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水浒之王者天下-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虎之后的第三大地级势力。

    第二发儿

第296章 花石纲之灾

    方腊杜嘉心中马上把他的大部分情报都调了出来,自从自从那次偶遇那个隐退的兵部侍郎,得知了连朝廷颇为忌惮的三大贼寇之后,他就明白这部分情况是和原剧情完全,起码是部分吻合的,所以他马上就安排了下去,让朱贵派人详细去调查这些人的情报,不要怕花钱,他给出的经费额度高达一万贯

    这已经是个步军将领诸如李逵刘唐级别的一年的收入了,普通小兵就算拼死拼活一辈子都未必赚的到,可见杜嘉对此事的重视,朱贵一看不怠慢,马上安排了五七个精细手下去了。

    这就是朱贵的好处,他论武艺很是一般,杜迁打他三五个都不成问题,论文才也远不能和萧让蒋敬相比,更不用说吴用他们了,但是他也有两个优点,忠诚,细致。

    作为最早上山的老人,他等于是眼看着杜嘉一步步成长到现在这个级数的,所以对杜嘉极为敬畏,尤其是杜嘉还从老奸手里救过他一回,不然他就被下放到北山角落去了,所以他早已是杜嘉的绝对亲信,忠诚绝不在石秀阮小七等之下。

    还有的那个细致也是极为难得的优点,梁山上从来都不缺猛将和豪杰,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比较豪迈不羁,生死都不甚放在眼里,更不要说别的了,这在大部分时候都是优点,但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做事都比较粗心。

    而朱贵却是难得的非常细心,只要是杜嘉交代过的哪怕只是偶然一提,他也会牢牢记在心上,然后一丝不苟的去做,所以虽然现在山上已经有了三名军师,公孙胜和朱武也是杜嘉印度,但他有些小事还是愿意安排给朱朱贵,只要力所能及的他从未让杜嘉失望过。

    原来这方腊本来只是杭州乡郊的一个农民,为人机敏而宽厚,所以甚得人望,有一次他和几个伙伴去竹林伐竹卖钱,偶经溪边的时候他们往水中一看,没想到别人在水里的倒影都是正常的,而方腊却是戴了一个平天冠,身穿衮龙袍的影像。

    这两样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穿的,别说平头百姓了,就算是官员也都严令禁止的,只有皇室或者王室才可以。

    而北宋并没有异姓封王的规矩,诸王都来自皇家血脉,所以换句话说,那就是有资格穿这衮龙袍,戴这平天冠的人,无一不是赵家的人

    所以亲眼目睹这一幕方腊的小伙伴儿们都惊呆了,再看向方腊的眼光马上就不一样了,这年头大家都很这些神鬼传说之类的,但凡每次造反都伴随着许多传言,诸如“大楚兴陈胜王”,诸如“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还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等等。

    因此小伙伴们震惊的同时,方腊也是激动异常,认为天意让自己称霸天下,从此就有了不臣之心。

    他本来就有人望,这下子更加刻意结交各种豪杰,再加上这次的诡异事件也是越传越广,越传越离谱,最后都变成水中一道金光闪过,一员金盔金甲的神将奉玉帝之旨册封方腊为这一代的人主,取代赵家来坐天下了。

    所以方腊身边很快就聚集了许多英豪,大家经常聚会并讨论天下大势,就等一个合适的契机了。

    契机很快便到了,也许是宋徽宗也觉得天下太平的太久了,似乎太也无趣,一边在北方横征暴敛,一边又在江南搞出了一个唤作“花石纲”的玩意儿。

    所谓的花石纲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些有着特殊花纹的石头,这东西平时是一文不值,最多就是做个雕像或者其它之类的东西,道边林中湖里到处都是,谁想要直接搬走就行了。

    可是徽宗这位后现代大艺术家突然有一天却对这些石头感了兴趣,据他分析这些花纹之中蕴含着宇宙苍穹的无数奥秘,同时还美到了极处,乃是艺术品是也,他决定要多弄一些来进行研究和欣赏。

    其实古今中外,世上本都不乏喜欢收藏各类异物的收藏家,有人喜欢金银,有人喜欢陶瓷,有人喜欢古玩,有人就是喜欢石头,这都没有什么,自己喜欢就收藏好了。

    可是偏偏这位徽宗乃是九五之尊,他要是喜欢一个东西那还了得,文武百官,太监宫女们那还不拼命去找啊,以讨陛下欢心,尤其是这次陛下喜欢的竟然只是石头,就连家产不厚的人也是动了心思。

    结果大家一打听这石头出自江南,所以都是一窝蜂的往那儿跑,扬州知州本是童贯门生,近水楼台先得月,听闻消息后马上最快速度调集了一大批送上东京去,以童贯的名义“孝敬”给了徽宗。

    徽宗是大喜过望,觉得童贯乃是自己的知音,马上就大加册封,其实那时候童贯的地位还没有这么尊崇,只是个普通的宠臣而已,官不过三品,亲厚程度也远不如球哥等人,但就是这一票办好了,大得徽宗欢心,接下来很快就青云直上,一路飞升,一口气爬到了仅次于蔡京的位置上,就连球哥也被他压过了,在偌大的宋朝中可谓是两人之下,两万万人之上。

    这点其实也不奇怪,对于徽宗来说球哥是陪自己玩游戏搞运动的家仆,而童贯是自己艺术上的知音,后者的地位自然是更高一些了。

    看到童贯神话之后朝廷上下顿时炸了,所有人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向江南要“花石纲”,不管是石头,木头,竹子,只要有花纹的统统往京城运,徽宗看到自己的知音越来越多大为欣慰,就用这些花石纲在京城里面建造了许多花园行宫,供“知音”们游玩欣赏。

    当然了,徽宗可是个大方人,对这些知音们不是封官就是赏钱,剩下的人就更是趋之若鹜,甚至还专门为搬运花石纲开辟出了数条水运陆运的线路,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的同时,却也给江南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那位倒霉的青面兽杨志了,他当时就是运输花石纲的时候船只被大风吹倒了,这才耽误了大好前途,一步步的走向了黑暗。

    第三发儿,小德又活过来了

第297章 方腊造反

    其实江南尤其是扬州最早本是天下最富裕的地区,那时候许多官员的最大的三个愿望就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所以虽然现在都是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但是江南这边百姓生活还可以,起码还能保持个基本生活。

    可是自从这花石纲政策一来就完全变了,大官小官都拼命的向百姓要这花石纲,一开始大家都不当回事,觉得没啥难度,需要的话就拿去好了,反正多的是。

    可是随着朝廷索要的量越来越多,情况就变了,附近的花石纲都被一扫而空,只能往深山老林或者湖底去寻觅了,而且上面的要求却并不会因为采取难度的增加而减少,相反却是越来越重。

    当官儿的都想靠着这条途径爬上去,又哪里顾得上百姓死活在他们眼中这些石头木头就像是闪闪发光的元宝一般,但只有运到京城才能有效。

    所以这飞来之灾硬生生的把江南百姓给压迫到了水生火热的地步,但是却给方腊他们创建了莫大的良机,随着政策的越来越严苛,聚在他身边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大家都催方腊快点插旗造反,带领大家来反抗这黑暗的朝廷,但是方腊却一直不动,让大家再等等,等一个最好的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他们中间有一个兄弟因为交不出花石纲被衙役们毒打了一顿给关了起来,他父母去求官府放了自己的儿子,可是那县官想要杀鸡给猴看,拿这人做个榜样,好让那群刁民老老实实的去采集花石纲,所以不仅不放人,还下令把那老两口毒打一顿。

    而下面的衙役更是接机发挥,当着所有围观的百姓的面狠狠地用鞭子抽打两位老人,任谁来劝说都没用,最后竟然活生生把二老打死,然后还继续鞭尸。

    百姓们已经忍无可忍,群情激奋,就像是一堆干柴就等着一个火星来点燃了。

    而方腊,就是这个火星。

    方腊当众跳出来指责对方,要求县官必须严惩凶手,杀人者偿命,并且县官本人还要向百姓道歉。

    这个“过分的”要求县官自然不肯理会,还冷笑着让衙役来抓捕方腊,可是他们还没碰到方腊一个衣角,就已经被方腊麾下的几个心腹兄弟放翻了,就像是打倒几只兔子一样。

    百姓欢声雷动,而县官则是面如土色,他只得赌了一把吓唬杜嘉道:“你莫非想要造反吗”

    造反,多么可怕的两个字,只要和这个罪名挨上一点点关系那就足以让一品大元吓得三日三夜睡不着觉,更不要提平头百姓了,那县令就是想要让方腊畏惧。

    但让他万没想到的是方腊居然答道:“正是。”,然后马上振臂一呼,手下一帮子早已经蓄谋已久的兄弟们马上一拥而上将整个县衙从上到下砸了个粉粉碎,上到县令下到衙役的所有朝廷人员杀了个一个不剩。

    老百姓们也是忍无可忍,配合着方腊的人一起行动,风卷残云般的攻占了整个县城。

    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方腊一伙儿继续不停的四处出击,还没等朝廷有所反应就又一口气打下了最近的常州府,又以此为据点公开插旗造反,招兵买马,江南百姓本来就被花石纲压榨的苦不堪言,方腊在这里本来又有人望,顿时是纷纷来投,转眼间就聚的一两万人马。

    而方腊手下又是人才众多,邓元觉,石宝,方杰,王寅,都是一时豪杰,在他们的辅助下方腊继续扩张,短短两年时间就打下了五个府城,占据了扬州将近一半地方。

    这下子窟窿捅得太大了,任谁也遮盖不住,连徽宗都被惊动了,要知道田虎王庆也都是四五年才有了现在规模,而方腊不足两年就做到了,尤其还是在朝廷自认最富裕也最稳定的江南地区,这里一州的赋税就占了大宋朝将近三分之一的收入,对朝廷影响之大是可想而知。

    徽宗龙颜震怒,下令彻查此事,结果各种言官御史钦差大臣纷纷出动,很快就把问题找到了,原因就三个字而已花石纲。

    徽宗不由得大惊,寡人的一点艺术爱好怎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呢难道老百姓们不欣赏寡人的艺术品味么,可这有事好商量啊,何必动粗呢

    不过经过几个还有些良知的大臣一解释他才明白,原来是花石纲的负担太重了,其实徽宗只是要了一千块,但是朝廷大臣却向下索要一万块,而到了地方官员嘴里则变成了十万块

    相反徽宗本来是为那花石纲付了钱的,可他拨下的十万贯到了朝廷大臣那里就变成了一万贯,再到地方就成了一千贯,这么多百姓一分每人都没几个铜板了,百姓焉能不反

    徽宗这才恍然大悟,急忙一边停了这花石纲的供奉一边派人下去安抚,可是方腊他们又不像是某个姓宋的傻子宋已己涨红了脸争辩道,我那是精忠报国,不是傻子,知道自己一旦投降朝廷必不会放过自己,根本就不理不睬,那派出来的钦差不识好歹,仗着自己身份呵斥了几句,引得方杰焦躁,直接将钦差撕成了两片,一行人也杀了个干净,只留了几个随从回去报信。

    这下子算是在朝廷以及徽宗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双方再也无话可谈,只能是刀兵相见。

    扬州知州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