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见这张白纸了没有,这与我们所用的宣纸大有不同……还有这根羽毛,不要小看这只是一根羽毛,它可是有着大用处的……”
随后,在紫宸殿中,昔日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此刻俨然变身成为了一名推销员,极尽自己的口才,向殿内的一众大臣讲述着新纸和羽毛笔的好处。
“好!”
“啪啪啪——”
当然了,一众大臣们听的也是十分认真,在李世民讲述完新纸和羽毛笔的好处之后,几位大臣忍不住为李世民的口才大声叫好,甚至带头鼓起了掌。
紫宸殿内响起一片掌声,掌声之大,甚至引起了殿外的太监和宫女们的好奇,似乎此时的紫宸殿内十分的热闹。
“那陛下……箱子底下那些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啊?”这时候,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闻言,李世民的脸上立马露出了喜色。
“呐……这位爱卿问的好,问出了到现在为止最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箱子底下的那些黑乎乎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李世民一边说着,已经一边让两名千牛卫抬了一张桌子过来,并且也将那只木箱抬到了桌子上。
“接下来,朕就要让你们看看,这箱子里面最后装着的东西是什么!”
说罢,李世民小心翼翼的将箱子里码放整齐的胶泥文字模具一个一个拿了出来,然后再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桌子上码放好。
整个过程都是李世民亲自从箱子里一个一个拿出来的,一旁的小太监想上前去帮忙,也是李世民一个眼神给喝了回去。
因为李世民是亲眼见证了这些文字模具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些文字模具说到底就是泥做的,即便经过了高温的煅烧之后有了一定的硬度,但那也是泥啊。
宫里的这些小太监不知道这些文字模具的重要性,万一损坏了几个,那可就不能够再复原了。
虽说能够再重新做,但是对于第一次见识到了活字印刷的好处的李世民而言,把这些泥坨坨都当成宝贝一样,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毕竟这些在他的眼里,可是能够革新大唐现在的印刷技术,将那些名书典籍能够进行大量拓印,让更多人能够拿到书本的宝贝!
“陛下从里面拿出来的那些都是什么呀?”
“看着方方条条的,每一块的大小好像都一样啊——”
“我看着怎么有些像是被火烧过的泥啊?”
“泥?不会吧?陛下能把泥当成宝贝一样这么护着?”
……
一众大臣远远的看着李世民小心翼翼拿出来的那些文字模具,见是泥巴做成的,脑门上的问号更多了。
自己家的皇帝这是怎么了?不当皇帝改玩泥巴了吗?
“不对呀,我怎么看着那上面像是刻的有字啊?”
“有字?”
“你别说,还真的有字!”
“好像每一块泥巴上边都有!”
第229章 活字印刷
“陛下拿出来的那些泥巴上的字体,似乎是反着刻上去的?”房玄龄定睛仔细看了看,发现了胶泥模具上的奥妙。
“反着刻上去的?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不知道啊——”
“这把字反着刻在泥土上,难道陛下是想用来做个印章的?”
“宫中那么多的能工巧匠,玉器也是不少,陛下想做印章,完全可以让宫里的工匠用精玉雕刻一块嘛——”
“别胡乱猜测了,你见过哪个印章上面只有一个字的?而且还那么的小!”
“就是,那泥巴看起来比我的小手指头差不多粗细,这也能用来做印章?”
……
当众人发现那些细如小手指头的胶泥模具上刻的有字的时候,纷纷开始猜测起那玩意儿是用来干什么的。
说什么的都有,但就是没人说到点子上。
李世民将所有胶泥模具从箱子里拿出来摆放好以后,听着一众大臣们都在小声议论,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心中不免大失所望。
“想不到朕的这一帮心腹大臣,竟然是没有一个比的上薛海的……朕都已经把东西拿出来摆在他们面前了,却是没有一个人猜出来的——”李世民不禁在心中暗自失望了几句。
“长孙爱卿,你上前来看看,猜猜这东西到底有何用处啊——”李世民眉眼一抬,看了一眼旁边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闻言,快步走上前去,仔细查看了一番李世民弄出来的那些胶泥模具,左看看右瞧瞧的。
长孙无忌是何等聪明的人,在李世民拿出新纸和羽毛笔的时候,长孙无忌就已经将李世民的目的猜了个七八。
现在又看见这么多的小泥块上都刻着字,联想到之前让自己找人刻印《红楼梦》雕版的事情,长孙无忌就已经猜出个大概,知道这些泥块是用来干什么的了。
但很显然李世民现在正在兴头上,作为李世民的贴心小棉袄,长孙无忌自然知道该如何讨好李世民,也知道李世民最需要的是什么。
于是乎摇了摇头,拱手道:“臣愚钝,实在看不出这小小的泥块有何大用处,还请陛下明示——”
见自己的贴心小棉袄也猜不出这些胶泥模具是用来干什么的,李世民再一次在心里感叹了一番。
“那就让朕来告诉你们吧!”
“这些你们眼中所谓的泥块,其实是用来印刷文字的模具!这每一个模具,都刻有一个字,这数千个小小的泥块,就包含了我大唐朝现在所使用的绝大部分文字,几乎每一个字,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模具!”
“从今天起,凡是以前已经刻好的相关书籍的雕版模具,可以继续使用雕版印刷。”
“而还没有刻好雕版的书籍,以及将来新出现的一些名作之类的书籍,凡是需要刊印成册发售的,皆使用朕带回来的这套活字印刷模具进行印刷!”
随后,李世民便当着众大臣的面,宣布了以后凡是朝廷需要刊印新的书籍,皆有雕版刻印改成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怎么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种方法——”
“这泥土还能刻上字用来印刷?老夫今天真是长见识了——”
……
李世民的话刚刚说话,几名大臣又是交头接耳起来,对于第一次听说活字印刷的他们而言,很是好奇。
“陛下……这活字印刷……是如何使用的啊?”这时,又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问道。
“哈哈……这位爱卿问的好,知道你们心中此时肯定都有这样的疑虑。”
“所以接下来,朕就为你演示一番,这活字印刷是如何使用的!”
李世民此时已经完全融入了自己的角色,不但要向这帮大臣推荐活字印刷模具,还要向他们演示这活字印刷是如何使用的,让他们明白这其中的利好。
随后,李世民学着薛海在薛家村时候演示的那样,随手从御书桌上找了一本奏折,将奏折上的几段话中的文字一一找出来,然后依次排列在活字框中。
片刻之后,一段奏折上的文字便是被清晰有序的拓印在了纸张上面。
“我的天呐!这泥土居然真的能印刷文字,简直太神奇了!”
“陛下惊天伟世之才,造出如此神奇的印刷模具,实乃我大唐文人百姓之福啊——”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陛下果真厉害——”
……
当拓印好文字的纸张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一众大臣不失时机的纷纷拍起了李世民的马屁。
不管这活字印刷是不是李世民搞出来的,反正现在拍马屁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众人的一番夸赞之词,李世民听在心里很是受用。
“咳咳……行了行了,你们呀,先别急着拍马屁,这活字印刷的模具,不是朕发明出来的——”
一番享受之后,李世民还是没有忘了正事,这薛海的功劳,可不能被自己给抢了去。
“啊?不是陛下发明出来的?”
“这不可能!天底下除了陛下,谁还能够发明出如此神奇的印刷方法?”
“一定是陛下谦虚才这么说的——”
……
很显然,李世民的这番话并没有得到一众大臣们的信任。
不过对于众人这样拍马屁的方式,李世民很是喜欢。
但还是一脸严肃的说道:“这东西的确不是朕发明出来的——”
“朕把你们找来,就是想问一问你们,朕现在要奖励发明出活字印刷术的这个人,你们觉得,该作如何奖励啊?”
在薛家村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有了向薛海摊牌,将其招入朝廷做官,协助自己发展大唐的经济和民生的想法。
只是这薛海毕竟才十六岁,又没有考取任何的功名,前面封赐给了薛海一个有名无实的灞水伯,私底下就已经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
所以,这次想要把薛海召进朝廷来做官,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的话,自然也免不了有人反对。
因此,李世民才打算借着这次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机会,探一探朝中这些大臣们的想法,而并没有直接点明这东西就是薛海发明的。
第230章 臣赞同,臣反对
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书籍,这种能让人学得知识,通晓古今的东西,一直都被掌握在极少数的一帮人手里。
不管是什么样的书籍,都是如此。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绝大部分都是出身于名门世家,家里或多或少是一方财主,有钱,家里的藏书什么的自然少不了。
在隋炀帝创科举制度之前,普通人的晋升通道很窄,最常见的就是举孝廉的方法。
但是这样推举出来的官员,除了有孝道之外,很多人几乎都是不认识几个字,即便是做了官,也不能很好的为百姓谋出路,更遑论发展经济之类的事情。
绝大部分通过举孝廉当了官的人,最终都是泯为众人,只有极少部分被历史记载了下来。
在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之后,普通人的晋升道路看似已经有了很大的放宽和公平性。实际上,依旧是掌握在那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手中。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普通人为了吃饱肚子,没日没夜的干活,连吃饱肚子的钱都没有,哪里又有钱去买书来学习,写文章高谈阔论呢?
所以,在科举制度才刚出来的这几年,在参加科考的学子当中,大部分人都是来自世家贵族当中的子弟,平民百姓参加科考的人还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而这其中最大的阻碍,主要来自于两点,一个是当时的宣纸价格昂贵,用来印刷书籍的普通纸张的价格也不便宜。
而且由于制造宣纸的原材料青檀,只有宣州才有,制造宣纸一般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宣纸每年的产量有限。
朝廷不可能大规模的印刷相关的书籍,而且印刷出来的书籍,价格昂贵,不是一般学子能够买的起的。
第二个就是印刷技术的落后,雕版刻印的速度缓慢,一副雕版,一次只能印刷一册书籍,如果需要大批量的印刷,就需要不只一套雕版模具。
毕竟那时候不像现在全是机械化操作,而是全凭人手工来进行印刷,裁剪,编册。
在印刷书籍的速度上自然是比不了二十一世纪的。
因此,虽然朝廷每年都有专门的机构印刷各种经典著作名书投放进民间,以便让更多的百姓学到有用的知识。
奈何效率实在是低下,再加上相应的书籍价格昂贵,根本不是一般平民能够买的起的,所以在这方面一直是李世民的一块心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