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称王-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安‘是为效忠至尊,为大晋中兴努力’,若果如其言,我等位同僚,自当戮力同心……
王烈这边出了平舒,众人冒雪,向西而行,一路上再不见往日耀武扬威、往来纵横的匈奴汉国骑兵,反到是沿路有不少冻死饿死的尸体,仔细看都是石勒手下的骑士。
一个个要么是负伤倒毙,要么干脆就是饥寒而死,足见当日撤军后的惨状。
想来匆匆后撤,又接连被陷阱、追兵袭扰,粮草物资紧缺,那剩余的八万大军能安全回到襄国城的能有五万都是幸运。
而且,若石勒回到襄国城,看到满目疮痍,甚至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城池,不知道他还有什么想法?
王烈自然还不知道石勒已经被自己气得吐血,而现在的襄国城要粮无粮,要人无人,军心已经滴落到一个谷底。
几个领军的大将,在王阳的带领下,开始找夔安和张宾喧哗,并要求石勒罢免张宾,说是张宾决断错误才引起这场惨败。
石勒病重,又要依仗这些大将,却是好言相劝。
最后石勒无奈,暂且让张宾在府内禁足,却是让夔安负责大小事宜,夔安也不是财神爷,变不出大军急需的粮草和物资,在王阳等人的鼓动下,让城内那些大户和客商捐献钱粮,这些人虽然不愿,但迫于刀枪压力,还是乖乖出了钱粮,这才让匈奴汉国大军渡过难关。
可也因此,这些人却是对石勒他们更加愤恨起来,石勒几年来辛苦建立起来的明主形象也毁于一旦。
这一次,石勒可真的是元气大伤,没有数年却是不能再对王烈和北地的汉人政权造成威胁了。
当然,若石勒凭借这数万人马固守冀州,王烈一时也没有能力完全将他歼灭。
毕竟石勒手下剩余的这些人马忠诚度极高,而且大将孔长和支雄等人也都伤好尚在,张宾可夔安又牢牢帮石勒把军权抓在手中,所以石勒现在存活下来的反而都是精锐之士。
不过,这些都掩盖不了石勒此次惨败的事实。
至少,在各个势力心中,石勒的地位迅速下降,而且因为夔安强行征粮,更让很多城内大户偷偷逃离,而且口口相传下,那些本来一直选择在襄国城交易的客商也都该路,要么去了晋阳,要么直接到长安就不再前行,一时间反到让刘琨的晋阳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王烈等人一路前行,面对路两边匈奴汉国大军留下的尸体,也是心有感慨,一将功成万骨枯,尽管是敌人,但很多也许根本都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就在稀里糊涂中丢失了自己的性命。
尤其是行到高阳郡境内,方圆十几里,几乎全是石勒大军扔下的旌旗、战鼓,尸体更是遍地,不过已经有狂澜军的的士兵在掩埋尸体,而那些物资,兵器和马匹充归军用,衣服和粮草都送给了当地百姓,也算是安抚民心。
高阳郡因为背倚常山郡,等于是幽州的外大门,此刻已经被王烈派冉瞻与令狐盛交割后,带领五千兵马占据,将来作为进攻和抵御石勒的桥头堡。
而作为高阳郡太守的荀灌一路随王烈前行道高阳县,将留在这里,正式主政一方,为王烈管理地方,至于他的两个儿子荀蕤、荀羡现在都留在幽州刺史府里,学习处理政务,将来也好主政一方。
而**荀灌因为程翯要和王烈一起去长安,这次却和父亲一起来到了高阳郡,却是和程翯约定,等让们从长安返回,就再和程翯一起学习武艺。
在高阳郡,王烈等人也不耽搁,补充了一些物资后,就告别冉瞻和荀崧,快马加鞭,日夜赶路,八日后就抵达了并州首府晋阳。
此刻,令狐盛的大军刚刚回到晋阳不过半月,刘琨一听说王烈到来,欢喜异常,亲自出城迎接。
王烈一见刘琨,虽然两人分别不足半年,但却恍若隔世一般,却是拜倒,口称:“老师,学生不孝,让您为我担忧了”
刘琨见王烈愈发的英武,却是老怀大慰,笑道:“好,好,你做的很好,再说我的学生遭遇劫难,我当老师的怎么能不去解救呢?更何况,因为你攻破襄国城,击败石勒,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跟着在至尊哪里露了一把脸,至尊还送来旨意,是我教导有方,其实这全是阿烈你个人的努力啊。”
王烈见刘琨如此厚爱,却是扶着老师,暗自发誓一定要保刘琨这一世的平安。
然后王烈又对令狐盛一拜:“多谢令狐将军相救。”
令狐盛满面含笑:“救你如同救我那痴儿,不必客气,现在我听说阿泥已经做了郡守,你让他驻守范阳国,帮助你训练新军,我还要感谢你提拔他呢。”
王烈忙道:“是令狐兄做的好,小侄只是公事公办。”
随后,刘琨又和谢鲲见礼,两人是老熟人,又都互相惺惺相惜,相携进城。v!~!
………………………………
第二百零一章 ,坐断中原战未休
第二百零一章,坐断中原战未休
王烈,展开了新的征程,这是一个新的纪元,呵呵……还有6票到50票,忽忽,能达到么
~~~~~~~
晋阳城内,刘琨与谢鲲等人分宾主落座。
王烈却谨执弟子之礼,跪坐在刘琨身后。如今他已经是一州之长史,大晋的五品破虏将军,却依然如此,众人皆是暗暗点头。
刘琨心下也是高兴,对王烈道:“阿烈,今日也无外人,你前边来坐,你我师徒也好叙话。”
王烈这才上前,坐在刘琨下首。
刘琨之前已经收到王烈的来信,知道他准备去长安拜访至尊,却是十分赞同,他之前并不知道王烈要从晋阳转去长安,还准备写一封信告诉王烈应该如何应对朝堂局势以及司马邺的询问。
今日既然王烈亲自前来,刘琨却是亲笔给司马邺上表一份,请王烈带给至尊。
然后刘琨又对王烈面授机宜道:“长安虽成都未久,但毕竟曾是前朝都城,龙蛇混杂,而且至尊身边的臣子未必都是真心抗胡,还有一些人暗中勾结江左,甚至石勒和刘聪;其中尚书、左仆射鞠允,卫将军索琳、司徒梁芬都因拥护至尊为帝,所以颇得重用,为人也尚算勤勉、中肯,只是那鞠允、索琳乃是雍州本地豪强出身,并无意支持北伐,而且毕竟是小门小家,为人眼光狭隘,你需小心应对。
另有一人,乃是南阳王保(司马保),现为朝中相国,此人虽不与琅琊王睿为友,但也素不服至尊,而且在朝中颇有党羽,你若遇见他,切莫意气用事,一切小心行事,不要太过张扬。但阿烈你也不用惧怕什么,只要有我刘越石在,他们就不敢动你,而且你凡事要多听幼舆的意见,他在长安颇有些熟人。”
刘琨这些话虽然有许多自己的个人情绪在里边,但句句都是为王烈着想,王烈连连点头。
这边,刘琨说完,却是对谢鲲深鞠一躬:“幼舆贤弟,我刘琨只这一名弟子,性格顽劣,此次去长安,就仰仗你多多照顾了,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你多帮助,万勿让他失礼。”
谢鲲忙还礼道:“阿烈乃是人杰,我自当帮扶,越石公放心,他既是你弟子,也就是我弟子一般。”
刘琨却故意道:“那可不行,我刘琨的弟子不能让给你……呵呵……”
谢鲲也是大笑。
王烈却是再次拜倒,感谢师恩深厚,刘琨扶起王烈,师徒两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晚上,刘琨设宴款待众人,王烈趁机劝告刘琨:“老师,现在石勒虽新败,但必定是严加防范,老师千万莫在这时发兵去攻打石勒,可等我从长安返回,我们两面夹击,再徐徐图之。”
刘琨为人豁达,而且对大晋可以说是忠心耿耿,虽然为人好奢华,但对抗击胡虏、收复国土上却是毫不耽搁。
王烈素知他的为人,怕他着急收复故土、贸然出兵,而且一旦出兵,张宾必然为石勒重新启用,到时若设下诡计,刘琨难免为奸人所乘。
见王烈如此体贴,刘琨笑道:“你这样一说,还真是提醒了我,我前几日还在和令狐将军商量趁石勒疲惫,夺取他地盘的事情;既然你有不同看法,我且再思量思量,等你回来后,我们再相商一起攻打石勒,已绝后患。”
王烈闻言,这才放下心来,自与老师推杯换盏,开怀畅饮。
第二日,王烈又与刘琨相聚一日,并和刘尊等人畅谈天下大势,刘尊听的愈发崇拜起王烈来。
他本身为王烈所救,亲眼看到过王烈在拓跋猗卢面前纵横辟阖,更是听父亲刘琨时常提起这个优秀的弟子,心下对王烈很是敬佩、尊重,此刻更是恨不得能和王烈一起入京,也做一次走马陇上的英雄。
刘琨看到这一切,却起了把刘尊托付给王烈的心思,但王烈现在要去长安,心下决定王烈这次回来,就让刘尊和王烈一起去幽州历练,就如令狐泥一般,年轻人总该要和年轻人一起,才有活力和进步。
如此,在晋阳盘桓了三日,王烈和谢鲲等人告别刘琨,从晋阳南下,直奔长安而去。
~~~~~~~
晋建兴三年三月初,大晋司州河东郡汾阴县。
若是在幽州,三月还是落雪纷纷,大地苍白的时节;但在黄河边的河东郡,三月春风,已经吹开了冰封的河水,吹绿了大地阡陌。
河东郡位于司州东部,西侧是滔滔黄河之水,北侧却是滚滚汾河水,而黄河就在这河东郡的下边来了一个九十度的指教来了一个大甩尾,将这一片广袤大地依河水分为数段。
这汾阴县虽然在历史上不甚闻名,但却是前朝汉武帝刘彻设置离宫别馆的所在,至今尚有汾阴宫废墟存在。
汾阴地处汾水与黄河之间,因水道密布,地势平缓,土地却是相对肥沃,一直是司州的产粮之地,但自永嘉之乱后,河东数年来皆成为兵家入侵洛都必经之地,所以却是日益的衰败下去。
就在去年的年中时节,匈奴汉国大将刘曜曾屯兵于此,因此这里的百姓却是十室九空,曾经繁荣富庶的河东郡如今已经成为一片废土。
一个个村镇在战火中变成废墟,原本肥沃的土地上竖起一座座孤坟。
王烈一行人经过近一个多月的跋涉,却是在三月初的时节抵达了这里,眼见满目疮痍,王烈也是心有感慨。
不过毕竟已经是初春,这边的春天又来的比幽州要早,面对那疯狂而倔强,从未被严寒和烈火侵袭过的绿意,众人心中却也有几分蓬勃朝气不断涌起。
但此时不是抒怀的好时间,而且这里接近刘聪匈奴汉国的地界,去是需要小心行路。
眼看日头将落,而且附近村镇荒芜,今日想要寻船度过黄河却是不能,王烈与谢鲲、谢艾商议后,准备寻那武帝曾经的行宫汾阴宫过夜。
虽然哪里也已早就成为废墟,但根据谢鲲回忆,因为早些年就破败下去,四周又没有什么人家,更无什么庄稼出产,除了一些喜欢怀古的文人骚客,汾阴宫附近却反而少有兵马经过,正适合王烈让们隐藏行踪安然过夜。
于是王烈等一百五十余骑却是直奔位于汾阴县西侧的汾阴宫奔去,路上依旧是不断掩埋痕迹,防止被人跟踪追寻。
这汾阴县地理位置乃是西高东低,汾阴宫的遗址就建设在一片天然形成的高台之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