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称王-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经自己无视的一个蝼蚁。如今却已经慢慢成长起来,这让刘佑很难受,敌人的好,就是自己的痛苦。刘佑每接到一次王烈的消息,就咬牙切齿懊恼非常,恼怒自己当日为什么就没有直接将王烈乱棍打死。
他却不想,当日若他真要不给段氏鲜卑面子,非要将王烈当场打死,以段末坯的性格,当时就能将王烈护住,以自己的命换王烈平安,而王浚和段氏鲜卑却肯定不能坐视段末坯身死,结果到头来还是一样。
老天虽然未必有眼,但天理循环却不可欺也。
刘佑心有所思,想得入神,却没注意手中来自江左的信笺已经烧成了灰烬,手中被撩烧的一疼,将灰烬丢掉,心头更加愤恨不已。
正恼怒间,一直侯在门外的族人刘孜却忽然进来道:“少主,有人求见。”
刘佑心中烦闷,挥手道:“不见不见”
刘孜面露难色:“那人不肯走,还说您见了这个就会见他。”
说完,递上一个锦囊。
刘佑结果锦囊,打开一看,却是一枚小巧精致的虎头印符,拿起印符上边镌刻着三个古篆——琅琊王。
心下一惊,看了看四周,见无杂人,才对刘孜道:“请来人直接去后堂,对了,若再有人求见就说我染病,大门紧闭,不许人随便出入。”
“喏”刘孜拱手退出。
很快,一个相貌干瘪、普通文士打扮的老者在两个汉人青年的搀扶下,进入了后堂。
那老者却是笑着对刘佑一拱手:“德祖贤弟,一向可好?”
刘佑一见来人,英俊的面庞狠狠抽搐了下:“孟孙大兄,别来无恙”
来者,正是石勒手下谋主、参军都尉、记室张宾。
刘佑虽然刚三十几岁,但他父亲刘乔和张宾的父亲,前中山太守张瑶却是旧识,因此两人这才以兄弟相称。
不过说起来,两人已经有十余年不曾相见,却未相到会在这里重逢。
至于,那虎头印符乃是琊王手下重臣,原羽林中郎将、扬州刺史,现任左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王敦的印信。刘佑来幽州前,王敦却是叮嘱他,见此印如见本人,不可怠慢。
只是,刘佑万万没想到,持这印符来找他的,竟然会是张宾这个旧相识。
但张宾,可是石勒手下的肱骨重臣,怎么会和琅琊王手下的重臣王敦扯上了联系?
这其中关节,就连刘佑一时也弄不明白,心下震惊,却是一阵干笑:“孟孙大兄,我家王大将军正与你主对峙,如今你来我这里,就不怕我送你去蓟城请功领赏么?”
要知道,张宾虽为汉人,但这些年来为石勒出谋划策,不说做了多少天怒人怨的事情,单就是他的一条计策,就害死了多少汉家百姓,这北地汉人都暗中称其为“张狗”,若刘佑真送他去蓟城,怕是会被万民直接分尸。
张宾闻言,却是面色不变,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派头:“德祖,你我乃世交,你又是极识事务的英才,怎么可能做出这等背信弃义的事情呢?”
刘佑干笑一声:“孟孙大兄,你我虽旧交,但不曾有任何约定,如今更是各为其主,你怎么能说我背信弃义呢?不过,我还是很敬佩你的为人的,你此次却是为何事犯险亲自来幽州?”
张宾一拱手:“却是来送给刘兄一场大富贵。”
刘佑摸了摸面白无须的下颌,却道:“孟孙大兄,你这人一向言之有物,我也相信你送的富贵肯定是大富贵,但就怕我无福消受啊。”
张宾也不在意:“有福无福,岂可轻下定论?不若德祖你听我一言,再做判断?”
刘佑点点头,将张宾引入密室。
张宾跪坐后,却是缓缓道:“此番来,一是请刘大人给王浚大将军传递一个信息,我主石勒并无意与大将军为敌,几番战斗都是因小人挑拨,如今那些跳梁的小人皆以被我主处死,人头就在我外边的车驾之上,我带来送给王大将军做礼。而且,近日我还闻听一个喜讯,洛阳那边的至尊,即江左后,将正式册封大将军为大司马督幽、冀州诸军事,至尊既然已经承认王浚大将军的身份,身为臣子,我主也有意以大将军为主,今后为其鞍前马后;二却是想请兄弟你进言,劝大将军退兵,如此合则两利,只要大将军肯荣然我主这一次,我主愿永奉大将军为尊。”
刘佑听了,冷笑一声:“大兄所言,的确是一场好大的富贵,连我这左将军的重臣都不曾听说,你却先知道了,可是这富贵明明是送给王浚大将军的,却于我有何干?”
张宾摇摇头:“王彭祖如鹰犬,怎比刘将军你的出身,再者,难道刘将军你难道就一直想居于忍下,不想做一做割据一方的豪杰么?”v
………………………………
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回幽州起长风
今日外出工作,下午…多才回单位,所以更新晚了,王烈即将拥有自己的根据地,同时也将与刘佑、石勒等敌人正面对决,杀敌——
~~~~~~~
晋建兴二年五月中,大晋代部鲜卑新都平城,拓跋猗卢看着坐下一脸平静的卫雄,对他道:“石勒有张孟孙,我有卫世远,你在为我谋划军国之事的时候,一定也要多管教下比延,免得他误入歧途。”
卫雄忙拱手道:“代公谬赞,某一定尽心帮扶少主。”
拓跋猗卢又看了一眼神采奕奕的拓跋比延,问卫雄道:“事情是如比延所说,王烈和他起了冲突,然后知道他是我儿后,就与他言归于好么?”
卫雄忙拱手道:“正是如此,少主并没受到一丝伤害,王烈还赞少主勇武,不愧为拓跋之后。”
拓跋猗卢点点头:“嗯,刘越石的弟子还算得体,知道谦让于你。不过比延,你也该收敛些了,这王烈是越石的弟子,越石与我是旧友,他看在越石公和我的面子上还能容你,若是遇到一个混世的霸王,把你伤了,我却怎么面对你磨敦的责备?更何况,你都已经十六岁了,若再任意妄为,我怎么放心让你去自己的领地?”
拓跋比延忙拜倒:“让父王忧心了,比延从今以后一定和王烈大哥多多学习,等将来有了自己的部落,一定让它兴旺发达,为父王你献上更多的战马和羔羊。。”
拓跋猗卢闻言,满意的笑了笑:“这话是谁教你的?”
拓跋比延一愣,忙道:“是王烈所言,我听后觉得有道理,就记在了心里。父王,儿臣恳请以后有时间多和越石叔父的弟子相处,也好能让自己有所提高。”
拓跋猗卢闻言,点了点头:“你肯上进,我自然是高兴的;王烈这小子到的确有点意思。”
拓跋比延见父亲高兴,心下对王烈更加钦佩,因为王烈说这番话的时候就告诉他:“大单于肯定会问你此话是谁所说,你就说是我,好让他多我有些好印象,将来我也好在他面前为你说话。”
拓跋猗卢却是不知道这些,眼看自己的幼子仿佛忽然长大懂事了许多,却是由衷的高兴。
又对卫雄道:“你去安排下,晚宴照常,恩,王烈手下军主以上的官员都可来参加宴会,至于群臣,就选几个懂事的来吃酒,比延你也可以参加,到时候我却要看看这王烈到底有何不同。”
~~~~~~
是夜,拓跋猗卢在大单于府内设宴,宴请王烈等人。
席间,王烈对拓跋鲜卑上下刻意逢迎,妙语连珠,不曾忽视任何一人,却将拓跋猗卢和一干参加宴会的大臣捧的心情大快。
拓跋猗卢又见自己幼子拓跋比延一向不服管教,如今竟然对王烈言听计从,却是当场发话,让拓跋比延和王烈多亲近,甚至有意让拓跋比延和王烈结拜,他拓跋猗卢和刘琨就是八拜之交的兄弟,那么刘琨的弟子和自己的幼子结交也不算过分。
王烈忙拱手:“我与比延少主一见投机,就算不结交也会倾心帮助于他,何况比延少主英武,将来必有大出息,若结交也该寻一良机,上告天地,下禀家师刘琨,才好结拜。”
拓跋猗卢听的连连点头,拓跋比延也是心情高兴,听出王烈是特意在重臣面前抬高他,举起酒樽对王烈致意。
众臣也都连声称大单于英明,少主有龙凤之姿,必成大统。
酒过三巡,王烈却忽然对拓跋猗卢道:“大单于,您和家师亲如兄弟一般,待我这小辈也极好,但您却可知家师心中所忧?”
拓跋猗卢此刻已经有了几分醉意,却是笑道:“越石以前忧国忧民,常壮怀激烈,现在有了阿烈你这样一个好弟子,又新增么兵马无数,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么?”
王烈摇摇头:“大单于有子嗣环绕之乐,比延小兄弟也很体贴忠孝,可家师的长子刘尊却至今与家师分隔两地,家师一直十分思念,数次想召其回晋阳,又恐大单于误会,大单于乃有道的王者,不知可肯放其回晋阳与家师相见?”
其时,刘琨与拓跋猗卢交好,对其多有所求,为了安其心,将自己的长子刘尊留在拓跋猗卢身边为质子。
王烈却是知道老师其实很思念自己的儿子,这次他北上代地,刘琨数次想要开口,却都没有说出,徐润却是知道刘琨心理所思,偷偷叮嘱王烈,如果有可能,要把刘尊从平城接回。
王烈身为弟子,自然要替老师解忧,而且在王烈的计划中,拓跋猗卢虽重情义,但性格暴烈,而且越来越刚愎自用,不肯听纳忠言,并非可托付之辈,刘尊在他这里早晚会有危险。
拓跋猗卢此刻闻听王烈所言,却是一愣,那边拓跋比延却忽然起身道:“父王,我虽年幼,但我以为尊兄也久离父母,应当准其回去探望,以显父王恩泽。”
卫雄等诸臣也是趁机进言相劝。
拓跋猗卢想了想,半真半假道:“也好,不过王烈,我总觉得你今日是有备而来,这让我很不高兴啊……这样,你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让尊儿和你回晋阳。”
王烈一愣:“不知大单于有何要求?”
拓跋猗卢道:“我听闻你给我的侄子郁律连出妙计,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就顺利控制了盛乐的局势,我不日就将要和尊师刘越石大人起兵伐汉(匈奴汉国),你可有破敌的良策。”
王烈一听,面露苦笑:“大单于太看得起我了,我哪有这种安邦定国的计策,更何况您身边还有辅相这般的人才,我怎敢献丑。”
拓跋猗卢却面色一变:“怎么,小郎君看不起我这个鲜卑大单于么?”
众人闻言,顿时肃静下来,都看着王烈,拓跋猗卢现在喜怒无常,众人也摸不透他是不是真发怒。
卫雄却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也不说话。
王烈想了想,无奈道:“大单于若想攻伐刘聪,有两路可走,一是出雁门后,直插永石郡;二则是去晋阳与家师汇合,再西进左国城。两条路各有利弊,第一条路险要难行,但却可一路直达左国城下,第二条路虽好走,但刘聪肯定布置有重兵把守。”
拓跋猗卢闻言,不高兴道:“你说的着都是老生常谈,就没有一点更好的法子?”
王烈摇摇头:“上兵伐谋,但刘聪手下兵马二十余万,又有大将在侧,我的建议就是您与家师齐心合力,不管刘聪有何诡计,一直杀到左国城下……”
殿内众人闻言却有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