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赵括了然,这是要自己衣囚衣,乘囚车啊!好呀,这不是给自己的苦肉计加码的吗!不仅要衣要乘,还要穿闹市而过,让邯郸所有人都看看赵王是如何对待自己这位功勋卓著的上将军的。

    赵括正准备欣然接受,可一旁的任武不干了!

    “谁敢!士可杀不可辱!谁敢以囚犯之身待我家上将军,先试试某家手中的剑,利否?”任武说着就要拔剑出鞘。

    却被赵括一把拦住!



    第九十章 邯郸城至母子相见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赵括笑着按住了任武即将抽出刀来的手,随后面朝邯郸的方向,缓缓解下战袍,一边穿上囚衣,一边缓缓地吟诵着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他相信,在有心人的传播下,这首诗会连同《岁晚》一起出现在邯郸的市井街头,以及赵王的耳边!一个爱国念家却被误解羁押的形象便算是立住了!

    果然,“高洁”之语一出,任武及一众兵将纷纷拜倒在地,哽咽之声不绝于耳,连平原君也在一旁缓缓摇头,轻轻叹气。

    而见效果已经达到,赵括没有多做停留,穿好囚衣,钻入囚车,笑着对平原君说道:“霜已降,天欲寒,莫让王上久等,还请平原君快些出发,加紧赶路!”。

    彼其娘之的,霜降了就给件单衣……冷死宝宝了!搞快点啊!赵括心里怒骂着。

    “出发!”平原君却不疑惑有他,见赵括已经准备好了,便招呼大家出发。

    任武没有再回到马车,而是收起自己的宝剑,如同长随奴仆般的,徒步跟随在囚车一侧。

    风越发的大了,带着北方的寒,又夹杂了点南方潮湿的冷,迎面扑来,冻得赵括一哆嗦!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为煞白!

    苦肉计,不苦哪能吃肉啊!

    赵括在心里给自己打气道。

    初时,赵括还想保持自己英俊提拔的形象,可是随着囚车不断前行,山间冷风不断清晰,身体的能量都用来御寒了,脑子渐渐供血不足,而维护形象的想法也只能暂时被雪藏。

    好在最后的执念让赵括保持着战立的形象,没有蜷缩成一团。

    “那也太难看了!作为上将军,死都不能倒下!况区区冷风乎!”赵括告诫着自己,脑海中不断浮现的是《神话》里,大鼻子将军为保长生药,一力断后,受伤力竭,却用长矛支撑自己不肯倒下的场景。

    嗯,靠着囚车的木栅栏,咱也不会倒下!

    哎,要是有口二锅头或是牛栏山就好了!

    在赵括的胡思乱想中,一行人终于来到赵国国都——邯郸城下!

    囚车形式在护城河上的吊桥之上,发出吱呀呀的声响,嘈杂的声响又将半睡半醒的赵括彻底惊醒。抬头望去,那是高高耸立的城墙,中间一块巨大而平整的青石,上面用大篆刻着两个字——邯郸!

    “到了啊!”赵括迷迷糊糊地自言自语道。

    “我儿啊!”一声悲切的声音从前方传来,正是已经在城门下等候三日有余的赵括之母!

    话音未落,一名身着麻布深衣,外罩深色斗篷的老妪拄着拐杖,直直地奔着囚车而来,任武显然意识到这位老妪可能是上将军之母,赶忙上前搀扶。

    而听到呼喊声的平原君也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却见老妇人已经奔到了囚车之侧,正扒着木栅栏,边哭边要往上爬呢!

    赵括也有些麻爪!

    这就是这辈子的母亲吗!

    上辈子,每次回家过年,母亲都等在门口,只要转过那个弯,就能看见老母亲在门口笑意连连地迎接着自己。接着,小走两步,结果自己沉重的行囊,往自己弱小的身躯上一背,边笑边说起今天给自己做了最爱的扣肉!

    ……

    “母亲大人!”想着、想着赵括不禁泪流满面,自己算到了几乎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却唯独忘记算自己最亲的人,自己如今锒铛入狱,对于这位年迈的母亲该是多大的打击啊!——天都塌了!

    发自本能的,赵括迅速地蹲了下来,可即便蹲下来,马车的高度,在加上自己蹲姿的高度,弱小的母亲还是只能仰望着自己的儿子。

    于是,脚很自然地前倾,一下子双腿跪在了囚车之内,头便可以尽可能地低下,穿过不算密集的囚车栅栏,伸到老母亲的面前,轻声叫着:“母亲大人。”

    老妇人停止了攀爬,用干瘪的双手抚摸着儿子发白的脸盘,触手冰凉,竟比自己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太太毫无血色的双手还要冰凉!心疼的泪水一下子就止不住了,心疼地惊呼道:“凉煞我儿了!”伸手就要解下外罩的斗篷给儿子披上。

    果然,朋友只会关心你行不行、成不成功,而只有爱你的人才会关心你吃不吃得饱,穿不穿得暖!

    赵括哪里肯受,紧紧握住了老母亲正要解开斗篷的双手。

    两相僵持间,平原君及时赶到救场。

    “老夫人,此事是我疏忽了,来人,将老夫的鹿皮斗篷拿来给马服君披上!”信陵君说道。

    老夫人这才把手,继续摩挲着儿子的脸颊。

    看着儿子满头的华发,老母亲又是悲从中来:“我儿啊!”

    老母亲不会表达,只会用一句句歇斯底里的呼唤诉说着自己的心疼。

    而随着老母亲一句句撕心裂肺的呼唤,明白原委的车队中人,也都偷偷抹泪,任武更是边搀扶着老母亲,边泣不成声。

    呜咽声堵住了赵国都城的大门,城门之下,车队之外已经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赵人!

    而慢慢从随行的士卒那儿打听到原委的路人,也纷纷叹气,眼眶也渐渐红润。

    “上将军!”

    终于沉默的人群,爆发出它的声音!智计无双的上将军不该是这样的待遇,拼死守护他们的上将军不该是这样的待遇,爱国护民、阻秦军于外,分田地于内的上将军——不该是这样的结果!

    “上将军!”

    “上将军威武!”

    人群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而且一传十、十传百,刚刚打败秦军的上将军被押解回邯郸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邯郸城!更多的人从各处涌向城门口,城南、城北、城西,各个角落里,邯郸的民众似乎疯了一般,向着城东的城门口涌去。

    而此时方才意识到大事不妙的平原君,已经晚了。

    而饭馆里,秦国的细作也有点儿懵,咱好像还没开始宣传啊,怎么赵括一回来,赵国人就这个动静啦!

    “首领!咱的计划还继续进行吗?”秦军细作指着颇有追星般疯狂的人群,有些尴尬的问道。



    第九十一章 民众聚集赵括劝散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燕赵人最敬为国为民之士!

    古人诚不欺我也!

    秦军细作首领一咬牙:“按计划进行,既然这把火烧了起来,咱就给它再浇把油!”

    众细作点头应诺,随即放下碗筷,到饭馆外分作几路,轰然散去。只剩下首领被饭馆老板拦住,“大爷!饭钱还没给呢!”

    首领凌乱在风中……

    同样凌乱在风中的还有平原君。

    面对越来越多的赵人,平原君知道,得尽快离开了,否则真的可能要出事!或者说事情已经发生了……如今要把事情控制在影响最小的范围内。

    于是,平原君先是将老夫人给劝了下来。“老夫人,王上只是要马服君回来述职而已,没有事情的!”边说边将老夫人往囚车一旁带。

    这鬼话,鬼都不能信啊!

    “既是问话,何以囚衣相加、囚车以困我儿?怎的,我儿大败秦军倒还生出罪责来了?!”老夫人质问道。

    “正是马服君大败了秦军,却未及与王上商议便与秦军达成协议,放走了秦军,王上才要找马服君前来问询啊!”平原君继续劝道。

    “哼!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有道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况且以十万残军而换得三郡之地,换做朝中何人,可以做到?”老夫人继续质问道。

    “老夫人啊!您这不是强词夺理吗?!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儿,能不能做,该不该做是另外一回事啊!”平原君解释道。

    “这么说来,我王当真如此之狭隘耶?宁予敌雠,不托将帅耶?”老夫人越说越气了,声音也不自觉的大了起来。

    尤其是那句“宁予敌雠,不托将帅”,惹得周围群众一片的哗然。

    “上将军无罪!”

    “释放上将军!”

    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平原君眼见着在与老夫人的对话之中落了下风,劝是劝不动了。强制带走?额,任武的剑有点晃眼!可是,人却越来越多,再这么滞留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马服君,你是明事理的!眼见全城围观,民意汹汹,若是真到了那个地步,我王便是想不杀你也难了!”平原君将突破口转移到了赵括的身上。

    赵括也觉得差不多了,凡事不能过火,过犹不及。

    于是,“砰”的一声,赵括对着老母亲,就是一个头磕在了囚车的地板上。

    “母亲大人,儿虽有尺寸之功,然去秦之功更是数十万赵国将士之功也,儿以上将军之身,而行外交之责,却有僭越之嫌也,被去职拿问亦是应有之意。今劳母亲不辞劳苦,出城相迎,不甚惶恐,还请母亲保重身体为上,放我等离去。”赵括对着老母亲说道

    “可是,我儿……”老母亲还是不肯放手。

    不待老母亲继续说,赵括打断道:“母亲请听我一言,今虽被拿问,然有司并未定下儿臣之罪也,今若私纵而逃,此无罪亦成有罪也!还请母亲放行,以全儿臣之名也!”

    言及声名,老母亲的手渐渐松了开来,平原君会意,让早已准备在一侧的侍女将赵括母亲扶开到一旁休息。

    见赵括母亲终于离开,平原君刚松一口气,转身正要离开,却见原本还通畅的道路已经被人潮所淹没,无奈,只得又望向赵括!

    赵括也没有让平原君失望。踉跄着站了起来,为啥会踉跄?你跪你也麻!

    赵括双手抱拳高声喊道“诸位父老乡亲,且听括一言!且听括一言!”

    周围众人听得上将军要讲话,纷纷提醒旁边之人不要在言语,很快闹市般的城门口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赵括见大家都已安静了下来,便继续抱拳说道“长平一战,损伤我大赵男儿三十余万,堪堪战平暴秦,实括之罪也!且括迫于战场形势,不得已以将军之职而行外交之政,此乃僭越之罪也。”

    “长平一战乃大胜也!”

    “上将军大功也!!”

    “上将军无罪!!!”

    大家争相为赵括辩白,似乎不太同意赵括给自己定的“罪名”。

    赵括双手一压示意大家安静,而后继续说道:“今括去职回京,只为说明长平战场之原委,以我王之明,定能分辨好恶。二三子欲塞吾之申辩之路耶?”

    场中为之一静,赵括顺势说道:“二三子暂且让出一条道路,好容吾等进宫面呈我王,申明原委!诸君要相信我王!”

    嗯,如果这样还治我的罪,那肯定是赵王除了问题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