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水浒之王者天下-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现在完全不同了,自从杜嘉掌管了山寨以后他的地位越来越高,敢对他不客气的人就越来越少了,现在建立唐国之后他更是由于资历深,忠心耿耿,杜嘉特意叮嘱吏部把他安排成了从三品的官职,地位颇高,负责掌管山寨的所有驿站,其实他现在本来不需再亲自来这里坐镇的,只是朱贵对于这份工作感情深厚,也不放心别人来做这才每天都盯着。

    当然了,以他的身份肯定不需要再去亲自迎接来宾了,而更多的是别人来拜访他,比如这次的几路使者都是恭恭敬敬先来求见他朱贵大人的,然后希望他代为引见唐王。

    对的,就是唐王,这一战后杜嘉唐王的地位也已经被大家所接受和承认了,甚至在不少人心中的声望犹在晋王楚王吴王这些前辈之上,至少表面上都要给足礼数,不能再以姓名相称,谩骂则更不允许了。

    朱贵看他们态度确实诚恳,礼数也够周到,还带了厚礼过来,就让手下把礼物收了,再去山上启禀唐王大人。

    这段时间杜嘉在山上的心情大好,一方面是因为四路敌军都被他们按照计划顺利击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妻子柴丽娅在他近期几百次的努力耕耘之后终于有了身孕,这可让杜平夫妇乐得合不拢嘴,整个府邸更是忙里忙外的,到处都是喜气洋洋。

    所以杜嘉现在都抛开杂事每天都来陪妻子说话,虽然两世为人但他也是初为人父,这种喜悦是无法压抑的,柴丽娅也是终于得偿所愿,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看到丈夫如此宠爱更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艳丽更加三分。

第636章 徽宗之怒

    杜嘉听到几路使者求见的消息之后只是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让礼部去处理这件事情,现在的礼部尚书还空闲着,由几位王家的弟子和乐和等协同管理,这次就由乐和来出马了。

    那几位使者见到了担任礼部侍郎的乐和倒也不意外,毕竟现在唐王的身份高贵,绝不是他们这些小小使者相见就能见到的,因此对乐和一样是非常的恭敬。

    大的方针杜嘉他们早就定下了,这仗肯定是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和谈是一定的,只不过就要看他们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了。

    所以乐和心中有数,也是满面春风的和他们打招呼,也让安排好茶好酒好饭款待,说些客气话,但就是不往正题上走,谈判这种事情就想做买卖一样,谁先开口肯定谁吃亏。

    最后还是那几家使者并不住了,唐国现在稳如泰山当然坐得住,而他们的高层还在后方眼巴巴的等消息呢,这里没结果出来他们就只能严阵以待,既浪费精力又浪费人力物力,这里谈一日那边就要虚耗一日,谈十日就要虚耗十日,唐国拖得起他们却拖不起。

    所以最后他们只能败下阵来,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乐和笑眯眯的照单全收,然后大家又照着脚后跟讨价还价,就像是小商贩一样锱铢必较,毫无风度和气质,大家都明白这时候要脸面没用,多退一步可能己方就要多上千贯的损失,脸皮厚点才是王道。

    因此再整整两天的敌进我退,敌疲我扰,敌退我赶的多次交锋中其中几次都有人愤愤然的说要离开不谈了,但是后来看到没人理又只能悻悻的回来,毕竟不谈个结果出来谁都没法向上面交代,最后终于商定了一份协议出来,内容如下。

    首先晋王,楚王以及豫州所有的江湖势力都要承认唐王的地位和唐国的领土权,不可随意破坏,就算是要打仗也必须要有明确的理由,否则唐国也保留随时不打招呼就入侵他们领土的权力。

    然后晋王和楚王府要赔付唐国这一战的损失和抚恤金其实这两国的使者心头都在滴血,明明是我们损失更多好不好,你们可是打了胜仗缴获无数的,可这道理到哪去讲啊,最后确定下来的数字分别是二十万贯和三十万贯,楚王王庆这一方由于是发起者所以还要多承担一些。

    而豫州的其余豪强们由于没有参与青龙岗的行动倒是不用赔钱,但是也要回去好好的和手下人打好招呼,千万不要对唐国做什么不敬之事。

    此外晋王府还付出了另外一百套百炼战甲作为补偿,这是战将最喜欢的东西,而楚王府则是拿出了三件宝物,一对削铁如泥的玄铁战刀,一柄丈八青龙吞天矛,一柄黑金开山斧,都是极其珍贵的武器,玄铁战刀自然是武松拿了,青龙矛归了林冲,而现在猛将里面没有人用斧子,而一般的将领根本都拿不动,所以那开山斧只能先放在仓库了。

    谈妥了条件之后他们又把这协议公布于江湖,唐国立国的风波就这么过去了,结果是唐国面子里子都赚足了,而楚王晋王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过总算三大势力之间暂时取得了和平,江湖之中也可以少一点血雨腥风。

    但是对于唐国来说这件事却还没有结束,江湖这边的矛盾算是按下去了,可最大的对头当今的朝廷还没有反应,他们不出手则已,出手必然会是强力的一击,因此唐国上下也都是外松内紧,各路探子和明线暗线都在不停的派往京城,查听朝廷的消息。

    话说朝廷就这么算了么当然不可能,之前田虎王庆方腊他们称王的时候朝廷都给与了回应,虽然没能剿灭但是也遏制了他们的发展势头,而这次唐国的声势比之前几次又大了几倍,竟然还发了一份书函到朝廷这边来,这简直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因此就算以艺术家皇帝的懒于朝政也是第一时间就上朝来质问此事,他一上来就把所有高官不分清流浊流都骂了个遍,这唐国都已经发展到这个规模了,甚至在兖州都有他们的城池,你们这群人难道都是猪吗食君之禄,为何一点都不能与君分忧

    百官都被骂的低下头去,说实话他们自己心里也挺惭愧的,这事儿确实有点说不过去,只不过这梁山,哦不,现在恐怕要叫唐国了,到底是怎么发展的,怎么短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官员对此有一些心理准备,这些人要么和琅琊王家,要么和赵南左玉德张松王平等已经彻底投诚于唐国的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可以算作是两面派了,但是他们也只是知道唐国部分的隐藏实力而已,骤然看到全部也是吃惊不小,原来他们之前了解的不过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徽宗足足骂了一刻钟之后怒气才消去了一些,然后沉声问道:“这件事该怎么做,你们都议议吧,中午还没有办法那就在这里吃中饭,晚上还没办法就在这里吃晚饭,寡人今天也陪着你们。”

    众官员闻言急忙开始三三两两的讨论起来,他们都看出来徽宗这次是真怒了,平时他隔三差五才上一次朝,而且也是匆匆忙忙散朝下去玩耍去了,今天都打算和大家耗上了,可见今天要是不能让他满意大家是别想回去了。

    这时候就见武将行列之中一员头发花白的老将出列奏道:“陛下,老臣认为梁山这伙儿草寇实在是不能再纵容下去了,必须以雷霆手段将他们全部击溃才行,此外还有甚么晋王田虎,楚王王庆这些逆贼也都要一并除掉才行,我大宋朝朗朗乾坤就是被这些个贼寇们搞的乌烟瘴气,老臣实在是替陛下汗颜,这要是太祖皇帝看到这一幕岂不是要气的死而复生么”

    众官员闻言都是大惊失色,这话说的也大胆了吧,这不等于是明着说徽宗不如开国太祖么这虽然是事实,可未免也太难听了吧,徽宗岂不是要大发雷霆

第637章 宗泽的建议

    大家定睛一看不由得又是松了一口气,原来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将宗泽,现在正担任兵部侍郎,兼任殿前指挥使。

    要说这位将军可以说是打了一辈子的仗,北面的辽国,西北的西夏国,南边的南越,还有各地的江湖势力,这个大宋朝基本上两条腿的种族他都对战过,而且作战勇猛,性如烈火,在军中威望极高,只有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堪比。

    他现在已经年过花甲,其实按道理早就该退休了,他也数次提出过都被徽宗拒绝了,现在天下也不是很太平,有着一位三朝老将坐镇他才觉得比较安心。

    本来徽宗听到那番话顿时就眉头皱起来了,刚准备发火一看说话的是宗泽火又消了,他知道这位老爷子就是这个刚而犯上的脾气,要不是以他的功劳就算不做兵部尚书也起码做个从二品的节度使或者殿前都指挥使了,又怎么还只是个三品官呢但是他的忠诚那是绝对无需质疑的,而且在他面前徽宗也确实是个晚辈。

    因此徽宗陪笑道:“还请宗老息怒,方才寡人那番话说的可不是老将军,老将军有什么好办法还请快快说来。”

    宗泽正色道:“这几路贼寇现在已经养成了气候,而且天下如今可谓是盗贼丛生,绝不是蔡太师童枢密他们平日常说的天下太平,就以老臣的身份去年回家省亲都遇到了两三伙儿不开眼的贼人,如果这梁山贼寇竟然都已经猖獗到公开和朝廷叫板的地步了,可见有多狂妄,如果不能把他们迅速打下去的话,其余贼库肯定是有样学样,那我们就永无宁日了。”

    徽宗知道宗泽不会说谎,闻言狠狠的瞪了蔡京高俅童贯他们一伙儿一眼之后又道:“老将军言之有理,可是要同时对付这些贼寇一时间朝廷也是有些力不从心啊,前番高卿带了五六万禁军过去都被那梁山给打败了,这次要同时对付这么多家贼寇又从哪里去调兵呢”

    徽宗这个问题倒也不是无的放矢,朝廷虽然号称八十万禁军,但是现在一半都已经派往各处地方了,毕竟现在天下也不太平,剩下四十万高俅这次又折了五六万,其余的还要驻守京城以及周围重镇徽宗可不是秦皇汉武那种勇猛的帝王,身边没有个几十万人保护可是没有丝毫的安全感可言,而要顺利的讨伐梁山,哦不是,唐国没有个七八万人肯定不行的,因此才有此一问。

    宗泽自然明白徽宗的秉性,知道若是再要调用守城的禁军那不啻于虎口夺食,徽宗是万万不会同意的,而且就算徽宗愿意那些大臣们恐怕也要联手反对,他们的府邸也都在东京呢,他当即认真道:“陛下,禁军防护京城安全自然不可轻动,但是别忘了我们还有五六十万大军啊。”

    徽宗疑惑道:“老将军莫非是要动用那些府城的厢军甚至乡县的乡勇么,这恐怕不行吧,梁山贼寇实力非同小可,那些厢军的战斗力可不大够啊,就算是老将军亲自指挥也风险甚大。”

    宗泽呵呵一笑道:“末将所说的自然并非那些乡勇们,而是我们的边军,近年来辽国不甚老实,总在边境上制造摩擦,老种经略相公的三十万大军自然不宜轻动,但是西夏国这十多年都没什么动静了,小种经略相公的边军一直在驻守着未免就有些浪费了,末将建议由小种相公这边派出一支队伍出来去对付梁山贼寇,边军素来勇武,对付区区梁山乃是如汤泼雪,必然势如破竹。”

    原来现今朝廷在边境上有两个强敌,分别是北边的大辽以及西北河套地区的西夏,自从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之后三国之间就互相征战了不下百次,北宋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是负多胜少,后来通过和亲,上贡,开放边市等种种手段才勉强维持和平,近年来虽有摩擦但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