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将军,其实在我看完全部军报被推选出来替代您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场战争,赵国已经输了!”赵括转过头,默默看着廉颇将军,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诉说这个悲伤的故事!

    “大战在即,为将者岂可轻易言败!”廉颇有些愤怒,刚刚还觉得这小子有点东西,怎么就突然说这么丧气的话。

    “老将军息怒。且听我言。刚刚我说过,不是王上不愿早发援兵,而是没有援兵可派遣。就像老将军扣留运粮农夫一般,我带来的援军除了帐外这五百亲兵外,余者皆是从朝中众臣手中扣出来的佃农。而就像这样的佃农,赵国也组织不出第二批了。”赵括徐徐地说着。

    “怎么可能!我赵国沃野千里!怎可能!无兵……”廉颇显然也想到了这恐怕是真的了,但他无法接受,“定是朝中阻隔,不愿发兵取这上党之地。”

    “或许开始的时候朝中有人不支持取上党,可自从空仓领后,朝中已经意识到上党若失,对邯郸的威胁太大了,所以朝中意见已经空前统一了,否则不会一调就是十数万的援兵,更不可能急急召回北地骑兵!要知道北地骑军乃我赵国当之无愧之第一锐旅,如此大军悉数交付将军,不可谓不信任。”

    “信任某,为何要……”廉颇有些意动,但他不愿相信事实。

    “以王上之聪慧,当真看不出我与将军,孰优孰劣?以众臣制衡之情境,为何独对我替换您之事莫衷一是?无他,赵国,耗不起了!即便是输了这场战争也好过继续耗下去!”赵括见廉颇有些意动,果断开启忽悠大法,小样,待会就要你哭。

    “怎会如此?怎可如此?”廉颇继续懵逼中

    “三年对峙,精锐将士损失殆尽,而更重要的是,青壮尽在军旅,田间只余妇人,纵有年轻壮妇可维持一二,却仍有八九之田地荒芜。”

    “可秦兵增兵更多啊!”

    “战争不仅是将士用命,更是国力的比拼。秦下有巴蜀粮仓、中有关中沃野,上有万里草原,更兼河内经营多年,仅河内经年粮仓便足以支撑丹水防线,而在巴蜀、关中仍有足够的粮食。而我赵国呢?青壮尽去,交通阻塞,百年积累便在这对峙的三年中消耗一空。实话与你说了,我带来的援兵不仅是最后的兵士,更是国库最后的积攒。”

    “王上屡次让你发兵进攻,便是想结束这毫无意义的对峙,因为他知道没有五国的支援,仅凭我赵国一家已然无法战胜秦国。进攻秦国,然后兵败,纵然损失些兵力,却能让其他五国伸出援助之手,我国便有回旋余地。”

    “可是,为何非要等我军兵败,五国才肯出兵援助,我将秦军主力吸引,五国共击函谷,秦国旦夕可破!”

    “是,此当为挫秦之良策,可然后呢?函谷告警,秦军自上党退兵,赵全取上党之地,强秦未去,复有强赵,于其他国家何益?不若坐等秦赵大军决战,纵赵大败,以你廉老将军之能,秦军定不好受,损兵折将不在话下。此时不管援赵也好攻秦也好,秦兵必退,而是时,赵得地而失军,秦胜赵而无所得,秦赵共弱,岂不美哉!”

    “非人哉!怎可如此欺我赵国!”廉颇须发皆张,发泄着心中的怒火。稍稍冷静后,却发现:原来是自己,这位战神把赵国推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廉颇在心里细细盘算着如何能够为赵国为自己翻盘。

    “攻击丹水?不行不行,战力不足。”

    “绕道袭击粮道?不行不行,兵少无用,兵多丹水便无所守!”

    “退守百里石长城?不行不行,与丹水无异,仍是被拖死的局面。”

    不行,还是不行,到底要怎么办。

    老将军在地图前一顿比划,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破局,原本扎好的发髻散乱开来,苍老的脸上更添几分沮丧。

    “难道天要亡我赵国吗!”廉颇望着两军舆图上的圈圈圆圆圈圈,瘫坐在地,无声地在心中怒吼道。

    却见身旁的年青人正淡定地看着自己,脸色虽是凝重,却毫不慌乱……这份淡定仿佛黑暗中的一束光亮,照亮了廉颇的胸膛!



    第七章 帐中定计败中求生

    

“马服君可有战胜救国之策?请不吝赐教!”廉颇双手把住赵括的肩膀,定定地看着对方,仿佛溺水中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

    从廉颇将军的眼中,赵括看到了期盼、希望甚至一丝丝的威胁之意。但凡说出半个“不”字,廉颇将军势必要自己知道什么叫老当益壮!

    赵括知道,前面的铺垫起作用了——现在的廉颇已经陷入了自己的逻辑陷阱之中——认为自己是造成赵国亡国之威的罪魁祸首,而以廉颇将军的心性,为了挽回败局,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他必定愿意牺牲一切!

    “廉颇将军,我早已说过此战在我来时就注定必败无疑!纵是鬼谷在世也难挽倾天之势,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赵括淡淡的说道。

    “怎么可能!将军明明智珠在握,休要胡言欺瞒老夫。老夫已然知错,定依将军之策行事,不敢越雷池半步!”廉颇一顿赌咒发誓,生怕错过救赎的机会。

    “老将军不必如此。战虽必败,国却不必亡。虽无战胜之法,却有败中求生,进而求胜之策!”

    “如何是败中求生?”廉颇急切地问道。

    “生曰生存,曰存蓄国力。具体来讲:一是尽快结束战争,以减少粮草军需损耗,存蓄物资之力;二是以尽可能少的代价结束战争同时换取五国的支援,存蓄军力、民力;三是守住要塞,尤其是对都城邯郸存在直接威胁的故关——百里石长城一线,减少国土的损失,此为存蓄地力。”

    “此三力尚在,我赵国纵然兵败长平,纵有一时之困顿,却无亡国之危险;此三力存蓄得当,则我赵国,便仍有争霸中原之资!”赵括边说着边狠狠地把手砸在了地图之上。

    看着盯着自己的廉颇将军,赵括继续说道:“不知廉颇将军可愿参与其中?”

    “固所愿不敢请耳!”廉颇收回眼神,双手抱拳举在胸前,双腿笔直地站立,身体微屈大声应诺道。

    赵括眼中寒光一闪,继续说道:“若要廉老将军付出生命乃至比生命更重要的荣誉作为代价呢?”

    最关键的时刻来了,前面铺垫了那么久,又是前倨后恭的表演,又是苦口婆心的说教,那个傻子大王都被我说成了一代明君了,成不成就看这最后一哆嗦了。廉老将军啊,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廉颇听到赵括的话,显然也是有点惊讶。但短暂的惊讶后,他很快做出了决定,“与这几十万儿郎的性命相比,我廉颇一人的性命与荣辱算个什么!”廉颇正气凛然的回应道,但随即似乎想到了些什么,表情有些怪异。

    “那个,我去秦国反间,秦王应该不能信吧!”

    赵括顿时有些惊呆了,廉老将军怎么会有如何奇葩的想法。

    是我表达有问题吗?我什么时候说要他去秦国当间谍啦?你这糟老头子心血管都是直的,还想玩这么需要心眼的活?要不是你打仗厉害,早在朝堂死八百回了,还想去别人朝堂搅风搅雨。

    “廉老将军何出此言啊?本将从未想过用反间之策啊!”

    “啊?非是投敌吗?”廉颇顿时觉得自己智商跟不上了,不是反间啊!除了投敌,那还有啥事能跟名誉车上关系啊!

    “廉老将军误会了,非是投敌!您要是投敌去了,无论真假,对我军的军心那都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我们干脆跟您一起投敌算了。”赵括无语道,这个糟老头子就知道自己瞎想瞎干!换我是王上也不放心啊!

    “呵呵,不是投敌就好,不是投敌就好!”眼见赵括在无奈叹气,廉颇却在一旁傻呵呵地乐了,不知是因为让赵括吃瘪而乐,还是为不用投敌而乐。

    “虽不中亦不远矣!”赵括见状,果断以冰冷的语气打断了傻乐的廉颇,似乎在告诉廉颇——别乐了,咱还在秦兵的刀斧之下呢。

    廉颇见状,很快调整状态,恭敬地说道:“老夫失态了,马服君勿怪。还请马服君为我解惑。”

    赵括没有直接把计划托盘而出,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帐门,透过起伏的门帘,穿过深深的黑夜与重山,看向对岸的秦军,似乎想要把秦军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彻彻底底。

    赵括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廉老将军,可知对面如今是何人为将?”

    “将军王龁啊!本将与其对垒三年,虽不能说知己知彼,至少也是有所了解的。将军可是要询问其作战特点?”

    “非也!吾对王龁无丝毫兴趣!”

    “将军纵有秒策,也需根据敌方将领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不可盲目照搬啊!”廉颇有些激动,早听说赵括兵书无双,连其父亲也自愧不如,却实战不多,要真实只知兵书,不论实际,这……

    没有等廉颇多想,赵括便打消了他的疑虑,甚至让老将军更为信服。

    “吾对王龁毫无兴趣,只因,自我从邯郸出发来接替老将军您,秦军便也有一人秘密从咸阳出发接替王龁。此刻或许也如你我二人一般,正在商议如何对付与我!”

    “谁?王龁百战之将也!谁人能接替于他?”廉颇问道。

    “还能是谁?还能有谁?有谁能让一位百战之将甘心让出兵权而无丝毫怨言,甚至还要俯首帖耳地配合?”

    “武安君——白起!”帐中两人异口同声道。

    正此时,对岸秦军军营中军大帐中,一位发须皆白的矍铄老人无来由打了个响亮的喷嚏,一旁的副将关心道:“武安君舟车劳顿,且夜已过半,不如稍作休息,明日再议?”

    “无妨,兵贵神速,今夜务必将战事推演完毕。”

    ……

    回到赵军军营,此时廉颇已经有几分相信了,只是抱着万一的想法问道:“可是,若是已经换将,吾观秦军军中,并未更替旗帜啊!”

    “谁说换将必换旗帜啊?既然是秘密前来,秘密替换,自然不会亮明旗帜。而不亮明身份,不是能更好地算计我们一把。”赵括回答道。

    “然也!那我军要如何是好!”廉颇没有再追问消息的来源,因为不需要了,他已然相信这位年青人的判断。

    “秦军处心积虑,连武安君都搬了出来,甚至还是夤夜秘密潜行而来,亡我之心昭然若揭,其后援军、粮草必定更加源源不断。信平君,可还有战胜之把握?”赵括调侃道。

    “将军说笑了,但凭将军吩咐!”廉颇有些涨红了脸,赶忙应诺道。

    至此,赵括拿到了全部的主动权,而廉颇也从一个要交接的将军,变成了赵括的从将。

    “这第一步叫:瞒天过海!”



    第八章 军令如山点卯开始

    

夜更加深了,门外的亲卫已经换班了,而中军大帐的帐幔依旧低垂,只有偶尔吹过的冷风,将帐幔吹起一角,露出帐中的点点火光与丝丝热气。

    赵军如此。

    秦军亦是如此。

    将领们在为接下来的旷世之战贡献着一切聪明才智,思索着一切的可能,完善着一切的细节。

    只不过,相对于秦军军帐中的热火朝天的讨论,赵军军帐中显得有些清冷。

    赵括在将自己的计划合盘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