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寒门称王-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大海看了看苏良:“这等玩笑话,我老胡从不计较。”

    众人大笑。

    见众人兴起,王烈微微点头,从穿越到现在,眼看就要过到第十九个年头,他终于有了一份可以自保的根本。

    当日,那个为了能活的更好,在山村种田、打猎,训练兄弟,不知天高地厚的孩童;三年前,那个为了博取出身、名声,毅然告别兄弟投军壮怀激烈的少年;今日,这个蛰伏十九年,终于可以指挥数千兵马,在乱世之中努力立足的王烈。

    三个影子迅速的在王烈的记忆了重叠着,也在这一刻王烈心中再无一丝怀疑,自己可以用自己的双手逆天改命。

    ~~~~~~

    幽州渔阳郡蓟城,大晋大将军,幽州刺史王浚正在大将军府宅内认真的看着一份文书,不是发出轻轻的叹息,眉毛也不时轻轻攒起。

    正在这时,忽然有小校禀告说长史裴嶷求见,正在门外等候。

    本来,幽州督军谢鲲、长史裴嶷和别驾裴宪等文臣,皆在前线为王昌的大军出谋划策,一直没有回蓟城。

    但月余前,一直活跃在平州一带的慕容鲜卑首领慕容廆忽然致信大将军府,说因为领地问题与营州的段氏鲜卑发生摩擦,双方发生小范围冲突,已经造成数千人死伤,希望王浚可以出面,秉公调节。

    这种事情王浚不好直接出马,身边之人又多不擅长处理这类纷争,只好紧急将擅长处理政务的长史裴嶷从前线调回,专司负责处理这次突发事件。

    裴嶷到的确是一个干才,回幽州半月,就将此事调查清楚,并形成了一份文书给王浚,文书所言是段氏鲜卑部落的人侵占了慕容鲜卑部落的草场,而慕容廆不肯吃亏,发兵驱赶了段氏鲜卑的牧民。

    事情到了这里,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留守营州的段氏鲜卑大单于,辽西公段疾陆誉的叔父,左贤王段涉复辰恼怒下却发兵再次攻占慕容鲜卑草场,双方因此爆发冲突,造成了慕容鲜卑一方死伤了近千名牧民,被夺走了数千匹骏马。

    裴嶷调查清楚后,将份文书交给了王浚。

    而今,王浚正审阅的就是这份文书,虽然表面上是非曲直很是明显,错在段氏鲜卑,但王浚却是有些犹豫。

    王浚能坐到一州刺史,晋朝大将军的位置,虽然性格刚愎自用了一些,但却并不糊涂,自他在幽州起家,段氏、宇文氏两族皆主动投靠,唯有慕容氏,一直不冷不淡。

    而且他们和幽州间有段氏、宇文氏鲜卑相隔,所以王浚一直也没太在意他们。

    至于这件侵占草场的事情,在王浚看来事情实在有些突然,偏偏在段氏鲜卑为他在前线作战的时候出现,内里可能有什么蹊跷,处理起来却还是有些棘手。

    而且段氏一族的鲜卑辽西公大单于段疾陆誉是王浚的孙子辈,更是名义上的幽州军马副使、奋威将军。

    但慕容鲜卑虽不曾与王浚结亲,但也不曾倒向王浚的敌人,如今双方有了争执,却很难断案,如果弄不好,却是让两边都对他心生间隙。

    尤其是慕容鲜卑,若让其倒向石勒,总是不好。

    因此,听说裴嶷求见,王浚立刻叫人宣他进来,好商议如何给出最后的处理结果。

    至少,要做到表面上的公平公正。

    裴嶷一进内堂,立刻拱手请安,然后神情肃穆的站在一旁等王浚说话。

    王浚拿着那份竹简,问裴嶷道:“文冀,你三日前从昌黎郡回来,慕容廆说了什么?”

    裴嶷犹豫下,说道:“他说若大将军不为其做主,他就誓和段氏鲜卑争个高下。”

    王浚啪的一拍面前案几:“混蛋,慕容廆这是什么意思,他眼里就没我这个大将军么?”

    裴嶷忙劝道:“大将军,慕容廆自永嘉元年(307年)自称鲜卑大单于来,政事修明,爱护人才,如今他平州一地已有户十万余,人口近五十万,而且自段务勿尘去后,营州段氏鲜卑也多有人归附慕容廆,其麾下甲士虽只有三万,但绝对不可小觑。

    而且,现在段疾陆誉兄弟几人都在前线,其叔段涉复辰志大才疏,难当大任,现在段氏鲜卑群龙无首,若慕容廆一力与段氏开战,段氏一族恐难是慕容鲜卑对手,而段疾陆誉若得知后方不稳,在前线必然不肯为大将军出力。”

    前线若有失,王浚大军必将深陷泥潭。

    王浚看向裴嶷:“那先生的意思是什么?”

    裴嶷犹豫了下,开口道:“当断则断,可先与石勒议和,再将段氏兄弟调回,让段氏、慕容氏一起来蓟城解决此事。”

    王浚一听,眉毛一扬:“和石勒议和?却让天下人耻笑我么?”

    裴嶷却道:“石勒现在也是骑虎难下,大将军现在也没有办法攻克襄国城,莫若暂且议和,控制住长乐郡,早晚还能进攻石勒,而且……”

    王浚问:“而且什么?”

    “而且,我听闻石勒似乎有议和的迹象。”

    。。
………………………………

第一百三十八章 ,仇人相见

    第一百三十八章,仇人相见

    呃,那个求订阅的事情只是一厢情原,并非是什么怨念,诸位请明鉴。王烈再次遇到仇人,杀还是不杀,诸位请给力:)

    ~~~~~~~~

    “石勒会议和?”王浚眉头一紧,这息他可是第一次听到,难道裴嶷是有意欺瞒他不成?

    裴嶷却道:“嶷这次从司州回来,听说石勒已经将主战的任镇军将军兼左司马夔安免职,想那夔安一直是石勒的肱骨爪牙,一直鼓动石勒侵占我幽州领土,因此我才推断石勒有意和大将军您议和,但因无确凿证据,所以一直不曾说。”

    王浚点点头,想到这点,他的怒火却慢慢消沉,战争进行到这种程度,石勒固然是折损过多,王浚自己也是骑虎难下。

    现在王昌率领的大军已经在长乐郡与石勒对峙半年有余,幽州军的粮草供给什么都已经出现困难。

    若不是这期间刘琨主动支援了他一批粮草肥羊,而今年北地雨水颇丰、干旱缓解,粮食还算高产,王浚早就选择退兵了。

    但若是就这样退兵与石勒议和,这一年来的心血等于白费,而且于自己名声上有所损害;可若不退兵,这边慕容鲜卑却有趁机与段氏争利,而且王浚现在军资与军粮都是在有些紧张,难以维持大军开销。

    如果石勒想要主动议和,却也暗合了王浚的心思,而且传出去,也不会折了他王大将军的面子。

    裴嶷转达的慕容廆的那些话,让王浚心有恼怒,他是绝对不可能向慕容廆低头的,若真因为慕容廆的一句威胁,就处置段氏鲜卑,将来段氏一族还怎么能为他所用?

    想到这些,王浚开口道:“文冀觉得该当如何?”

    裴嶷见王浚面显犹豫,再次劝谏道:“大将军,前线石勒进攻乏力,您若担忧他是假装议和,可先将段氏兄弟调回,王昌都尉手下三万人马,还有宇文素怒延大人的一万骑兵襄助,虽进攻无力,但守住现有城池,抵御石勒反扑还是可以的。”

    王浚低头沉吟片刻,如今段氏兄弟都在前线,若不想纵容慕容廆,也只能调段氏兄弟带大军回辽西,以对抗慕容氏,正好也顺便减少一些前线的军资消耗。

    要知道,段氏鲜卑一个精锐骑兵连人带马的消耗至少是幽州军普通步军的四倍。

    想到这点,王浚点点头,立刻命裴嶷拟出一道军令,即刻秘密调段疾陆誉兄弟及三万段氏鲜卑骑兵返回幽州。

    却只留段疾陆誉堂弟段末坯一人在前线,率五千鲜卑骑兵继续帮扶王昌。至少,已经吞进嘴里的肉不能就这样还给石勒。

    而且他再三叮嘱裴嶷,这道命令一定要保密,在段氏鲜卑与慕容鲜卑的争端解决前,绝对不能被石勒知道。

    至于慕容廆那边,王浚让裴嶷起草好命令后,就再次启程前往慕容鲜卑,安抚好他的情绪,等段疾陆誉回来后,王浚再邀请双方一起来蓟城再解决问题。

    ~~~~~~~

    王浚这边为突发的争端头疼不已,王烈却已经做好了再次赶赴蓟城的准备。

    晋建兴二年七月初(314年),幽州彰武郡彰武县鸡鸣山,王烈率人马北上,拜见王浚。

    这次拜见即是上级拜见下级,也是王烈手握刘琨重信,担任信使。

    三年前的夏天,王烈只身匹马,带着青山村伙伴的期望,一人从常山郡赶赴蓟城参军,后来引出了征战立功、驯马却为刘佑陷害的事端。

    如今,三年过去,王烈手下已经有精兵数千,肱骨数人,再次前往蓟城,却也忽生物是人非之感。

    王烈自然不能带上大军前往蓟城,否则就算王浚不说什么,其他人也会进谗言说他别有用心。(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因此,王烈只带了三百人的一队骑兵,还有苏良、程翯、卫雄踏上了前往幽州首府蓟城的道路。

    卫雄作为拓跋猗卢的特使,自然也要一路随行,他们卫家的祖地在河东郡一带(今山西永济),从晋阳返回彰武的道路上,卫雄已经祭拜过祖庙。

    所以现在一身轻的他,也只和王烈一般,将两千亲军大部留在彰武郡,只带五百人马前去拜访王浚。

    其余狂澜军的人马及冉瞻、令狐艾、令狐泥等人全部留在彰武郡,先固守根本,待王烈正式取得王浚的任命后,就开拔进彰武县驻扎。

    此次前往蓟城,王烈特意带上了小冉闵和皇甫旭两人,却是要趁这个机会好好调教下两人,让他们见见大场面,不要总蜗居在一个山寨之中,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此意。

    冉瞻和皇甫方回自然没有意见,叮嘱两人一路上要听王烈的话,皇甫方回还恳请卫雄一定要好好教导皇甫旭。

    卫雄自收皇甫旭为徒也是很喜欢自己这个聪慧的弟子,自然一口答应,并对皇甫方回道:“旭儿聪明,不必拘泥于常理,此行正好让他明白许多道理,皇甫兄敬请放心。”

    和众人拱手相别后,王烈和卫雄也不耽搁,每日日行五十余里,直奔蓟城而去。

    长风正扬,万物蓬勃,一路醒来,王烈只觉得心中畅快。

    王浚自得知两人要来拜会他,却也给足了他们面子,命令沿途郡县,一概以礼相待,

    因此,这一路上,沿途县城的大小官员却都出城相迎。

    毕竟卫雄代表的是鲜卑大单于拓跋猗卢,本身还是鲜卑辅相之职,按官衔属于二品以上的大员。

    而王烈,也有代表大将军刘琨出使的身份,本人更是刘琨的弟子。

    这些郡守、县令和大小官员自然是往来迎送,客气有加,甚至有那机灵些的人,暗中与王烈交好。

    这情形与当日与苏良双人两骑被迫远走,见城池皆绕路而行,一路风餐露宿相比,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可见一斑。

    但就算明知其中有很多虚情假意,面对这些官吏的示好,王烈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恳,见人七分笑,皆称大人辛苦,有劳接送。

    而且王烈上路前,特意准备了一辎车挖掘自草原匈奴呼韩邪王陵的宝贝,遇到可结交的官吏,皆有一份礼物相送。

    这些官员也许见惯了黄白之物,但对这些珍稀宝贵的古董、玉石却是格外欢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