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咬了一口,细细咀嚼道:“这么好吃的东西,就是不知道一年能长几次,要是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食物,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饿死了——”
  闻言,薛海放下手中的碗筷,指着那片红薯地,道:“红薯,属于高抗旱植物,只要在种下的时候浇一次水就行,无论有多天干,它都不会轻易枯死。
  但是这东西一年只能种一次,成熟期的话,差不多两个月左右就能长成拳头般大小,那时候基本上就可以挖出来吃了。”
  听见这话,李世民心中的疑惑瞬间全部解开,心里开始盘算着,这红薯的生长周期是两个月,要是在关中地区甚至全国都种上红薯的话,以亩产一千斤来算,两个月后,全国的饥荒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而从江南一带调运过来的粮食,支撑两个月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在脑子里盘算出这些以后,李世民像是突然一下找到了解决国难的方法一般,有些激动的拉着薛海的手。
  道:“薛公子,既然这红薯的生长周期只有两个月,现在关中饥荒,官道沿途都是饿殍,你可有想过,将这红薯推广给官府?让关中乃至整个大唐都种上红薯,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不会再挨饿了——”
  薛海说完之后正欲拿起碗筷再来一碗红薯汤喝,突然被李世民拉着手问了一道这么哲学的问题,把薛海给整懵逼了。
  将红薯推广给官府?这个问题薛海还真没有想过。
  “为什么要推广给官府?难道我自己留着,赚些小钱钱它不香么?”
  “就像刚才我卖给孙老三那一千多斤红薯,卖了八万多文,推广给官府,我能得到那么多钱么?搞不好我还得倒贴钱进去。”薛海愣了一下之后,随即反问道。
  “薛公子,你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李世民不禁疑惑道。
  “那自然是因为我的红薯也不是白来的,我也想救关中那么多的百姓,可我毕竟就是这薛家村的一个小地主而已。
  虽说我阿爷立下了不少军功,可是连个爵位都没有,只得了周围的这些荒山,现在还要我来开垦。
  我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这国家又不是我的,我能够招收你们这些吃不起饭的人来做工,包你们一日三餐的饱饭,已经算了出了很大的气力了。
  把红薯推广给官府,让官府在百姓面前做好人,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我可以不愿意做——”
  ……
  随后,李世民与薛海两人就将红薯推广给官府,让官府来救更多的人展开了一次讨论。
  其实这里面薛海还是有一些私心的。按理说,自己现世的这个便宜老爹立下了那么多的军功,不管怎样,也不至于连个官位都没有。
  害的他穿越过来之后只能做个小地主,连个像样的官职和爵位都没有,出了薛家村,谁还认识他啊。
  因此这时候也不免埋怨了两句,算是对朝廷的一种吐槽吧。
  话说另一边。
  长孙无忌被迫买下薛海挖出来的那一千多斤红薯之后,跟着薛二一起,套了几辆马车,将红薯一起拉去了长安。
  从蓝田县到长安,走马车要半天的时间,长孙无忌等一行人回到长安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
  “想不到呀老孙,你家居然这么气派,这可比我们老爷家里气派多了,怪不得你肯出八万八千多钱买下这些红薯呢——”
  不识字的薛二第一次走出蓝田县,看着长孙府家的宅院,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才叫做真正的豪华!
  长孙府里的各种景致布局,让薛二目不暇接。
  听见这话,长孙无忌对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嗤之以鼻,想起薛海一下就坑了自己八万多钱。
  冷言道:“今日天色已晚,你们几人就先在我府上歇息一日,等明日一早,拿了钱,你们再回去——”
  “管家,给他们安排几间客房,再弄些饭菜,好生招待,我出去一下——”长孙无忌接着对府上的管家吩咐道。
  说完,长孙无忌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便匆匆出门。
  而他的目的地,是长安皇宫,立政殿!


第13章 什么?皇上跑去打工了
  长安皇宫,立政殿。
  此时距离李世民离开皇宫已经过去整整两天了,在这两天里,除了李世民刚走的时候将宫中的事情交给长孙皇后时,嘱咐了长孙皇后两句之外,再无半点儿消息。
  “二哥已经离开皇宫两天了,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唉……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吃的怎么样,住的好不好,安不安全——”
  长孙皇后坐在立政殿里,看着桌子上的饭菜,那是一口也吃不下,心里想的全是李世民现在的处境究竟怎么样了,满满的全是对李世民的担心。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急匆匆的从外面走进来,禀报道:“启禀皇后娘娘……长孙大人来了,正在殿外侯着——”
  闻言,正焦急中的长孙皇后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赶紧说道:“快请进来——”
  “是——”
  ……
  “臣长孙无忌,参见皇后——”一进立政殿,长孙无忌便先行了君臣之礼。
  见状,长孙皇后快步上前,扶着长孙无忌的手肘,道:“大哥,你我是亲兄妹,这里又没有外人,不必行此大礼——”
  虽说这两人是亲兄妹,但是君臣之间相应的礼数还是要有的,长孙无忌行了礼之后,兄妹俩又相互攀谈了几句,长孙皇后便换来内侍给长孙无忌看座,倒茶。
  “皇后这是还没用晚膳?我看桌子上的饭菜一点儿也没动啊。”
  刚落座,长孙无忌便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饭桌,上面的菜品依旧完好。
  “舅舅……舅舅,你来啦……我父皇呢,他怎么没回来呀?”
  长孙无忌的话音刚落,便从立政殿内蹿出一个小女孩儿,亲切的呼喊着长孙无忌。
  那小女孩儿是李丽质无疑了。
  “是呀大哥,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陛下他们人呢?”听见李丽质那话,长孙皇后也忍不住开口问道。
  在听见内侍通报长孙无忌来了的时候,长孙皇后心里一喜,以为李世民也回来了,因为李世民出长安的时候是带着长孙无忌一起走的。
  可在看见只有长孙无忌一个人回来的时候,长孙皇后的心忍不住咯噔了一下,担心李世民出了什么事情,但表面上还是一直在强忍着。
  听见这话,长孙无忌赶紧说道:“娘娘,长公主,我深夜进宫就是为了这事来的,陛下现在安全的很,你们不必担心,陛下他现在正在蓝田县的一户人家家里——”
  “蓝田县?陛下在蓝田县干什么?这已经出去了两日,就算是微服私访,也应该回来了啊——”长孙皇后疑惑道。
  “事情是这样的,前天陛下出城时带着我们几个大臣想看一看关中一带的饥荒情况到底怎么样,在出长安后不久,在路上遇见了几个小娃娃……”
  见自己亲妹妹此时担心李世民担心的不行,长孙无忌赶紧将李世民离开长安之后的事情给长孙皇后讲了一遍。
  “什么?陛下竟然在别人府上做工?!大哥,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当时怎么不拦着陛下,朝廷当中还有多少事情等着陛下回来处理呢。
  他现在留在别人府上做工,这是不打算要天下了吗?
  这两日他不在,各地呈报饥荒的奏折,都已经快堆满整个紫宸殿了!
  而且他是皇帝,怎么能够做的惯那些粗活?”
  长孙无忌前面讲的李世民出城遇见的那些遭遇时,长孙皇后还是很好的克制自己的。
  可是在听见长孙无忌说李世民留在了一个偏远小村庄的财主家里做工的时候,心里的那种情绪就再也克制不住了。
  一边震惊,一边担心着李世民的安全,甚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毕竟是堂堂的一国之主,多少大事都等着他回来处理,决断。
  可现在倒好,他却留在了乡下给别人做起了苦力,这让长孙皇后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见长孙皇后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长孙无忌担心这话被内侍们听见,万一传了出去,影响可就不好了,赶紧摆手示意道:“切莫声张……切莫声张啊——”
  “舅舅……父皇为什么要留在别人家里给他做工啊,是不是父皇不想要我们了——”
  见自己的母后突然发那么大的火,此时已经13岁的李丽质,嘟囔着嘴问道。
  闻言,长孙无忌赶紧安慰李丽质道:“丽质,你父皇怎么会不要你们呢,他疼爱你们都来不及呢——”
  “皇后,我连夜从蓝田县回到长安来,是因为一件事情,在临走之前,陛下曾嘱咐我,让我告诉你,他不在的这段时间,朝中和宫中的事情都暂时交由你来处理——
  另外,他可能会在薛家村待上一段时间,等过一阵子才能回来……”长孙无忌随后看向长孙皇后说道。
  ……
  听见这话,长孙皇后稍微愣了一下神,李世民这话的意思,是要把整个大唐的事情全都交在她的身上?
  长孙皇后微微闭上眼睛,努力调节着自己呼吸的节奏,以前李世民在的时候,她也帮着李世民处理过一些朝廷中的事情,这对于她来说,并不陌生。
  “大哥,我要亲自去见一见陛下……这后宫之中的事情交给我,就已经够我忙的了,现在朝中的事情也要交给我,我想去问问陛下,他这么做,是不是真的打算以后都不回来了?”良久,长孙皇后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之后,缓缓说道。
  见长孙皇后提出要去见李世民,长孙无忌的第一想法自然是不同意,现在皇帝在一个小山村里做工,这事情本来就不能随便透露出去,是高度保密的。
  要是皇后也离开皇宫,那这宫中的事情由谁来主持?
  最主要的是,在这长安皇宫中还住着一个人,李渊!
  李世民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大家都清楚,虽然他把李渊给软禁了起来,但李渊毕竟是前任皇帝,这宫中多少也是有些心腹的。
  长孙皇后若在,还是能镇住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的,可万一她和李世民两人都不在皇宫,会不会再发生一次玄武门,可就难说了。


第14章 皇宫的形势
  “万万不可!皇后,你万万不能离开皇宫啊——”闻言,长孙无忌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劝解道。
  “为何?难道陛下现在连我都不想见了吗?”长孙皇后疑惑道。
  “皇后,你万万不能这么想,陛下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关中正在挨饿的数百万黎民百姓——”
  见长孙皇后坚持要去薛家村找李世民问个清楚,无奈之下,长孙无忌才将李世民选择留在薛家村做工的真实目的说了出来,同时仔细分析了一下现在长安的形势。
  李世民留在薛家村,就是为了薛海手中的红薯,在长孙无忌回长安之前,红薯一亩地的产量已经得到了验证。
  一亩地能产一千多斤红薯,而且还不用向小麦,稻米那样需要去壳,红薯是连皮都可以吃的,在当时的大唐,绝对找不出比红薯产量还高,还能够填饱肚子的食物了。
  这也是为什么长孙无忌和薛海打赌输了之后,李世民提醒长孙无忌即便是花费八万文也要把那一千斤多红薯买下来的原因。
  而后在与薛海的攀谈中,李世民从薛海的口中了解到红薯的相关耐旱性,与高产性能,特别是两个月就能成熟收获的生长周期之后,已经决定要将这红薯推广到全国,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