之间到底还是存在着些许空隙,一些反应快速的秦军不断闪烁腾挪,好不容易躲过了重骑的碾压,却又陷入赵军陷阵营的攻击之中。

    重骑兵的冲击依旧在继续,眼看着一线的阵线就要被突破。

    作为主将的蒙骜看着突如其来的赵军重骑,心中惊骇莫名,挂不得赵军敢于以三万军叫阵我十万大军,原来不是为了迷惑我军,而确确实实是有信心打败我军。

    可是即便此时已经明白过来,无论王龁还是蒙骜却都对此无可奈何,两军交战正酣,总不能再此时下令后撤吧?赵军尾随而击,自己只会死得更惨些。

    蒙骜站在辕车之上,睚眦欲裂,却又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的赵军铁骑,试图发现他的弱点。

    可是面对这样一個未知的事物,短时间内哪里能够找到它的弱点,唯一看得到的就是眼部的一道口子。可就这么一条缝隙,就算是巅峰时候的自己也不容易射入其中吧。(马脚被诸军挡住,不好看到的。)

    缝隙?眼部?

    蒙骜似乎有了些什么主意,随即双手组合成一个空心的小框,举到自己眼部——果然如此!王龁心中大喜,自认为也已经找到了破敌之法。

    全身铁甲覆盖自然是保护住了自己,可是带伤面罩,尤其是只在眼部开一道槽,那就不可不免地将骑士的视野遮挡住了。

    也就是说这只铁骑只知道前方的情况,无法了解身侧以及身后的情况。

    想到此处的蒙骜当即下令道:“传令,中路大军迅速后撤,两翼骑兵各以五千骑,直插赵军骑兵与步兵结合部,务必将赵军步卒截留住!”

    没错,蒙骜试图用骑兵切断赵军骑步之间的联系,一则试图从赵军铁骑的侧后寻找其弱点,二则以骑兵直取赵军中军。

    只要打掉赵军的中枢,眼前的重骑就是盲眼的瞎子,还不是任由自己调动。

    “诺!”身旁一名传令兵立即应诺道。

    随即偌大的战场之上,秦军阵型开始变换,中军的步卒一部坚守阵地,迟滞赵局重骑的进攻,大部转身向后逃去,同时两翼的骑兵开始部分脱离赵军骑兵的纠缠,在步卒后撤的一瞬间便向着赵军骑步结合部杀去。

    不得不说,秦军的战力的确惊人,不仅作为指挥调度者的主将精明强干,中层的将校也十分地给力,而底下的秦军士卒更是被调教得如臂使指。

    被留下阻敌的秦军没有丝毫怨言,反而舍生忘死地向着赵军骑兵发起临死的冲击,竟然也将几个重骑兵扑倒下马,拼死完成着他们最后的使命;

    后撤的主力,也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说撤就撤,动作整齐划一,撤退干净迅速;

    最难的就属骑兵的调度了,不仅要悄然脱离与赵军骑兵的纠缠,重新组成战力,还要敏锐地掌握赵军步骑的结合部,更要选取好时机,在己方步卒后撤时,果断杀入赵军结合部。



    第三百六十二章攻守易王龁殿后

    

如此复杂的调度,秦军居然就在短时间内,丝丝入扣地完成了。

    然而,这边的秦军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结结实实地秀了一把秦军的战力,那边李牧所指挥的赵军也不是吃素的。

    显然,秦军小瞧了赵军的战力; 尤其是挡在秦军面前的不是别的赵军,而是经历过两次鄗城血战,在灭燕和灭胡的血与火的锤炼中成长起来的陷阵营。

    如果说“铁浮屠”是赵军骑兵的极限,那么陷阵营就是赵括手中步卒的极限。从人员选拔,到武器配备,再到日常训练,以及待遇; 无不是全军之冠。

    人员选拔中,完全参照的是魏武卒的选拔方式;

    再说武器配备,最坚的盾,最锐的矛,还有最为费事的甲胄统统给安排上;

    训练中更是肉食不绝以保证每日的训练量,可以说养活一个陷阵营的兵足够养活三个普通的士卒了。至于训练的内容更是在魏武卒的基础上进行加量。

    什么?哪里来的魏武卒的训练方式?当年长平之战后,信陵君麾下所剩无几的魏武卒可是尽归赵括所有了。

    当然魏武卒的傲气与坚守,让他们并没有吐露训练的方式,但随着信陵君的离去,再加上周邑之战前,信陵君以民户换取赵军的支援,赵括自然想方设法将魏武卒的亲眷也一齐弄到手。

    一家人整整齐齐地落入了赵国手中,又加上赵国这些年对他们也实在不错,不愿意吐露军情也由得他们种地去,眼见着日子一天比一天的好,人心都是肉长的。

    不多时,一封封关于魏武卒的训练方式的汇报便呈现在赵括的案头。

    经过数年的训练,又参加了数次的对外战争,虽然其单兵战力或许还不够秦军锐士般精锐; 但相较于已经成为历史的魏武卒,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也因为选拔、训练的严苛,导致陷阵营如同铁浮屠一般,人数一直起不来。几年下来,也不过五千余人。

    但,对于赵括来说,已经足够了!

    对于即将到来的秦军骑兵来说,也已经足够的。

    在秦军调转马头,调换攻击方向的一瞬间,李牧便已经发现了。

    狞笑着,李牧看着急急向自己冲杀而来的秦军:你又不是铁浮屠,甚至一般的重骑兵都算不上,就赶来冲击我陷阵营构成的阵线?

    “非找死何异!”李牧心中暗想着。

    “传令:陷阵营兵分三部,一部千人,继续跟随铁浮屠扑杀漏网之鱼,另两部分作左右各两千人,形运动结阵; 多以盾矛御敌,勿使左右两翼秦军有可乘之机。”李牧果断地对着一旁的传令兵下着军令:“令:羽林卫骑兵迅速突破当面之敌,配合陷阵营绞杀秦军骑兵!”

    “诺!”传令兵当即应诺道。

    紧接着; 赵军阵营号角声响,陷阵营将士与羽林卫的轻骑兵随即闻令而动。

    战至此时,可以说战场的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赵军的手中了。无论是铁浮屠凿穿秦军主阵,或是轻骑突破当面的秦军,都将令秦军溃败。唯一的弱点却又是由战力颇强的陷阵营在守护。

    反观秦军呢?不仅要在铁浮屠和赵军轻骑兵突破自己的大军之前,以一万骑兵突破四千陷阵营的阵线,还要在突破之后迅速对赵军的中军发起进攻,还需要抢在赵军轻骑回援之前,以绝对的速度攻下赵军的中军。

    可能吗?对方可是李牧啊!灭了胡人的李牧啊!更何况李牧的身后还有赵括啊,如同战神一般的存在,会给出如此大的破绽吗?

    而且即便做完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秦军还要面对几乎没有破绽的重骑兵。

    身在前线的王龁明白,在蒙骜没有想出对付眼前铁骑的办法,而想着迂回对敌的那刻起,此战秦军就算是失去了战胜的可能了。

    拉过身旁的亲兵,王龁在其耳畔稍稍耳语一番。

    在亲兵震惊与不解之中,王龁一把将其踹走:“速速转告上将军!”

    “将军!”亲兵自然不愿意离开,却又被王龁怒骂道:“汝欲令诸君枉死焉?!”

    “诺!”亲兵闻言怔了一怔,随即双手抱拳深深一礼,骑上战马往后阵而去。

    辕车之上的王龁目光平静地看着远方越来越近的赵军铁骑,眼中没有丝毫的慌张,只有视死如归的坦然,甚至还有几许兴奋:上将军,该做的、能做的,我都做了,末将来陪您了!

    没错,王龁已经决意以牺牲自己换取大军的撤离。

    之所以自己要留下来,一方面,在大军失利撤离的前提下,阻击赵军的部队,需要自己这样一位高级将领,才能保证不被一击而溃;

    另一方面,面对赵军的铁骑,王龁希望能够通过自己近距离的观察,看出赵军铁骑的全貌,不求能够找出铁骑的弱点,也至少将他的模样特点大致记下。无论后续秦国是要仿制还是找到他的弱点,都需要这样的情报。而这样的情报却不是一个大头兵能够看出来的。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只有他麾下战力最强的亲兵队伍能够完成。

    亲兵带着王龁的令牌和嘱托,很快来到了中军之中。

    辕车之上,蒙骜正紧张地盯着前方骑兵的进攻情况!

    “再快一点!”

    “突进去啊!”

    蒙骜在心中怒吼着。

    可是前方的骑兵却仿佛陷入了泥塘一般,无论怎么挣扎,却始终突破不了陷阵营的阻挡。

    直冲、迂回、远射、近攻,几乎一切方法都用上了,可是眼前的赵军步卒方阵就如同一块顽石,任由海浪的拍打,始终屹立不倒。更别提什么直入中军了。

    “上将军!”亲兵双手抱拳打断了蒙骜的思路。

    “何事?”蒙骜眉头微皱,头也不回更有些不耐烦地问道。显然,前方紧张的战局已经影响到了他的心绪。

    “禀上将军:末将是王龁将军帐下亲兵!”亲兵显然也听出蒙骜将军语气中的生硬,赶忙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哦?”蒙骜回过头,突然间又兴奋了起来,随即问道:“王龁将军可是有破敌之策?!”

    亲兵闻言摇了摇头,再度拜道:“王将军命末将转告上将军:事已不可为,速率大军后撤,以大河阻赵之重骑,将军将亲率所部抵御赵军!”

    不待蒙骜反应过来,亲兵再度说道:“王将军有言:他会率亲兵,尽力夺下一幅赵军铁甲,供我军参详之用,请将军撤退至大河后,安排人手接应铁甲。”

    闻听王龁将军的话语,蒙骜愣在了当场。自己还在期盼着骑兵突破赵军结合部给自己带来好消息呢,怎么王龁将军便已经判定此战已不可为了?更是如同交代后事一般嘱托着自己。是自己错了吗?

    “当真是不可为了吗?”蒙骜喃喃自语道。

    “上将军快看!”

    正当蒙骜检讨着自己的过失,思量着王龁的建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