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原君不必强求,只需把话带到即可。”赵括淡淡地说道。

    “什么话?”平原君好奇的问道,一句话就让满朝勋贵乖乖掏出族中根本?

    “凡事今日所征之健壮奴仆,战后,吾皆以缴获之物赎之;明日燕军伐赵消息确实之后,王命下达,则必强征之,强征之奴,不赎也。”赵括淡淡地说道。

    意思就是今天你们信我的话,就先把奴仆交上来,等我打了胜仗,战利品、军功章都有你们的一份,甚至战没了的奴仆咱也想办法补偿你;

    要是等消息落实了,大王亲自下场征集奴仆,那可就不关我的事了,非但没有奖励,搞不好还会被我拉去填今天上交的人的坑。

    闻言,平原君心中盘算了起来:燕军估计是肯定要来的,征奴之举估计赵王也会支持,等消息确实了,谁还不交奴仆那就是自绝于赵国,除非赵国就被燕国给灭了,否则等赵国缓过气来,第一个灭的就是不能“与国同休”的家族。

    既然迟早要交,那晚交不如早交,早交不仅能在赵王和马服君这儿加点印象分,更是有实际可图的利益,马蹄金和军功,一个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一个是世代传承之基础,哪个不香,就问你哪个不香。

    这对于那群不见兔子不撒鹰又非常讲求传承的氏族来讲,简直是致命的诱惑啊!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奴仆一旦进了军营再想往回要就难了啊!投资需警慎啊!

    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对于赵括信任的基础之上,信任他对于燕军伐赵的判断,信任他做出的承诺!

    难啊!



    第一百二十六章 风雨欲来三路整兵

    

“本君勉力一试吧!本君府上还有健奴七百,便先行交付上将军了。”平原君点头答应道。

    “多谢平原君,平原君真乃国之中流砥柱也。然君上也无需介怀,凡事尽力即可。”赵括安慰道。

    随后又小声对平原君说道:“健奴七百,带六百过来即可,总得留些看家护院啊。”

    所谓投桃报李,便是如此吧。平原君闻言心中默默感慨道。自己愿意相信赵括、更是第一个响应之人,赵括也开出了他的诚意。而对于那些不愿相信之人,赵括又会是怎样的暴风骤雨呢?

    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平原君向着赵括一拱手,潇洒离去。

    随着平原君的离去,赵括今天的表演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再与阶下的群众打气话别之后,赵括随即被侍从们扶回了府中。

    而随着赵括的离开,邯郸的百姓们这才四散离去。仅留下各国的使臣和小厮以及路边的商贩大眼瞪小眼。

    而今日赵府门前所发生的一切也随着百姓的四散而传播开来。

    嗤之以鼻者有之,颇为感动者更有之,但所有人似乎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明日答案的揭晓。就连赵王也一样。

    在第一时间,赵王和同坐一起的平阳君便得到了赵括在府门前的一切表现。

    一捆捆竹简里详细记录着赵括的论断以及部署,甚至还有当时百姓的反应等等。

    赵王看后,心中怒火又再次燃起。

    “怎的,赵国就他一个聪明人?满朝重臣还有寡人都不敢确定燕军来犯的真实性,他就能断定啦?”

    “谁给他的勇气和权力在邯郸百姓面前大放厥词?引起恐慌怎么办?燕军不来又如何收场?”

    “还要向各家大臣征兵?各家的命脉是那么好拿的吗?也不怕闪了舌头!”

    赵王发疯似的吐槽着赵括!

    而一旁的平阳君却丝毫不恼怒,反而劝导赵王道:“我王且暂息雷霆之怒,听臣下一言,上将军此言此行对我王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哉!”

    “哦?如何说?”赵王问道。

    “其一,其断言燕军必来攻赵,若果然如其所言,则是我王圣明烛照,复其上将军之位以保赵国周全也。若燕军不至,则是上将军一人之言,损伤者不过其一人之威望哉,与我王无干!”平阳君分析道。

    “其二,其强征兵于百姓及氏族,势必导致氏族之怨恨也,若是燕军来了还好,若是燕军不来,众朝臣岂能轻易放过于他?两厢角力,获利者还不是我王吗!”平阳君继续补充道。

    “平阳君言之有理。然就怕燕军果如其言伐赵而来,届时其威望岂不更甚焉!”赵王还是有些担心道。

    “我王所言放诸他人身上或许需要警惕,然上将军括显然不在此列?”平阳君笑着说道:“非因其忠义无双也,只因膝下并无子嗣,而若不得箕子之国之人人参,仅有三五年之寿命矣。我王何须担忧耶?”

    “然也!”赵王抚掌大笑道:“险些忘记上将军重症之躯矣。如此纵然放肆些,寡人亦无不可哉!终是为寡人操劳不是……”

    “哈哈……”两人相视而笑,辉煌的宫殿也在这笑声中颤抖了起来。

    时至傍晚,赵括书房内,赵鲤最先回来汇报情况。

    原因无他,邯郸令虽然极其热情地接待了他,却对征兵只是闭口不谈。

    先是罔顾而言他,又是设置繁杂手续而为难,最后干脆避而不见了。即便赵鲤端出了赵括的甲胄,邯郸令却依旧不为所动。

    用他的话来讲,上将军是英雄豪杰,是赵国的保护神,他从心底里敬佩上将军、爱戴上将军。所以上将军的家臣来了,好吃好喝招待是应尽之谊,甲胄前来更是应该大礼参拜。

    但要他执行军令,去征兵,那不行!他是个文官,不受上将军的统管,而无王命征兵,以谋反论!他家上有老下有小,这事儿真干不了!

    什么去函问下上级?嗯,邯郸令表示他并不想挨骂,更不想因此事在年终之时被考为下等。

    于是吃吃喝喝了一下午的赵鲤,碰了个软钉子,只得回来了。

    赵括显然也没料到自己在文官中的号召力这么弱,稍稍安慰了下赵鲤便让他下去了。

    随后回来便是赵启,也不知是他魁梧的身材起了作用还是所带的大刀寒气逼人,他这一路到是顺风顺水。

    点卯,出操,整编,邯郸军营里是唯命是从,赵启说咋干就咋干!乐得赵启合不拢嘴,可算是过了一把将军的瘾了。

    可是整编之后,一翻统计的数字,赵鲤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又能怎么办呢?只得带着册子回赵府向上将军如实禀报。

    “禀上将军,邯郸军营目前共有兵力约一万一千人左右,但不少都是老弱病残,连出操都难,甚至还不如一般的民壮。”

    赵启挠了挠头继续说道:“剔除掉这些老弱病残,可用之兵仅剩七千余人,而其中上过战场的不足千人,更有五千余人仅训练过旬月。”

    “嗯,挺好!”赵括对这点倒是早有预料,毕竟自己去长平之时,已经带走了几乎所有的可用之兵。现在还能有一千多上过战场的精锐,七千可用之兵,虽然不多,但也还行,很不错了。

    最后到来的是平原君,一进门就狂灌茶水。

    随后对赵括说道:“我与赵禹等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筹得兵马共计三千人!”

    “其中我家,上卿蔺相如与赵禹等人便已占了两千人,其余之人也都是我之一系的氏族上交的,其他派系之人还是不愿交出手中健仆。”

    “嗯,另外,按照你跟我说的,我也给愿意上交健仆的氏族采取了逢十抽一,对外称是调选健奴,淘汰不足之人。凑足了三千之数!”

    平原君把今日他所做的事情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看他气喘吁吁的样子,显然他已经尽力了。

    赵括心中默默盘算这手头的兵力,还是不够啊……三路整兵,竟没有一路能传来好消息,仅凭这点兵力,打得过燕军吗?

    第二份情报已经在赵鲤回来之前送到了自己受伤:燕军主力六万向南攻赵,偏师四万阻击代地之兵。

    一万三对六万?够吗?

    赵括摇了摇头,看着眼前的舆图,心中默默想着,邯郸城里的兵从来不是关键所在,只要能造成一种气势就足够了,再说明天燕军伐赵的消息传来,不信赵王不给自己压榨出点兵力来。

    相及此处,赵括长舒一口气,缓缓抬头,却见平原君正盯着自己。

    麻蛋,想太入神了,老狐狸还在呢,怎么把他给忘了,刚刚没有乱说话吧!赵括心里想着。

    随即看向一脸焦急,好似等着答复、等待表扬一般的平原君,赵括缓缓说道:“卿不负我,我不负卿。”

    平原君敢对灯发誓,这是他听过的最美的承诺!



    第一百二十七章 无心朝议城门观景

    

第二日清晨,赵国朝堂照旧开门营业,只不过与以往的喧闹不同,今天的朝堂显得有些许安静,诡异的安静。

    就连久未上朝的上卿蔺相如也推着沉重的病体来参加了朝会,试图为赵国最后再站一次岗,把一道关,抑或者卖一道面子。

    一阵不算激烈的议政后,朝堂上再次陷入了沉寂。

    望着渐渐升起的太阳,和百无聊赖的众臣们,赵王知道继续讨论些什么也没有必要了。大家的心思都不在这上面了。干脆就当今日休沐吧!

    说道休沐!上将军赵括呢?休沐了吗?

    今天他是主角啊!

    “上将军没有来吗?”赵王问道。

    众臣面面相觑,这才意识到今天的主角上将军括并没有来到朝上,也怪不得众人一直没有发现,实在是马服君上朝的次数屈指可数。也就是选他去上党替换廉颇那段时间和上次的朝堂论罪时看到了他。

    随即,众人的眼神齐齐地看向了平原君。

    平原君也正纳闷怎么赵括没来呢,却见大家的眼神都看向了自己。

    什么情况!看我干啥!我又不是赵括的代言人!我也不知道啊!

    “平原君?”赵王也看向了平原君,意思很明显了,你跟赵括关系那么好,昨天还帮忙征兵,不问你问谁。

    平原君此时正是欲哭无泪。只得硬着头皮回应道:“臣也不知,或许,或许上将军括有伤在身,不能上朝?”

    没法子,还得尽量跟那混小子圆呐,你说你不来也好歹跟咱说一声啊!其实倒真怪不得赵括,继承的记忆里若是需要自己上朝,都会有人提前通知的,哪知道昨天才领命的他今天就要上工?

    赵王的脸色渐渐不悦了起来,心里想着:昨天才给你升官,今天就敢翘班,还想不想干了!

    “禀我王:老臣看诸位大人也无心朝事,都在等待燕国的消息,不如吾等干脆前往城门口,一则可第一时间收到信息,二则也可观天色山景,好过在这大殿中守着彼此的老脸,三则可让平原君通知上将军城门口相见也。”一旁的蔺相如见势不妙,赶紧缓和局势道。

    “蔺卿所言有理,诸卿随我一同到城门边观景边等候吧!”赵王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道,至于等候什么?一则等消息,二则等赵括。说完还瞟了平原君一眼。

    自认倒霉的平原君赌咒发誓一定要离马服君赵括远远的,在也不想沾着!咱好歹也是君上,更是大王的叔父,怎么就成了赵括的狗腿子了?

    嗨,都是为了赵国!平原君给自己打气道。

    很快,平原君来到了赵府之中,让侍女叫醒了还在做着美梦的赵括。赵括一脸黑线地爬了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