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鲜血在大刀的挥砍下不住地喷射,脆弱的脏腑在大刀的绞杀下破碎不堪,白花花的脑髓伴着骨头渣子飞溅了出来。一时间,红的、黑的、白的、黄的混成一片,掉落在大刀之上,又溅到正在前行的赵启身上。

    刹那间,双手持刀的赵启被溅得满身血污,在配合凶神恶煞的的脸庞以及魁梧异常的身躯,宛如恶鬼临世,收割生命。

    燕军见状纷纷后撤,这能不撤吗!两轮挥舞,自己这方倒下了十好几人,刀剑根本够不着他,长矛又容易被他一刀削断。一时间燕军实在拿赵启没办法,或许唯一的办法就是待他体力耗尽吧。但看他那体格子,估计把自己这群人砍完了也不见得会累吧,一时间燕军开始退意顿生。

    赵启却没有理会燕军的想法,见正面之敌已经退去,赵启一个转身清理起周边之人,而正在此时,后续的赵军也终于赶来,与赵启内外夹击之下,寨门很快被拿下。

    而随着寨门的突破,燕军突出部的整条防线也岌岌可危。燕军将领急忙调集弓兵,试图压制赵军的攻势。可惜还未等燕军弓兵建功,便被赵军布置在城墙根处的弓兵给发现并压制了。

    赵启和他的部属们在不断的推进的过程中,也渐渐地找到了默契:赵启挥舞长刀先行中路突进,给与燕军极大杀伤的同时撕开一个缺口,随后左右两路长矛兵跟上,进一步扩大缺口、压缩燕军的空间,然后身后的跳荡兵和普通步卒再行将未及时后撤的燕军包围吃掉,这就样三步走,一步步地逼退燕军。

    一万最好十足准备的部队,攻击三千毫无准备的队伍,其结果可想而知。不到盏茶的功夫,在赵启的带领下,赵军已经突入燕军中军。而此时,东西两门的指挥官也接到赵括的黄旗指令,纷纷打开城门,直奔燕军主阵。

    好在燕军将领能提出设立警戒营,也算知兵之人,他知晓自己这三千部队是不可能挡住赵军的攻势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赵军的信息尽快汇报给燕王。于是在赵军出城的一刹那,他便令自己的亲兵回主营报信。而他自己将要死守营寨,为燕王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只是他高估了自己的武力,也更高估了自己麾下队伍的能力,他的一片忠心与决绝,遇上了自己麾下并不算十分精锐的部队,很自然地演变成了一场灾难。而这场灾难也加速了燕军的整体崩溃!



    第一百三十八章 赵括疑踪燕军慌乱

    

而此时,正在营帐中享用肉干的燕王也听到了前方的喊杀声。

    然而燕王却没有第一时间派人打探,反而生气道:“前军主将为何人耶?本王已有明令饱餐后再行进攻,怎如此立功心切,枉顾寡人之令而攻城焉?”

    国相栗腹立马在一旁帮腔道:“此战场抗命,乃作乱犯上之举也,虽胜不赏,宜罪之,以儆效尤哉!”

    众将默然,虽不信前军主将敢违命攻城,但却不敢也不愿再与燕王及国相解释些什么。甚至在场众人都没有一人愿意起身撩开帘子,看看前军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有太多次的建议,无论好坏,无论是否占理,都被国相一一驳斥了。而立攻鄗城的建议被否,成了压垮众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做好自己该做的吧!提什么建议,自找麻烦……

    但真相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不到。

    很快前军主将的亲兵将前军的消息带到了中军帐中。

    “报!”

    燕军突出部将领的亲兵飞似的奔回主阵,一把跪倒在燕王面前,声嘶力竭地说道:“赵军万余人猛攻我前军营寨,敌军凶猛,我军又无防备,将军恐支撑不了多长时间,还请我王速发援军!”

    “什么?赵军哪来的一万兵马!”燕王大惊道。

    坐在下首的有些忍不住了,这时候是问军队从哪来的时候吗?这个问题又怎是一个亲兵信使能够知道的吗?

    现在重要的不是他们怎么来的,而是要怎样才能让他们没掉!

    要问军情,军情,有用的军情知道吗!

    人员几多,兵力配置如何,是否有骑兵?带兵将领又是谁!你倒是问啊!底下的将领们心中都在怒吼!

    可是平时谈谈还行,值此关键时刻,惊怒之下,又无实战经验的燕王与国相哪里能够想到这些东西。

    无奈下,燕军大将将渠还是决议挺身而出,起身出班向燕王一揖,说道:“禀我王,兵力何来之事非一时所能解者,当务之急乃是弄清对面来将何人,兵力配置如何?”

    “对对对,对面来将是何人,兵力配置如何?”燕王如同复读机般重复着燕将的问话。

    亲兵想了一想说道:“赵军皆是步卒,长矛兵,跳荡兵、盾兵、弓兵具有也,且梯次配置颇有章法。”

    “如此说来,赵军来将恐非寻常角色,断然不是原鄗城之守将也,可曾观瞧到来将所打之旗帜?”将渠继续问道。

    “先锋之军号为陷阵,不知其是何出处,而先锋为一员壮汉,生得异常魁梧高大,亦不知其名。而城墙之上竖起的赵军大纛,上书一个赵字。”

    “什么?”将渠惊讶道。

    众人不解的望向将渠,不明白他听到赵姓的大纛为何如此失态。

    将渠却不理会众人的惊讶,转过头向亲兵问道:“汝可看清城门之上赵军主将的模样?”

    亲兵又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城墙之上,众星捧月般围着的是一身穿白衣,头发发白之人。”

    “其人,神色是老态龙钟还是精神矍铄?”将渠紧接着有些哽咽地问道。

    “嗯,精神矍铄,远远观去,可见其笑意连连,不似老态龙钟之人也!”亲兵再次回答道。

    “是了,那便是了!”将渠有些失魂落魄。

    好在久经战场的他很快调整了过来,向燕王一礼道:“禀我王,末将判断,对面之敌,乃赵马服君,赵括是也!”

    话音一落,营帐中瞬间炸开了锅!

    “怎么可能!赵括怎会出现在这儿?”

    “若真是赵括,吾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

    国相栗腹此时心中也在打鼓,不是说赵括被赵王给鞭笞了吗?伤这么快就好了?还在我军必经之路上等着?这是演的一出戏?引诱我军上当?不行,得赶紧走……

    “禀我王,若是敌将为马服君赵括,我军殊无胜算也,唯今之计唯有壮士断臂,以前军三千人之性命,换我主力大军脱逃之机。”栗腹建议道。

    一句话:我王,上当了,赶紧跑吧!

    “我王不可!”饶是不想再提建议的将领在此生死存亡的关头还是忍不住建议道:“前军三千突遭万人之进攻,便是勉力坚持,也坚持不了多久,若此时我军主力北逃,定会被赵军尾随而击之,溃败只在一瞬。”

    “可对面是斩杀三十万秦军于上党的赵括啊,将军可有把握敌得过赵括?”国相栗腹问道。

    “赵括再神,亦不可撒豆为兵,我军细作一直监视三郡及代地之兵,直至昨日回报,其兵力仍不见调动,故赵括所带之兵,只邯郸之兵尔,至多不超过两三万人。而我军有六万之众,何惧也?”将渠紧接着答复道。

    “若依得将军,我军要如何应敌耶?”燕王见将渠说得蛮有道理的样子,现在也只能相信他了,于是发问道。

    “应立即发兵救援前军,其余主力加固营寨,以逸待劳。同时以前军为诱饵,诱出赵军主力,观其兵力及配置,再作处置!”燕将答道。

    按照一般的理解,这个回答是没有毛病的。但就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之,非智者可取也。

    他不知道的是,他所要救援的前军,已经在他们的商谈间被攻入了中军,甚至旗帜的桅杆都被赵启一刀砍断,仅凭这前军主将的威信勉力暂时维持,而赵启已经奔向了他,前军崩溃只在弹指之间矣。

    只要他去察看一番前军的状况,他就能明白前军已不可救,可惜他没有。

    他不知道的是,他想要固守的营寨由于士卒们急于埋锅造饭,更因为诸将领的轻敌,已是被建得歪七扭八不说,更是一点都不牢固,别说人马的冲击了,一阵稍大点的风儿吹过,就能带走一片。而固守营地只会阻碍兵力的展开。

    只要他去营地中走一圈,他就明白此地不可守,可惜他没有。

    他不知道的是,他想要引诱的赵军主力其实早已倾巢而出,直奔燕军本阵而来,就如同一个人已经拼尽全力,而对手却依旧慢慢吞吞地爱惜自己的力气,孰赢孰败一目了然。

    只要他登上战车往四周望一望,他便知道不可再有任何犹疑,可惜他没有。



    第一百三十九章 阵斩燕将骑军突现

    

国相栗腹没有进行反驳,因为他知道,自从赵括的出现,便已经宣告了此次的伐赵的失败。所有种种的预设,都是建立在赵括被鞭笞无法带兵的基础之上的。

    此时,赵括出现在自己的必由之路上,要么,此次伐赵乃是赵国的阴谋,以赵括无法带兵来诱惑燕国出兵,从而消灭燕军主力,进而吞并燕国领土;要么,赵括临危受命,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带兵救国。

    而作为打败了秦国白起的赵国大将,能够在极度劣势的情况下,依然带兵出现在邯郸之外的地方,那便说明他有信心打赢这一仗,从而保全邯郸。。

    但这些对于燕国,对于自己已然不重要。自己只需要知道,自己打不过赵括,那便已经足够了。················既然打不过,那就逃吧?将渠说得对,如今逃离,只会被尾随而击,或许自己能逃过一命,回到蓟城,仍不免丢职罢官,还不如不逃。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让给他们来试试,看他们能打出怎样精彩的战斗!栗腹有些失落地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将渠等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热闹是他们的,栗腹什么也没有,除了一丝的落寞与无奈。

    燕王见国相没有意见,也不再犹豫,下令道:“如将渠将军所言,派兵一万援救前军!”

    “诺!”传令兵赶忙应诺道。

    而被将渠点名的那位燕军将领随即告退,前往自己的营帐,准备带兵营救前军。

    可是他的兵马还在排着队等着饭食,又花了不少的功夫才将部队集结完毕,寨门大开,一万援军刚刚发出不到两千人,就被溃退的前军给堵住了。

    原来赵启眼瞅着中军之中,燕军的前军主将忙不停地喝止溃退,重整防线,几乎以一己之力,生生地重组了一道防线。这赵启能人,与身后二三子打了个招呼,挥舞着大刀就向着前军主将所在地杀将过去。

    眼见着一员恶鬼疯狂地向自己逼近,燕军主将也明白自己是前军之兵胆也,敌军欲取自己首级而破前军之军胆。

    于是指挥麾下战士进行阻击,试图消耗赵启的体力,同时在自己身边暗暗调集好手,只要自己能够接住那人一击,兵器不能回挡之下,自己调集的好手便可以倚仗兵器之力,分而攻之,进而杀之。

    赵启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你要来送死,哥哥就成全你们!双手挥舞着大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前来阻挡的燕军几无一合之敌人,好在他们也算完成了将军交给的任务,成功地将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