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寒门称王-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鲲却不同,这些官员许多是他相识之人,虽然政见、性情不同,但毕竟都曾同朝为臣,碍于面子,谢鲲还是与让他们打起了招呼。

    但谢鲲眼见王烈如此冷漠态度,也知道王烈不喜欢这些人,却是无奈苦笑,和他们攀谈几句,终是话不投机,说了几句面子上的客套话,谢鲲也加入了王烈和北宫纯的谈话,不再理那些人。

    众人正闲谈间,忽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一身华服,个头不高,面色微黄,似乎有疾患在身,在一双眼睛却是十分有神。

    众人一见,却纷纷上前,或称西平公、或称张大人,就连一直不说话的荀组都走过来对那人拱手致意。

    那人却面色严肃,除了淡淡的回了荀组一礼外,却根本不搭理其他人的问好,反而是目光四下扫看起来,似乎在寻找什么人。

    蓦然,他的目光落在王烈和北宫纯身上,却是一喜,大步走来。

    王烈见他走来,心下却是一愣。

    放眼大晋,在王烈的印象里似乎只有一个西平公的爵位。

    那就是凉州刺史、太尉张轨。

    但张轨年前已经病故,那么现在就只能是他的世子,新任的都督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西平公张寔。

    这边,北宫纯见张寔走来,也是有些激动,却对王烈拱手道:“主公,这是我曾经的少主张寔,张氏父子待我不薄,望主公能允许我拜见他”

    王烈立刻道:“大丈夫恩怨分明,理应如此,我与你一同去拜见他”

    北宫纯却是大步迎了上去,抢先躬身行礼:“纯见过西平公”

    然后就要拜倒。

    张寔却是一把扶住北宫纯,惊喜道:“好,好,北宫将军你能安然无恙,我很高兴自得知你和那些勇士被俘的消息,家父就一直很不安,他这些年总要念叨,说对不住你们这些流落在外的凉州勇士,一直到他去年郁郁而终都还在惦记你们的去留,若知道你现在和好,家父在天之灵也会心安不少。”

    北宫纯一听,眼圈一红,悲声道:“让老大人惦念,纯之罪也。”

    说完又反复上下打量着北宫纯,笑道:“北宫将军,你何罪之有?不但你没罪,你麾下那些勇士也都无罪,你们做的很好我在武威时,听说你们两千人马就击退敌人十万雄兵,我都为高兴;你被刘聪逆贼所擒后,我一直心下焦虑、怕你的清名毁于一旦,但父亲说你忠勇,若被擒或为手下袍泽屈身,但绝不会帮助他们迫害我汉人,却是果真如此。年前,听说你率人马逃出左国城,回到了长安,我本该派人来襄助,但那时家父刚刚过世,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凉州局势又有不稳,我这些年……身子也吧太好……这才耽搁下来,北宫将军,要说不对,也是我们张家对不起你,更对不起那两千兄弟,这次我来就是准备接你们回去的,你们家中的父老都很好,一切皆按你们在时照应。”

    北宫纯闻言,终于忍不住眼泪,流泪道:“多谢大人惦记着我们,一直帮我等照顾家小,不过这次我已经决定,不灭匈奴,却誓不回凉州,还请大人谅解。”

    张寔听了,略有些失望,却是点点头:“好男儿正当如此,从敌人身上失去的,就要从敌人身上讨要回来,这才是我武威汉子的本色”

    说完,却是抬头看向王烈,拱手道:“想必这位就是义助我凉州子弟的王烈、王将军吧?”

    王烈忙拱手道:“正是王烈,早就听闻西平公父子忠勇,在凉州抵抗胡虏,今日才得相见。”

    刚刚张寔和北宫纯的对话,王烈都听在耳中,对这个豪爽、仗义的西平公很是欣赏。

    张寔点点头,拉住王烈的手道:“现在朝堂之上,多的是狐狼鹰犬,却很少有将军这般重义重情的人了,那些浅薄之徒以为将军寒门出身,不肯与将军为伍,真是有眼无珠今日寔一见将军,见将军果然是少年英雄,气度不凡。今日起,寔愿与将军为盟,一东一西,共抗胡虏,将军意下如何。”

    张寔这话说的颇为大声,顿时让那些不屑和王烈说话的人造了一个满脸通红,张寔这话等于是嘲笑他们有眼无珠,狗眼看人低,这话如鞭子一般抽打在他们身上。

    虽然心下恼怒,但张寔的家世和权势都不是他们能惹起的,其实就算是王烈,他们也只敢这般轻视,却不敢真正上前挑拨、触怒,也正如张寔所说,这些人不过是些狼狈之徒,面对真正的强权却只会暗中嫉恨、诋毁,根本不值得他们在乎。

    王烈闻听张寔所言,却是立刻回应道:“烈愿与西平公共进退”

    张寔闻言,哈哈大笑,两人却是因为北宫纯和那些西凉子弟的原因,都觉对方是豪爽之辈,没有龌龊心思,却是一见如故。

    随后谢鲲也上前见过张寔,他们也曾经在洛阳时相互见过,却也算是熟人,而且当日张寔的父亲张轨曾十分欣赏谢鲲,甚至在永嘉之乱初期,邀请过谢鲲前往凉州定居,谢鲲考虑再三,觉得那边地广人稀,而且远离中原,不符合谢氏发展的战略,却是婉言谢绝。

    但虽拒绝了张轨,情分却在,和张寔也是谈笑风生。

    那边荀组、荀奕父子看着这一切,却是微皱眉头。荀奕更是悄声对荀组道:“父亲,你看这情况,张寔怎么如此看重王烈小儿?”

    荀组摇摇头:“无妨,张寔权重,但这次来不过带了三千兵马,而且他素讲究忠义正统,只要能定死了王烈的罪,他不可能为只有一面之缘的王烈得罪满朝文武的。”

    荀奕听了,赞道:“父亲深谋远虑,这次定要让他们好看”

    荀组却轻喝一声:“事情还未成,怎可如此轻浮,你这样如何接替我的基业”

    荀奕忙诺诺称是。

    又过了一刻,只听钟鼓之声不断响起,接着外边传来一阵脚步声,听声音足有百余人,但却一点交谈之音也没有。

    谢鲲却低声提醒王烈道:“现在百官正在拜见至尊,等他们全部拜见完毕,再有一会儿就能宣我等上殿参拜了。”

    果然,又过了一刻,只听得一个尖锐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宣太尉,领豫州牧、临颍县公荀组等人进殿”

    顿时,屋内众人齐齐起身,片刻一个须发皆白,相貌端正的老者带头走出屋外,却正是那太尉荀组。

    虽然荀组对王烈轻视,但王烈却不敢对荀组有轻视之心,甚至很是提防。

    因为王烈对历史上的荀组多少还是有些了解,这个老家伙虽然名声不显,但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实权人物。

    作为颍川荀氏的长房,这荀组却是前任丞相荀勖的儿子,虽不是荀氏这一代的族长,但却颇具人望,可以说是出身高贵、位高权重。

    而且,在他还未入仕的年纪,大晋当时的太尉王衍偶然遇到他,赞叹说:“夷雅有才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王衍这个人属于比较喜欢品评名士的人,说句好听的是喜欢为伯乐、说句难听的就是很自以为是,他曾看好的很多人物,后来都成为了祸乱大晋的蛀虫,此却是后话,这里不提。

    王衍在见过荀组后,大加赞赏,随后竟然立刻推荐荀组为司徒左西属、补太子舍人。不久,司徒王浑又聘其为从事中郎,转左长史;历太子中庶子,荥阳太守。历史上,官终司空。

    但荀组和其兄荀藩真正的发迹,却是在永嘉之乱后的投机。

    在洛阳被破后,这兄弟二人迅速投靠了司马睿,甚至在阳城建行宫,传檄四方,推琅琊王睿为盟主。

    而司马邺这边的长安城政权,为了拉拢他们兄弟,也不断给荀组加官进爵,甚至连他的亲眷也多有封赏,如加太夫人、世子印绶。

    在建兴二年,荀组就已经做到太尉,领豫州牧,假节(有权杀戮二千石以下的官员),这样的厚恩却拉拢不住荀组的心。

    以为他已经认定长安四面强敌环伺,不能长久。

    但身为接受厚恩的臣子,你不帮扶朝廷也就罢了,荀组反而一心附从司马睿,一直滞留在阳城一带,为身在建康的司马睿摇旗呐喊。

    期间,司马邺数次召见他,他都百般推脱,不肯前来。

    不过,这期间他却时常派自己的儿子荀奕来长安拜会朝堂内的诸臣,而且广洒银钱,却是在长安百官中博得了一个不图虚名,为国家固守中原的好名声。

    因此,在王烈看来,荀组是属于典型的位高权重,却不思报恩的代表。

    而且,这样所谓“识时务,明事理”的人官做的越大,对这个国家的危害就越大。

    因为其一切行事,皆为私利,根本对国家毫无益处;甚至如果国家有难,他还会第一时间跳出来出卖国家来换取利益。

    其实,就算没有这些,王烈将来也不会放过荀组,虽然名义上他是荀崧的堂兄,但只要他继续支持司马睿,就必然要成为王烈的敌人。

    而对于敌人,王烈又何曾留情?

    这次,荀组却忽然应诏来到长安,也不知道有何目的。

    但王烈知道,不管荀组的根目的如何,自己无意间教训了荀隆,得罪了荀弈,也就等于得罪了荀组一般。

    以荀组这种人的性格,表面上必然冠冕堂皇,但内里不一定设计了什么阴谋诡计来对付自己。

    此刻,面对始终沉默性格温和的荀组,以及一脸怒气,怒目而视的荀弈,王烈却心念急转,想着一会当如何处置。

    刚刚他虽然已经派北宫纯去通知孙安,孙安办事一向稳妥,只要不出意外,必然能按照自己的要求通知到该通知的人。

    可是,这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感觉,还是让王烈有一种很深刻的危机感。

    谢鲲这边刚刚已经知道了王烈教训荀隆的事情,但他并不是那种很擅长政治斗争的性格,若说大局观,谢鲲是一等一的人才,但论起这种朝堂上的阴谋诡计,谢鲲还真不是荀组这样老狐狸的对手,此刻见王烈沉思,心下也是焦虑起来。

    心下却只能暗想,若一会真在朝堂上发生什么,他却一定要站在王烈一边,只是不知道自己那些旧交好友,还有一些刘琨的旧友能否帮助王烈?

    最好的结果是和荀组暂时何解,毕竟自己这边事先没有串联好。

    但谢鲲却不知道,王烈这小子现在想的并不是什么和荀组和解,而是想象如何和堂堂的太尉大人在朝堂上对峙冲突,并反戈一击的场景,定然要更要大惊失色,说什么也要想办法阻止。

    不过,王烈却很清楚,今日就算自己不去招惹荀氏父子,他们也必然有对付自己的招数,否则荀组就妄为历史上的名气了。

    所以,与其留着这样一个祸患在身边惦记自己,莫若今日就把他们全部引爆,再一点点清理干净。

    一路思索,王烈等人却是很快就走上了长达九十九级的台阶,进入了前殿之内。

    王烈这才有机会抬头观看,只见这大殿长约一百五十丈,宽约一百丈,殿内房梁高耸,举架绝对超过了十丈,大殿内此刻已经坐满了身穿红褐色官服的群臣,足有近两百名,这还只是长安城近万官吏中的一小部分。

    也不知道一个长安城,靠什么养活了这么多官吏,就算现在各地商旅多以长安为中转地,而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