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之王者天下-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宿元景这时候不得不说话了,他此时也完全看出来了,唐国这些人压根儿就没把朝廷和皇帝放在眼中,更不用说自己了,在这里和他们计较这些完全是自找没趣甚至是自寻死路,小不忍则乱大谋,因此他急忙上前道:“唐王殿下,这人方才口出不逊实在是下官管教不严,但是还望念他只是触犯饶他一次,下官今后定当严加约束,若有再犯让他们二罪归一就是。”
杜嘉一挥手,几个亲兵们又把那虞候带了回来,此时他已经吓得面无人色了,虽然只是短短十几秒他已经看出对方绝不是吓唬他而是真的打算把他处死了,全靠太尉大人出言才把自己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所以他躲到宿元景身后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再也不敢放肆,宿太尉也低声严厉的和从人们嘱咐了几句。
然后宿太尉也不在奢求唐国上下对圣旨又如何尊重了,自己召唤属下将香车龙亭,抬放忠义堂上。中间设着三个几案,都用黄罗龙凤桌围围着。正中设万岁龙牌,将御书丹诏放在中间;金银牌面,放在左边;红绿锦缎,放在右边;御酒表里,亦放于前。金炉内焚着好香。
然后他自己居中而站,整理衣冠之后朗声开始诵读圣旨。
制曰:朕自即位以来,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求贤未尝少怠,爱民如恐不及,遐迩赤子,咸知朕心。切念梁山杜嘉等,素怀忠义,不施暴虐,归顺之心已久,报效之志凛然。虽犯罪恶,各有所由,察其衷情,深可怜悯。
朕今特差殿前太尉宿元景,赍捧诏书,亲到梁山水泊,将杜嘉等大小人员所犯罪恶,尽行赦免。给降金牌,红锦,赐与杜嘉等上头领;银牌、绿锦,赐与部下头目。赦书到日,莫负朕心,早早归顺,必当重用。故兹诏敕,想宜悉知。
宣和四年春二月日诏示
这份圣旨比起之前陈太尉来的那次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以宋朝皇帝天朝上邦的心态,当年和西夏国打了败仗不得不花钱免灾还口口声声都是赏赐给对方的做法,这个态度已经相当不错了,起码也是表明愿意正正经经的接纳他们为官了,而不是什么只是免罪而已。
其实按照原剧情之中宋江卢俊义他们这些跪久了的人,接了这圣旨之后那是一个感动啊,哭的稀里哗啦的恨不得当下就剖出心肝来给皇帝看了,以显示自己的忠义无双,后来也就此投降,开始了和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豪强的连番大战,最后上上下下伤亡大半之后只是被马马虎虎封了一些四五品官员,然后还大半被害,堪称耻辱。
只不过对于现在唐国上下官员来说则对这个圣旨不以为然,虽然没有发怒但也绝没有什么激动,都站在那里纹丝不动,等着唐王杜嘉的指示。
杜嘉看着宿元景反问道:“完了”
宿元景头上又冒汗了,急忙道:“完了,不知殿下作何打算恕下官直言,现在朝廷昏暗,奸臣当道,圣上虽然极为圣明却也是被闭塞贤路,殿下如果愿意带领各位好汉报效朝廷的话,绝对是大有可为,今后封疆裂土也是不在话下,如此还能名垂青史,被后代千百年的景仰,这又是何乐而不为之事呢”
招安一直是水浒粉丝们心中那一道说不出的痛
第642章 谈感情伤钱
其实宿元景这番话真的是肺腑之言了,在他看来这已经是作为臣下能够得到的极致了,他自己也一直是以此为目标而努力的,在他看来杜嘉他们这些毕竟都是草根出身,能够获得这个机会已经是祖上积德,屌丝逆袭了,自己官宦出身又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不也只是走到这一步吗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但是他还是小看了杜嘉和唐国众人,尤其是宋江带着心腹叛逃之后,愿意招安的人已经几乎没有了,所以杜嘉只是淡淡一笑:“太尉看来还是有所不知,自从我们唐国宣布立国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不会再屈居任何人之下了,和你们宋朝也只是井水不犯河水而已,招安之事就不要再谈起了,要是有什么愿意合作的倒是不妨说说看。”
宿元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以为杜嘉他们最多会趁机讨价还价要封赏,但绝没想到会是一口拒绝,他抬起头认真的确认了杜嘉的眼神发现对方真的不是开玩笑,然后又偷眼打量周围唐国官员他们也都是满脸的不在乎,没有丝毫为皇恩浩荡而兴奋甚至感动的模样。
这时候宿元景终于不得不痛苦的承认,对方和他不一样,是真的对朝廷的官位不在乎。
这下子就让他非常郁闷了,他手里最大的底牌就是朝廷的高官厚禄,可如果对方对这个也不在乎的话他就无计可施了,又该用什么办法来游说他们出兵呢
杜嘉仿佛也看出了宿元景的为难,温和道:“宿大人也不用为难,我听说最近西夏国似乎有一伙儿流寇溜进来作乱了,大人此次前来莫不是和此事有关吧”
宿元景大吃一惊,旋即叹了口气彻底放弃了挣扎,看来唐国的情报系统比他想象的还要出色,连这种事情都已经探明了,这就等于是一个女人的果照都已经被人家看过了,现在还有必要装什么淑女啊。
他只得承认道:“唐王英明,确有此事,既然殿下明示那下官也不敢隐瞒,我此次正是为此事而来,希望贵方能够出手相助,有什么条件尽管提就是,只要下官权力范围以内的必然允诺。”
其实这个事情唐国君臣早就讨论过了,杜嘉也不客气直接道:“那再好不过了,我们唐国虽然和大宋朝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好歹算是友邦,关系总是好过和那些异族蛮人,今番宋朝有难我们唐国自然愿意出兵相助,只不过也不能让我们白白消耗人力物力,朝廷必须要给与足够的补偿才行。”
宿元景闻言顿时喜上眉梢,这两方谈判不怕对方不提条件,怕的就是根本不开口,他急忙道:“这是自然,这是自然,那贵国打算要什么尽管开口就是。”
杜嘉使了个眼色给一旁的扑天雕李应,他现在担任户部尚书之职务,这些钱粮方面的事情自然是他的职责所在了,李应忙出列道:“宿太尉,下官乃是唐国的户部尚书,这种小事不用我们大王劳心,就由下官来和太尉商谈好了。”
宿太尉不敢轻视,急忙来和李应见礼,李应就把早已准备好的条件对宿元景侃侃而谈,把宿元景惊得是面如土色。
原来唐国提的条件一共有三个,第一,这次要朝廷出军费五十万贯,或者用等价的粮食,布匹,绸缎,马匹,茶叶,酒等物资代替也行;第二,梁州乃是宋朝最大的盐池所在,今后每年其中三分之一的食盐要送给唐国作为礼物;第三,要割让雍州的一个府城给唐国,无论哪个都可以。
而且李应有言在先,这些条件必须要朝廷昭告天下之后唐国才会出兵,赊欠免谈,讨价还价也是免开尊口,不要出现唐国把事情做完了却白忙一场的情况这在原剧情里面可是连连发生的,杜嘉也是特意叮嘱下面众人多长一个心眼。
宿元景顿时为难起来,其实第一个条件并不算什么,要知道为了避免西夏国入侵大宋朝每年都要赏赐十万两银子和十万匹绸缎以及许多茶叶等等物资给对方的,加起来远远超过了五十万贯,现在西夏国违背约定这个钱自然不用出了,只要唐国能够击败李德忠以及查穆尔他们朝廷算来还赚到了。
但是第二条就不太好办了,这个年代朝廷除了税赋以外,能够垄断赚钱的行业还有几个,其中之一就是咸盐,千万不要小看这玩意儿,这大家有钱了吃点好的,没钱了吃点孬的都没啥,可却绝对不能少了食盐,否则别说饭菜没滋味不说,连力气都生不出来,所以鲁智深武松那些个吃货们几天不吃酒肉就会用“嘴里淡出个鸟来”来形容。
所以百姓们可以不喝酒甚至不吃肉,但却不能不吃盐,但是这个咸盐的开采和贩卖权都是被朝廷牢牢把持在手里的,大家只能从官府开的商贩处购买也就是俗称的官盐,至于价格那就完全是官府来定了,有些心黑的地方官员们也会和那些不良商家们联手来抬高价钱从而大发横财。
这样一来有些百姓受不了了,或者是贪图这里面的厚利就会想办法自己去搞咸盐来卖也就是俗称的私盐,唐朝开国大将程知节也就是演义之中三板斧坐瓦岗的程咬金之前就干过这行,并且干的非常出色,当然了,这等于是从国家碗里抢饭吃朝廷自然不干了,因此是坚决打击,双方一直处于明争暗斗之中,但是谁都灭不了谁,可是贩私盐的危险却是极大的,被发现就是直接开干,抓住就是处以极刑。
而现在杜嘉竟然要梁州三分之一的食盐,这可是一大笔钱啊,更重要的是开了这个先河之后朝廷的声望必然要大受打击,弄不好其余地方也会接二连三的提这个要求,那到时候国家该怎么办因此宿元景才感到极为头疼,他虽然位居太尉,又是徽宗宠臣,但这个要求显然已经超过了他的权限范围。
第643章 谈钱伤感情
这两条如果说宿元景还只是头痛的话,这第三条那就是让他头要爆炸了,因为那是赤果果的割地,耻辱级别犹在赔款之上,宋朝之前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已经是元气大伤,全国上下都深以为耻了,现在又要割让一处府城给唐国虽然要比给异族好得多,但是也不好听啊,宿元景都能够想象的到自己要是回去把这件事告诉徽宗以及百官的话大家会是什么脸色。
他只得苦笑道:“李应大人,殿下,这个条件实在是有点苛刻啊,已经超过了下官职责范围了,我们能不能再商量一下,哪怕我们多出些钱粮也没问题。”
吴用这时候笑道:“宿太尉,其实我们这也是为了你们考虑啊,你看啊,这第一条里面只是一点小钱而已,朝廷地广人抽,这点钱实在是九牛一毛,而且以后就不用给西夏国了,每年要省下多少啊;第二条的话也是为了你们好,我们唐国现在举国上下连半个产盐的地方都没有,我们这上上下下好几百万人呢,没有盐吃当然不行,我们只要梁州三分之一的产量,这要求不高吧
至于第三条更是我们大王的仁慈之举,如果下官没有记错的话雍州起码已经有两三座府城被西夏的流寇攻破甚至都洗劫一空了吧我们之前也没有指定说要朝廷给我们哪座城池就是为了你们着想,你们大可以把那里面中间的一座赏给我们啊,这样我们也算有正当理由对西夏国出兵了,可谓是两全其美。”
吴用的口才在整个唐国是仅次于杜嘉的,他这番口如悬河滔滔不绝把宿元景说的呆了,他想想确实也是这么个道理,唐国上下这么多人要吃盐,如果朝廷死卡他们那还不得再起战端啊,而那几座城池早已经被西夏军洗劫一空,他们都无力夺回,让唐国拿去好歹强过给西夏。
其实他这次倒是冤枉唐国了,雍州选在宋朝西北部,和唐国的领地根本不挨着,完全就是一块飞地,唐国拿到手里根本没啥用,这派兵少了成了孤军,派兵多了又不合算,唐国提出这个要求一方面确实如吴用所说是为了出师有名,另一方面也是向天下展示自己的实力,毕竟现在楚国吴国晋国立国都好几年了,却没有一个得到朝廷的承认,而唐国能够让朝廷公开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