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毁灭吧!赶紧的,爱谁谁!

    好在,在好基友龙阳君的劝说下,这道撤军的命令没能发出去。

    龙阳君也不是个坚定的主战派,只是觉得军队才刚出去就撤回来,对军心影响太大,而且在魏赵边境还能防御秦军偷袭。

    信陵君听说了龙阳君的打算后,更有种叛逃的想法,这是怎样的人才啊!陈兵边境,给人家那么大压力,又不去打,又不肯走,这不是逼着秦军消灭赵军主力后来找魏国的麻烦吗?

    换谁去打邯郸也不能放任魏国十几万大军在自己侧后方呆着啊。

    一肚子气的信陵君回到宅院中,对着廉颇就一阵输出。

    酒酣胸胆尚开张,几番推杯换盏,廉颇看信陵君脸色潮红,很明显有点喝多了。

    赶紧问道:“这么说魏王不准备出兵了?”

    “哎,应该是的,我苦口婆心说了一个下午,利弊分析、得失判断地说了一通,王上就一句话:你打得过秦军吗?我好想说我能啊!可是……”说着,信陵君又端起酒杯续了一盅。

    “我能啊!”廉颇赶紧说道。

    “我也向王上举荐了廉颇将军的,但王上说,廉老将军年事已高,恐不是秦军对手,在空仓领一线的战斗已经有所证明。”

    “我那是……”

    没等廉颇解释,信陵君打断道:“本君自然相信廉颇将军的能力,可是如今没有王上的虎符,谁也无权调动前线的十万大军,更别感受让这十万大军服从指挥了。”

    “真就没有办法了吗?”廉颇还是不甘心地问道。

    “没有了……朝中重臣大都已经倒戈,支持出兵的已经寥寥无几了。也是,阵斩上将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了。”信陵君端起手中酒杯,又是一饮而尽,随后自嘲似的说道。

    廉颇望着杯中美酒,心中苦涩极了,都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了,离成功就剩最后一步了,却没想到魏王的胆子也太小了点。还没打呢,就怂了。

    赵括也是,没事弄个假人在那里干嘛?弄个假人也就算了,还出去莽这是干嘛?嫌命长?

    事情一发而不可收拾……

    饮尽杯中酒,廉颇突然仿佛记起了什么。匆匆与信陵君告别,回到别院的房间中,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锦囊,喃喃自语道:“现在应该是到了求援无望的地步了吧!”

    小心拆开锦囊,取出其中的帛书,细细辨认。

    上书四个大字——“窃符救赵!”



    第四十八章 苟利家国不避福祸

    

“神了!”廉颇暗自惊喜道。

    据信陵君所言,魏国大军实际已经陈兵于魏赵边境,而前方将士并不知道魏王已经反悔了,那么拿着魏王的虎符接管大军,然后联赵抗秦,一旦两军开战,为了军心士气,魏王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问题是,一直待在大粮山军营的赵括,如何能够提前知晓魏王会有反复,并且在千头万绪中找出办法呢?

    难道,这就是天生的军事家吗?

    廉颇陷入了深深的崇拜之中。

    其实也简单,历史潮流浩浩汤汤,赵国都快亡国了,魏军都能在边境逡巡不前,如今虽然看起来好处多多,更是拿捏了魏国的执念——光复河西,但以魏王贪小利而亡义,做大事而惜身的性子,保不齐就会出点幺蛾子。

    那么出了幺蛾子能咋办呢?历史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窃符救赵。

    赵括表示,自己就想秀一下历史知识哈,收获小老弟一枚,还是美滋滋的。

    “赵将军已经给出了办法,那么谁去窃这个符呢?”廉颇心中想道。不知不觉中,赵括已经变成了赵将军。

    突然一张愁眉苦脸的面孔出现在廉颇的脑海中——信陵君啊!怪不得赵将军要我来大梁后直接来信陵君的府邸,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啊!(继续吹,赵括很喜欢!)

    走出房间,廉颇径直让管家带路去找信陵君。

    只见信陵君一脸惆怅,又在自家房间里喝起了闷酒。见廉颇又找来,赶忙迎了上来。

    “来来来,廉老将军,与我再喝两杯。”

    “信陵君,大敌在前,怎可醉酒贪杯啊?”廉颇有些无语道,说好的战国第一公子,遇到点事儿就借酒浇愁,要不得啊。

    “嗨,王上不肯发兵,纵有纵横捭阖之能,也只能坐困愁城啊,如之奈何。”信陵君说着又是一杯浊酒下肚。

    信陵君正要再行倒酒,廉颇一把夺过酒壶,生怕他喝醉了,那自己的计策跟谁讲,又让谁执行去啊。

    “信陵君,某家来魏国前,曾有人对我说:此行于吾大不利,请来救兵,则功高盖主,更有通魏之嫌疑,危机过后夺去军权已是最好的结局,若请不来援军,则败军之罪则会落于吾之头上,故无论胜败,于吾而言,皆是败矣。”

    信陵君放下了酒杯,静静听着廉颇的故事。

    “老夫拙舌,不知如何反驳,只是知晓此事,吾必须去做,却总也想不出合适的解释。直到一位年轻的将领给吾上了一课,他说: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廉颇眼中放光,缓缓地说道。很明显,那位年轻的将领很明显了,就是我们的赵括同志。

    “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信陵君反复念叨着、扎摸着。

    “信陵君以为,此言然否?”廉颇问道。

    “此言大善!非为国为民之人,不可总结出此言也。”信陵君回答道。

    “既然此言妥当,那么信陵君可愿亲身践行此言?可愿意为了魏国牺牲自己的性命,乃至于自己的名誉?”廉颇继续问道。

    “本君自然愿意。”信陵君信誓旦旦地说道。

    入套了,廉颇很满意。

    “既如此,某这里还有一法,可就吾之赵国,可为魏国取利。不知信陵君可愿一听?”廉颇卖着关子说道。

    “自然愿意,廉老将军,快快讲来!”瞬间,信陵君的酒就醒了。

    “君上曾告知于吾:今魏国大军已陈兵于魏赵边境,枕戈待旦,只等魏王之令,便可随时杀入长平战场,此言然否?”廉颇问道。

    “确是如此。”信陵君回答道。

    “那么魏王可曾下令前线大军撤退?”廉颇又问道。

    “尚未曾下令,但恐怕过不了几天便会下令回转了。”信陵君回答道。

    “既然如此,当此时,若是有人持虎符,令前线进攻,前线将领会否有所怀疑,而遣人回王城确认呢?”廉颇继续问道。

    “自然不会,虎符在手,又与之前的部署一致,前线将领自然不会有所怀疑,倒是撤军的指令,可能会要求遣人核实确认,当然如果是重臣持虎符节制众军,前线一般也会遵从。”信陵君愣愣地回答道。

    “既然如此,若是君上持虎符而至边境,能否接掌全军,又能否指挥全军即刻出兵呢?军中将领是否会有所怀疑、有所不服呢?”廉颇又问道。

    “本君也算是重臣之一,且在军中也有一定威信,手持虎符,自然能够指挥全军!”

    “既然如此,我们所需的只是一块虎符而已啊。”廉颇继续循循善诱道。

    信陵君无语了,我不知道只要虎符就行啊,问题是王上不给啊!

    似乎看出了信陵君心中的想法,廉颇又说道:“王上不肯下令,但为魏国计,信陵君不能自取吗?”

    “自取?!”信陵君被廉颇的想法吓了一跳,慌忙望向门外。

    还好管家老懂事了,见廉颇和信陵君有要事商谈,早就对院子进行了清场,四周还安排了岗哨。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管家棒棒哒。

    小鹿乱撞的信陵君深吸了一口气,稍稍平复了下自己的心情。

    深深地看了一眼眼前的廉颇将军。现在的赵国将军都这么狂了吗?动不动就搞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一套。

    也是,这小子本就是自己跑来魏国,试图凭借一己之力救回赵国的。

    “可是,即便我拿,嗯,拿出了虎符。我王最多一天就会发现虎符不见,到那时只需一道亲笔王令发往军中,我等还是只能束手就擒啊!”信陵君有些心动,但又有点担心地说道。

    “一日时间还不够君上发起进攻吗?君上一旦发起了进攻,一来王上的指令要传到敌我交错的战场就难了,二来两军已经交战,还能撤吗?为了军心士气,便只能打下去了。只不过,魏国得利,然君上却,恐怕从此不得再领军了。”

    廉颇一边打消着信陵君心中最后的疑虑,一边激将道。

    “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信陵君猛的拿起桌上的酒壶,狠狠地灌了一口!

    成了!



    第四十九章 廉颇统兵救援赵军

    

于是,“窃符救赵”的故事再次上演。

    赵军被围第八日,信陵君召集门客紧急磋商“窃符”之策,门客侯赢献计:为王之如姬报杀父之仇,继而请如姬窃符于夜。信陵君从其言。

    赵军被围第九日,信陵君使门客斩如姬仇人之头,敬进如姬,并阴求如姬窃符以北救赵而西却秦。如姬依起言,盗虎符而与信陵君。信陵君与廉颇并众门客,连夜出城,奔赴魏赵边境。

    赵军被围第十日,信陵君众人至魏军中军,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见廉颇至,虽心有疑惑,知无计,未曾言,交接后率亲军回转大梁,待晋鄙回转,魏王始知虎符被窃,然前线已然交战,王无奈,只得放任信陵君施为。

    信陵君遂将魏军,而推廉颇为联军主帅。廉颇弗辞。

    为隐蔽起见,廉颇率领魏军沿丹水北上,在泫氏与界牌领之间,西渡上岸,直插秦军包围圈的侧后。

    同时廉颇派遣出自己的亲军首领前往联络被围困的长平赵军,好在秦军的包围圈还不算密不透风,亲军首领在几名斥候的掩护下,成功地来到了赵军中军帐中。

    而此时,赵军已经被包围了十二天了。

    虽然军中暂时还不缺粮,但肉眼可见的,士气已经急剧低下,虽然每天还会安排尝试突围,但似乎从将到兵,都已经对突围不报任何希望了,因为上将军的阵亡,把它们的希望也带走了。

    直到,赵国的另一位上将军,又把生的希望带来。

    代理主将李义很快召集了所有的都尉与裨将,亲军首领将廉颇请来魏国援军的消息告知了众将,营帐中瞬间沸腾了起来,谁能活着会愿意去死呢。

    亲军都尉又出示了廉颇上将军手令:明日辰时,赵军对秦军发起轮番进攻,造成全军总突围的假象,务必逼出秦军所有的底牌。

    众将自然轰然领命,一个个围绕着地图,瓜分着攻击方向与区域。

    “这一块的秦军是我的,都别跟我抢!”

    “这里都是长枪兵,你们的骑军攻击不方便,我的盾兵刚好克制。”

    “屁叻,我的弓骑兵最好克制好吧!你懂不懂打仗啊!”

    一瞬间,热闹的分敌现场让人误以为:被包围的是秦军,而不是赵军。而几位弓兵都尉老神哉哉地坐在后头,任你抢破头,还不是要老子的远程支援!

    然而在一片祥和欢乐之中,只有暂代主将的李义知道,廉颇将军的这封手令并不是带赵军回家的家书,而是让赵军走向鬼门关的死亡通知书。

    但他什么都不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